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地理學視野下地域性中醫婦科學術流派研究

2024-03-02 15:48馬夢圓郜巒
關鍵詞:傳人流派婦科

馬夢圓,郜巒

(1.安徽中醫藥大學研究生院,安徽 合肥 230012;2.安徽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安徽 合肥 230012)

地域性中醫婦科學術流派是對某一特定地域中醫婦科醫家學術思想及診療特色的整體概括,體現了鮮明的地域性特征。歷史地理學是研究歷史時期人類地理環境變化,以及環境與人類和人類社會發展關系的學科,強調的是將地理學的基本概念“空間”和歷史學的基本概念“時間”有機結合起來。[1]近年來,有學者將歷史地理學的方法引入到地域性中醫學術流派研究中,并提出兩個評價指標,即歷史傳承性指標和地理區域性指標。[2-3]本文選取上海、浙江、天津、山西、黑龍江、云南、貴州以及嶺南8個地區,從歷史淵源、歷史文化、學術傳承等歷史傳承性角度及地理區域、地理環境、道地藥材等地理區域性角度研究地域性中醫婦科學術流派。

1 歷史傳承性指標

1.1 歷史淵源

地域性中醫婦科學術流派的產生與發展離不開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地理等諸多因素。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域中醫婦科學術流派的分布及發展情況有所不同?,F據《全國中醫婦科流派研究》[4]1及第一批11家中醫婦科流派傳承工作室相關資料[5-16],統計上海、浙江、天津、山西、黑龍江、云南、貴州以及嶺南8個地區中醫婦科學術流派分布及發展情況,見表1、表2、表3。

表1 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域中醫婦科學術流派分布情況(個)

表2 不同自然地理分區不同地域中醫婦科學術流派發展情況

表3 國家第一批11家中醫婦科流派傳承工作室

對表1、表2、表3統計結果進行分析:①從地區來看,浙派中醫婦科流派起源最早,蕭山竹林寺女科始于南齊年間(479—502)[4]416。海派中醫婦科學術流派數量最多,主要包括朱氏婦科、江灣蔡氏婦科、上海大場枸橘籬沈氏女科、唐氏婦科、浦東胡氏婦科、浦東王氏婦科、胡氏婦科、駱氏婦科。國家第一批11家中醫婦科流派傳承工作室上海占3家,即蔡氏婦科、朱氏婦科、沈氏女科。②從朝代來看,清代中醫婦科學術流派發展興旺,8個地區都有中醫婦科學術流派興起。如天津哈氏婦科、黔貴丁氏婦科、云南姚氏婦科、龍江韓氏婦科等。③從自然地理分區看,華東地區的上海、浙江中醫婦科學術流派數量多,起始時間早;東北地區的黑龍江及西南地區的云南、貴州中醫婦科學術流派數量少,起始時間晚。

1.2 歷史文化

不同地區有不同的歷史文化,地域性中醫婦科流派的分布及發展受歷史文化的影響。在歷史發展長河中,我國經濟文化中心逐漸從北方向南向東遷移。早期政權建立于北方,北方歷史文化發展迅速,如三晉時期山西的三晉文化。后南宋王朝定都臨安,推動了浙江歷史文化發展。隨著海上貿易的誕生,沿海地區的歷史文化也發展起來,如隋唐至元明清時期的廣州、上海和天津。黑龍江、云南、貴州較偏遠,歷史文化發展遲緩。[17-23]不同地區的歷史文化勢必給各區域內中醫婦科流派的產生和發展帶來影響。

1.3 學術傳承

1.3.1 上海中醫婦科學術流派

海派文化孕育了海派中醫。從明清時期到近現代,海派婦科流派紛呈,名醫輩出。

1.3.1.1 沈氏女科

上海沈氏女科,肇始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間,先祖沈庶,至今已有21代。清光緒年間,第14代傳人率沈氏族人遷至申浦(上海市前身),因住宅春雨山莊周邊種以枸橘為籬笆,故世稱上海大場枸橘籬沈氏女科。沈氏女科重視舌診,第19代傳人沈紹功臨證尤其強調“舍癥從舌,一錘定音”,如苔膩用溫膽湯(茯苓、枳殼、竹茹、陳皮、石菖蒲、郁金),不膩用杞菊地黃湯(枸杞子、野菊花、生地、黃精、生杜仲、桑寄生)。[5,24]

1.3.1.2 蔡氏婦科

江灣蔡氏婦科,始于先祖蔡杏農,盛于第7代傳人蔡小蓀。第5代傳人蔡小香創辦了最早的全國性醫學團體——醫務總會,后更名為“中國醫學會”;資助創辦最早的醫學期刊——《醫學報》,后又主持創辦《上海醫學雜志》;創辦上海第一個醫學學校。第7代傳人蔡小蓀,上海市名中醫,衷中參西,主張中醫病機與西醫病理變化相結合,創立了婦科審時論治學說和中醫周期療法;重視四診,尤重問診,善治不孕不育癥,有“送子觀音”美稱。[6]

1.3.1.3 朱氏婦科

上海朱氏婦科流派始于朱南山,興于朱小南,盛于朱南孫,發軔于江蘇南通,大盛于上海。第1代傳人朱南山,師從沈錫麟,因為傭仆之子診病一劑好轉而得名,故稱“朱一劑”,后人又稱其為“當代醫宗”。朱南山提出婦人病治療大綱,即調氣血,疏肝氣,補腎氣;臨證首重問診,仿仲景“十問”之意撰《婦科試問口訣》。第3代傳人朱南孫,有“三代一傳人”美稱,臨證注重病機分析,提出“審陰陽,看動靜”的診治要領,治療上總以“從、合、守、變”四法為主,創加味沒竭湯(即化膜湯)、調經促孕湯、補腎活血方等驗方。[7]

1.3.2 浙江中醫婦科學術流派

浙江經濟文化的發展促進了浙江醫藥的發展,與其他地區的中醫婦科流派相比,浙派中醫婦科流派興起早,發展迅速。浙派四大中醫婦科流派寧波宋氏婦科、海寧陳氏婦科、紹興錢氏婦科、蕭山竹林寺婦科,在南宋時期都已發展成形。如陳氏婦科流派的起源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后唐到北宋,稱“陳氏醫家”;第二階段,南宋至今,稱“陳木扇女科”。陳氏婦科流派始于先祖后唐宮廷藥局奉御陳仕良,源于南宋陳沂。陳沂,字素庵,著《陳氏女科秘蘭全書》《素庵醫要》,建炎末年隨高宗南渡至臨安(今杭州),因治康王妃吳氏之危疾有奇效,得賜御前羅扇,故世稱“陳木扇女科”。陳木扇女科尤重問診,創“陳氏女科十問”,擅從肝、脾、腎調和氣血、陰陽、臟腑,提出清熱涼血、補益氣血的安胎新法。其代表著作主要包括《陳氏女科秘蘭全書》《藎齋醫要》《陳氏女科秘要》等,代表方主要有陳氏安胎飲、桃仁紅花煎、蟬翼散等。[8,25]

1.3.3 天津中醫婦科學術流派

天津哈氏婦科流派源自清代末年,始于哈文林和哈昆弟兩兄弟,盛于第3代傳人哈荔田,發軔于保定地區,大盛于天津,至今已延續五代。第3代傳人哈荔田創建中醫學校,臨證重視氣分藥,分氣中氣藥、血中氣藥,認為氣分藥可以使方藥靈動;推崇易水學派,主張病證結合,擅長以脾腎為根本治療崩漏。第4代傳人哈孝賢創制“功血寧Ⅰ、Ⅱ號沖劑”和“更血寧Ⅰ、Ⅱ號沖劑”,治療青春期和更年期功能性子宮出血(崩漏);創“肌瘤丸”治療子宮肌瘤,研制“中藥陰道泡騰片”外治宮頸糜爛。天津哈氏婦科流派代表著作主要為《哈荔田婦科醫案醫話選》,代表方主要包括痛經湯、二甲丸、紅英飲等。[9,26]

1.3.4 三晉中醫婦科學術流派

三晉中醫婦科流派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晉中平遙道虎壁王氏婦科流派,肇始于北宋。始祖王厚,傳承千年,人才輩出,至今已有29代。第8代傳人王士能,因為元朝皇妃治病有功,皇帝賜“龍衣”,并封其后人為“歷代良醫”。第12代傳人王伯輝,因為元朝皇親診病有功,順帝封其為“世承先代醫人”。第27代傳人王培昌總結三晉王氏婦科學術思想為辨證上以張仲景辨證論治為基本,治療上重視脾胃正氣,擅調氣血沖任。王氏婦科代表著作主要包括《王氏脈訣》《王氏婦科秘方》《王氏婦科驗案》等,代表方主要為紫蘇和氣湯、王氏生化湯、王氏清化止帶湯等。[10]

1.3.5 龍江中醫婦科學術流派

龍江韓氏婦科是龍江中醫婦科流派的代表。始于韓氏先祖韓儒林,盛于第3代傳人韓百靈,發軔于東北,大盛于龍江。第3代傳人韓百靈,黑龍江四大名醫之一。韓百靈基于《黃帝內經》理論,創立肝腎學說;基于《金匱要略》理論,繼承、發展和創新了同因異病、異病同治理論,創制大量婦科名方,如百靈調肝湯、百靈育陰湯等。[11,27]據《黑龍江省志·衛生志》記載,1976年,韓百靈診治日本友人大石志良夫人的不孕癥有奇效。[28]192第4代傳人韓延華,繼承其父學術思想,提出“肝主沖任”理論,通過疏肝解郁、調益肝腎、疏肝活血、疏肝健脾等方法調理沖任。

1.3.6 嶺南中醫婦科學術流派

在眾多嶺南中醫婦科流派中,廣府羅氏婦科流派和粵東潮汕蔡氏婦科流派聲名遠揚。

1.3.6.1 廣府羅氏婦科

廣府羅氏婦科流派起源于晚清儒生羅棣華,盛于第2代傳人羅元愷,始于廣東之南海、廣州,行于嶺南。第2代傳人羅元愷推崇張介賓的學說,認為腎陰以天癸、腎水為主,腎陽以腎氣、命門為主;重視腎脾,首創“腎-天癸-沖任-子宮軸”,依從《素問》“陰虛陽搏謂之崩”之論,臨證常用二稔湯和滋陰固氣湯;創制驗方滋腎育胎丸、田七痛經膠囊、橘荔散結丸等。[12,29]

1.3.6.2 粵東蔡氏婦科

粵東潮汕蔡氏婦科,因潮汕諧音“大娘巾”,又稱大娘巾婦科,始于明朝,至今已有26代。蔡氏婦科位于汕頭程洋岡,韓江干流之江海交匯處,唐宋時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口岸。始祖蔡敏齋精研盛端明《程齋醫抄撮要》,著《婦科雜癥》,開創了蔡氏婦科一派。至清康熙年間,蔡氏婦科分為兩系,即衛生館系和寧靜齋系。衛生館系傳人蔡瑞凱將蔡氏婦科傳至泰國,其子蔡璧煌繼承父業,任泰皇御醫長。第13代傳人寧靜齋系蔡仰高,廣東省名老中醫,德高術精,善用道地藥材,自擬經驗方甚多,如創補中固經湯治療崩漏;重視脈診,著《中醫脈診經驗》《妊娠脈法和妊娠病療法》;善治帶下病,以新病、久病分治,著嶺南地區首部帶下病專著——《帶下病論治》。[13,30]

1.3.7 云南中醫婦科學術流派

云南中醫藥文化的發展離不開漢族文化的傳播,離不開漢族移民的遷入。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派軍平定云南,姚氏先人隨大軍至滇,后脫離軍隊定居云南。第3代傳人姚文彬,字質齋,尤擅診脈,著《姚氏通微脈訣》,因光緒年間為云南巡撫之女診脈精確而有“懸絲切脈”之譽;創立姚氏調經湯、姚氏保產達生方、姚氏資生丸、固護胎元方、化帶湯等婦科方劑。第5代傳人姚貞白,雅稱“孟嘗君”“姚茯苓”,昆明善治婦人病四大名醫之一、云南四大名醫之一,姚氏婦科醫學集大成者,創制“姚濟神效散”“七香湯”等驗方。第6代傳人姚克敏是第一批全國中醫婦科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代表性傳承人。姚克敏認為婦人病當以血為本,以氣為動。其基于《金匱要略》婦人 “虛、積冷、結氣”病機,著眼于“氣結百病生”,結合昆明人體質多為陽多陰少,歸納出女子多郁火的致病理論,提出“首重肝脾沖任、運轉機樞”的治療理念,創制大量名方,如姚氏新加補血湯、七炭止血散等。[14]

1.3.8 黔貴中醫婦科學術流派

黔貴中醫的發展受地理封閉性影響記載較少。黔貴丁氏婦科流派,肇始于清乾隆年間,至今傳至第11代。因太平天國運動,先祖丁信忠從江西輾轉至貴州甕安縣。第4代傳人丁可能,創建“丁松齡藥號”,其以醫德高尚、醫術精湛而聞名遐邇。第9代傳人丁啟后,師從王聘賢。丁啟后總結了丁氏婦科學術思想,提出“陰血留存論”“解郁化滯論”及與之相關的辨證體系,認為婦科臨證當重視“盛”與“通”的關系。黔貴丁氏婦科流派代表著作主要為《丁啟后婦科經驗》《丁氏婦科中醫診療法》;代表方主要有婦人止痛散、滋陰固沖湯、惡露不絕方等。[31-32]

2 地理區域性指標

2.1 地理區域

不同時期地理區域劃分方法不同,而地域性中醫婦科流派產生的時期也不同。以龍江韓氏婦科流派為例,其肇始于清宣宗道光年間,主要在哈爾濱發展。清朝哈爾濱屬于吉林將軍,1954年新的黑龍江省由松江省與黑龍江省合并而成,哈爾濱屬黑龍江省。故若按今行政區劃,哈爾濱的管理權發生了變化[33]。

2.2地理環境

不同的地理區域地理環境不同,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環境的人有不同的體質與地方病,因此地域性中醫婦科流派的學術思想及診療特色也受地理環境的影響。據《中國國家地理百科全書》[34-38]及各地地理志相關資料[39-44]統計,上海、浙江、天津、山西、黑龍江、云南、貴州以及嶺南8個地區自然地理情況見表4、圖1。

圖1 不同地區年降水量、年日照時數情況

表4 不同地區自然地理情況

對表4、圖1統計結果進行分析:①從年均降水量看,各地都在400毫米以上,雨量充沛。此外,年均降雨量的差異主要表現在南北地理位置上。②從年均氣溫看,黑龍江為極寒之地,雖年均氣溫低,但夏季溫度高,最高可達25~28 攝氏度;廣東地區氣溫高,光照充足。③從年日照時數看,廣東最長,夏長冬暖,熱量豐富,年日照時數可達4 416~4 422小時;貴州最短,年日照時數1 000~1 800小時,所以有“天無三日晴”之說。④從水系看,各地水系豐富,河流眾多??傊?雖南北氣候差異大,但各地都有適宜耕種的季節。

2.3 道地藥材

我國幅員遼闊,氣候多樣,地形復雜,道地藥材資源豐富。道地藥材的形成不僅與地理區域、地理環境有關,還與政治、經濟等諸多因素有關。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區道地藥材的分布有所不同。據《中國傳統道地藥材圖典》[45]及上海、浙江、天津、山西、黑龍江、云南、貴州以及嶺南8個地區省志醫藥衛生志相關資料[28]167,[46-47],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區道地藥材分布情況見表5、表6。

表5 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域道地藥材分布情況(種)

表6 不同自然地理分區不同地域道地藥材發展情況

統計結果顯示,道地藥材興起于漢唐之際,發展于宋明時期,大盛于近現代。山西道地藥材發展最快,這與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地理環境及當時的北方政權密切相關。浙江、嶺南地區道地藥材的發展僅次于山西,這與氣候變化、經濟中心南遷東移及地理環境息息相關。云南、貴州、黑龍江地區道地藥材發展較緩,與其地處我國邊陲地帶且與中原聯系較晚有關。天津、上海地區道地藥材稀少,但從廣義上看,河北和江蘇的道地藥材都可以說是天津和上海的道地藥材,因為天津和上海是從河北和江蘇獨立出來的港口城市。

各地中醫婦科學術流派都擅長使用當地的道地藥材。浙派陳木扇女科常以白芍組藥對,如桂枝配白芍,當歸配白芍,柴胡配白芍;竹林寺女科僧人善用白芷治療經、胎、產類疾患,其芳香通竅可以下胎,祛風可以止胎前陰門癢,散寒止痛可以治療妊娠頭痛[48];宋氏婦科代表方清經導滯湯中有浙江道地藥材白芍、郁金、延胡索,善疏肝養血止痛[4]433。天津哈氏婦科臨證善用天津道地藥材,如哈荔田創制的治療寒凝所致痛經的痛經湯中用劉寄奴破血止痛。三晉王氏婦科臨證用藥隨處可見山西道地藥材,如山西主產北柴胡,三晉王氏婦科常用醋北柴胡以調肝;以四物湯為“坐底方”,血熱重時加黃芩,因熱所致的胎動不安,亦用黃芩;又善用十全大補方,方中以黨參和黃芪相配[10]28-37。龍江韓氏婦科常用麥冬配五味子,治療心陰虧虛、心腎不交所致經期、絕經前后期和妊娠煩躁[11]281。嶺南廣府羅氏婦科治療崩漏時常用二稔湯補氣攝血,方中崗稔根、地稔根為主藥,具有補血攝血的功效;治療癥瘕時常用橘荔散結丸散結消癥,方中以荔枝核、橘核為主藥[13]198。嶺南粵東蔡氏婦科創制的補中固經湯,方中道地藥材豬毑稔具有化積消滯、祛風益腎功效;崗稔根具有滋陰補腎,益血安胎,收斂止瀉,止血等作用;牛大力具有補虛潤肺,強筋活絡作用。云南姚氏婦科常用當歸,以其補血活血、調經止痛之功治療婦科血虛諸證[14]68。黔貴丁氏婦科臨證常用吳茱萸配桂枝以溫經散寒;用杜仲配菟絲子以補益肝腎;用黃連配阿膠,交通心腎以治療婦人絕經綜合征[32]211,275。

3 小結

本文選取上海、浙江、天津、山西、黑龍江、云南、貴州以及嶺南8個地區進行研究,原因如下:第一,從范圍看,涵蓋了第一批11家中醫婦科流派傳承工作室;第二,從水系看,八地涵蓋長江、黃河、黑龍江、珠江、海河、烏江、錢塘江、吳淞江等水系;第三,從經濟區看,囊括黃河中游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東北黑龍江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環渤海地區等區域;第四,從七大自然地理分區看,囊括了華北、西南、華南、東北、華東五大分區;第五,從氣候看,橫跨寒帶、溫帶、熱帶三個溫度帶。

綜合來看,山西婦科流派發展較早,與早期北方戰亂,而山西三面環山,相對安全,且其又位于黃河中游,有黃河支流汾河灌溉,宜于居住。浙江婦科流派發展較早,與南宋建都臨安,經濟中心南移,江南高速發展有關。上海、天津、廣東婦科流派發展都離不開海上貿易的發展,航海貿易的發展使上述三地自清末至近現代發展較其他地區迅速。云南、貴州少數民族眾多,人口較少,早期較為閉塞,晚期因明朝屯軍、屯田、移民才發展起來,故婦科流派發展相對較晚。黑龍江地區為我國北疆邊陲之地,氣候寒冷,宜居性欠佳,故婦科流派發展緩慢。

猜你喜歡
傳人流派婦科
“老精神”與“新傳人”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秒懂婦科體檢報告 這個可以有!
容軒讀印——明代流派印(下)
海洋玉髓鑒賞收藏的“十大流派”
關于戲曲流派概念及推出新流派的思考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論京劇表演新流派的創立
婦科手術后常見問題解答
PBL教學模式在中西醫結合婦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
閩劇傳人陳淑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