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學科融合傳承地理使命

2024-02-29 10:43寇玲玲
新校園 2024年1期
關鍵詞:數字化利用思政

寇玲玲

地理學科與生態環保、地理人文、地理情感等有著密切關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借助數字化技術和資源來豐富地理學科中課程思政的育人活動,從而引導學生更好地去傳承地理使命。

一、利用數字工具,規劃課程思政的教學方案

以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大氣運動》為例,教師可以巧用數字化工具來規劃本章節的課程教學方案,以此來突出“家國情懷”。

(一)收集和整合數字化地理資源

教師可以收集和整合相關的數字化地理資源,例如氣象數據、衛星圖像、地理信息系統(GIS)數據和氣象模擬軟件等。這些資源可以通過互聯網搜索、氣象部門網站、教育平臺和教育應用軟件等渠道獲取。

(二)展示與演示多媒體教學資源

教師可以運用數字化工具,如教學PPT、影音資料和互動白板等,來呈現大氣運動的基本原理和運作機制。通過展示實時的氣象數據和衛星圖像,使學生對大氣運動的實際運作有更直觀的理解,并引導學生思考與家國情懷相關的氣候和天氣事件。

(三)開展在線科普和自主學習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互聯網資源進行在線科普和自主學習。鼓勵學生搜索相關的學術文章、科普視頻和氣象部門的在線展覽等,這些資源能夠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氣象對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四)實施虛擬實驗與模擬

教師可以指導學生使用氣象模擬軟件進行虛擬實驗,模擬不同地區的大氣環流系統的運動規律。通過模擬實驗數據的分析與討論,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大氣運動與氣候變化的關系,以及氣候變化對國家和地區的影響。

二、巧用數字資源,統籌設計課程思政活動

教師在地理課程思政教學中利用數字資源開展豐富的思政活動,啟發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地理責任、學科使命和家國責任。下面以第四章《水的運動》為例,說明開展培養學生家國責任的課程思政教學活動。

(一)調查與分析數字化地理資源

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通過互聯網的地理教育平臺或相關網站,調查和分析國內外水資源的分布和利用情況,引導學生關注國家水資源的重要性和面臨的挑戰。

(二)利用多媒體展示與講解

教師可以使用數字化工具,如教學PPT、影音資料和互動白板等,展示水的運動類型、水循環過程以及與之相關的國內外水問題和政策。

(三)開展在線討論和辯論

教師可以利用在線平臺或社交媒體組織學生進行在線討論和辯論,探討當前水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和挑戰。

(四)利用數字制圖和數據進行分析

教師可以使用地理信息系統(GIS)軟件或在線制圖工具,引導學生制作水資源分布和利用的地圖,并分析相關數據。這樣的活動將幫助學生理解水資源的空間分布和利用現狀,培養其對科學數據的分析和判斷能力。

(五)鼓勵實地調研和社區參與

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實地調研,了解當地水資源管理的具體情況,并引導學生參與社區環境保護和水資源管理的相關活動。通過實踐活動,學生將能夠親身體驗與水資源管理相關的工作,增強家國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

三、妙借“數字優勢”,科學設計地理課程思政教學

在實施地理課程思政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生存觀,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出發點來設計對應的活動。

(一)進行數字化地理資源展示

利用互聯網和電子教學平臺,教師可以展示和分享全球各地的地理環境資料、自然災害案例、環境保護實踐等內容,引發學生對地理環境與人類生存的思考。

(二)開啟虛擬實境體驗

通過虛擬實境技術和相關軟件、設備,在課堂上帶領學生體驗各類地理環境,如沙漠、高山、海洋等,讓學生親身感受地理環境對人類生存的影響,認識到我們要與環境和諧共處,更好地保護自然資源。

(三)落實數字資源調查與分析

組織學生利用數字工具進行社會調查,如通過在線問卷調查了解他們對環境保護的觀念和行為,或通過互聯網搜索收集相關數據,分析人類活動對地球環境的影響,引發學生對于保護環境重要性的思考。

(四)進行網絡協作和分享

利用網絡平臺和社交媒體工具,組織學生開展環境保護主題的小組討論、在線合作和知識分享。學生可以通過互相交流和分享,擴大對地理環境和生存觀的認識。

(五)設計環保行動方案

鼓勵學生參與環境保護行動,并引導他們使用科技手段制定可行的環保行動方案。學生可以利用數字工具制作海報、PPT等形式,展示和分享自己的環保行動計劃,激發其他學生的參與和行動。

四、依托數字手段,高效推進地理課程思政教學

地理學科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對地球的科學認知,更在于將地理科學運用于整個社會發展中,為家園建設和民族振興貢獻力量,需要地理課程思政教學培養學生的“愛國品格”。

(一)傳承數字地理文化

利用數字資源和多媒體技術,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展示和交流地理文化中的愛國精神,包括祖國山河壯麗景觀、中華民族的歷史和文化等。通過觀看視頻、瀏覽圖片和閱讀文字材料,學生能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到愛國情懷的力量。

(二)推動數字化地理教育游戲

設計互動性強、趣味性高的地理教育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地理知識、體驗地理環境,并培養愛國情懷。

(三)設計在線博物館參觀活動

利用網絡平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參觀各類地理相關的在線博物館或展覽,如中國地質博物館等,學生能夠深入了解祖國的自然地理、資源特點,并增強對祖國的熱愛和責任感。

(四)開展線上地理競賽活動

通過在線地理競賽的形式,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培養他們在地理學科中的自豪感和自信心。通過競賽的方式,教師可以更好地尋找學生對地理知識和祖國地理情況的關注點。

(五)進行數字分享與交流

建立地理學科的數字分享和交流平臺,鼓勵學生利用新媒體手段,分享自己對地理學科和愛國情懷的理解和體驗。

(作者單位:江蘇省連云港市新海高級中學)

基金項目:連云港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高中地理課程思政資源開發與應用的實踐研究”(編號:ZX/2023/12/156)。

猜你喜歡
數字化利用思政
利用min{a,b}的積分表示解決一類絕對值不等式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
利用一半進行移多補少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思政課“需求側”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利用數的分解來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