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元素在當代音樂作品創作中的價值與策略研究

2024-03-15 04:47劉沖
當代音樂 2024年2期
關鍵詞:傳統元素音樂創作文化傳承

劉沖

[關鍵詞]傳統元素;文化傳承;音樂創作

音樂有著獨特的藝術價值,能夠反映人們的生活態度、表達人們的情感、營造情景氛圍,因此音樂作為一種藝術形式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而不斷發展。音樂具有特定的風格和特征,在不同的地域和時期都有其獨特的音樂風貌。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中國音樂文化更是體現出獨特的人文內涵,蘊含豐富的傳統文化元素。傳統元素與當代音樂作品創作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與互動,作為過去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元素承載著歷史、民俗、信仰等多方面的意義,體現出濃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審美符號。當代音樂作品創作旨在表達當代社會的現實和情感,在創作中融合傳統元素,可以更好地體現文化認同、情感表達和審美追求。傳統音樂承載了豐富的文化記憶和情感內涵,將傳統音樂的表現形式和內容融入專業音樂創作,可以保留和傳承傳統的美學特點和音樂語言,同時又賦予作品新的創意和表現手法。

那么,在新時代多元審美、多元文化的相容的背景下,作曲家如何通過藝術創作使其作品具備獨特的地域特色?作曲家如何借鑒這些傳統元素在作品中體現“中國味道”?傳統元素在當代音樂創作中具有何種運用價值?通過哪些具體的策略與創作手法能夠實現融合的功效?這些問題值得每一位音樂創作工作者的思考,本文將一一對這些問題展開分析。

一、傳統音樂元素在當代音樂創作中的運用價值

(一)多元審美下“傳統與現代”的平衡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的發展,人們對音樂有了更廣泛、更多元的審美需求。與此同時,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人們都希望聽到自己熟悉的聲音,獲得與自己身份認同相關的音樂體驗,這種多元審美的需求也推動了傳統音樂元素在當代音樂中的運用。然而,傳統音樂與現代音樂之間存在一定的沖突,傳統音樂受制于其歷史、地域和文化背景,在一些人眼中可能顯得保守陳舊;而現代音樂追求創新、大膽嘗試.注重時尚、流行,但有時候缺乏文化根基和深度。這些沖突使得將傳統音樂元素運用到現代音樂中成為一項挑戰。傳統音樂元素在當代音樂中的運用能實現平衡,結合傳統與現代的特點,創造出新的形式以滿足多元需求。

(二)文化傳承和身份認同

傳統音樂元素具有濃厚的文化內涵和象征意義,代表著一個民族或地域的獨特文化。將傳統元素融人當代音樂,可以實現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保護,使人們在音樂中感受本民族的文化魅力和自豪感。同時,傳統元素也是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紐帶,能促進不同文化間的相互理解和交流。當代音樂作品中傳統元素的呈現能夠在保持傳統的精華同時創造出獨特形式與效果。這不僅能夠傳達傳統元素的文化內涵,還能使其更加貼近現代聽眾的審美需求。通過傳統元素在音樂創作中的運用,實現情感表達和思想交流,從而獲得文化傳承和身份認同。在其中建立聽眾的文化認同理念,引導他們更加深刻地理解民族文化,引發更深層次的情感共鳴和共情。這是音樂創作更富有“民族大愛、國家大愛”的表達,體現出更富有感染力和內涵的現代創作特點。

(三)再現傳統文化的新視野

當代音樂具有多樣性和開放性,吸納了來自不同地域和文化的音樂元素,形成了許多新的風格特征。傳統元素與當代音樂風格結合可以創造出獨特的音樂形式,打破傳統藝術形式的局限,讓傳統文化煥發出新的生命力。比如,將傳統中國音樂元素與電子音樂相結合,產生出具有現代感的舞曲;將傳統民族音樂元素與搖滾樂風格融合,創造出富有沖擊力的音樂作品。將傳統元素運用到當代音樂,并不是簡單地照搬,而是重新詮釋和創新,通過運用新的編曲技巧、演奏方式和創作手法更好地適應現代音樂的需求。這樣創作的作品既保留了傳統的韻味,又具備了現代的時尚感。重新詮釋和創新的精神有助于激發音樂人的創造力,推動音樂發展走向新的方向。此外,傳統音樂元素在當代音樂中的運用不僅具有文化、情感等方面的價值,還有重要的美學價值和藝術表達意義。傳統音樂的旋律、節奏和聲等元素經過合理的運用和呈現,可以增強音樂作品的藝術感染力,使之更富有個性和魅力。

二、傳統元素在當代音樂作品創作中的運用策略

(一)傳統元素的選擇和融合

傳統音樂元素包括旋律、節奏、和聲、樂器、音色等方面的要素,具體選擇方案可以根據不同文化和地域的傳統音樂特點而定。傳統元素在當代音樂作品中的運用策略是多樣的,可以通過與戲曲的融合、傳統民族器樂融合和民歌旋律的融合等方式來實現。這些策略不僅能夠傳承和保護傳統文化,還能豐富當代音樂的內涵和表達方式,為音樂創作注入新的活力和魅力。在運用傳統元素時,創作者應秉持創新精神,挖掘并發揮其潛力,以創作出獨具個性和藝術價值的現代音樂作品。

1.當代音樂與戲曲融合

傳統戲曲是中國獨特的藝術形式,將戲曲元素融入當代音樂創作,可以利用其豐富的音樂資源和戲劇表現力,創造出具有戲曲特色的當代音樂作品。例如,可以借鑒戲曲的旋律、唱腔和音樂結構,結合現代音樂風格進行創作,使傳統與現代相互融合,展現獨特的音樂魅力。如趙季平先生創作的鋼琴與青衣《霸王別姬》、吳小平創作的民族聲樂作品《梅蘭芳》等均實現了戲曲與創作的融合,通過運用戲曲元素,成功地將傳統音樂風格與現代音樂形式結合起來。它們不僅展示了中國傳統音樂的獨特魅力,還體現了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傳承。通過創新的方式運用戲曲元素,豐富了音樂的內涵。該系列作品不僅受到國內觀眾的喜愛,也在國際舞臺上展現出中國音樂的魅力,提高了影響力。

2.當代音樂與傳統民族樂器融合

傳統民族樂器是各民族文化中的瑰寶,具有獨特的音色和表達方式。在當代音樂創作中,可以通過運用傳統民族樂器,為音樂增添獨特的風貌,將觀眾的視線聚焦于樂器所代表的特定人群與地域。如繼方文山后,中國流行音樂中古風詞曲的創作迎來了新風潮,國風作詞配上古箏、琵琶、嗩吶、二胡等傳統樂器,使唯美的古風音樂更優美動聽。這種創作方式融合了傳統與現代元素,為流行音樂注入了新的血液,展現了中國音樂的獨特魅力,這股新的潮流進一步推動了中國音樂的發展與創新。

3.當代音樂與民歌旋律融合

民歌作為傳統音樂的一種形式,通常包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情感表達。將民歌的旋律元素融人當代音樂創作,可以使音樂更富民俗風情和感染力。語言對地域音樂音調的影響毋庸置疑。將當地民歌的旋律元素運用到當代音樂中,如在聲樂作品中直接運用方言演唱、截取民歌片段形成融合效果;在器樂作品的創作中,選用民歌旋律為主題動機不斷變化發展,均能體現出將民歌旋律與音樂創作的完美融合。

(二)創作手法與技巧的運用

音樂的創作手法是指作曲家在音樂創作中運用的各種手段和技巧,包括傳統的音樂結構、旋律節奏設計和聲運用、音色拓展處理以及現代的音樂制作技術。這些手法和技巧可以幫助作曲家實現音樂創作的目標和表達方式,創作手法與技巧的運用對于當代音樂的創作非常重要。在運用傳統音樂結構和形式時,可以通過借鑒傳統曲式結構特點與現代作曲技巧融合、重單音和重旋律的表述、拓展樂器音色手法來實現,從多角度展示音樂的層次特點,豐富作品的音樂內容,為作品增添豐富的音樂紋理和層次,使其更具表現力和表達效果。

1.運用中國傳統音樂結構

在當代音樂創作中,運用傳統音樂結構是一種常見的創作手法。中國傳統曲式結構具有獨特的特點,這是與西方古典主義嚴謹的曲式結構完全不一樣的體系。中國傳統曲式結構如“散一慢一中一快一散”的構成方式,其中的散板是一種形散而神不散的自由表達。這種結構可使音樂在表達上更為豐富靈活,同時也更貼近所要表現的特定地域風格。在創作中可以借鑒這種結構并根據需要進行調整和變化,使其更適應當代音樂的表達方式,將傳統曲式結構與現代作曲技巧相融合,可在保留傳統元素的同時注入新的創意。

2.重單音、旋律的表述

作曲家周文中認為:“中國人既認為一個樂音同時具備著音高和音色,其本身也就可以是一個音樂過程。換言之,有技巧地發出一個單音,即可以營造出一種音樂的幅度(如音高、音色、音強等方面的變化),這足以喚起聽者詩意或聽覺上的美感?!敝袊魳放c西方音樂在音樂發展的歷史和理論體系上存在一些差異,這導致中西音樂創作手法和風格上有所不同。中國音樂建立在“單音、旋律”的主調音樂基礎上,注重旋律的表達,強調旋律之間營造的情感變化。而西方音樂發展則建立在復調和聲體系上,這是文藝復興時期開始便已形成了。西方音樂注重和聲構建和多聲部組合,強調聲部之間的和諧關系和和聲美。和聲能夠創造出復調音樂的特點,即不同聲部同時進行獨立的旋律,并通過和聲規則進行協調和組合。這兩種音樂體系的差異主要源于不同的歷史、文化和審美觀念。在中國傳統音樂中,每一個單個音是以某種形態呈現而出,然而在作曲家們的筆下,常常轉化為一個樂隊都在拓展一種單個音的觀念,這正是現代創作理念中的傳統元素體現。

3.拓展樂器音色

音色作為音樂的重要表現手段,在創作中起著合理運用音色具有重要作用。拓展樂器音色,可以為作品增添豐富的層次和紋理,豐富音樂表達的內容和效果。比如,可以直接性地進行樂器音色模型運用現代音樂技術對樂器音色進行加工和處理,使其更貼近傳統樂器的音色特點。除了直接模擬樂器音色,還可以通過拓展發聲的多樣性來模擬音響效果,如用人聲模仿弦樂、用樂器模仿動物等。在現代鋼琴作品創作中,王朝的《中國之夢》使用鋼琴創造了一種編鐘和聲,通過鋼琴演奏技巧和創作手段來模擬編鐘的音色效果,這種非直接性的音色模擬可以為作品帶來新穎的音樂表達方式。

(三)文化意識與創作理念的更替

傳統音樂元素在當代音樂中的運用是一個重要的創作方向,這需要建立在作曲家的理念更新基礎上?,F階段音樂創作工作者基本都遵循西方嚴謹、科學的作曲理論學習,更多地將創作理念與西方創作意識保持同步。文化意識與創作理念之間的相互影響使得作曲家能夠不斷探索新的音樂語言,并在其中保留傳統音樂的獨特性。在運用傳統元素時,應尊重傳統文化與當代審美的平衡,既注重傳統的延續與傳承,又將其融人當代藝術表達。通過運用傳統元素并反映現實社會的關系,當代音樂可以更好地傳遞文化價值觀念,展現多元文化的魅力。

1.把握文化意識與創作理念的相互影響

文化意識及其對創作理念的影響是音樂創作中不可忽視的因素。在當代音樂中,作曲家的創作理念往往受到其所處文化背景的影響。傳統音樂元素的運用與創作理念的形成密切相關,作曲家除了自身所具備的系統西方音樂理念基礎,還可通過對傳統音樂的學習和理解,汲取其中的精華,結合當代審美趨勢,形成白己獨特的創作風格。

2.尊重傳統文化和當代審美的平衡

將傳統音樂元素運用于當代音樂需要尊重傳統文化與當代審美的平衡。一方面,傳統音樂作為歷史遺產具有獨特的藝術屬性和文化符號,需要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護。作曲家在運用傳統元素時應注重其原汁原味的表達,避免對傳統音樂進行隨意改編:另一方面,創作者也應該結合當代審美趨勢,使傳統音樂元素能夠更好地融人音樂語言,使之更具現代感和藝術表現力。

3.理解傳統元素對現實社會的反映

當代音樂作品不僅僅是藝術的表達,更是對現實社會的一種反映。傳統音樂元素在當代音樂中的運用,可以通過對現實社會的關系反映,增強作品的時代性和表達力。比如,將傳統民歌旋律與當代音樂歌詞結合,作曲家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傳達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喚起人們對于傳統文化和社會變革的思考。

結語

本文探討了傳統音樂元素在當代音樂中的運用,強調了尊重傳統文化與當代審美間二者平衡的重要性。傳統元素在當代音樂作品中具有獨特價值,不僅豐富了音樂的內涵,還傳遞了文化意識和歷史意義。通過運用傳統元素,作曲家在當代創作中找到源頭和靈感,使作品更具獨特性和表現力。同時傳統元素的運用也有助于傳承傳統文化,促進文化多樣性的發展。隨著科技不斷發展,數字音樂和電子音樂將成為傳統元素運用的新平臺,作曲家可以通過利用音頻處理技術來創造出獨特的音樂效果??缥幕囊魳方涣骱腿诤蠈⑦M一步加強,傳統元素將被更廣泛地應用于國際合作和創作,實現不同文化之間的藝術對話。在未來的音樂創作中,期待能夠看到更多具有創新精神的作品出現,為音樂文化的發展貢獻力量。

猜你喜歡
傳統元素音樂創作文化傳承
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風·松》音樂創作初探
戲曲音樂創作應把握的三重風格——以朱紹玉戲曲音樂創作為例
從兩篇音樂創作評論引發的思考
托布秀爾音樂創作簡析
試論如何在古代漢語教學中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西游記之大圣歸來》——依托大眾文化對傳統的現實構建
傳統元素與現代空間的共融性探索
關于傳統戲劇文化傳承的思考
淺析傳統元素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
淺談大學校園設計中的文化傳承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