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數民族大學生心理韌性對生活滿意度的影響:民族認同的中介作用

2024-03-20 04:37肖陽雷天陽代瑋迪
中國心理學前沿 2024年2期
關鍵詞:民族認同心理韌性生活滿意度

肖陽?雷天陽?代瑋迪

摘 要|目的:了解少數民族大學生心理韌性和生活滿意度的現狀,并探討民族認同、心理韌性和生活滿意度的關系,為促進少數民族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提供參考。方法:采用青少年心理韌性量表、生活滿意度量表、少數民族民族認同問卷等工具,對少數民族大學生心理韌性、生活滿意度和民族認同及各維度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并建立結構方程模型,檢驗民族認同在心理韌性和生活滿意度之間的中介作用。結果:心理韌性對生活滿意度具有影響作用;心理韌性與生活滿意度的關系可通過民族認同的中介作用進行。結論:這一研究提示,心理韌性能通過民族認同間接影響生活滿意度,研究結果對大學生的幸福感提升工作提供理論支持。

關鍵詞|少數民族大學生;心理韌性;生活滿意度;民族認同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 (s) and SciScan Publishing Limited

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1 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加強和改進黨的民族工作,全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在國家高度重視民族工作的背景下,民族認同的重要性對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有學者認為對于多民族國家而言,民族認同應該是一種廣義的認同,它還應該包括個體對自己所屬國家的認同,這是民族認同的層次問題[1]。習近平總書記說:“廣大青年要肩負歷史使命,堅定前進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讓青春在為祖國、為民族、為人民、為人類的不懈奮斗中綻放絢麗之花?!笨梢娗嗄暌淮某砷L在國家的發展過程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在青年隊伍當中,少數民族大學生群體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我們需要重視少數民族大學生群體的生活和心理現狀,關心他們的成長成才,更好地讓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抱在一起?;诖?,本研究的目的就是了解少數民族大學生心理韌性和生活滿意度的現狀,并探討民族認同、心理韌性和生活滿意度的關系,為促進少數民族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提供參考。

心理韌性也叫心理彈性,目前國內外還沒有統一的、標準的定義,國內外不同的學者對其進行過不同的解釋。如,朱塞佩(Juseph)認為心理韌性是個體對生活中發生的變化、需要逆境進行調整和適應的能力[2];馬克斯特倫(Markstrom)認為心理韌性是一種有適應能力對抗壓力的個人特質,縱使面對不幸的生活經驗,個體也能夠克服并且得到成長[3]。國內學者胡月琴等人對心理韌性的定義為個人面對生活逆境、創傷﹑悲劇﹑威脅或其他生活重大壓力時的良好適應,它意味著面對生活壓力和挫折的“反彈能力”[4]。綜合來看,心理韌性指的就是個體經歷過負性事件后能夠重新恢復到正常水平的能力。

民族認同的理論最早來源于塔吉費爾(Tajfel)和特納(Turner)[5]提出的社會認同理論,研究者認為民族認同是自我概念的一部分,源于他或她對某一(些)社會群體成員身份的了解,以及對該群體和該身份的價值和情感意義的知識。隨著自我概念在青春期逐漸發展,民族身份的重要性逐漸顯現。菲尼(Phinney)等人[6]認為,民族認同是一個多維度的概念,表現為一個人對自己民族的歸屬感和依戀程度。民族認同是一個隨時間推移而發生的過程,民族身份探索在青少年時期尤其重要,個人需要探索自己的民族以及對他們的意義,并且接受和內化了自己的民族之后,才能獲得民族認同感[7]。以上兩種概念都強調了民族認同在青少年時期的身份屬性以及重要性。過去的許多研究已經證實,民族認同是少數民族大學生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并與許多積極心理結果相關。例如,一項關于少數民族大學生的縱向研究發現,大量學生的民族認同在整個發育時期都有所增加,并且與積極的親子關系相關[8]。但同時,也有一部分研究報告了民族認同與消極行為結果相關或得到不確定的結果[9,10]。這可能是由于文化背景與被試群體的不同所造成的。

生活滿意度是個體對自我生活狀況的總體性認知和評價[11]。心理發展理論[12]認為自我認同和諧一致、穩定良好時,對于心理健康有正向的預測作用。有研究表明具有成熟身份認知的大學生群體通常表現出高度的適應能力和積極的人格特征[13-15]。當個體擁有較高的民族認同感時,表現出的積極的品質會促進更高水平的生活滿意度[16]。同時,有相關研究證實了民族認同和生活滿意度有相關關系,提高民族認同感可以增強生活滿意度[17-21]。在對亞洲群體的研究中發現,民族認同與生活滿意度有關,尤其當被試群體是中國人時。一項以仫佬族青少年群體的研究發現,較高的民族認同還能使個體獲得歸屬感和社會支持感,當遇到困難時,還能使個體獲得力量感、勝任感,能夠促進個體更好地適應社會,進而獲得較高的生活滿意度[17]。

綜上,本研究擬考察少數民族大學生心理韌性與生活滿意度的關系,以及民族認同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 H1:心理韌性對生活滿意度具有顯著的影響作用。假設 H2:心理韌性通過促進民族認同,顯著影響生活滿意度。本研究以少數民族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提出以下假設:以心理韌性為預測變量,生活滿意度為結果變量,民族認同為中介變量,假設三者之間存在中介關系,如圖1所示。

2 對象與方法

2.1 對象

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樣,在我國民族類高校中選取少數民族大學生參與問卷調查。剔除作答明顯不完整、答題過程明顯不認真的數據,最終回收398份有效問卷。其中,男性被試290人(72.9%),女性被試108人(27.1%);大一學生62人(15.6%),大二學生218人(54.8%),大三學生88人(22.1%),大四學生30人(7.5%);理工科專業學生206人(51.8%),文史科專業學生192人(48.2%)。所有參與調查的被試均對研究知情同意。

2.2 工具

2.2.1 青少年心理韌性量表

該量表由胡月琴等人編制[4]﹐量表包含目標專注、情緒控制﹑積極認知、家庭支持和人際協助五個維度,采用5點計分,得分越高代表心理韌性水平越高。該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為0.774,量表共27題。

2.2.2 生活滿意度量表

該量表由張興貴等人編制[22],量表包含友誼滿意度、家庭滿意度、學校滿意度、學業滿意度、自由滿意度五個維度,采用7點記分法,得分越高,生活滿意度越高。該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為0.85,量表共36題。

2.2.3 少數民族民族認同問卷

該問卷由史慧穎等人編制[1],問卷包括本民族認同和中華民族認同兩個維度,采用5點計分法,得分越高,民族認同感越強。該問卷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為0.865。問卷共有30道題,其中包含6道測謊題。

2.3 統計處理

使用SPSS 22.0對數據進行預處理及描述性統計的運算,運用PROCESS 4.5對中介模型進行檢驗。采用Bootstrap方法抽樣5000次,對回歸系數的顯著性進行檢驗,若其95%置信區間不包含零,則效應顯著[23]。

3 結果

3.1 共同方法偏差控制

由于本研究所有數據的獲取均來自問卷自我報告,為避免可能出現的共同方法偏差,本研究采用Harman單因素檢驗法進行檢驗,提取了11個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且第一個因子解釋的變異量為36.1%,小于40%的臨界標準。因此,本研究數據不存在嚴重的共同方法偏差,表明數據可用于驗證中介模型。

3.2 被試民族分布情況

本研究共收集398份數據,經分析,參與研究的共有來自20個不同的少數民族大學生。其中,藏族的同學最多,人數比例達到30.8%,回族同學的數量緊隨其后,占到了24.1%,同時也有較多滿族和壯族的同學參與了問卷調查。

3.3 少數民族大學生心理韌性、生活滿意度、民族認同在人口學上的差異

性別在少數民族大學生心理韌性、民族認同、生活滿意度得分上具有顯著性的統計學意義。專業類別在少數民族大學生心理韌性、民族認同、生活滿意度得分上均具有顯著性的計學意義,具體如表2所示。

3.4 心理韌性、生活滿意度、民族認同各維度平得分

分別計算三個量表各維度得分的平均分及標準差。結果顯示,少數民族大學生心理韌性總體水平良好,情緒控制維度分數較低;民族認同總分較高,不管是本民族認同還是中華民族認同,都具有較高水平;生活滿意度方面處于中等偏上水平,主要集中在中間得分附近,具有可提升空間。

3.5 心理韌性、生活滿意度、民族認同各維度之間的相關分析

統計結果(表4)發現,研究中所有變量均存在顯著的相關關系。因此,可以進一步進行中介效應檢驗。

3.6 民族認同在少數民族大學生心理韌性與生活滿意度之間的中介效應檢驗

根據相關分析結果,研究變量之間均存在顯著相關,為進一步探索研究變量之間的關系,研究采用PROCESS 4.5檢驗多因變量的中介模型。根據中介效應檢驗流程,在控制了性別和年級后,以心理韌性為自變量、民族認同為中介變量,以生活滿意度為因變量,檢驗少數民族大學生民族認同在心理韌性與生活滿意度之間的關系。從表5中可看出,本次回歸模型的擬合度在可接受范圍內,說明本次的運算結果可以較為真實地反映出少數民族大學生心理韌性對生活滿意度的影響。

經Bootstrap方法檢驗,如表6所示,民族認同在心理韌性和生活滿意度之間的中介效應顯著,總體來看,模型總效應的36.2%為中介效應,即心理韌性對生活滿意度的效應有36.2%通過民族認同起作用。路徑系數如圖2所示。

4 討論

4.1 少數民族大學生心理韌性對生活滿意度的影響

本研究結果表明,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心理韌性與其生活滿意度呈正相關,這與過往的研究結果一致[24]。這意味著,擁有較高水平心理韌性的少數民族大學生更有可能體驗到更高程度的生活滿意度。心理韌性在應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壓力時發揮了重要作用。少數民族大學生可能面臨諸如文化認同困惑、社會適應壓力等方面的挑戰,而心理韌性有助于他們更好地應對這些挑戰,并保持相對較高的生活滿意度。少數民族文化可能對心理韌性的培養產生積極影響。少數民族文化往往強調團結、堅韌和適應性,這些特質有助于培養心理韌性,從而促進生活滿意度的提升。因此,少數民族大學生可能在其文化傳統中找到支持和力量,以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鑒于心理韌性與生活滿意度之間存在的密切關系,教育和心理干預措施可以有針對性地促進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心理韌性發展,從而提升其生活滿意度。這包括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心理咨詢服務等方式,培養學生應對挑戰的能力,提高其心理韌性水平。

4.2 民族認同在少數民族大學生心理韌性與生活滿意度關系中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旨在探討民族認同在少數民族大學生心理韌性與生活滿意度之間的中介作用。一方面,民族認同作為個體對自身民族歸屬感和認同感的體驗,可能對心理韌性的形成產生重要影響。較高水平的民族認同感可能為個體提供一種安全感和自豪感,從而有助于培養其心理韌性,增強應對挑戰的能力。另一方面,心理韌性也可能促進個體對民族認同的積極體驗。具有較高水平心理韌性的個體可能更能應對來自外界的文化認同困擾和挑戰,從而更加自信地表達和維護自己的民族認同。本研究結果可能表明,民族認同在少數民族大學生心理韌性與生活滿意度之間起到了中介作用。具體而言,心理韌性可能通過影響個體對民族認同的認同程度,進而影響其對生活的滿意度。這意味著,民族認同在連接心理韌性與生活滿意度之間扮演了橋梁的角色??紤]到民族認同在心理韌性與生活滿意度之間的中介作用,教育和社會支持對于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民族認同建構和心理健康至關重要。學??梢酝ㄟ^開展多元文化教育、提供跨文化交流機會等方式,促進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民族認同發展,并培養其心理韌性,從而提升其生活滿意度。本研究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樣本選擇偏差、測量工具的有效性等問題。未來的研究可以采用更加全面的研究設計和方法,深入探討民族認同在心理韌性與生活滿意度關系中的中介機制,并考慮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異。

5 結論

(1)心理韌性能顯著影響少數民族大學生生活滿意度;

(2)民族認同能通過心理韌性間接影響少數民族大學生生活滿意度。

參考文獻

[1]史慧穎,張慶林,范豐慧.西南地區少數民族大學生民族認同心理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7(2):32-36.

[2]Joseph J M.The resilient child:preparing todays youth for tomorrowswor ld[M].New York:Plenum Books,1994.

[3]Markstrom C A,Marshall S K,Tryon R J.Resiliency,social support,and copingin rural low income Appalachian adolescents from two racial groups[J].Journal of Adolescence,2000(23):693.

[4]胡月琴,甘怡群.青少年心理韌性量表的編制和效度驗證[J].心理學報,2008(8):902-912.

[5]Tajfel H,Turner J.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intergroup conflict[J].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1979(33):94-109.

[6]Phinney J S,Berry J W,Vedder P,et al.The Acculturation Experience:Attitudes,Identities and Behaviors of Immigrant Youth[M]// Immigrant youth in cultural transition:Acculturation,identity,and adaptation across national contexts.Mahwah,NJ,US;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2006:71-116.

[7]Phinney J S.Ethnic and racial identity:Ethnic identity[M].Washington New York,DC NY: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8]Huang C Y,Stormshak E A.A longitudinal examination of early adolescence ethnic identity trajectories[J].Cultural Diversity and Ethnic Minority Psychology,2011,17(3):261-270.

[9]Dinh K T,Roosa M W,Tein J Y,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culturation and problem behavior proneness in a Hispanic youth sample:A longitudinal mediation model[J].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2002,30(3):295-309.

[10]Marsiglia F F,Kulis S,Hecht M L,et al.Ethnicity and Ethnic Identity as Predictors of Drug Norms and Drug Use Among Preadolescents in the US Southwest[J].Substance Use & Misuse,2004,39(7):1061-1094.

[11]Zaborskis A,Grincaite M,Lenzi M,et al.Social inequality in adolescent life satisfaction:Comparison of measure approaches and correlation with macro-level indices in 41 countries[J].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2019,141(3):1055-1079.

[12]Erikson E H.Identity:Youth in Crisis[J].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1969,21(5):635.

[13]安秋玲.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發展研究[J].心理科學,2007(4):895-899.

[14]Chen K-H.Self-identity and self-esteem during different stages of adolescence:The function of identity importance and identity firmness[J].Chinese Journal of Guidance and Counseling,2019(55):27-56.

[15]Shen Y,Lee H,Choi Y,et al.Ethnic-racial socialization,ethnic-racial identity,and depressive symptoms in Korean adolesc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J].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2022,51(2):377-92.

[16]Yoo H C,Lee R M.Ethnic Identity and Approach-Type Coping as Moderators of the Racial Discrimination/Well-Being Relation in Asian Americans[J].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2005,52(4):497-506.

[17]何朝峰,羅之勇.仫佬族地區青少年民族認同與生活滿意度的關系[J].民族教育研究,2014,25(4):54-58.

[18]李旭珊,王琦,盧富榮,等.少數民族預科生的民族認同、社會支持與生活滿意度[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4,28(1):75-79.

[19]Caqueo-urízar A,Flores J,Mena-chamorro P,et al.Ethnic identity and life satisfaction in indigenous adolescents:The mediating role of resilience[J].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2021(120):9.

[20]Dimitrova R,Johnson D J,Van de Vijver F J R.Ethnic socialization,ethnic identity,life satisfaction and school achievement of Roma ethnic minority youth[J].Journal of Adolescence,2018(62):175-183.

[21]Lara L.Ethnic identities of immigrant and native adolescents:Development and relationship to life satisfaction[J].Psicologia:Reflex?oe Crítica,2018(31):9.

[22]張興貴,何立國,鄭雪.青少年學生生活滿意度的結構和量表編制[J].心理科學,2004(5):1257-1260.

[23]Erceg-hurn D M,Mirosevich V M.Modern robust statistical methods:An easy way to maximize the accuracy and power of your research[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8,63(7):591-601.

[24]陳姝羽.大學生學業壓力、心理彈性及生活滿意度的關系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3.

The Effect of Mental Toughness on Life Satisfaction among Ethnic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The Mediating Role of Ethnic Identity

Xiao Yang Lei Tianyang Dai Weidi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 School of Education and Psychology, Chengdu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life satisfaction among ethnic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thnic identity,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life satisfac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development of ethnic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Methods: Tools such as the Adolescent Mental Toughness Scale, the Life Satisfaction Scale, and the Ethnic Identity Questionnaire for Ethnic Minoritie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tal toughness, life satisfaction, and ethnic identity and the dimensions among ethnic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establish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to test the mediating role of ethnic identity between mental toughness and life satisfaction. Results: Mental toughness has an impact on life satisfac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tal toughness and life satisfaction can be mediated through ethnic identity. Conclusion: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can indirectly influence life satisfaction through ethnic identity, providing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college students well-being enhancement efforts.

Key words: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toughness; Life satisfaction; Ethnic identity

猜你喜歡
民族認同心理韌性生活滿意度
中國留守兒童研究趨勢述評
關于大學生體育活動對生活滿意度的影響的相關分析
通過體育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耐挫力的策略研究
高職貧困生的心理韌性研究及其培養策略
論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的和諧關系建構取向
20世紀90年代以來新疆民族問題的特點
高危學生心理韌性研究
城市農民工生活滿意度調查分析
大同市第一代農民工生活滿意度的實證研究
法治變革中的法律移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