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思維導圖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誤區

2024-03-08 18:41李宗高
教育·校長參考 2024年1期
關鍵詞:繪制導圖邏輯

李宗高

近年來,腦科學研究的結果越來越表明,人類的思維方式是發射性思維。發射性思維應用于歷史教學中,落實在紙張上,就是思維導圖。思維導圖在歷史教學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包含了課前預習、課中學習、課后復習等環節,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效率和學生的學習興趣,受到廣大師生的歡迎。然而在使用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誤區,不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筆者結合自己的一些經驗,對常見誤區進行了總結,目的在于規避錯誤的繪制方法,充分發揮思維導圖的優勢,服務師生,提高教學效率。

一、思維導圖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初中歷史涉及中國史、世界史等幾千年歷史,知識龐雜,分類繁復。合理使用思維導圖,有利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思維可視化

新課標要求,教師要注重對學生歷史思維的培養。思維是復雜的,也是不可見的。如何把教師的歷史思維完整地傳達給學生呢?運用思維導圖是個不錯的方法。教師通過自己繪制的思維導圖,可以清晰呈現自己的思維過程,并展現知識結構、重難點等,使學生一目了然;學生通過繪制思維導圖,可以將自己的思維過程直觀呈現,檢驗自己對課堂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做到查漏補缺。思維導圖,連接了師生的思維,使不可見的思維可視化。

(二)思維要點化

當下,中考主觀題答案要點化,要求學生按點賦分,而每個賦分點最重要的是某幾個關鍵詞。筆者發現,部分學生的關鍵詞、關鍵句意識不強,往往在組織答案時,寫了好多句子,卻沒有答出關鍵詞或者學科術語,思維缺乏要點化意識。而繪制思維導圖要求學生盡量用關鍵詞、關鍵句做標注,且分層整理,所以養成繪制思維導圖的習慣,可以大大提升學生的思維要點化意識和應考能力。

(三)思維發展化

熟練運用歷史思維導圖,不僅有利于學生掌握繁雜的歷史知識,而且有助于學生將這種思維能力遷移運用到其他學科中,做到舉一反三。此外,思維導圖的繪制對邏輯關系的認知和把握有很高的要求,邏輯思維的培養和發展可以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健康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思維導圖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用的常見誤區

筆者發現,大部分學生樂意繪制思維導圖,且思維活躍、導圖色彩多樣,令人賞心悅目。但是,結合課本知識,仔細觀察導圖內容,就會發現有一些學生的思維導圖還是存在很多問題的,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一)內容短缺

內容短缺,是指思維導圖中缺少了某些主干知識。這種情況的出現,可能是由于學生對課本知識掌握不足,可能是專注于構圖而疏忽了主干知識,也可能是繪制完思維導圖沒有檢查而漏掉了。無論哪種原因,思維導圖中主干知識部件的缺少是大忌。

以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四課“洋務運動”為例。這課主要講的是洋務運動的背景、內容、影響等。課后,學生根據所學繪制了思維導圖,如圖1所示。該思維導圖存在兩個明顯的錯誤:1.二級分支應為“根本目的、代表人物、內容、影響”,但是該圖沒有把“內容”這一分支單獨列出來,而是把“內容”中的具體分類羅列出來。2.洋務運動的內容包括文化方面、軍事和民用企業方面、新式海陸軍等方面。在該圖中,明顯遺漏了新式海陸軍這一塊的內容。

內容短缺,暴露出該生對本課知識的掌握還不到位。經教師提醒,該生不僅注意到了思維導圖中的錯誤,而且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又更牢固了一步。

(二)邏輯錯誤

邏輯錯誤,是指思維導圖中表示因果關系、順承關系等部件的位置錯誤,比如把背景和意義的位置搞混,把時間和結果的位置搞混等。這種錯誤出現的原因,可能是教師平時不太注意、學生沒當作一回事,但是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學生對背景、起因、導火索、開端、高潮、結果、影響等歷史邏輯順序沒有深刻理解,只是機械性地背下課本知識,然后把知識點套入現成的表格、圖畫中,而沒有理解何為因何為果的歷史邏輯。這也是很多時候,學生表面上記住了很多知識,然而作答時出現牛頭不對馬嘴現象的原因所在。

以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15課“探尋新航路”為例,某生根據所學知識,繪制了一幅思維導圖,如圖2所示。該圖內容齊全、結構清晰、線條分明,乍看上去,沒有什么問題。然而,我們細細分析二級分支,就會發現問題所在。該圖共有四個二級分支,不論按照從上到下的閱讀順序、從左到右的閱讀順序還是順時針的閱讀順序來讀,都沒有內在邏輯順序。而正確的順序應為:背景、開辟條件、開辟過程、影響??梢?,該生在繪制時,對新航路開辟的內在邏輯并不理解,只是復制課本知識。

(三)關聯欠缺

關聯欠缺,是指思維導圖中缺少對知識內在關系的指示標志。在教學中,筆者發現部分學生僅能做到對教材知識的復述、復現,但是涉及內在的因果、遞進等歷史事件的邏輯關系時,往往無法在思維導圖中呈現。這不僅使得思維導圖比較分散,而且缺少了“思維主線”,會模糊了“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前提條件”等歷史關系,導致解題時錯誤頻出。

以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新民主主義的開始”為例。某生繪制了如圖3所示的思維導圖。該圖基本涵蓋了第四單元的所有知識點: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誕生。但這是對本單元知識的重現,沒有找到知識點之間的內在關聯,比如思想基礎、干部準備、中共成立條件等,而這些往往是素養提升類題目的必考點。鑒于此,升級后的思維導圖新增了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成立的關系、從民國政治混亂到五四運動到中國共產黨領導工人運動等之間的內在關系邏輯線,如圖4所示。這樣的修改,讓單元知識體系變得立體起來,且有效提升了學生的核心素養。

(四)圖文不當

圖文不當,是指思維導圖中圖片過大、文字過小,線條(圖片)壓文字,文字位于線條(圖片)末端等現象。這種現象不存在知識錯誤、邏輯不當等硬傷,但是影響美觀,不利于學生記憶,會使思維導圖的助學效果大打折扣。

以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八課“西歐莊園”為例,本課共講了莊園的領主與佃戶、莊園法庭這兩個知識點。某生據此繪制了一幅思維導圖,如圖5所示。由圖可知,該生比較用心,將知識點設計成兩朵花的形狀,圍繞“西歐莊園”這個根展開。美中不足的是,這幅圖留白太多,文字太小,特別是左下角部分,十分擁擠,不利于閱讀和記憶。

圖文不當折射出該生對知識的掌握不充分,對思維導圖的構成部件規劃不合理。

(五)文字煩瑣

文字煩瑣,指的是對關鍵詞的提煉不夠簡潔,出現思維導圖中大面積文字堆積的現象。善于提取關鍵詞,不僅可以優化思維導圖的版面,而且考驗學生對知識的消化吸收能力。以點帶線,以線帶面,簡潔的思維導圖就是若干主觀題的賦分要點圖。

以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二單元第四課“夏商周的更替”為例,某生制作了如圖6所示的思維導圖。從圖中可以看出,許多三級分支都是用整句話來描述的,很少提取關鍵詞。這不僅影響思維導圖的表達效果,而且不利于學生的記憶,更主要的是,對教材的原文再現,說明了該生沒有吃透所學知識,做了教材的搬運工。例如,“商湯在公元前1600年建立商朝,都城建在亳”,可以簡化為“公元前1600年,商湯建商,定都亳”。又如“周王根據血緣關系遠近和功勞大小,將宗親和功臣分封到各地”,可以簡化為“根據血緣和功勞分封宗親和功臣”。當然,文字精練不是字數越少越好,而是要能全面反映知識要點,且符合自己的記憶習慣,讓自己看到關鍵詞就能記起相關知識。知識的提煉因人而異,學生要秉著簡潔的原則,尋找最適合的方法。

(六)畫完則忘

畫完則忘,是指有的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時候興致勃勃,但是繪制完畢、交了作業,就把思維導圖束之高閣,以為萬事大吉。等到一段時間后重新翻開,突然發現,自己不知道當初提取的關鍵詞是什么意思;或者看到關鍵詞,無法鏈接相關的具體知識。正所謂“學而時習之”,我們繪制完思維導圖,要用艾賓斯基記憶曲線的原理不斷鞏固,真正做到內化于心。

雖然學生在運用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但是我們要看到,學生積極繪制思維導圖,可以把所思所想通過有邏輯的思維發射圖清晰地表達出來,將初中階段海量的知識點整理得系統化、邏輯化,是當下歷史教學的主要方式之一。希望通過筆者對思維導圖運用中的一些分析,我們可以興利除弊,使思維導圖真正成為歷史學習的好幫手。

猜你喜歡
繪制導圖邏輯
Art on coffee cups
刑事印證證明準確達成的邏輯反思
烴思維導圖
邏輯
創新的邏輯
借思維導圖算24點
角的再認識思維導圖
放學后
女人買買買的神邏輯
第6章 一次函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