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沐浴書香“語”見成長
——語文閱讀障礙教學課例報告

2024-03-19 10:27潘晉怡上海市七寶實驗小學
教育 2024年8期
關鍵詞:閱讀障礙班級家長

潘晉怡 上海市七寶實驗小學

一、課例背景

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課程。隨著近幾年教育各階層對語文學科的重視,語文學科的情景化、語境化、趣味化等研究在不斷地深入,語文學科學習內容也在不斷地變化。2022年新課改更是將語文課程的內容重新按三個層次設置了學習任務群,這些變化旨在提升學生語文的綜合素養。但隨著年級升高,語文學習的難度也隨之提升,班級中部分學生出現不同程度的學習困難,尤其是在語文閱讀理解中,班級中的學生常常出現閱讀障礙。閱讀障礙分為獲得性閱讀障礙和發展性閱讀障礙,這些學生普遍屬于發展性閱讀障礙,其閱讀成績明顯低于相應年齡的應有水平,處于閱讀困難的狀態中。發展性閱讀障礙受到遺傳、個體發育和環境因素的影響比較大,是學習障礙的一種主要缺陷類型。他們的閱讀困難除了表現在語文閱讀和表達上,對于提升語文綜合素養也是難上加難,同時還影響了其他學科的學習。因此,我通過對班級學生語文作業、課堂表現以及語文學業考評成績等觀察。將班級中具有閱讀困難與障礙的學生單獨歸類,組建了一支“語”見成長語文學習小隊。成立初期在與孩子們的商討下,我先為他們確定了不同的提升方向以及相應的閱讀任務,隨后根據他們的提升方向和任務內容利用釘釘智慧平臺劃分小組組群,讓班級中語文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在不同的小組內達成自己的需求,讓他們在這個春天愛上閱讀,為將來的怡情、博彩、長才奠定基礎。

二、課例概述

我任教班級的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成績差異較明顯。日常閱讀教學中能明顯感覺到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書寫能力差距較大。部分學生無法讀懂一篇文學作品或者學生閱讀文學作品時,當出現大量不理解的語言文句、篇章段落時他們便不再愿意繼續閱讀,抑或沒有思考方法,從而不理解文本。因此,從四年級開始的每個假期,針對不同閱讀能力的學生結合他們的個人興趣與愛好,我會布置一些有針對性的閱讀任務。任務的布置執行過程中遇見了特殊時期——新型冠狀病毒暴發,于是我便將閱讀任務從線下搬到線上,對所有的分層助學活動重新進行設計改進,形成不同小組、不同內容的分層,提升閱讀能力的助學活動。

三、實施過程

(一)合理分組,精心準備

身為這些學生的語文老師兼班主任,每天與他們朝夕相處,因此對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以及語文學習情況都非常了解。我首先依據這些孩子的課內上課情況、閱讀表現和語文練習情況,將這些孩子大致分為三個組群:分享組、書寫組、朗讀組。再與每個孩子進行學習前的個人談話溝通,利用課余時間進行云上家訪,從家長角度了解學生的語文學習需求以及家長的期望,對個別同學再次進行優化調整。(如圖1所示)

圖1

經過學生、家長、導師三方的商定最終確定三個行動小組的成員。我們在群中探討了提升的內容,確定每個小組要閱讀的書目,如分享組以中外名著為主,朗讀組以中國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這三本書為主,書寫組以語文書中的名家名作為主,尤其是朗讀組的學生們先在這些范圍內羅列他們感興趣的書單,經由我們組內商討,確定具體書目。

(二)量腹而“食”,度身而“衣”

初期準備完成后,根據小組成員在語文學習中遇見的不同困難和弱項,為他們量身設計合理、科學的提升方案和實施步驟是接下來要進行的主要工作。我期望能設計出適合他們學習能力的活動計劃,幫助他們在自身原有語文學習水平上再進一步,實現跳一跳摘得蘋果的效果。同時,讓學生接受語文學習、喜歡語文閱讀,也是激發他們愿意參與、積極行動的前提,就如同量身定制的個人私服總歸會激發人們上身試穿的欲望,而活動內容的容量也至關重要。所以依據初期制定好的不同組群的學生需要“吃的食物”,為他們準備好相應的“餐具”;了解不同組群的學生“穿”多大的“衣服”,為他們度量好大小,是幫助這些在語文學習中有著種種困難的學生的關鍵所在。

1.教其“食”學己“行”

分享組提升的方向是能在一定時間內獨立閱讀理解完整一本名著,并且能在不同章節故事間聯系著作中的某些人物言行舉止、外貌特點,形成對該人物的評價及定位;能用自己的話向大家講述這本書;并有自己的讀書感受與想法。因此,我會為這個組每月更新一本中外名著,而名著多選自五年級快樂讀書吧中的書目。每發布一本書目時,我都會向他們提出幾個問題。例如,在發布《城南舊事》時,我向他們提出的問題是:

(1)這本書中都寫了英子與誰的分別?請按順序梳理。

(2)秀貞找到她的女兒了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3)荒園中那個厚嘴唇的男人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

(4)你如何評價宋媽?

(5)英子何時覺得自己長大了?

該組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會在潛意識中思考我預留的這些問題,同時還需要聯系前后故事之間的關系。

朗讀組提升的方向是讀通四大名著,激發閱讀興趣。依據朗讀組學生的閱讀能力,我又再次從四大名著中刪選,刪除了對于這組同學來說有難度的《紅樓夢》,并且設定從他們普遍喜歡的《西游記》開始閱讀,錄制朗讀視頻前還建議學生觀看相應《西游記》章回的影視作品,在朗讀時模仿影視作品中人物語氣特點,讓這個組的同學在有聲朗讀中找到閱讀的樂趣,感受閱讀的魅力。

書寫組是這些閱讀障礙學生中能力最弱的一組,他們很多同學有著識字障礙、寫字障礙和閱讀障礙,經常沒辦法進行長篇連續性閱讀。因此,我便讓他們在練習抄寫字詞的同時,先從閱讀課本中的經典名家名作開始。課文對比整本書的名著,篇幅內容要少得多,但因為這一組學生不愿出聲朗讀,只希望通過看完成閱讀,可單純的看對于他們并沒有任何閱讀效果,他們經常沒辦法理解長難句式,也經常不理解其中字詞的意思。所以看過的文章等同于只翻了一遍,對閱讀提升沒有任何幫助,故而我要求該組同學對書本中短小精悍的文章進行抄寫,在練字的同時幫助他們閱讀文章長句。

后來,線下課程轉為線上課程,雖然我們無法繼續每天正常的在校學習活動,但我們三個小組的閱讀書寫活動依托于釘釘智慧平臺,所以原本設計的活動依舊可以利用線上課時間正常開展,而此次線上的活動時間也要比學生在校期間可利用的空余時間更加充分。于是,我在不同的釘釘群組內發布了不同的具體活動任務內容和要求,也依據學生每天語、數、英三門功課時間以及網課時間相應調整了閱讀任務量,讓學生在居家學習的更多空余時間有事做,有書讀。

2.及時評助力學

線上分組分層進行閱讀活動的最大優勢莫過于活動開展的實效性以及老師、同學查閱的方便性。三個活動小組在每天有序的學習生活之余一直持續著如火如荼的閱讀任務,每天晚上六點查閱同學們的閱讀成果,成為我居家辦公中換腦調節的“休閑”時光,當聽到同學們朗讀出錯的地方,我會立刻在視頻下指出點評;當聽到有的學生聲情并茂地有聲朗讀,我還會推薦給大家觀看,隨后發布班級圈為他們樹立更多的朗讀自信。漸漸地,我發現跟著大家不同小組的活動,我也在一次次評價任務中再次閱讀這幾本書籍,跟隨學生的腳步重新認識天真爛漫的英子、正直勇敢的孫悟空,并再次找出《俗世奇人》《三國演義》進行閱讀。我的評價引起了很多幫孩子傳作業的家長的關注,通過家長間的交流,整個寒假我陸續接到班級中沒有參加小組活動的家長電話,以及班級中已經轉學的家長消息。大家都希望能加入閱讀分層小組,他們期待這個寒假能沐浴在書香中,在經典的文字中開啟新的一年。(如圖2所示)

圖2

而身為活動發起人、語文老師的我,每天都會對每個學生的任務一一做出評價和回應。無論是錯字、錯音、朗讀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以及完成讀書筆記過程中出現的困難都進行相應指導,讓他們每一天都能跨越一點障礙,激發一些讀書興趣,獲得一點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

五年級的學生已開始邁進青春期,他們渴望得到關注,希望看見老師、家長的認同。于是,恢復線下課程的第一天,我便給活動期間認真、努力的學生給予表彰和物質鼓勵,希望他們能繼續堅持,通過不斷地閱讀,完成小學成長的蛻變。(如圖3所示)

圖3

(三)積極而行,高效而動

讀書活動伊始,同學們的積極性都非常高,不同于傳統書面的語文作業,符合他們“胃口”和需求的新形式任務讓他們倍感新鮮。原本只面向語文老師反復批改訂正的作業,現如今以視頻、照片的形式展示在班級其他小伙伴和家長面前,初入青春期有著強烈自我意識和自尊心的青少年們,紛紛努力優化自己的作品成果,期望將自己最好的作品展示給老師、同學甚至家長們。

線上作品不像書面作業需要上交、收齊、批閱、下發等如此煩瑣的流程,同學們每天更新的作品能讓老師和其他小伙伴第一時間接收,很快老師與同學們的點評也會在閱讀、收聽完成果后給予第一時間點評,甚至進步巨大的同學還會收到老師與同學獻上的鼓勵小花和點贊。這種智慧化的即時性評價活動能第一時間向同學們反饋,也能幫助這些有困難的學生第一時間發現錯誤,改正錯誤。實效性非常強的線上閱讀活動還引發了同學們在群組中對閱讀內容的探討與交流,他們有的討論如何在讀書手賬中做出符合人物特點或故事情境的作品,有的討論自己的小隨筆寫得有什么獨到之處,有的同學指出同學朗讀時語音生硬,還有的同學就閱讀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展開了討論。

讀書學習靠的不是聰明才智而是我們的堅持不懈。在日日提交任務活動中,有的孩子逐漸表現出意志力不足,無法按時完成每日活動,開始偷懶、“潛水”“掉線”。我也開始頻頻在網上變換方式呼喚他們再次歸隊。學習,本來就是一件長達一輩子的事情,這種日日提交任務的堅持也是一種意志力的考驗。于是,我開始與這幾位孩子私下電話聊天,重新了解他們的想法。與家長溝通交流,爭取獲得家長的支持,在不懈的努力下,這些孩子再次重返歸隊,與大家一起堅持閱讀,每天向更好的自己前進。(如圖4所示)

圖4

四、成效與反思

活動持續三月有余,不同小組的學生在這次線上語文學習活動中或多或少都有所收獲,一場云上讀書分享會,更是讓他們將這段時間的讀書成果和進步再次展現出來。同學們通過制作精美的幻燈片將自己閱讀過的最喜歡的書目分享給同伴,有的同學現場聲情并茂地朗讀,向大家介紹她喜歡的故事片段;有的同學依據故事內容,為故事配上了一幅又一幅的插圖。在分享的活動中,小伙伴們驚喜地發現原本不能順利朗讀的同學,如今大聲地朗讀,有了抑揚頓挫的變化;原本讀不懂難句長篇的同學,通過繪畫的方式將自己對故事的認識表現出來;原本喜歡讀書的同學,現在能對故事中的人物品質或人性善惡有了更深的認識。有的同學像一位自媒體博主一樣,用“沉浸式閱讀”VLOG 向我們展示她每天的讀書生活。還有幾位同學將《西游記》中最喜歡的一個片段通過自導自演,自主制作道具的方式,以短視頻的方式表演出來,播放給大家。在深入理解《西游記》名著的基礎上也向其他同學展現了另一種閱讀方式——情景化演繹(如圖5 所示)。這些學生接受閱讀的熏陶,就像我們呼吸空氣一樣,俯仰之間,皆成心得。我相信在他們生命的青春里,已經得到豐富的收獲,與此同時,借由這次活動我也收獲良多。

圖5

(一)附身傾聽,走近學生

身為陪伴學生們學習成長的老師,了解每一位學生心理、生理上的成長階段以及學習能力和需求是開展語文學習活動、課程教學的首要任務。我們常說要以學生為中心,但進入青春早期的學生們常常努力嘗試與社會接軌,他們渴望接受時尚前沿的信息,對融入信息化、數字化科技社會躍躍欲試。作為老師,我們要常與學生聊天,傾聽他們現在的所思所想,將他們的想法融合進我們的教學活動中。我們教育引導的手段也需要緊跟數字化時代的步伐,適當地在學習成果教學、展示過程中引入一些智慧化手段,激發學生讀書、學習的興趣,讓學生不再被動地完成學習任務,而是像與朋友交流互動一樣主動完成任務。

(二)量體裁“衣”,因材施教

楊絳先生曾說過:“好的教育,首先是啟發人的學習興趣,學習的自覺性,培養人的上進心,引導人們好學和不斷完善自己?!崩蠋熓菍W生生活與學習中的引導者,在設計語文學習活動時了解完學生所需所想后,便需要為學生量身設計相關活動方案,以便更好地激發學生參與活動、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依據學生當前的心理因素設計活動也可以有效促進活動的展開與實施。而借由數字化智慧平臺分組分層地為學生設計個性化活動,則更能讓學生在自己感興趣、有能力的范疇內主動學習。正所謂少年好學,終成大器。

(三)共同堅持,攜手前行

人不是因為沒有信念而失敗,而是因為不能把信念轉化為行動,并且堅持到底。我們的孩子如今已懂得很多成長過程中的道理,也會為自己制定未來的目標,甚至也擁有遠大的理想,而如今他們缺乏的是為了目標和理想開始的行動,抑或是行動開始后的長期堅持。通過這次活動,我發現一些現代化科學技術能更好地督促、鼓勵學生完成活動任務,學生也希望在任務中與老師一同充當評價者的身份,像老師一樣審閱他人的作品。

猜你喜歡
閱讀障礙班級家長
班級“四小怪”
明明的學習為何如此困難?
小學生閱讀障礙的成因及矯正對策
家長日常行為規范
如何構建和諧班級
學生閱讀學習困難: 教師知多少?
我心中的好家長
不稱心的新班級
家長請吃藥Ⅱ
閱讀障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