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播電視新聞剪輯編輯工作呈現的變化分析

2024-03-20 14:24張國環
記者搖籃 2024年1期
關鍵詞:工作者傳統媒體受眾

張國環

新媒體時代的來臨,極大地拓展了“媒體”的概念。過去的媒體只能由專業人士創建,現在,每個人都可以通過簡單的方式發展自媒體。這種新型的媒體形式雖然缺乏傳統媒體的嚴謹性,但它賦予了信息內容更多元化的展現方式,更加貼近普通人的生活,因此深受群眾的喜愛。依靠新媒體技術所構建的網絡新聞媒體,以其便利性和時效性,已經成為群眾獲取主流信息的主要方式。這給傳統新聞媒體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因此,傳統媒體的新聞視頻創作者需要積極尋求改善,促進工作的多樣性和專業性,以適應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推動行業的發展。只有積極應對,努力創新,才能在這個新時代中保持自己的地位,發揮自己的價值。新聞工作者要以更專業的視角、更敏銳的洞察力,打造出更具深度和廣度的新聞內容,以滿足廣大觀眾的需求。

一、新媒體的概念

新媒體是一種利用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進行信息傳播和交流的媒體形式,它的出現極大地改變了傳統的信息傳播方式。新媒體環境與數碼技術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數碼技術為新媒體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不僅極大地拓展了信息的來源方式和展現方式,還縮短了信息傳遞的時間,革新了傳統的傳媒概念和技術,使得信息的傳播更加快速、廣泛,互動性更強。與新媒體概念相對應的是傳統媒體概念,傳統媒體主要包括電視、電臺、報紙等媒體行業。這些媒體行業在過去幾十年中一直是最主要的媒體形式,它們以單一的方式進行信息的傳播,缺乏交互性和時效性。而新媒體的出現使得信息的傳播更加多元化、快速化和互動化,營造了全新的媒體時代。

在新媒體時代,新聞剪輯編輯工作需要緊跟時代步伐,順應市場需求,打造更加多樣化、更具深度和廣度的新聞內容。

二、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剪輯編輯工作的先天優勢

1.專業性

傳統媒體的新聞剪輯編輯工作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而科學的工作體系。工作人員通常都是專業院校畢業,經過了系統的學習和實踐,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無論是新聞題材的選取,還是語言用詞、藝術刻畫,傳統媒體的新聞剪輯編輯都更為專業,體現其職業素養。傳統媒體的新聞剪輯編輯能夠精準、客觀、清晰地呈現新聞內容,深挖新聞背后的故事,在視頻制作過程中,更加注重細節的刻畫和代表性視頻的截取,讓觀眾更加深入地了解新聞事件的背景和影響。同時,傳統媒體的新聞工作者還需要持有國家頒發的專業資格證,這進一步保證了新聞工作的專業性和合法性。

在一些官方新聞的采訪上,傳統媒體還具有獨家優勢。這是因為傳統媒體與政府機構、企業和社會組織等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能夠獲取一些官方發布的最新信息和數據,以及一些重要事件的采訪機會。這些獨家資源使得傳統媒體的視頻內容更加權威和可靠,觀眾對其信任度也更高。然而,在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的新聞剪輯編輯工作也要適應新的傳媒技術和工具,提高創新能力和應變能力,以更好地滿足觀眾的需求。同時,傳統媒體也需要與新媒體進行合作和融合,借助新媒體的傳播優勢,擴大自身的視頻傳播范圍和影響力。

2.完善性

新媒體平臺的盈利模式主要依賴于流量的獲取,因此它們在視頻報道中更注重抓取熱點和追逐后續的熱度。然而,許多社會事件需要通過輿論的力量去關注和解決,這就需要傳統媒體的視頻制作者們肩負起社會責任。傳統媒體的新聞剪輯編輯深知,新聞不僅僅是信息的傳遞,更是對社會現象和問題的揭示和解決。他們對于視頻信息語言的處理會更加有始有終,不僅僅關注事件的起因和經過,更重視輿論對于事件的影響和后續解決。這種關注不僅能夠滿足公眾對于新聞的需求,更能夠通過輿論的力量推動社會問題的解決,切實為人民服務。

在新媒體環境下,傳統媒體視頻剪輯、編輯需要更加努力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專業優勢,以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和公眾的需求。他們需要積極利用新媒體技術和平臺,拓展新聞信息的傳播渠道,增強與觀眾的互動和交流,提高觀眾對于新聞的參與度和滿意度。同時,他們還需要與新媒體平臺進行合作和融合,共同推動新聞行業的發展,為公眾提供更加優質、全面的新聞服務。

3.權威性

廣播電視媒體以其公正客觀的工作態度和專業細致的工作體系,在公眾心中樹立了權威的新聞形象。很多受眾更愿意從權威媒體處獲得新聞信息,這種權威性增加了廣播電視臺的潛在受眾。同時,廣播電視的視頻剪輯編輯工作者也可以利用好這一優勢,結合廣播電臺的地域屬性,挖掘基層中貼近百姓的新聞內容,制作出更加貼近群眾,使新聞內容更具有親和力和接近性的作品。通過深入挖掘基層中的新聞內容,廣播電視臺可以更好地用視頻去反映當地群眾的生活、需求和問題,進而在群眾中樹立更深刻的形象,增加聽眾的認同感和忠誠度。此外,廣播電視臺還可以通過加強與社區、機構和其他媒體的合作,擴大新聞來源和傳播渠道,進一步擴大受眾群體。

在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臺的視頻創作也需要不斷創新和適應時代的發展。新聞剪輯編輯工作者可以通過學習和應用新的傳媒技術和工具,提高新聞制作的質量和效率,同時增加與觀眾的互動和交流。他們可以通過社交媒體、網絡平臺等多種渠道,發布新聞內容,與觀眾互動,收集新聞線索,進一步擴大廣播電視臺的影響力。

總之,廣播電視臺作為權威的媒體機構,具有獨特的優勢和潛力。視頻剪輯編輯工作者需要充分利用這一優勢,結合實際情況,創新工作方式和方法,提高新聞質量和傳播效果,更好地服務群眾。

三、新媒體時代對廣播電視新聞剪輯編輯工作的影響

1.傳播性能更強

數據調查顯示,我國已經有超過10億的網絡用戶,而數碼科技的發展,尤其是智能手機的普及,讓每個人都有了獲取和傳播信息的渠道。這種便利性極大地推動了新媒體平臺的發展,使得群眾可以隨時隨地接收信息,打破了信息傳播的時空限制,從而具有更強的時效性。龐大的用戶也使得信息在新媒體平臺上具有更廣泛的傳播性能。這使得群眾紛紛轉向新媒體平臺,減少了傳統媒體的受眾。新媒體環境下,信息的多樣性、互動性和碎片化等特點也給廣播電視臺視頻剪輯編輯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新聞視頻的剪輯編輯需要更加注重內容的深度、廣度和時效性,同時增強與觀眾的互動和交流,以適應新媒體時代的需求。

2.展現方式更多元化

媒體融合具有多元化的展現方式,這是由其集納式呈現的特點所決定的。在全媒體時代,媒體融合讓受眾可以自由選擇新聞內容,有親和力、有凝聚力、有正能量的視頻往往能得到受眾的青睞。受眾更愿意分享轉發有美圖、有高質量視頻的推文,由此可見受眾群體對新聞內容和質量的需求更加多元化。為了滿足這種多元化的需求,媒體融合需要將文字、照片、視頻、音頻等多種形式的內容進行整合,以一種綜合性的方式呈現給受眾。一條涵蓋所有上述信息的網絡推文或者一個融合所有元素的短視頻產品,都可以看作一種媒體融合的展現方式。

此外,媒體融合的多元化展現方式還體現在不同平臺之間的定制化內容生產。根據不同平臺的特點和用戶需求,媒體融合可以提供多樣化的內容產品,如普通的視頻報道、深度視頻報道、分析評論、互動調查等。這種多元化的展現方式不僅可以滿足不同層次讀者的閱讀需求,也有助于提升媒體的傳播力、影響力。因此,媒體融合的多元化展現方式是其發展的重要趨勢,也是滿足受眾群體多元化需求的重要手段。

四、新媒體時代需要廣播電視新聞剪輯編輯工作多元發展

1.堅守自身的職業素養拓展發展空間

在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的新聞剪輯編輯工作者應該堅守自身的職業素養,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滿足多元發展,并且盡可能將行業優勢進行拓展。他們需要樹立正確、謹慎、客觀、權威的新聞形象,以此來穩固受眾群體,還應進行工作多元化的拓展,以迎合時代對視頻藝術語言的新要求,增加視頻的烘托和渲染,減少畫面的重復,使用更為符合當前群眾審美的視頻語言的方式,拉近與群眾之間的距離,進一步拓展受眾群體。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新聞剪輯編輯工作者需要深入了解受眾的需求和喜好,結合實際情況創新視頻語言的表達方式,在立足謹慎客觀正能量的基礎上,通過研究網絡流行的短視頻、社交媒體上的熱點視頻等方式,掌握受眾的需求和喜好,從而更好地與受眾溝通,提高新聞的傳播效果。

此外,新聞剪輯編輯工作者還需要保持對新聞事件的敏感性和判斷力,及時發現和挖掘有價值的新聞信息。他們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獲取更多、更新鮮的新聞素材,如社交媒體、網絡論壇等,擴大新聞來源,提高視頻新聞的可讀性和多樣性。在工作中,新聞剪輯編輯工作者還需要注重與受眾的互動和交流,積極收集觀眾的反饋和建議,及時回應社會熱點和公眾關切??梢酝ㄟ^社交媒體、在線調查、網友互動等方式,與受眾建立緊密的聯系,增強用戶黏性和參與度。

2.提高自身能力與綜合素養提升作品的層次和水平

只有提升自我的工作能力,才能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在新媒體環境下,面對海量的信息,新聞剪輯編輯工作者需要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和判斷力,才能更好地根據文字稿件,快速擷取到所需信息并進行新聞轉換??梢哉f只有提高新聞嗅覺,才能加強新聞的獨家性和時效性。此外,綜合素養的提升對于剪輯編輯工作者來說也非常重要。這包括廣闊的知識面、敏銳的思維和對畫面的深刻見解等。只有具備這些素養,才能更好地把握新聞事件的本質和核心,從而更好地挖掘新聞價值,提高新聞質量。

同時,綜合素養的提升還能夠讓從事剪輯編輯工作人員在工作崗位上不忘初心,堅守新聞職業道德,維護行業風氣。不會為了追逐流量或收視率而故意使用噱頭,敗壞新聞風氣與新聞道德,而是從提高新聞質量的角度出發,推動行業的進步。

3.深入基層,貼合實際

廣播電視作為地域性媒體,其受眾主要集中在本地,因此更加關注本地的社會事實和群眾生活。作為新聞剪輯編輯人員,應該深入基層,了解社會動向,圍繞挖掘大眾關心的問題進行剪輯報道,以更貼近群眾和基層的方式,為觀眾提供有價值、有趣味性的新聞內容。新聞剪輯編輯工作者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深入基層、貼近群眾:

一是參與社區活動。走進社區,參與社區活動,與居民交流,了解他們的生活和需求,用視頻記錄第一手資料,為報道提供更加真實、生動的內容。

二是關注群眾生活。關注群眾的生活狀況,了解他們的困難和問題,報道他們的故事,這樣能夠讓觀眾感受到媒體的關注和關懷,提高受眾對視頻節目的認同感和忠誠度。

三是增加互動性。增加節目的互動性,讓觀眾能夠參與到節目中來,提出自己的問題和建議。

五、結語

在這個充滿競爭和變化的時代,傳統媒體工作者需要具備敢于嘗試、敢于拼搏的精神,不斷增強自身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為了應對挑戰,傳統媒體工作者需要積極學習新的剪輯知識、掌握新的剪輯技能,提高視頻作品的競爭力。他們可以通過參加培訓、閱讀相關書籍、與同行交流等方式不斷提升專業水平。此外,傳統媒體工作者還需要深入了解受眾的新聞喜好,把握受眾的需求和心理,以更加貼近受眾的方式呈現新聞視頻內容。他們可以通過數據分析、市場調研等方式來了解受眾的需求和偏好,從而更好地滿足他們的需求。

傳統媒體工作者需要時刻牢記自己的職責和使命,深入基層、了解社會,用高質量的視頻為受眾提供真實、客觀、全面的新聞報道。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為受眾服務,贏得更多的信任和支持。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傳統媒體工作者需要時刻保持警覺,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和技能,通過參加行業會議、加入專業組織、與同行交流等方式來了解最新的行業動態和發展趨勢,推動新聞行業的發展。

猜你喜歡
工作者傳統媒體受眾
關愛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們
——致敬殯葬工作者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經”
用創新表達“連接”受眾
傳統媒體為什么要包裝自己的“網紅”
傳統媒體在新形勢下如何實現突圍
五問傳統媒體:你以為熬過寒冬就是春天嗎?
用心感動受眾
媒體敘事需要受眾認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