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電影《鋼琴家》中的經典鋼琴作品

2024-03-26 03:01楊子洋
樂器 2024年2期
關鍵詞:電影音樂鋼琴家肖邦

楊子洋

摘要:肖邦是波蘭偉大的音樂家,也是浪漫主義時期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開創了器樂敘事曲這種全新的器樂體裁,后來得到廣泛推廣并被后人所熟知。敘事曲常用史詩題材作為主題,曲調優美并富有表現力?!秅小調第一敘事曲》是肖邦敘事曲的開篇之作,本文將分析《g小調第一敘事曲》的創作背景、曲式結構以及在電影《鋼琴家》中的應用和體現,從多個角度來展現這首經典的作品。

關鍵詞:肖邦 《g小調第一敘事曲》 《鋼琴家》 電影音樂

弗雷德里克·肖邦是波蘭偉大的音樂家,同時也是一位充滿著愛國熱血的戰士。他日夜思念著祖國,把對祖國的熱愛和亡國的痛苦都傾訴在自己的作品中,如夜曲、波羅乃茲、諧謔曲等?!秅小調第一敘事曲》是肖邦在流亡巴黎時以敘事詩《康拉德·華倫洛德》為靈感創作的又一部偉大愛國作品,這部敘事曲表達了肖邦濃烈的愛國情感。

電影《鋼琴家》是以波蘭鋼琴家斯皮爾曼為原型,根據他的個人經歷而改編的真實故事,而《g小調第一敘事曲》在電影中就曾兩次被主人公瓦列彈奏出來。本文將通過對肖邦的生平以及《g小調第一敘事曲》的創作背景與曲式結構進行分析,并結合電影《鋼琴家》使用《g小調第一敘事曲》為電影配樂這一事例,從不同角度展現出當今古典音樂與現代藝術完美融合的一面。

一、肖邦生平與創作

(一)早年時期

肖邦是波蘭偉大的音樂家,也是浪漫主義時期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幾乎只創作鋼琴作品,即使是弦樂奏鳴曲、室內樂三重奏,也都是由鋼琴來擔任主奏。他的作品經久不衰,無論是作為專業的鋼琴演出曲目,還是在各種影像配樂中都頻繁出現。

肖邦于1810年出生在華沙附近的一個小鎮,在他5歲時,他的父親與母親為他找了一位鋼琴啟蒙老師。通過這位啟蒙老師,肖邦漸漸喜歡上了鋼琴。他在6歲的時候就展現了驚人的音樂學習天賦并在學琴一年后就開始登臺演出,7歲時便自己獨立作曲完成了人生的第一首鋼琴曲《波蘭舞曲》。在10歲時肖邦在一位音樂家面前表演,得到了音樂家的贊揚,并同年在俄國沙皇面前演奏,這一特殊的經歷使得肖邦在歐洲音樂圈名聲大噪。肖邦在12歲時遇見了他的第一位作曲老師約瑟夫,開始學習專業的作曲技法,并創作了自己的第一批鋼琴作品。

(二)華沙時期

這時期的肖邦已經從父親和學校那里學到了不少的作曲技巧,作品風格已經可以窺探到一絲民族性的內容,這時期創作的《d小調波蘭舞曲》就已經充滿了濃厚的波蘭氣息?!斑@一時期是肖邦一生創作的起點,音樂中已經閃耀著民族感情和民族風格的光輝”。[1]從學院畢業后,肖邦開始準備為祖國的革命事業奉獻自己的力量,但此時波蘭正處于四分五裂的狀態,祖國的分裂與波蘭動蕩的局勢更是激起了肖邦的愛國情懷,創作出被眾多鋼琴愛好者所演奏的作品——《革命練習曲》。在經歷了這一時期后,肖邦的作品開始從稚嫩漸漸走向成熟。

(三)巴黎時期

隨著華沙的起義失敗,華沙也面臨淪陷的境地,此時迫于分裂勢力的壓迫,肖邦不得不離開他深愛的祖國,決定定居法國,開始靜心研究音樂創作。此時的肖邦免于戰亂,而巴黎作為時尚之都,良好藝術氛圍又將肖邦的創作能力推向頂峰。這個時期他創作了以敘事曲為代表的一系列鋼琴名曲,并結識了作曲家貝里尼、鋼琴家李斯特以及音樂家舒曼等著名音樂家,作曲技巧達到巔峰。

肖邦雖然身在巴黎,但內心仍念著祖國,創作的作品無一例外地都充滿了愛國的情感色彩,“這些鋼琴作品如詩歌般散發著揮之不去的波蘭情懷,有著濃郁的愛情情感以及如詩般的意境”。[2]肖邦在巴黎度過了生命中最后的19年,直到去世也沒能回到自己的家鄉,客死異鄉成為了肖邦最后的遺憾。在此時期創作的《g小調第一敘事曲》將肖邦對國家戰亂的嚴峻形勢的描繪,以及對自己家鄉深切的思念之情,展現地淋漓盡致。

二、敘事曲的發展與創作

(一)敘事曲的發展過程

敘事曲一詞源于拉丁文(ballare),譯為跳舞,最初只是一種舞蹈歌曲。敘事曲一般指富有戲劇性的樂曲,起源于法國的敘事詩,也有的說法認為是“源于中世紀的英雄歌謠”。[3]敘事曲題材一般來源于民間,曲調富有表現力,并在后期被文學家用于文學創作上并由此產生了敘事詩這種形式,其內容取材于民間故事或者是民間史詩。敘事曲題材最早于14世紀初出現,流傳于法國、意大利、英國、德國等國家。19世紀初,肖邦首創器樂敘事曲,他的四部敘事曲旋律優美,感情質樸,是鋼琴藝術史上的杰作。

(二)《g小調第一敘事曲》的靈感來源

肖邦在巴黎結識了詩人密茨凱維奇,并從他的詩歌《康德拉·華倫洛德》中得到創作靈感。密茨凱維奇的詩《康德拉·華倫洛德》是一篇愛國主義題材的史詩,講述了立陶宛人民頑強不屈的精神。故事講述了在11世紀中期,一位叫做康德拉·華倫洛德的愛國青年為了國家甘愿舍身奉獻的故事??档吕とA倫洛德在幼年時期被東征的十字軍俘虜,并被敵軍撫養,當上了十字軍的統領。當他在軍營中休息時,一位老人喬裝成歌手以詩句的形式委婉地告訴了他原本的身世,這激發了他滿腔的愛國熱血,立志為國家報仇。所以當肖邦讀到《康德拉·華倫洛德》這部敘事詩后便激發了自身的創作靈感,寫下了廣為流傳的《g小調第一敘事曲》。在《g小調第一敘事曲》中既體現了肖邦對英雄華倫洛德自我犧牲精神的贊美,又表達了肖邦對祖國淪陷的悲痛之情。

三、第一敘事曲的曲式結構及情感色彩分析

(一)引子

敘事曲是肖邦為鋼琴這一獨奏樂器所創作的新式題材,當時的敘事曲并沒有鋼琴版本,肖邦的敘事曲便是由奏鳴曲加以改造創新而來。肖邦的敘事曲和奏鳴曲式有很多相似之處,可以說是一種經過變形的奏鳴曲式,和奏鳴曲一樣由引子、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尾聲五個部分組成。雖然曲式結構相同,但敘事曲的情感變化相比于奏鳴曲更加豐富,內容更加復雜,篇幅也更大?!秅小調敘事曲》是肖邦敘事曲的開篇之作,曲式結構較為工整,也有學者認為可以把《g小調敘事曲》稱為“比較自由的奏鳴曲式結構”。[4]

本曲開頭是由兩手緩緩奏出的一個7小節的引子,上方的速度記號標注出“Largo”最緩板,莊嚴而又沉重,雙手奏出的低音像是一位老人凝視著遠方開始敘述他一生的經歷。整個引子的情緒平穩,透露著沉重的情緒,最后以沉重的長音結尾,對最后悲壯結局起到了暗示作用。

(二)呈示部

引子過后便出現呈示部的主部主題,本主題上方標注速度記號從引子的“Largo”最緩板轉變為“Moderato”中板,速度大幅提升,并且節拍變為圓舞曲性質的6/4拍,但主題仍然繼承了引子的沉重,延續了低沉憂郁的色彩。隨著音樂的發展,左手的旋律漸漸開始豐富起來,左手圓舞曲似的三拍子音符與右手部分的下行音階相互交替進行。直到進行到第20小節時情緒才慢慢變得強烈起來,然而又馬上轉為更深沉的嘆息聲,最后隨著連接部的華彩結束了低沉憂郁卻又蘊含矛盾與沖突的主部主題。主部主題結束后便緊接著副部,副部一開始便與主部形成對比,右手用小指勾勒出了級進下行的主旋律,沉重的色彩逐漸消散,左手改為更加活躍三拍子的圓舞曲式伴奏。左手三拍子節奏與右手的下行旋律相互呼應,像是兩個人在你一句我一句的輕聲對話一般。經過了4個小節的重復后,音量開始加大,右手聲部不斷突出并重復前4小節的旋律音,并且依次遞進的把情緒激化,直到最后的連續琶音上下行使強烈的情緒變得不可遏制?!爸鞑康幕璋蹬c副部主題的明亮相互映襯,形成鮮明對比”。[5]相比于主部,副部主題既像是對英雄華倫洛德慷慨英雄氣概的贊美,又像因外敵入侵時所產生的憤怒,肖邦的內心的情感沖突在這一副部主題得到充分的體現。

當充滿了沖突的副部主題平息后,樂曲進入到了柔美的主部第二主題,第二主題的寧靜又和副部形成對比,似乎是久經沙場的展示回到了思念中的故鄉一樣,本主題著重地刻畫出了英雄柔情的形象。第二主題運用了大量的類似于波蘭舞曲的切分節奏,使本作品像詩歌一樣美麗。經過了10小節的主部主題變化重復后,樂曲進行到展開部。

(三)展開部

展開部是本曲的核心所在,共分為兩部分,展開部整體上延續了主部主題,并加以擴大。第一部分通過前面10小節的主部主題的變化重復,樂曲從低沉的g小調轉為波瀾壯闊的降B大調,慷慨激昂的主題一下子傾瀉出來,并且滲透到了整個展開部。隨著右手八度音的不斷跳躍,主題的矛盾因素逐漸變得不可遏制,右手轉為連續三次的八度上行,一次比一次激烈,并迎來了整個樂曲的最強音“FFF”,把憤怒的情緒推到了頂峰。而后又緊接著一串琶音下行,暗示了起義運動的失敗。整個展開部展現出了肖邦令人驚嘆的創作技巧,整個英雄的形象躍然于紙上。第二部分則是一連串富有律動感的低音,具有生命力的低音不斷跳動,而后又不斷盤旋升高,音響效果也變得急促。不斷升高的音調訴說了人民的反抗,而迅速的下沉又暗示了侵略軍的鎮壓,“急速如同洪水傾瀉一般的音階使樂曲的戲劇性和緊張感在不斷強化中得以升級?!盵6]

(四)再現部

經過一系列低沉的下行音階后,再現部出現。和一般的再現部不同,此部分一開始就以副部出現。再現部的開頭運用了倒裝的作曲手法,“隨著音域的擴大,伴奏織體采用了四音的和弦,使得力度擴大,節奏也有了改變”。[7]再現部完全倒裝地再現了主部主題,強調了全曲的革命性思想,并通過206~207小節的烘托進入到了洶涌激烈的尾聲。

(五)尾聲

尾聲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便由連接部第206~207小節引入了華爾茲般的尾聲,兩個小節的連續雙音連接部打破了再現部的沉寂。音符在不斷轉位中反復出現,那熱情奔放的旋律,就像是對和平與自由的吶喊一樣,令人難忘。緊接著樂曲就在一串華麗的音階后以排山倒海一般的連續八度結束,落到了主音g上,預示著戰爭在激烈的炮火聲中結束??梢娦ぐ畹匿撉偾粌H僅只有華麗的外表,其中蘊含的民族性與斗爭性又更加引人深思。

四、鋼琴音樂在電影音樂中的應用與體現

(一)電影《鋼琴家》中的肖邦音樂的應用

1.推動電影情節發展

主人公瓦列在文中兩次彈奏《g小調第一敘事曲》,第一次是瓦列借住在朋友的公寓時彈奏。當時瓦列早已離開了自己的家,衣衫破敗不堪,但當他看見那一架鋼琴時,仍然不由自主地坐上去彈奏。第二次彈奏是主人公瓦列在一間廢棄的小屋中被德國軍官發現,應德國軍官的要求而彈奏。緩慢的引子仿佛在向世人傾訴他的苦難與無助,但展開部激昂的旋律又透露出他勇敢的內心與堅韌不拔的性格。當瓦列彈奏完畢時,德國軍官也為此震撼,并決定在戰爭結束前保護他。

瓦列對音樂的那一份執著,更體現出他對命運的堅決反抗,即便沒有魁梧的身材,也能用自己的方式與法西斯勢力斗爭。電影以《g小調第一敘事曲》為劇情主線突出了肖邦鋼琴作品在電影音樂中的重要性。

2.升華電影主題

主人公瓦列身為猶太人,他本應痛恨著侵略者,而隨著故事的發展,瓦列放下了心中的仇恨,在經歷了戰爭的洗禮后,他的內心更增添了一份自信和從容,他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入到了音樂里。瓦列能夠活下來直至戰爭結束一方面的原因是善良的德國軍官為了愛惜人才沒有開槍,另一方面的原因則是瓦列以音樂作為武器,用強烈的決心征服了侵略者,獲得了生命與自由。同時也證明了,靠武力并不能得到完全的勝利,只有靠和平與愛心,才能贏得真正的勝利。

《g小調第一敘事曲》與《鋼琴家》雖然創作時間相隔百年,但其中的民族性與斗爭性卻依然相通,我們仿佛從主人公身上看到了肖邦的影子。

(二)鋼琴音樂對電影的發展作用

1.鋼琴音樂與電影相互促進

在電影之中插入適當的音樂不僅能夠豐富電影的內容,而且對于鋼琴音樂本身的文化傳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鋼琴音樂所具有的獨特魅力是電影無法帶給觀眾的,而將兩者結合便能帶給觀眾更全面的視聽體驗。因此,為電影創作適當的音樂也就成為了鋼琴音樂在電影音樂中發展的一大動機。

2.鋼琴音樂在電影中的不可替代性

鋼琴的發展起源于歐洲,作為一門獨奏樂器,鋼琴通過和弦、琶音以及多聲部的旋律變化首先被人們應用到電影配樂中來。電影中的鋼琴音樂既能讓觀眾感到開心和愉悅,又能在電影悲傷之時讓人感同身受,電影中無論是人的喜怒哀樂,還是故事情節的發展推動,都能通過鋼琴音樂得以充分的體現。隨著時間的發展,鋼琴音樂不滿足只是配樂,由鋼琴作為主要題材的電影也越來越多。電影《為了霍洛維茨》《海上鋼琴師》《鋼琴家》都是以鋼琴為主題的電影,三部優秀的作品均以鋼琴家的個人經歷作為故事題材,展開敘述,并且這三部電影均運用了大量的鋼琴音樂作為電影配樂。因此,古典音樂在當今時代仍能與主流藝術相互融合并積極發展。

結語

肖邦的一生經歷了許多的苦難,卻創作了一系列的優秀作品,不管是在華沙時期還是在創作技巧達到頂峰的巴黎時期都有不可磨滅的經典作品?!秅小調第一敘事曲》便是這些作品中的代表,它將肖邦作品的民族性展現得淋漓盡致。本文通過圍繞《g小調第一敘事曲》的創作背景與創作內容展開,論述了《g小調第一敘事曲》本身的風格特點以及其中蘊含的斗爭性,論證了《g小調第一敘事曲》為何能作為經典作品經久不衰的原因。并且還結合電影《鋼琴家》中的故事情節,對肖邦音樂作品在電影中的作用加以肯定,論證了肖邦鋼琴音樂作品與電影藝術結合的合理性。

參考文獻:

[1]岳遠洋.肖邦第一敘事曲研究及演繹[D].華東師范大學,2008,05.

[2]于曉雨.肖邦敘事曲的演奏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5,04.

[3]武子濤.試論肖邦《g小調敘事曲》OP.23的創作特征與演奏技巧[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6,5.

[4]高燕.《肖邦與敘事曲——剖析他的創作風格》[J].科技資訊,2006,04.

[5]姜珊珊.《論肖邦的演奏》[A].湖南文理學院報(社會科學版),2005,01.

[6]張麗娟.肖邦敘事曲解讀[d].青島大學,2007,05.

[7]岳遠洋.肖邦第一敘事曲研究及演繹[D].華東師范大學.2008,05.

作者單位: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音樂學院

猜你喜歡
電影音樂鋼琴家肖邦
“鋼琴詩人”肖邦
論肖邦《第二敘事曲》(Op.38)的敘事、形式與風格
老鋼琴家的記憶消退之際(改編)
最具有詩人氣質的大鋼琴家
我是小小鋼琴家
肖邦
青春外衣下的生命思考
淺談陳凱歌電影音樂中的民族特色
關于影片《贖罪》的藝術批評
賞析電影中的音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