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化視角下小學美術教學優化策略

2024-03-08 18:41周影
教育·校長參考 2024年1期
關鍵詞:生活化美術創作

周影

《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要求小學美術課程應助力學生感知與欣賞生活中的美,將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相結合。這體現出在生活化視角下,對小學美術教學進行優化探索的必要性。小學美術教學應該回歸生活、注重實踐,培養學生的美術欣賞水平及感知能力。

一、引入生活化元素,激發美術興趣

過去的美術教學容易陷入誤區,教師注重美術理論與技巧的教授,迫切希望學生掌握一定美術技能,這對小學生而言過于枯燥,不能培育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整體教學效果較差。在生活化視角下,教師應該引入生活化元素,讓學生能夠活用自身的生活經驗開展美術學習,激發其對美術的興趣,更高效地實現學習目標。教師可以引入生活情境、生活素材、生活觀察等生活化元素,并推動其落實。

(一)創設生活情境

小學生對美術的理解能力有限,尚未形成抽象化思維,理解美術知識的過程較為緩慢,必須通過外部的情境,使其理解學習內容,對美術產生更深的感知。教師應該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讓學生在自己熟知的生活場景中開展實踐,并融合相應的美術知識,迎合學生的思維層次需求,使美術知識更為通俗易懂,還能充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與興趣,為后續的生活化教學做好充分準備。

生活情境要與學生的真實經歷相符,使其更有參與感。例如,教學“我們班級的標志”一課時,教師以談話引入,詢問學生是否在生活中見到好看、有趣的標志,學生紛紛舉手,說出路牌、商品標志等。教師使用多媒體設備帶領學生進行作品欣賞,都是學校內部其他班級創作的班級標志,精妙的設計引起了學生的關注,教師組織學生創作班級標志,學生積極配合,呈交具有內涵的作品。最后全體學生一致選擇了帶有荷花、荷葉元素的標志,認為其與班上熱鬧的氣氛極為契合。教師先構建情境導入課堂,再通過學生作品構建生活情境,與學生的生活體驗非常接近,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并給予學生創作靈感,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應用真實素材

生活中有豐富的現實素材可供美術教學使用,這些素材容易獲取,數量龐大,可以充分應用到美術實踐中。美術作品的創作必須要有載體,載體越豐富,創作的廣度越大,越能有效激發學生的美術創作靈感。在選取美術素材時,教師可以主動提供,也可以安排學生在生活中收集,不要限制材料的類型,跨越美術創作的條條框框,讓任何素材都能為學生所用,實現靈感的迸發。

教師應選擇容易獲取的真實素材,收集難度不高,也便于實際創作。例如,在“彩線貼畫”的教學中,教師布置家庭作業,要求學生回家收集彩色的線。教師本人帶過來了毛線,而學生帶來了衛衣帽繩、皮繩、鞋帶、電器線等各式各樣的線。教師為學生示范如何制作彩線貼畫,用毛線制作了彩色花束,學生躍躍欲試,借用部分教師提供的線,與自己準備的線相結合制作彩線貼畫。根據線的不同,學生的彩線貼畫作品也風格不同,如用電器線做的汽車、用編織線做的小動物、用鞋帶和帽繩做的蘑菇、傘等。教師讓學生在生活中收集素材,并令其用這些素材進行創作,使學生發揮了創造力,極大地增強了美術作品的創意性。

(三)鼓勵觀察生活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很多學生都逐漸忽視生活中的美,未對生活有更深刻的理解,這也會影響學生的美術理解,使其缺乏創作靈感,難以創作出滿意的作品。教師應鼓勵學生觀察生活,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記住生活中的美好,將生活經驗融入自身的美術作品,提升學生的美術感知力。為保證觀察效果,教師應發揮引導作用,主動帶領學生觀察生活,促使學生養成觀察生活的良好習慣。

教師可擬定觀察生活的主題,讓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生活觀察,以初步形成觀察習慣。例如,對“重重復復”一課進行教學時,教師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找到重復圖形的現象,可以口頭描述,還可以拍攝照片,也可以將實物帶到課堂中。有部分學生帶了有圖案的手帕、玉米等實物,有部分學生拍攝了花紋瓷磚、動物園的斑馬和豹子、床單枕套等圖片,還有學生說學校里掛著的彩燈和三角旗、廟會的燈籠,甚至春夏秋冬、周一到周日等現象。教師讓學生根據自己觀察到的重復情況進行二次創作,獲得了同類主題,但表現形式豐富多樣的作品,具有強烈的個人風格。教師鼓勵學生以“重復”主題進行生活觀察,組織其分享并創作,拓展了學生的創作思維邊界。

二、組織生活化實踐,強化美術素養

新課標要求美術教學應尊重學生個性,活躍學生思想,不斷激發學生的美術潛能。在生活化視角下,教師要理解生活化實踐的重要性,通過生活化教學,讓學生在美術實踐中實現創新,強化學生的美術素養。但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師要把握學生的層次,選取合適的生活化實踐活動,如小組合作、課外活動、戶外創作等,并根據學生的個性開展指導,讓學生在生活化實踐中真正實現成長。

(一)安排生活小組

小學生天性熱愛與伙伴交流,在美術教學時不應扼殺其天性,在適當時機安排生活小組,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與其他美術能力有所差異的學生取長補短,還能在互相交流的同時獲得更多創作靈感,學生不僅完成學習目標,也能獲得生活體驗。教師在安排生活小組時,不要顧忌學生是否存在個性沖突,而應該大膽地讓學生進行靈感與思維的碰撞,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

美術的生活小組應當自由分配,可賦予學生自由選擇的權力。例如,在教學“難忘的朋友”一課時,教師組織學生基于具體的人物創作人物肖像畫,讓全體學生自由組隊,選擇創作的對象,還有幾個不愿選擇的學生,教師溝通后進行組合。各組學生面對面坐下,一邊觀察一邊創作,偶爾進行溝通和互動,課堂氛圍十分融洽。教師發現雖然各個學生的創作水平不同,但都能把握對方的特征。創作完成后,教師將所有作品進行展示,讓學生猜人物,基本都能做出正確猜測。為貫徹生活化教學,教師安排了生活小組,讓學生自由創作,增強了學生抓住人物特征的塑造能力,也大幅度提升了學生的觀察能力,達到遠超預期的美術創作質量。

(二)實施課外活動

美術教學不能拘泥于教材,教材內容是有限的,而美術思維的發散是無限的。除了完成美術教材內容外,教師還應該實施課外活動,作為教材內容的擴展。小學生正處于想象力、創造力豐盈的時期,教師應趁機打造學生的美術基礎,帶領學生參加各類課外活動,開拓學生的眼界,獲取更多的創作素材,使學生產生奇思妙想,將迸發的創造力用于美術創作。

課外活動要富有趣味,也要有美術素材,不能只是玩耍。例如,在教學“家鄉的塔與橋”一課時,為了讓學生近距離地對橋或塔等建筑造型進行觀察,教師組織學生去離學校最近的公園開展課外活動。公園內有各種造型的塔與橋,都是人造的,但頗具設計感,近看比遠看更為精巧。教師與學生交流這些建筑的巧妙之處,讓學生記錄這些美術素材。有學生發現,橋和塔要和背景融合,才更加好看;也有學生認為,背景作為襯托不能太顯眼,要適當弱化。經過本次課外活動,學生或多或少積累了創作素材,汲取了創作經驗,在開展創作時也更得心應手。教師實施課外活動,與教學主題相契合,啟迪了學生的創作思維,讓學生產生更多創作感悟,顯著提升了教學質量。

(三)開展戶外創作

傳統的小學美術教學大多在教室內,教室內的環境對于生活化教學并不理想。在生活化視角下,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開展戶外創作,讓學生走近自然,感受自然的美好,從自然中獲得更多豐富的創作素材,形成鮮明的創作主題。而除自然環境之外,教師也可以選擇其他的戶外場景,比如建筑、城市景觀等,都能成為美術創作的佳處。

戶外創作要正確選取地點,以寫生為基礎,給予學生更多創作空間。例如,在“未來的建筑”教學中,教師帶領學生爬山,爬到山坡的平臺上就具有開闊的視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位置進行寫生,教師強調在寫生作品中加入創想的未來元素,發揮自身想象力。學生表現得非常興奮,有獨自一人安靜地創作,也有與朋友一起創作的。大部分學生選擇了山腳下的城市景觀,加上宇宙飛船艙、入云電梯、機器人屋頂、樹屋等未來要素,創意十足。教師給予學生充分自由,選擇了適合寫生的山坡,讓學生在真實的寫生中進一步加入創想,激發了學生的創作激情,也獲得了具有科幻感的作品,教學成效極佳。

三、開發生活化資源,拓展美術視野

培育審美是美術教學的重要目標,美術教學不僅有創作教學,還有鑒賞教學。而具備良好的鑒賞水平、審美能力是美術創作的關鍵基礎,因此在美術教學時應開發更多生活化資源,讓學生接觸更多種類的美術資源,拓展美術視野,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美術審美能力,使學生創作出更高質量的作品。生活化資源無處不在,教師可以選擇傳統文化資源,也可以通過媒體鑒賞、關聯其他學科的形式呈現生活化資源。

(一)融合傳統文化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無疑是美術創作的巨大資源庫?,F代小學生接觸的傳統文化較少,教師應該在美術鑒賞教學中融合傳統文化,讓學生接觸傳統美術作品,探究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使其基于傳統文化進行美術創作,并真正熱愛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美術鑒賞、創作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文化內涵,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學生最熟知的傳統文化是傳統節日,教師可以將此作為切入點。例如,“快樂的節日”一課以國內外的節日為主題,教師讓學生談論自己經歷過的熱烈場景,學生回答了過年包餃子、街上舞龍舞獅、廟會、賽龍舟、賞月等節日場景。教師強調傳統文化是中華文化的載體,慶祝傳統節日是了解文化內涵、提升文化自豪感的途徑。學生傾聽后,以認真的態度通過畫筆詮釋熱烈的假日場景,作品中可見學生在慶祝傳統節日時的快樂、自豪,強化了學生的美術情感體驗。教師借助美術課堂,宣傳傳統文化的重要性,讓學生懷著熱愛傳統文化的心情展開創作,令學生感受到美術的魅力。

(二)導入媒體鑒賞

美術教學的條件有限,很多生活化資源難以快速獲取。為提升美術教學效率,教師可以導入媒體鑒賞,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提供生活化資源。小學生很容易被感官刺激所吸引,多媒體可以在視覺、聽覺上實現多方位的感官刺激,讓學生足不出戶就能開闊視野,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拓寬思維廣度。當然,美術教學也不能單靠多媒體,其只是克服條件限制的資源補充,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選擇最優路徑。

有很多美術素材很難通過現實獲得,而多媒體恰好能解決這一難題。例如,在教學“保護珍稀野生動物”一課時,考慮到很多珍稀野生動物在動物園里也無法見到,教師截取了野生動物紀錄片的部分片段,為學生播放多媒體視頻。通過視頻,學生了解到珍稀野生動物的嚴峻處境,表示要認真保護他們。教師還展示了知名藝術家創作的野生動物作品,以及其他學生創作的保護野生動物宣傳圖,引導學生對這些作品進行鑒賞,了解作者創作意圖,并學習其構圖、色彩等美術技法,提升學生的美術審美及情感意識。教師將多媒體作為鑒賞教學的主體,為學生帶來生動的教學,使學生快速理解作品,構建高效的美術鑒賞課堂。

(三)關聯其他學科

綜合性學習是新的發展趨勢,不單純指的是單一學科綜合化,更是各個科目之間的綜合化。美術學科既與生活緊密結合,也與其他學科有關聯。美術的包容性較強,學生同時學習多類課程,能產生更深的理解,尤其是語文、音樂等學科,與美術學科的適配度高,能進一步拓展學生的美術思維,提取更多的美術創作元素,對各學科的學習也有一定幫助。

例如,“感受音樂”一課與音樂的聯系緊密,教師通過昂揚的音樂導入課堂,讓學生跟隨音樂開展學習。教師播放不同類型的音樂,讓學生根據旋律畫出自己感受到的音樂形態。音樂舒緩時,學生畫出舒緩的線條;而音樂激烈時,學生畫出充滿棱角的線條;當音樂纏綿時,學生則畫出纏繞的圖形。在不同的音樂下,呈現不同的美術表現形式。教師讓學生繼續對即興創作的作品進行二次創作,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教師將音樂與美術學科相關聯,讓學生通過傾聽音樂獲得靈感,完成了融合美術與音樂的作品,確保綜合學習質量。

生活化視角下的小學美術教學更加鮮活,能顯著提升美術教學效率與質量,培育學生的美術素養。因此,小學美術教學應當堅持貫徹生活化教學的理念,持續優化教學方法,讓美術學習更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在改變教學方法時,難免會遇見較多的困難,美術教師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對生活化美術教學加以完善,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猜你喜歡
生活化美術創作
初中生活化寫作教學實踐
如何讓數學教學生活化
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初探
創意美術
創意美術
創意美術
如何將數學知識生活化
《一墻之隔》創作談
創作隨筆
創作心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