?

針刀療法聯合除痹逐瘀湯治療膝骨關節炎臨床研究

2024-02-20 01:42劉兆源
河南中醫 2024年2期
關鍵詞:針刀炎性膝關節

劉兆源

??谥嗅t頸肩腰腿病醫院,海南 ???570000

膝骨關節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骨科的多發疾病,病因較為復雜,如長期姿勢不正確、負重用力、負荷過重均可引起本病的發生[1]。臨床以疼痛為首發癥狀,尤其是蹲起和上下樓梯時疼痛比較明顯,病情較輕者,休息后方可緩解,嚴重者則會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KOA屬中醫學“痹證”范疇,基本病機為經絡閉阻、氣血失和、氣血瘀結、痰瘀互結、正氣虧虛,以舒筋活絡、活血化瘀、扶正固本為治療原則[2]。中醫針對KOA更傾向于保守治療,如針刀療法、中藥湯劑口服、中藥熏洗等,其中針刀療法是一種微創的中醫外治法,可解除對神經、血管、肌腱等的壓迫,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循環,促進炎癥的消退,調節關節力學平衡,從而達到治療目的[3]。除痹逐瘀湯出自《名醫名方錄》,具有活血化瘀、行氣通絡之功,對關節疼痛、屈伸不利、僵硬等病癥均有顯著效果[4]。筆者采用針刀療法聯合除痹逐瘀湯治療KOA,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谥嗅t頸肩腰腿病醫院中醫骨傷科收治的98例KOA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9例。對照組男28例,女21例;年齡39~61(42.39±5.01)歲;病程1~5(1.27±0.13)周;體質量指數(22.83±3.05) kg·m-2。觀察組男29例,女20例;年齡37~59(41.75±4.93)歲;病程2~6(1.80±0.22)周;體質量指數(21.63±3.19) kg·m-2。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谥嗅t頸肩腰腿病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倫理審批號:202308310012)。

1.2 診斷標準參照《中醫康復臨床實踐指南·膝骨關節炎》[5]《膝骨關節炎中醫診療指南(2020年版)》[6]制定相關標準:肌肉關節刺痛,或關節僵硬變形,屈伸不利有硬結、瘀斑;面色暗,舌質紫暗,苔白膩,脈弦澀。

1.3 病例納入標準存在膝關節腫痛、彈響、積液等體征;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近期3個月內無手術治療史。

1.4 病例排除標準合并精神、腫瘤系統疾病;合并其他慢性炎癥疾病;合并肝功能、腎功能異常者。

1.5 治療方法

1.5.1 對照組給予針刀治療,指導患者取仰臥位,膝關節屈曲至最大程度,觸摸髕骨周圍及內外側韌帶附著點,將明顯結節、壓痛點及高應力點作為治療點并進行標記。常規消毒、鋪巾,以質量濃度0.5%利多卡因注射液每個治療點1.5 mL行局部麻醉,采用一型四號針刀(0.8 mm)。術者戴無菌手套,左手拇指按壓治療部位,右手持針刀與皮膚呈垂直水平,刀口向平行肌纖維方向刺入皮下組織,緩慢進針,當針體進入病灶區時,結合實際情況縱向剝離3~4次,后橫行剝離3~4次,針下出現松動后出針,按壓2 min,給予創口貼敷貼,并叮囑患者2 d內不能近水,嚴禁劇烈運動,注意保持充足睡眠。每周治療1次,連續治療4周。

1.5.2 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聯合除痹逐瘀湯治療,具體藥物組成:葛根、路路通、桑枝各30 g,當歸、劉寄奴各15 g,川芎、姜黃、白芷、威靈仙各12 g,紅花、獨活、膽南星、白芥子各9 g。每日1劑,水煎至400 mL,分早晚溫服,均連續治療4周。

1.6 觀察指標

1.6.1 炎性因子水平分別于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采集空腹靜脈血4 mL,采用酶聯免疫法檢測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細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IL-17、IL-23水平。

1.6.2 血液流變學指標分別于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采集空腹靜脈血3 mL,采用血液流變學儀檢測纖維蛋白原、紅細胞聚集指數、紅細胞沉降率。

1.6.3 膝關節功能采取Lequesne量表評價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膝關節功能,該量表包含疼痛或不適、最長步行距離、日常生活功能障礙等方面,滿分為24分,膝關節功能越優則分值越低。

1.6.4 步態運動學分別于患者治療前后使用單個傳感器慣性測量裝置佩戴于其腰部,指導患者標準行走10 m,單個傳感器慣性測量裝置頻率設置為100 Hz,采樣陀螺儀、三軸加速器、磁強技術數據,導出步頻、步速、步長等數據。

1.6.5 生活質量采取關節炎生活質量測量量表2-短卷評價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該量表包括癥狀、軀體、社會、影響、工作等5個維度,26個條目,滿分為104分,生活質量越好則分值越高。

2 結果

2.1 兩組KOA患者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 TNF-α、IL-1β、IL-6、IL-17、IL-23等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本組治療前,且治療后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KOA患者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表1 兩組KOA患者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組別n時間TNF-αIL-1βIL-6IL-17IL-23對照組49治療前20.98±3.7348.51±3.7966.12±5.5731.62±3.39417.67±22.8149治療后12.47±2.30?39.16±3.91?45.46±3.50?23.31±2.65?251.80±20.27?觀察組49治療前21.22±2.7649.31±2.7665.17±6.6132.73±2.87416.76±23.2049治療后6.37±1.21?△33.38±3.29?△30.29±2.13?△12.45±1.01?△187.07±19.81?△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2.2 兩組KOA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纖維蛋白原、紅細胞聚集指數、紅細胞沉降率均低于本組治療前,且治療后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KOA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表2 兩組KOA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組別n時間纖維蛋白原(ρ/g·L-1)紅細胞聚集指數/%紅細胞沉降率(v/mm·h-1)對照組49治療前5.18±0.135.06±0.7010.39±1.26 49治療后3.90±0.18?4.79±0.62?8.92±1.01?觀察組49治療前5.15±0.155.02±0.8910.21±1.3349治療后3.07±0.01?△4.03±0.29?△7.67±0.65?△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2.3 兩組KOA患者治療前后膝關節功能評分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疼痛或不適、最長步行距離、日常生活功能障礙等膝關節功能評分均低于本組治療前,且治療后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KOA患者治療前后膝關節功能評分比較 分)

2.4 兩組KOA患者治療前后步態運動學指標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步頻、步速、步長均大于本組治療前,且治療后觀察組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KOA患者治療前后步態運動學指標比較

表4 兩組KOA患者治療前后步態運動學指標比較

組別n時間步頻/步·min-1步速(v/m·s-1)步長(l/m)對照組49治療前88.78±8.65 0.87±0.05 0.49±0.15 49治療后95.36±10.31?1.08±0.08?0.53±0.21?觀察組49治療前87.82±9.360.80±0.090.45±0.1249治療后101.09±12.32?△1.27±0.11?△0.67±0.23?△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2.5 兩組KOA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癥狀、軀體、社會、影響、工作等生活質量評分高于本組治療前,且治療后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兩組KOA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分)

3 討論

KOA是一種慢性骨關節疾患,發病機制尚未明確,一般認為由多種致病因素所致,包括機械性與生理性因素等[7],以膝關節疼痛、腫脹和限制運動為主要臨床表現。KOA屬中醫學“痿證”“痹證”等范疇,營衛失和、氣血虧虛、肝腎不足、脾胃虛損均可導致正虛邪戀,由風、寒、濕之邪侵襲人體,痹阻膝關節經絡,使氣血運行不暢,脈絡不通,故而出現膝關節重著、屈伸不利、僵硬、腫脹等癥狀,治療當以活血化瘀、通經活絡、蠲痹通絡為原則[8-10]。

針刀療法是中醫治療KOA的有效方法,是傳統中醫學與現代醫學有機結合的產物,治療原理主要是通過對粘連攣縮組織進行分離,祛除卡壓,恢復軟組織和骨關節力的平衡,繼而達到“以松至通,通則不痛”的治療目的[11-13]。但單純采用針刀治療較為局限,臨床更傾向與其他治療方法聯合應用。除痹逐瘀湯是山東省名醫呂同杰教授的自擬方劑,方中葛根解肌退熱、生津止渴;路路通祛風通絡、利水通經;桑枝祛風濕、利關節;當歸補血活血;劉寄奴破血通經、斂瘡消腫;川芎祛風止痛、活血祛瘀;姜黃活血行氣、溫通經脈;白芷生肌、活血止痛;威靈仙消骨生肌、通經絡;紅花祛瘀止痛;獨活通痹止痛、排膿、斂瘡生肌;膽南星化痰熄風定驚;白芥子利氣豁痰、通絡止痛。諸藥配伍,共奏蠲痹通絡、活血化瘀、消腫生肌之功效[14-16]。

TNF-α是一種重要的炎性細胞因子,能夠誘導炎性微環境促進炎性疾病的發生[17]。IL-1β屬于一種促炎性細胞因子,可以導致細胞群體的活化,促進微環境的血管生成和疾病侵襲[18]。IL-6屬于雙重因子,既能作為抗炎性細胞因子,又能作為促炎性細胞因子,能夠參與多種炎性疾病的病理過程[19]。IL-17、IL-23均為重要的促炎性細胞因子,在KOA發病機制中具有重要作用[20-22]。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 TNF-α、IL-1β、IL-6、IL-17、IL-23水平均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在針刀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除痹逐瘀湯治療能夠抑制KOA患者微炎性反應指標?,F代藥理學研究顯示,葛根含有黃酮類化合物、異黃酮類化合物及多糖等成分,能夠減弱炎性反應及避免自由基損害[23];路路通含揮發油、黃酮類及糖類等成分,具有消炎鎮痛作用;桑枝含有黃酮類桑皮素,具有抗炎活性劑增加免疫的作用;當歸含有中性油成分,能降低血管通透性[24];劉寄奴包含奇蒿黃酮、奇蒿內酯醇等成分,具有抗血栓、抗凝血、鎮痛的作用;川芎含有川芎酸、川芎嗪酸等成分,具有抗凝血、抗菌等作用[25];姜黃含有姜黃素,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血管生成的作用[26];白芷含有香豆素類化合物,具有促進血液循環、增強組織供氧的作用;威靈仙含有原白頭翁素,具有抗菌、鎮痛解痙等作用[27];紅花含紅花黃色素,能夠拮抗多種炎癥因子,消除氧自由基;獨活含有揮發油類、香豆素類等成分,具有抗炎、增加免疫力的作用;膽南星含有膽汁酸類、黃酮類等成分,具有抗炎鎮痛的作用;白芥子含白芥子苷、異硫氰酸芐酯等成分,具有廣譜殺菌作用。服用除痹逐瘀湯可抑制患者機體炎癥反應,增加局部組織血流量,繼而緩解疼痛,改善關節功能。

綜上,針刀療法聯合除痹逐瘀湯治療KOA,可改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及血液流變學指標,促進膝關節功能及步態恢復至正常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猜你喜歡
針刀炎性膝關節
膝關節置換要不要做,何時做比較好
針刀療法治療屈拇指肌腱鞘炎驗案
老年人應注重呵護膝關節
中西醫結合治療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的體會
冬天來了,怎樣保護膝關節?
針刀治療不同分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研究進展
戶外徒步運動中膝關節的損傷與預防
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的臨床特點及治療
炎性因子在阿爾茨海默病發病機制中的作用
針刀針刺治療中并發急性咽部出血死亡1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