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防住院病人跌倒智能預警體系的構建與應用效果評價

2024-03-20 09:56蔣曉芳朱首東鐘海軍蔣曉涓謝瑜涵
全科護理 2024年5期
關鍵詞:住院病人正確率預警

何 竹,蔣曉芳,朱首東,陳 勇,陳 嬌,黃 玲,鐘海軍,廖 茂,張 林,蔣曉涓,柏 平,謝瑜涵,楊 莉

跌倒是指個體突發、不自主、非故意的體位改變,倒于地面或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平面[1]。全球疾病負擔(GBD)相關研究表明,2017年全球約有69.60萬例死于跌倒,僅次于道路交通傷害[2]。美國65歲及以上成年人中有1.1%的住院病人發生跌倒,我國65歲以上老年住院病人中跌倒發生率為30%,全世界醫院跌倒傷害率約為25%[3-4]。跌倒作為醫院高發不良事件,其對病人身心健康均會造成嚴重影響,并加重病人的經濟負擔和家庭照護成本,并會引發護患糾紛,消耗國家醫療資源。制定有效管理措施以預防住院病人跌倒,對提升醫院護理質量、確保病人安全具有重要意義[5-6]。目前國內外預防住院病人跌倒的相關研究多注重跌倒風險評估、干預措施、健康教育等,而信息化管理也主要側重于各類不良事件的上報和匯總分析,用于住院病人跌倒風險評估預警,過程控制的報道較少,預防住院病人跌倒的智能預警體系更是少有報道。護理安全預警是對可能發生的護理質量問題進行預測、識別、干預,最大限度地降低質量缺陷,保證病人安全的一系列護理質量管理方案[7]。本研究充分運用信息化優勢,構建跌倒智能預警體系,通過高危篩查、實時監控、預警提示、反饋處理的信息化管理,實現臨床護理管理的智能化、高效化、精細化、科學化。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調取智能預警體系構建前(2019年11月—2020年10月)的住院病人為對照組,選取智能預警體系構建后(2021年4月—2022年3月)的住院病人為觀察組。納入標準:病人年齡18~80歲;符合收治入院標準。排除標準:精神疾病者;完全喪失自主活動能力者;伴有嚴重認知功能障礙者。

1.2 干預方法

對照組:依據四川省護理質量控制中心《四川省醫院護理質量管理評價標準(修訂)2018版》[8]中住院病人跌倒管理質量評價標準要求,落實住院病人跌倒管理。病人入院時由責任護士使用Morse跌倒評估量表評估病人跌倒風險,根據風險等級采取預防措施,并進行預防跌倒健康宣教。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構建預防住院病人跌倒的智能預警體系并實施。具體如下。

1.2.1 組建預防住院病人跌倒智能預警管理小組

護理分管院長牽頭,護理部在三級質量控制管理體系的基礎上聯合醫教部、藥劑科、信息科開展跌倒智能預警體系構建與實施工作。

1.2.2 研發住院病人跌倒管理智能預警系統

利用醫院已建成的電子病歷系統(EMR)、醫院信息系統(HIS)、臨床信息系統(CIS)、護理信息系統、合理用藥信息系統和知識庫構建一套跌倒智能預警體系。通過電子病歷中的評估表、醫囑、用藥、病歷記錄、轉科信息等關鍵指標自動抓取風險點進行風險評估,根據設定預警指標值得出高風險病人和跌倒風險點,啟動防跌倒預警機制。

1.2.2.1 分析問題所在,確定預警管理項目

回顧性分析我院近3年發生的跌倒不良事件及《四川省醫院護理質量管理評價標準(修訂)2018版》中住院病人跌倒管理質量評價中落實率和單項正確率,全方位、多層次挖掘跌倒護理安全事件的主要影響因素。結果顯示“根據病情、用藥變化再評估并記錄”“風險評估分值與病人實際病情相符”“告知病人/家屬跌倒風險及防范措施,有記錄”3項為單項正確率最低項。確定預警管理項目:1)使用特殊藥品,如鎮靜藥、止痛藥、安眠藥、利尿藥、瀉藥、降血壓藥、降血糖藥。2)病情變化,包括病重、病危、手術、輸血。3)入院、轉科、出院。病人出現以上情況時啟動預警系統,電腦端彈窗提示,護士及時落實病人跌倒評估,采取跌倒預防措施,強化預防跌倒的健康宣教。

1.2.2.2 強化跌倒高風險預警,確保臨床安全

系統對病人的跌倒風險等級進行自動識別,完成跌倒高風險病人的自動篩選,通過電腦端彈窗提示及手機端短信提示的方式,使責任護士和護理管理者迅速掌握跌倒高風險病人情況,提醒護士重視并及時采取預防措施,確保安全。

1.2.2.3 智能識別跌倒數據,助力三級質量控制

軟件程序編寫人員將不同跌倒風險因素進行賦值,通過自動運算生成每個住院病人的跌倒風險等級,并生成病人跌倒風險等級匯總表,落實三級質量控制。

1.3 評價指標

1.3.1 住院病人跌倒管理落實率及單項正確率

依據《四川省醫院護理質量管理評價標準(修訂)2018版》[8],對全院住院病區跌倒質量管理進行質量控制檢查并評分,統計分析智能預警體系運用前后跌倒質量管理落實情況及單項正確率情況。跌倒護理質量管理評價單項正確率=各單項檢查結果正確例數/(總的檢查例數-不適用例數)×100%。跌倒護理質量管理評價標準落實率=檢查正確項目數/(總的檢查項目數-不適用項目數)×100%。參與質量控制評分的護士長經集中培訓,統一標準。

1.3.2 住院病人跌倒發生率

依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護理敏感質量指標監測基本數據集實施指南:2018版》[9]要求,匯總分析智能預警體系運用前后住院病人跌倒發生率。住院病人跌倒發生率=同期住院病人中發生跌倒例次/統計周期內住院病人人日數×100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 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定性資料采用例數、百分率(%)、千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表1 兩組病人跌倒護理質量管理評價單項正確率比較 單位:例(%)

表2 兩組病人跌倒護理質量管理評價落實率比較 單位:項(%)

表3 兩組病人跌倒發生率比較 單位:例次(‰)

3 討論

任宏飛等[10]闡述了人工智能在跌倒監測及預防中的應用,人工智能助益臨床病人安全管理是未來臨床護理發展的趨勢。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在《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11]也提出要推動護理信息化的建設,探索創新優化護理流程及護理服務形式。我院護理部與信息科研發的跌倒智能預警體系是一個具有預判性的跌倒風險管理輔助工具,是基于我院EMR、HIS、CIS、護理信息系統、合理用藥信息系統和知識庫構建的一套護理安全預警系統,強調了個體的連續性、多元化的護理安全管理模式及多學科合作模式。跌倒風險智能預警體系的構建能夠根據病人的用藥、病情變化等情況動態提醒護理人員進行跌倒風險等級評估、調整,以便及時采取跌倒預防措施,使之達到最佳的護理結局,降低病人跌倒風險。

3.1 智能預警體系的構建和應用提高跌倒護理質量管理評價標準正確率,提升護理質量

護理質量評價貫穿于護理全過程,沒有測量就沒有改善[12],將質量問題用可測量的指標對質量進行判斷,通過數據分析尋找改善工作質量的方法,使管理者由經驗性管理向精細化科學管理模式轉變[13]。跌倒智能預警體系構建前,回顧性對我院近3年發生的跌倒不良事件及住院病人跌倒管理質量評價單項正確率進行分析,單項正確率排后3位的是“根據病情、用藥變化再評估并記錄”“風險評估分值與病人實際病情相符”“告知病人/家屬跌倒風險及防范措施,有記錄”。分析原因為:護理人員未提前識別跌倒的相關風險,未根據病情、用藥變化進行動態評估;風險評估存在漏評、錯評等情況并導致健康宣教落實不到位。跌倒智能預警系統是通過電子病歷中的評估表、醫囑、用藥、病歷記錄、轉科信息等關鍵指標自動抓取風險點,啟動預警機制,系統彈窗提醒護士,病人存在使用跌倒高危藥物或病情變化等風險,需重新進行評估;在護士重新進行評估后彈窗提示消失,從根本上避免了護理人員漏評估、錯評估的發生,保證了根據病情、用藥變化動態評估及評估分值與病人實際病情相符。系統自動識別跌倒風險點及彈窗警示功能,能及時提醒護士根據風險點及風險等級,針對性地對病人進行預防跌倒的健康宣教和措施。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跌倒護理質量管理評價標準單項正確率均高于對照組,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可見智能預警體系的構建和應用可有效提高跌倒護理質量管理評價標準正確率,提升臨床護理質量。

3.2 智能預警體系的構建和應用能充分調動病人、家屬的參與主動性,提高跌倒護理質量管理評價標準落實率

住院病人發生跌倒是年齡、疾病、藥物、環境等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目前,臨床針對住院病人跌倒風險的常規預防以護士為主,預防措施主要有開展健康宣教、于病床張貼預防跌倒標識、設置安全設施、為病人提供心理干預、強化病人病情監測、為病人提供日常護理和幫助病人開展康復訓練等,能取得一定效果,但常規干預存在管理者執行不到位和不及時、欠缺針對性等問題,無法獲取滿意效果[14-15]。所以,跌倒管理評估是基礎,宣教是關鍵,預防措施是核心,各項內容環環相扣,才能對跌倒的預防起到積極作用。跌倒智能預警體系依據病人病情、用藥情況自動識別跌倒風險點及彈窗警示功能,及時提醒護士根據風險點及風險等級,針對性地對病人進行個性化預防跌倒的健康宣教落實預防措施。同時系統會以短信形式發送防跌倒提醒及溫馨提示,讓病人及家屬參與防跌倒的安全管理中,提高病人和家屬跌倒風險及防范措施的知曉率,實現了從傳統預防跌倒模式向智能化、多元化預防跌倒新型模式的轉變。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跌倒護理質量管理評價標準落實率為96.43 %,高于對照組的89.70%(P<0.001),與郭曉貝等[16]研究結果一致??梢娭悄茴A警體系的構建和應用不僅能幫助護士動態及時進行評估和實施個性化健康宣教,同時調動病人家屬的參與主動性,促進跌倒預防措施的有效落實,提高跌倒護理質量管理評價標準落實率。

3.3 智能預警體系的構建和應用可降低住院病人跌倒發生率,確保病人安全

跌倒作為住院病人最常見的不良安全事件,其極易引發護患糾紛,增加病人醫療及康復費用,故于病人住院期間開展有效的跌倒預防管理十分重要[17-18]。本研究跌倒智能預警體系的構建,通過自動識別使用特殊藥品、病情變化、轉科等病人跌倒風險點,提醒護士再次進行危險因素的評估,若病人跌倒風險等級為“高風險”,系統自動將其納入預警系統。系統通過電子病歷系統彈窗,提醒護理人員動態、及時、精準地進行評估和實施預防措施。同時,系統自動生成科室跌倒高風險病人匯總表,助力落實三級護理質量控制:護士在巡視病房及交接班時主動查看高風險病人預防跌倒的措施落實情況及健康教育情況;科室護士長及值班護士長進行追蹤督查;護理部根據高風險病人的分布情況,做好全院住院病人跌倒管理質量控制及持續改進。本研究依托信息化平臺,整合護士和病人共同直接參與病人跌倒預防管理、實施及動態評價,提升病人對跌倒知識的認知,強化以預防為主的理念,將前饋控制貫穿于跌倒質量管理的全過程,實現了“事前預防”而非“事后糾正”,確保病人得到優質、安全護理,確保了臨床護理安全。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跌倒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與喬芳芳等[13]研究結果一致,即預警體系可提高護士的預見性思維能力、危機處理及應急能力,最終實現風險控制,確保病人安全??梢姷怪悄茴A警體系的構建和應用保證了預防跌倒干預過程的規范性、系統性和高效性,實現以客觀數據為基礎的精準質量控制管理,有效降低病人跌倒發生率。

4 小結

綜上所述,跌倒智能預警體系的構建和應用有利于增強護士和病人安全風險意識,通過風險前反饋控制管理,有效提高護士對病人跌倒風險評估的及時性、準確性,降低跌倒發生率,實現住院期間預防跌倒的科學、規范、精細化管理,確保病人安全。跌倒智能預警信息系統仍有很大的改進空間,且本研究僅應用于1所醫院,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后續研究可將智能預警體系運用于不同醫院病人的跌倒、高危藥品、VTE防治管理等方面。未來信息系統的研發可借鑒Shinichiuoh等[19]研發的FiND系統,實現根據病人的所有就診記錄自動評估跌倒風險,并自動為病人建立個性化的跌倒防護措施,確保病人安全。

猜你喜歡
住院病人正確率預警
呼吸內科住院病人睡眠質量及影響因素的調查分析
門診分診服務態度與正確率對護患關系的影響
法國發布高溫預警 嚴陣以待備戰“史上最熱周”
園林有害生物預警與可持續控制
生意
品管圈活動在提高介入手術安全核查正確率中的應用
生意
機載預警雷達對IFF 的干擾分析
論神經內科住院病人護理安全隱患與防護措施
預警個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