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CDIO模式下視頻聯合工作坊培訓在院級護理應急隊伍培養中的實踐

2024-03-20 09:57陳思仙劉金金李年培
全科護理 2024年5期
關鍵詞:工作坊效能隊伍

陳思仙,劉金金,司 菲,李年培

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應急管理中,應急救援管理已成為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管理核心[1]。

如何在應急狀態下提高護理應急隊伍的聯合作戰能力是一個全新的課題,也是新形勢下國家層面及三級綜合醫院面臨的新挑戰[2]。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應急護理隊伍,既能滿足特殊情況下的緊急人員調配,又能保障突發事件的積極應對。因此,應急隊伍的建設與培訓管理是一項重要工程,涉及多維度、全方位的綜合素質培養,目前臨床運用較多的工作坊教學模式得到了一定的認可[3],但存在培訓方法、技巧等方面不統一,不能達到同質化管理。而以視頻形式將培訓內容展現,可以提供方便快捷、細致可重復的同質化培訓方式[4]。由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現(implement)、運作(operate)組成的CDIO模式是一種先進的工程教育模式,在2000年由瑞典皇家理工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等4所大學開發,該模式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參與項目的構思、設計、實施和操作,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工具[5-8]。多項研究表明,CDIO教學模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加強師生互動,提高教學效果,對推進教學方法的信息化和優化改革起到一定作用,目前廣泛應用于醫學應用型人才培養領域[9-13]。本研究探討采用基于CDIO模式下視頻聯合工作坊培訓對護理應急隊伍綜合能力的培養效果,從而形成更科學、規范的培訓管理模式。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我院2022年1月—12月70名護理應急隊伍成員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抽簽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5人。納入標準:1)院級護理應急隊伍成員;2)臨床一線護士。排除標準:1)非臨床一線護士;2)未能完成全部培訓課程的人員。兩組護士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護士一般資料比較

1.2 培訓方法

對照組護士采用常規培訓:日常理論講授+技能示教并結合工作坊培訓模式,理論授課包括常見急危重癥如急性腦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多發傷、顱腦損傷、各類休克、危重癥產婦等急救、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管理等常見應急救援知識,技能培訓包括常見的基礎與急救技術包括靜脈輸液、皮內注射、肌肉注射、心肺復蘇、心電監護、電除顫、簡易呼吸器使用、止血包扎固定搬運等,采用集中授課與視頻示教方式,并結合模擬案例開展工作坊培訓,完成應急護理隊伍培訓。觀察組護士在對照組基礎上基于CDIO模式采用視頻聯合工作坊培訓[14],具體如下。

1.2.1 構思階段

本階段針對護理應急隊伍成員的培訓內容進行計劃構思,從而形成系統化的培訓體系。組織成立CDIO干預小組,由醫院資深護理管理專家+護理部主任+科護士長組成的培訓管理小組,通過頭腦風暴法負責對護理應急隊伍的培訓內容、操作視頻審核等進行綜合分析與確認,對培訓方案的確定—討論—再確認,確立護理應急隊伍的具體培訓大綱、內容與學時,包括基礎理論、基本技能、應急搶救及團隊管理4個方面,并根據培訓內容確定培訓學時與培訓方式。

1.2.2 設計階段

根據培訓人數完成分組設計,觀察組共35名護士,分成5組,每組7人,每組設立1名組長,負責組內培訓督促與課間課后管理。根據培訓內容采用視頻法與工作坊培訓相結合方式,授課方式以小組形式,其中在基礎理論、基本技能、應急搶救及團隊管理四大塊分別安排一次針對性的視頻與工作坊培訓。由每組組長負責培訓召集、視頻觀看、工作坊討論及課后視頻查看分組練習。

1.2.3 實現階段

本研究因時長為12個月的培訓周期,根據培訓內容有計劃地安排培訓,每季度一項培訓重點,如一季度“基礎理論”、二季度“基礎技能”、三季度“應急搶救”、四季度“團隊管理”,每季度涉及一個主題,提前公布培訓重點,發布培訓課件(培訓課件經CDIO干預小組專家審核確認后發布),操作項目根據應急隊伍培訓要求將需要拍攝的操作項目進行分類、分組拍攝,最終經視頻審核專家組成員審核確認后發布。每個主題根據培訓重點設計一個培訓工作坊,如“基礎理論”以應急知識為主題、“基礎操作”以急救操作為主題、“應急搶救”以定位搶救為主題、“團隊管理”以危重癥案例為主題,每季度工作坊通過主題討論及視頻法開展工作坊,提升培訓興趣與培訓效果。

1.2.4 運作階段

本研究培訓內容采用自學+集中培訓、重點融入視頻與工作坊相結合培訓方式,詳見表2。因應急隊伍人員班次、人為等因素,要求季度培訓請假不得超過1次,組長每次統計參加培訓人員名單,請假人員由組長負責后續培訓傳達并完成信息化培訓打卡。每個月培訓結束后召開組長或組員的座談會,收集培訓意見。在12月評價培訓效果,包括理論知識、操作技能及案例團隊考核,并開展培訓滿意度調查。

表2 院級護理應急隊伍的培訓內容

表3 兩組護士培訓效果比較(x±s) 單位:分

表4 兩組護士自我效能感評分比較(x±s) 單位:分

表5 兩組護士培訓滿意度評分比較(x±s) 單位:分

1.3 評價指標

1.3.1 培訓效果

包括培訓末理論考核、技能考核及團隊考核成績。兩組護士分別在6月培訓末開展理論考核,以“問卷星”完成理論測試,滿分100分;技能考核采取單項考核方式,兩組護士均由相同考核小組完成考核,滿分100分;團隊綜合考核以臨時抽簽組建小組形式,兩組均以分組形式,設置相同考核案例,每組5名護士,共7個小組,分別以組長、醫生、護士ABC 5名角色進行,考核團隊成員的協調、配合與應急能力,滿分100分。比較兩組護士的培訓效果。

1.3.2 自我效能感

培訓末采用學業自我效能感量表分別評估兩組應急隊伍護士的學業自我效能感[15]。此量表共包括學習能力自我效能和學習行為自我效能2 個維度,每個維度包括 11 項共 22 個條目。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817,采用 Likert 5 級評分,總分22~110 分,得分越高說明自我效能感越高。

1.3.3 培訓滿意度

培訓末分別對兩組護士進行培訓滿意度調查,根據應急隊伍培訓目標自制滿意度調查表,包括培訓內容的設計、培訓方法的選擇、培訓形式的安排、培訓現場的氛圍、學習興趣的激發、應急能力的培養、心理狀態的調節、團隊協作的意識、臨床思維的提升及培訓效果的評價10個條目,每個條目1~10分,得分越高說明滿意度越高。

1.4 質量控制

兩組護士理論考核、自我效能感量表及培訓滿意度均用問卷星填寫,問卷星編制時規定所有題項均為必答題以防問卷提交時有漏項。技能考核及團隊綜合考核均由相同考核小組進行考核,不同考核小組成員在考核前均進行統一培訓,以確??己嗽u判標準的同質化。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定性資料采用人數、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3 討論

3.1 基于CDIO模式下視頻聯合工作坊培訓可提升護理應急隊伍的培訓效果

醫療機構作為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了預防監測與應急醫療救援重要職責,因此建設好一支高效、強大的應急醫療救治隊伍,是落實公共衛生職責的必要舉措[16]。而護理應急隊伍是醫院應急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來自各個科室組建的應急梯隊,需要扎實的專業知識與技能、較強的應急能力及強大的心理素質等綜合能力[17]。因此,護理應急隊伍的建設與培養是各醫療機構的重點工作,尤其在應急隊伍的培訓方面,形式也不一,工作坊的培訓模式也是應急綜合能力的有效教學模式[4],而CDIO是一種較為系統、新穎的教學模式[11],由構思、設計、實現、運作4 個模塊構成,是以培養受訓者能力、提升專業水平的培養模式,且對培訓計劃的設計、學生學習經驗等方面進行了統一的要求[18],即規定了培訓者“如何教”。本研究中,采用在CDIO 教學模式下開展視頻聯合工作坊培訓,通過對護理應急隊伍的培訓內容進行構思、形成系統化的培訓體系,并設計有效的培訓方式,將培訓內容拍攝成視頻有直觀準確、形式靈活、反復觀看等特點,更有利用培訓的同質化管理[19]。根據培訓周期進行合理有序的實現與運作,取得了較好的培訓效果,與傳統的教學相比,觀察組護士在培訓末的理論與技能考核成績及團隊綜合考核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培訓效果明顯提升(P<0.05)。

3.2 基于CDIO模式下視頻聯合工作坊培訓可增強護士學習自我效能感評價

學習的自我效能感是反映受訓者學習能力及提升受訓者培訓興趣的關鍵,也可增強學習的自信程度[14]。護理應急隊員要能夠在突發公共事件中高效、快速、順利地完成救治任務,需熟悉各類環境、儀器且掌握多維度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因此對應急隊伍的培養是一項重要工程。有學者介紹了 “全球操作學習框架”概念[20],其強調了專業能力、適應能力及團隊養成的培養,將培訓基于勝任力為基礎,從理論到實踐、從個人到團隊,此理念對應急隊伍的培訓步驟、理念與方法有著借鑒意義。而本研究中采用的CDIO 教學模式正是迎合了“框架”理念,從構思、設計、實現、運作4個模塊,從基礎理論、基本技能、應急搶救及團隊管理4個方面開展培訓,通過同質化視頻拍攝學習聯合專題工作坊討論等方式,因視頻可以自行反復觀看,讓護士培訓時間相對自由,培訓效果也較好[21]。本研究結果顯示,相比傳統的培訓,觀察組護士學習能力自我效能、學習行為自我效能及學業自我效能感總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

3.3 基于CDIO模式下視頻聯合工作坊培訓可提高護理應急隊伍培訓滿意度

CDIO 是符合現代醫學人才培養規律的教育觀念和方法體系。相比傳統教學,受訓者在自主學習能力、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具有一定優勢[22]。本研究中對照組雖然也應用了工作坊的培訓形式,但在針對性培訓方面缺乏系統的安排,在培訓內容與專題教育培訓方面沒有規劃設計,學生調查中有反饋培訓相對分散而無針對性。而觀察組基于CDIO模式從基礎理論、基本技能、應急搶救及團隊管理5個方面、每季度一主題,如一季度“基礎培訓”、二季度“基礎技能”、三季度“應急搶救”、四季度“團隊管理”,利用視頻法聯合工作坊形式進行培訓,將應急操作或案例場景以視頻形式展現完成培訓的方法,提高了學習主動性,且讓受訓者自主學習的能力得到提升,能充分進行培訓資源整合,提高了培訓滿意度[23]。本研究通過調查顯示,觀察組護士對培訓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4 小結

綜上所述,建立一支高素質的護理應急隊伍是應急救護與質量安全保證,也是突發公共模式下通過視頻聯合工作坊形式開展系統規范的培訓,在培訓效果、自我效能感評價等綜合能力方面有很大優勢,同時通過針對性、多形式、階段性的培訓模式提高了培訓滿意度。本研究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培訓的長期規劃與視頻拍攝質量管控等方面需要進一步探討與實踐。

猜你喜歡
工作坊效能隊伍
遷移探究 發揮效能
“中日跨境文化研究工作坊”八年記
同時多層擴散成像對胰腺病變的診斷效能
充分激發“以工代賑”的最大效能
羅雪芳名師工作坊:攜手共進,聚水成淵
第二屆“新革命史工作坊”會議綜述
“第七屆望道修辭學論壇暨‘修辭與語篇’學術前沿工作坊”述評
唐代前后期交通運輸效能對比分析
還剩多少人?
“五老”隊伍大有可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