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鋼琴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策略探討

2024-03-15 10:12楊柳
當代音樂 2024年2期
關鍵詞:鋼琴教學創新能力高校

楊柳

[關鍵詞]高校;鋼琴教學;創新能力

鋼琴的音色輕盈而圓潤,其作品的演奏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因此受到很多受眾的喜歡,而鋼琴這門學科也成為我國素質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在當前國內外社會意識形態不斷變化以及教育改革更加深入的背景下,高校鋼琴教學工作也應及時作出調整。將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作為重點,同時兼顧基礎知識與技能的教學,在此基礎上厘清教學思路,嘗試從不同的角度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加有效地引導其應用和拓展自身創新思維,強化其對鋼琴音樂的情感感悟,逐步提高學生在鋼琴演奏及作品創作等方面的綜合創新能力,從而使學生在鋼琴方面獲得更高水平的造詣。

一、高校鋼琴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意義

在當今時代背景下,人才的創新能力不僅是其參加崗位工作的重要能力,同時也是其自我成長、自我突破的關鍵能力,更是適應社會發展所不可或缺的能力。一方面,當前社會上的用人單位對于實踐型、創新型人才的需求量明顯增加,而很多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培養出來的鋼琴專業學生缺乏個人特色特點、創新能力不足,與用人單位的人才衡量標準存在明顯差距。而在高校鋼琴教學工作中,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的調整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積極性,使學生獲得更大的自主思維空間,形成自身獨特的情感感悟,經過長期的學習而增強鋼琴專業創新能力,從而更好地滿足社會用人需求,促進社會的發展。另一方面,在我國新一輪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教育工作以培養各專業學生的綜合素養為核心目標,而創新能力作為綜合素養中的重要內容,只有通過教學工作的優化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才能符合鋼琴教學改革的要求。同時,學生在具備鋼琴專業創新能力后,可以對既往所學知識進行綜合及創新應用,創作出更具藝術特點的優秀作品,從而滿足鋼琴藝術的發展需求。

二、高校鋼琴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教師教學理念過于陳舊

在高校鋼琴教學工作中,教師自身的教學理念不僅能夠直接決定課堂教學活動的走向,同時對學生學習質量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效果也有著直接性的聯系。但是,由于部分教師始終無法走出傳統教學思維的束縛,在課堂教學中仍舊堅持自身的主體地位,忽略了學生主觀能動性對于鋼琴學習的積極影響,在課堂中一味地要求學生服從教師的教學指令,硬性、被動地接受和消化鋼琴知識與演奏技巧,無法激發學生的自主思維,也很難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在傳統教學理念影響下,部分教師片面重視樂理知識的記憶以及演奏技巧的練習,忽略了情感的融人與感受,很難使學生對鋼琴音樂形成情感上的深刻共鳴,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學習也只是停留在表面。

(二)教學內容不夠完善

一方面,隨著高校鋼琴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入,培養學生專業綜合素養、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等已經成為高校鋼琴教學的重要目標,教師的教學理念也在逐步隨之改變,但是部分高校仍舊采用多年以前的鋼琴教材,教材內容比較單一,且更側重鋼琴理論知識,根本無法滿足當前培養學生鋼琴專業綜合素養的實際需求,同時也限制了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另一方面,現階段我國很多高校所采用的鋼琴教材在內容設置上缺乏科學性與系統性,優秀鋼琴作品素材十分有限,并且缺少對作品內涵的深入探索,久而久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會對教師產生依賴性,限制學生自主思維及創新能力的發展。

(三)教學模式固化、單一

教學模式固化而單一是當前影響高校鋼琴教學創新的主要因素,也是限制學生創新能力發展的重要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通常先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然后將其向演奏技能轉化,由教師進行鋼琴音樂的演奏,學生進行觀摩和記憶,再由學生通過獨奏的方式對教師的彈奏方法進行模仿,最后由教師指出學生在演奏中的不足,學生加以糾正。這種教學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方面,這種以獨奏為主的教學模式無法鍛煉學生的協同合作能力,減少了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的機會,學生的學習質量十分有限,且很難在鋼琴的演奏與情感共鳴方面獲得個性化發展;另一方面,由于每一名學生的鋼琴基礎、學習能力以及情感感悟能力等均有著一定差異,而對所有的學生均采用相同的教學模式根本無法滿足所有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這就會使一部分學生逐步落后于班級整體,且與其他學生的差距越來越大,創新能力根本無法獲得發展。

(四)教學評價體系不夠完善

在高校鋼琴教學中,需要通過教學評價體系對每一階段的教學效果進行綜合評估,同時也是調整和優化鋼琴教學細節的重要依據。雖然當前高校鋼琴教學采用的教學評價體系與其他應試類專業課程的教學評價體系有所區別,但是其評價內容僅限于對學生每次的隨堂測試成績、階段性考試成績及學生在課堂上的日常表現情況,在學生的創新能力、鋼琴藝術的情感表達能力方面都缺乏相應的評價標準。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對于學生的鋼琴專業綜合素養就缺乏全面性的了解,同時也不利于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發展。

三、高校鋼琴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策略

(一)創新教師教學理念

在高校鋼琴教學活動中,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領路人,不但需要向學生傳授專業基礎知識與技能,同時還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思想進行點撥與指引,從而使學生在學習中能夠對鋼琴演奏技巧的應用、情感的融合等方面形成獨到的見解,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對此,教師首先要對以自身為課堂主體的陳舊教學理念進行創新,將課堂的主體地位交給學生,營造一種相對活躍、輕松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思考的積極性,開拓學生的創新思維。同時,傳統理念下的鋼琴教學忽略了對學生藝術情感的培養,因此教師還需要在傳授樂理知識與演奏技巧的同時向情感的領悟方面有所側重,并在課堂中為學生建立相對民主的課堂學習空間,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積極、大膽地將自身對鋼琴作品的情感體會表達出來,敢于對老師的說法提出質疑,能夠提出自身對鋼琴知識及鋼琴作品的不同見解,從而為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建立良好的開端。

(二)豐富教學內容

為了更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高校應結合當代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而完善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拓寬藝術視野,提高其對于鋼琴知識、技能及情感的綜合應用能力,從而在鋼琴藝術領域不斷獲得創新成果。一方面,可以圍繞各部分鋼琴教學基礎內容而向其他學科的相關知識延伸,如地理、政治或歷史等學科的知識,構建跨學科、交叉式的鋼琴課堂,使課堂活力倍增,提高學生的學習與自主探究熱情,為學生創新思維的演繹搭建更加廣闊的舞臺,使其能夠在自主思維空間內完成更多知識的學習,并且能夠從不同的視角對鋼琴作品的內涵與情感進行更加深入的挖掘。另一方面,應在教學內容中增加更多優秀作品,豐富教學素材。在信息時代背景下,教師可以評價網絡途徑為學生搜集不同民族、不同地區、不同年代的優秀鋼琴作品,引導學生對作品進行自主賞析,并利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作品所采用的樂理知識、演奏技巧、想要表達的內容與情感等,長此以往不僅可以強化學生的樂感、豐富學生的專業知識積累,同時也能夠在多種不同類型作品的賞析中對鋼琴演奏及作品創作產生思想上的啟發,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創新教學模式

傳統單一而固化的教學模式無法滿足當代高校學生的鋼琴綜合素養建設需求,也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高校需要盡快完成鋼琴教學模式的全面創新,并保證教學模式對每一名學生的有效性。教師需要了解所有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每一名學生的基礎知識功底、學習能力、情感的感悟能力等為其制訂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在班集體內展開分層教學。對于班級內鋼琴基礎相對薄弱或者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可以先從傳授基礎知識與簡單的演奏技巧開始,適當地引導其通過某些特定元素進行作品情感的體驗,在教學中引導學生保持個人自主性,使學生始終能夠以積極探索的心態進行鋼琴學習,為其創新能力的發展奠定基礎。而對于功底一般、學習能力尚可的學生,教師應為其規劃更加科學、系統的教學方案。一方面,鞏固以往所學的樂理知識與演奏技巧,同時引導學生自主完成樂理知識向技巧的轉換:另一方面.通過適當的引導激發學生的情感感悟能力以及創新能力,提高學生鋼琴綜合素養。而對于班級內學習能力較強、基本功掌握較好的學生,則可以為其提供更加復雜、學習難度較高的鋼琴作品展開教學,使其從中獲得新的鋼琴藝術見解,進一步強化其鋼琴藝術創新能力。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在課堂中教師還可以選擇合適的鋼琴曲目并融入其他樂器元素進行輔助教學,增進學生對于樂曲節奏及韻律等方面的理解,使其認識到鋼琴藝術的多面性,同時也為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提供指引。

在高校鋼琴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還需教師引導學生在學習中能夠發現問題,并且自主地對鋼琴作品進行細致分析,獨立解決自身所發現的問題,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與演奏技巧的內化,從而為學生發揮自身創新思維而進行鋼琴作品的二度創造提供更多新思路。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開展鋼琴作品演奏比賽活動或者鋼琴音樂作品創作比拼活動等,為學生展示自身自主創新能力提供更多機會,同時也為學生在實踐中獲得靈感而創造更加有利的空間。

此外,教師還應改變傳統課堂上獨奏教學的單一模式。采取小組互助和單獨輔導相結合教學模式,使學生在獨奏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小組互助來吸收不同學生的獨到見解與新穎思路,并養成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而對于一些長期困擾學生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單獨輔導的方式進行教學,在不耽誤整體教學進度的基礎上,幫助學生解答疑惑,使學生盡快跟上整體教學的步伐。

(四)完善教學評價體系

要想確保學生的創新能力在鋼琴教學中能夠得到切實培養,采取針對性的教學評價方式也至關重要。傳統教學模式下的教學評價方式并不符合鋼琴教學的實際情況,教師也難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成長情況。因此,教師需要構建更加科學客觀的評價體系,摒棄傳統教學模式中單一的評價方式,引入更加多元化的評價手段。從多個角度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及課堂教學情況進行分析與評價,以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基礎知識的夯實為核心,實現對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突破。在教學評價體系的建立過程中,要注意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對于專業功底薄弱、學習能力相對較差的學生,要采取包容性的態度,盡可能地給予其鼓勵,通過教學評價激發其自主學習熱情。在評價過程中,也不能片面地對學生的隨堂測試成績、階段性考試成績以及學生在課堂上的日常表現情況展開評價,還要考查學生的學習態度,對于樂理知識向演奏技巧的轉化能力、藝術情感的感悟能力、藝術創新能力等也要展開客觀評價。教師要控制得分,避免過高和過低,要注重在評價中指出學生在創新方面上的不足。而對于那些有創新意識的學生則要給予表揚和支持,鼓勵學生在鋼琴作品中融人個人的見解,以此實現學生在創新能力上的鍛煉。

四、鋼琴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需注意的問題

為了保障高校鋼琴教師質量,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堅持自主與合作聯合的教學原則,也就是為學生營造相對民主、獨立而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這樣才能夠使學生擺脫緊張情緒,大膽地在課堂上展現自己,而不是怯生生地單獨進行鋼琴演奏技法的研究或者對單個曲目的重復訓練。只有充分尊重學生,才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將自身情感以鋼琴音樂的方式表達出來,實現鋼琴理論、演奏技法及自身情感的有機結合,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推陳出新,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另外,在高校的鋼琴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充分注意通過實踐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拔高,而不是停留在以往教材中的關于創新能力的書面化和片面化。教師要及時幫助學生通過階段性的學習進行自我總結,結合學習過程中的具體問題而不斷完善自己,積累經驗,指引學生逐步形成具有自我風格的音樂藝術創作思維,同時作好教學課程的同步調整與優化,從而達到科學培育學生創新能力的目的。

結語

綜上所述,在現階段我國新一輪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鋼琴教學已經成為高校教學體系中的重要內容。為了提高學生的鋼琴藝術創新能力,強化學生的鋼琴藝術綜合素養,廣大教師還需要對自身的教學理念及教學模式展開客觀分析,及時調整自身不足,加強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的創新。同時對鋼琴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和完善,并作好教學評價體系的優化,使學生能夠進行樂理知識與演奏技巧的靈活應用與轉換,引導學生不斷提高其創新能力,從而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鋼琴藝術人才。

猜你喜歡
鋼琴教學創新能力高校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創新能力培養視角下的無機化學教學研究
推進軟件產業創新能力提升
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高職音樂教育改革探討
鋼琴教學中“音樂表現力”的培養和訓練研究
素質教育理念指導下的高校鋼琴教學探討
大學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學方法初探
談鋼琴教學中意志力與興趣的培養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