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時代下的科技期刊約稿創新:流程、挑戰與應對策略

2024-03-09 11:23張曉艷
中國傳媒科技 2024年1期
關鍵詞:約稿科技期刊稿件

摘要:【目的】對大數據時代下的科技期刊約稿創新進行較系統分析闡述,為提高稿件質量、提升期刊學術水平和影響力提供借鑒?!痉椒ā繌募s稿流程、面臨的挑戰和應對策略幾方面闡述了大數據時代下科技期刊組稿的變化?!窘Y果】利用大數據分析法,可精確定位投稿作者的科研方向、有關研究趨勢及熱點,從而確定約稿主題。大數據分析法可融入期刊約稿的各個環節,實現約稿流程創新。新約稿方式對科技期刊的出版理念、工作流程和編輯能力等提出了挑戰,需要大力提升編輯職業素養?!窘Y論】大數據時代給科技期刊發展帶來了挑戰,而利用大數據分析法有助于優化科技期刊約稿,推動科技期刊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科技期刊;大數據分析;約稿流程;挑戰;應對策略? ? ? ? ? ? ? ? ?中圖分類號:G230.7?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134(2024)01-129-04? ? ? ? ?DOI:10.19483/j.cnki.11-4653/n.2024.01.027

本文著錄格式:張曉艷. 大數據時代下的科技期刊約稿創新:流程、挑戰與應對策略[J].中國傳媒科技,2024,31(1):129-132.

導語

科技論文是科技工作者展示發現、闡述觀點的主要途徑之一,也是科技工作成效的具體表現??萍计诳强萍颊撐陌l表的平臺,其學術水平和影響力取決于刊發論文的質量。持續獲得優質稿件是科技期刊良性發展的關鍵。但是,僅依靠作者主動投稿方式獲得稿件不能滿足大數據時代下期刊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需求??萍计诳瘧罁陨硖厣?,創新稿件獲得方式,提高稿件質量,以提升期刊的學術水平和影響力,助力產業發展和科技進步。主動約稿是科技期刊獲得高質量稿件的另一重要方式。如《草業學報》的“院士高層論壇”與“草人記憶”等欄目約稿對提高期刊學術水平和影響力有很大助益。然而,傳統約稿方式對約稿者的學術影響力和知名度要求很高,很難從根本上持續保證稿件質量和數量。從2014年開始,進入了“用數據來說話、用數據來管理、用數據來決策、用數據來創新”的大數據時代,大數據科學也給出版業帶來了巨大沖擊和顛覆性變革。結合大數據科學和相關分析法進行約稿[1],是大數據時代下科技期刊稿件提質、增量的重要方式,可極大地彌補傳統稿件獲取之不足,促進科技期刊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1. 基于大數據分析法的約稿流程

1.1? ?大數據時代下約稿想法“火花”的產生

一般情況下由期刊編輯主動提出約稿想法或建議熱點、關鍵詞等與主題有關的內容(圖1)。黨的十八大以來,廣大科技工作者開展了多樣、深入、系統的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不僅“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解決了大量國計民生問題,還發表了海量的科技論文,展示了我國科技的快速發展和巨大進步。因此,在科技期刊特定的刊文范疇內,編輯需時刻關注國家重大需求和有關政策,了解重要科技成果和進展,既要懂得所在期刊覆蓋領域的基本專業知識,又要了解當下的時事,從而產生思想火花,提出初步的約稿想法。如,通過關注每年的中央1號文件,可了解其中的涉農(牧)內容,結合草學研究和草業行業需求,從而提出相應的約稿想法。編輯也可關注每年的國家科技基金,了解特定領域或方向的項目(課題)資助情況,從中獲得約稿的初步想法。如,202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發布了草學領域有關“優質飼草和種子生產”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申報指南,說明國家對飼草生產、“種子芯片”等的高度關注,可作為涉“草”“畜”等科技期刊的約稿主題。此外,編輯還可在參加專業學術會議時,從專家報告中獲得約稿的靈感。

1.2? ?利用大數據分析的結果幫助定題

確定約稿主題是期刊編輯團隊非常重要的一項任務,需要與期刊的定位、讀者需求和學術發展方向相契合。同時,還需考慮社會需求和學科發展動態,選擇與社會問題相關、能體現新技術和新方法等的研究領域;并鼓勵跨學科合作,選擇學科領域間交叉互補的研究課題作為約稿主題。在確定約稿主題時,期刊編輯團隊需要綜合考慮以上因素,確保約稿更具針對性、吸引力和影響力。期刊編委會是決定期刊發展方向和階段性重點的部門,是確定約稿主題的責任主體。編委會應對編輯提出的約稿想法進行充分討論,結合數據編輯的分析[2],最終確定是否開展約稿以及約稿主題。

數據編輯利用大數據分析法對各數據庫期刊論文進行挖掘[2],分析出特定領域的研究熱點,為編委會確定約稿主題提供科學依據?;ヂ摼W技術、信息技術和芯片技術等的發展使學術資源庫保存海量的文獻和數據信息成為可能。如,中國知網、萬方、維普、Scopus、Elsevier ScienceDirect、Web of Science、Springer LINK等數據庫收錄了眾多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學術論文,編輯可利用各數據庫或平臺自帶的工具進行檢索和分析,從而得到研究熱點[3]。在這種方式下,檢索得到的文獻局限于該數據庫(平臺)收錄的期刊,可能不太全面?;蛘呔庉嬛鲃涌鐢祿爝M行相關文獻檢索,自行選擇、利用分析軟件,如CiteSpace、NetDraw等計量可視化分析工具,將資源進行整合分析,深度挖掘,捕捉研究熱點,尋找發展趨勢。[3-4]在這種方式下,文獻檢索較全面,能主動得到更具代表性的結果。因此,通過規范嚴謹的大數據分析,找出的研究熱點將更為精準、更有針對性,能完美地契合實踐性和理論性兩方面約稿原則。

利用大數據分析的結果可以為期刊編輯團隊確定約稿主題提供有力支持,幫助編輯團隊更準確地把握學術前沿和發展趨勢,從而選擇具有吸引力和影響力的主題,提高期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此外,還可利用大數據分析法將同領域期刊的各種指標進行對比分析,幫助判斷約稿主題和內容與同領域期刊的已出版論文的重合程度等,科學而準確地避免發生主題和內容重復的問題。

1.3? ?利用大數據分析的結果確定約稿對象

大數據(文獻、社交媒體、引用網絡、用戶行為以及實時數據監測等)分析的結果至少有兩方面內容對科技期刊約稿意義重大。一是得出特定領域的研究熱點和發展趨勢,可對原定約稿主題進行校正,甚至可進一步凝練拔高;二是得到相應的作者、團隊以及所在機構信息,可作為確定約稿對象的依據。通過關鍵詞檢索,可追溯特定作者及其論文發表情況,再通過對文獻的閱讀和分析,了解作者的研究領域和方向、論文發表歷史、期刊和次數等信息,最終確定相關的學者,從而為確定約稿對象提供較準確的參考依據。

2. 基于大數據分析法的約稿對科技期刊的挑戰

技術的迅猛發展極大地促進了出版業更新換代,從傳統的紙媒到數字化出版,再到多媒介融合出版,“主媒間性”給科技期刊和編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和壓力。[5]為持續提高期刊水平和影響力,科技期刊和編輯應依據期刊特色,高度重視大數據應用,主動開展基于大數據分析法的約稿,使稿件的獲取更精準、高效地進行,推動期刊的高質量快速發展。

2.1? ?出版理念需要與時俱進

科技期刊秉持著刊發規定范疇內的相關論文的出版理念,已經不能適應科技快速進步、社會現實需求快速提高、信息爆炸式增長的需要。以前主要通過被動等待作者自投稿來獲得稿件,在內容上具有較大局限性。如,選題缺乏新意,論文報道的內容、觀點、方法等很可能都是重復已有的選題。又如,傳統約稿模式下,盡管論文內容的創新性也是基本征稿原則之一,但事實上刊發的大部分論文并沒有能夠真正追蹤研究前沿和熱點。因此,科技期刊的出版理念需與時俱進,將被動征稿為主改為主動約稿為主,強調稿件主題的實踐性和理論性,以契合國家和社會現實需求、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現狀。

2.2? ?工作機制和流程需要創新和完善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科技期刊傳統的出版方式已經不能完全滿足期刊持續發展的需要,已有的組稿、編輯等工作機制和流程不能適應快速、準確、多途徑刊發的特點。在組稿環節,期刊在傳統上缺少主動約稿的機制,主要采取發征稿啟事、被動等待作者投稿的方式獲得稿件。在這種方式下,組稿周期較長,稿件質量參差不齊,稿件內容寬泛、常不完全符合刊文范疇。相比之下,基于大數據分析法的新約稿方式能快速而準確地確定主題、定位優質作者,極大地提高了刊文契合度和稿源質量。因此,科技期刊應構建支持和鼓勵編輯主動約稿的機制,并完善約稿主題的確定及后續編輯流程。

2.3? ?工作人員業務素質需要提升

2.3.1? ?加強培訓學習,提升大數據應用水平

編輯身份曾經經歷了多次轉變[6],如最初的學者型“編研”編輯,到之后長期的工作較單一的編輯,現在又到了改變的時候??萍计诳c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的深度融合,對出版一線的工作人員業務能力有較高的要求,他們需向學者型+技術型“編研”編輯轉變。因此,期刊應對原有工作人員進行專門的培訓,提升其業務能力和水平[7]。如,加強對大數據應用的認識和結合利用方面的培訓,以應對基于大數據分析法的約稿的需要。期刊還可大力支持和鼓勵工作人員走出去開展交流合作[8-9],不僅要參加編輯行業內的業務會議,訪問其他期刊,還要參加期刊涉及科技領域內的學術會議,多與科技人員進行交流,從而及時掌握編輯行業和期刊相關科技領域的變化,以產生約稿的思想“火花”。

2.3.2? ?優化人員結構,引入數據編輯

工作人員不足一直是束縛科技期刊快速發展的客觀因素之一?,F有大多數科技期刊的出版發行工作都依靠工作人員超時工作來完成,期刊變革對他們的壓力極大。因此,期刊應重視人才引進,尤其要大力引進高學歷、懂專業的、掌握大數據技術和信息技術等的人才。如,掌握大數據分析技術的數據編輯[2],科技期刊能順暢地開展創新性的約稿,有助于提高期刊的學術水平和影響力。

基于大數據分析法的約稿的開展,實際上增加了科技期刊的工作環節。因此,應該在原有編輯分工基礎上,優化人員結構,增加數據編輯以專責大數據應用,包括約稿和后續多媒體融合出版等。期刊編輯可能會是某一領域上的專家,但是不可能完全熟悉相關學科所有研究領域,那么對研究前沿和熱點的把握就會失之偏頗;另一方面,他們往往也并不掌握大數據應用能力。相比之下,專門的數據編輯[2]利用大數據分析法可簡單而快速地確定約稿主題和定位約稿對象。這樣,對其他編輯的數據應用能力要求不高,且可以節省時間,提高約稿效率。如果不具備單獨設立數據編輯的條件,則需部分拓展現有工作人員的業務范圍,培訓、提高他們的檢索技能、大數據分析能力等。

3. 科技期刊編輯基于大數據分析法約稿的職業應對策略

3.1? ?增強快速精準捕捉研究熱點的能力

3.1.1? ? 加強對現實問題的職業敏感性

進入新時代,國家“十四五”規劃正進入關鍵階段,大量重大政策和關乎生產、生態等的需求陸續發布,包括科技工作者等在內的全國人民正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各項工作中。在這樣的背景下,科技期刊應刊發科技工作者在解決國計民生問題時取得的成果,從而以期刊獨特的方式參與國家重大問題的解決。這就要求期刊編輯時刻關注新時代正在發生的深刻變化,敏感地注意到“亮點”[10],從獨特的角度及時準確地捕捉期刊涉及科技領域內的熱點問題,從而形成約稿主題的思想“火花”。

3.1.2? ?培養和練就前瞻性眼光

大數據時代信息爆炸,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等層出不窮,固然給我們提供了海量信息,也蒙蔽了我們的雙眼。因此,高效識別有效信息,快速找到主要問題和發展方向尤為重要。這要求期刊編輯對學科的研究動態和發展具有高度的前瞻性了解,能夠洞悉期刊涉及科技領域的發展趨勢[11],從而提前在約稿主題上進行布局。

3.1.3? ?勇于創新,敢于嘗試

在科技期刊傳統的工作模式下,很多工作環節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和套路,期刊編輯常處于被動、機械的工作狀態,因循守舊,沒有創新性。相比于傳統方式,基于大數據分析法的約稿是一種創新性的嘗試,對期刊編輯的思想和能力均有巨大的沖擊。這要求他們能勇于面對這種創新,敢于開展嘗試,與時俱進,在大數據時代享受大數據帶來的便利。隨著科技期刊與新媒體融合時代的來臨,越來越多的創新性出版方式、途徑等待著期刊編輯們去嘗試和挑戰。[12]

3.2? ?培養利用大數據來準確確定熱點方向的能力

在數字化時代,科技期刊編輯面對海量的信息,從中快速篩選有用信息并確定為約稿主題的難度大幅度提高。因此,除了常規的編輯能力外,期刊編輯還需具備利用大數據的能力,結合互聯網技術、信息技術,進行文獻檢索、信息整合和挖掘、關鍵點析出等,從而幫助準確地確定研究熱點。即便設立了專門的數據編輯人員,其他編輯人員也應努力提高這方面的能力,適應大數據時代的出版環境。

3.3? ?提升主動約稿的能力

3.3.1? ?準確定位優質作者

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已超過11 234萬人[13],既提供了大量的潛在作者,又反過來增加了快速準確定位優質作者的難度。數據編輯在進行大數據分析以確定約稿主題的同時,還能夠得到相關作者及其單位等的結果,可作為定位優質作者的參考依據。此外,科技期刊的編委會成員及審稿人也是期刊論文的潛在作者。在日常工作中,編輯可不斷完善常規作者數據庫[14],為約稿提供支持。結合大數據分析結果,按圖索驥,較容易實現優質作者的定位。

3.3.2? ?多途徑主動聯系作者

科技期刊和作者是相互成就的關系,作者將高質量論文發表在科技期刊,優秀的科技期刊也給作者的研究成果提供了展示平臺。很多作者都是伴隨著科技期刊的發展壯大一起成長的,與期刊編輯一般都保持著良好的溝通和交流。傳統上,發郵件、打電話等是期刊與作者常用的交流手段。在新興社交媒體高速發展的時代,微信、微博、QQ、公眾號、短視頻平臺等多種媒介在人們的日常交流中發揮著廣泛而重要的作用,也使期刊編輯更容易與作者建立及時有效的溝通,能隨時把約稿信息推送給他們,或直接向他們精準約稿。

結語

全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出版業逐漸走向數字化,給科技期刊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機遇與挑戰?;诖髷祿治龇ǖ募s稿可使科技期刊更科學、更快速、更準確地獲取高質量稿件,從而提高期刊的學術水平和影響力。與此同時,科技期刊也應與時俱進,在出版理念、工作機制和流程、人員構成等方面做出變革,期刊編輯也須在辦刊思想和業務能力等方面積極提升,才能適應期刊出版與大數據時代的完美契合。大數據科學、新媒體技術等與科技期刊的高度融合,必將使科技成果和觀點的展示更為高效。

參考文獻

[1]李春紅. 高??萍计诳珳始s稿策略及優化路徑[J]. 傳播與版權,2021(5):14-17.

[2]姜海,林竹鳴. 融媒體時代科技期刊編輯的轉型路徑——兼論新型編輯崗位中的技術啟示[J].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9(2):126-131.

[3]陳振英,何小軍. 如何利用SciVal輔助學術期刊選題及約稿[J].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20(7):809-815.

[4]吳玲. 大數據時代基于計量可視化的精準約稿策略[J]. 科技與出版,2019(3):52-55.

[5]張世海. 論在線數字媒體編輯的“主媒間性”與編輯主體地位的再確立[J]. 出版科學,2019(1):32-38.

[6]盧俊,張永美. 編輯的本質:從手工業到智能時代編輯能力的迭代[J].編輯之友,2019(11):80-87.

[7]李晶,翟自洋,張鐵明. 青年編輯繼續教育培訓創新探索與實踐[J].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7(12):1176-1180.

[8]周江川. 學術期刊編輯交流形式的創新實踐——以重慶“編輯大碗茶”沙龍活動為例[J]. 編輯學報,2019(3):347-350.

[9]戚東桂. 大數據時代如何做好科技圖書選題策劃[J]. 科技傳播,2021(上):13-15.

[10]付一靜. 學術期刊編輯職業敏感及其養成[J]. 出版科學,2019(2):37-41.

[11]王晨. 全媒體時代學術期刊編輯“融合能力”的提升再造[J]. 天津科技,2019(10):100-103.

[12]肖旭,朱玉萍,蔣知瑞. 關于科技期刊如何選擇媒體融合方式的分析[J]. 中國傳媒科技,2023(4):105-109.

[13]中國科協調研宣傳部,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 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發展研究報告(2020)[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21.

[14]白婭娜,武英剛,宮在芹,等. 數據挖掘在??M稿策劃中的應用[J]. 編輯學報,2016(6):550-553.

作者簡介:張曉艷(1977-),女,內蒙古通遼,講師,編輯,蘭州大學,研究方向為編輯學理論和草地農業生態學。

(責任編輯:李艷松)

猜你喜歡
約稿科技期刊稿件
科技期刊的分類
錄用稿件補充說明
約稿啟事
約稿啟事
科技期刊的分類
科技期刊”
約稿啟事
《實用臨床醫學》約稿
科技期刊的分類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Visitor Professor Donald Grierson*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