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詩詞之美 承傳統文化

2024-03-26 08:35雷娟娟
求知導刊 2024年1期
關鍵詞:古詩詞教學傳統文化小學語文

摘 要:古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古詩詞不僅是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也是培養學生語言能力、文化素養和審美情趣的有效途徑。因而,基于傳統文化的小學古詩詞教學既要注重探究詩詞創作的人文環境和時代背景,又要引領學生感悟詩詞的思想意蘊和文化內涵,從而達到品讀詩詞之美、傳承傳統文化的教學目的。

關鍵詞:傳統文化;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

作者簡介:雷娟娟(1982—),女,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西關小學。

古詩詞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積淀,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古代智慧、美感體驗和精神追求。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深挖教材中古詩詞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元素,并拓展延伸古詩詞學習,對于小學生學習古詩詞、發揚民族精神、傳承傳統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一方面,教師需要改變僅關注課本所選古詩詞的局限,通過日日讀、節節誦的方式,增加學生對古詩詞的積累;另一方面,教師需要將古文、詩、詞、書法、燈謎、國畫、歇后語等傳統文化元素融入語文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誦讀、書寫、繪畫、演唱等各種形式的學習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形成深厚的文化認同感。這將有助于學生在未來的生活和學習中更好地傳承和發展中華文化,為中華民族的繁榮和發展做出貢獻。

一、基于傳統文化的小學古詩詞教學的重要性

古詩詞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豐富的思想、哲學和藝術內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基于傳統文化進行古詩詞教學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這有助于教師深入學習傳統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另一方面,有助于學生更全面地了解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從而更加積極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一)提升學生文化素養的需要

古詩詞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豐富的人生、自然、情感和哲理。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一至六年級)選取的112首古詩詞,體裁多樣,內容廣泛。贊美大好河山的有《江雪》《登鸛雀樓》《望岳》等;表達愛國之情的有《春望》《題臨安邸》《示兒》等;體現友誼的有《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別董大》《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哲理詩句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等;邊塞詩有《出塞》《從軍行》等;送別詩有《山中送別》《贈汪倫》等。通過對這些古詩詞的學習,學生不僅能掌握更多的文學常識,還能了解與作品相關的歷史知識;不僅會對民族文化有所感知,對藝術文化有所涉獵,還會對科學文化有所領悟??傊?,通過循序漸進的學習和由淺入深的探究,學生的文化素養將會得到不斷提升[1]。

(二)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需要

古詩詞在語言、意象等方面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學生通過對古詩詞的學習,能夠逐漸感受到其中的語言美、意境美。例如,李白的《靜夜思》中一、二、四句的用韻,葉紹翁的《游園不值》中所蘊含的哲理,柳宗元的《江雪》中所刻畫的“獨釣寒江”的意境,以及楊萬里《小池》中所描繪的“泉池小荷”的美麗畫面,都能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熏陶,提高感受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通過運用反復吟誦、多媒體課件賞讀、欣賞畫作、聯想等教學策略,激發學生對文學藝術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2]。

(三)引領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

仁、義、禮、智、信是中華民族的道德準則和精神支柱,貫穿于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和文化傳承之中。在當下的小學語文教育中,“立德樹人”是最根本的教育目標,同時也是對“仁義禮智信”等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通過學習內涵豐富的古詩詞,學生可以深入了解其歷史背景和文化價值,并激發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此外,古詩詞的學習還有助于引導學生轉變思維方式,調整情感態度,形成積極向上的性格,并幫助他們從小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使他們能夠積極學習、健康生活、全面發展。

(四)滿足學生對傳統文化情感認同的需要

古詩詞既是中華民族不同時代文人墨客的思想體現,也是反映繁雜社會現象不可或缺的表現方式;既有不拘一格的表現形式,也有內涵豐富的表現題材。通過學習并探究古詩詞,學生可以全面了解古文、國畫、戲劇、習俗、酒令等方面的知識。同時,通過誦讀優美的古詩詞,小學生能夠感受到語言的魅力,產生情感共鳴,并增強對家庭、祖國和人民的歸屬感。以古詩《詠鵝》為例,初唐詩人駱賓王在七歲時以精練的語言描繪了“鵝”的美麗外形和輕盈動作,易于被兒童接受和吟誦。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學習這首詩時可以從“鵝”“浮綠水”“撥清波”的動態美中增進對動物的情感;從 “綠水”“清波”的環境美中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與作者七歲時的生活情趣比對,能引發學生對自由、歡快的童年生活的珍愛。又如杜甫的《春望》一詩,學生可以從中感受到作者對戰爭的深惡痛絕,以及對國家的熱愛和對親人的思念之情。這樣的古詩詞學習,使學生從簡單的對詩詞句意的理解上升到了對詩詞內涵的挖掘,他們“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遠大志向也因作者強烈的愛國之情而被激發。

二、基于傳統文化的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切入點

(一)抓古詩詞的寫作背景

藝術來源于生活,又反映生活,古詩詞也不例外,會受到作者所處時代的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3]。因此,在小學古詩詞教學中,為了引導學生理解并掌握古詩詞的內涵,首先需要從探究并了解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入手。以唐代詩人李紳的《憫農(其一)》為例,這首詩描繪了封建社會中農民的艱辛生活。如果在學習這首詩時,不向學生交代清楚詩歌創作的時代背景,他們就無法理解“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的含義。他們可能會認為,既然我們每頓飯都吃得很好,為什么農民伯伯還會餓死呢?但是,如果我們告訴他們,在封建社會中,雖然農民伯伯辛勤勞作,但最終還是吃不飽穿不暖,他們就能夠理解這首詩所表達的深刻含義,從而產生“珍惜糧食從我做起”的動力。又如,在學習《贈劉景文》這首宋詩時,如果只分析詩句的意思和結構而不去了解作者和劉景文的關系以及劉景文的去世對作者的影響,學生就無法真正理解這首無一字涉及作者朋友品格和節操的詩作。因此,在小學古詩詞教學中,引導學生了解作品的歷史背景是學習古詩詞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古詩詞的意蘊,還能夠啟發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形成獨特的認知。

(二)抓古詩詞中的典故運用

在古詩詞的創作中,作者常常運用典故來豐富詩歌的內涵,提升詩歌的感染力、藝術性和思想性[4]。因此,在小學古詩詞教學中,引導學生深入剖析典故對于理解與賞析古詩詞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例如,王維《相思》中提到的“紅豆”也被稱為“相思子”,是一種南方的植物,在此詩中象征著相思或愛情;“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一句中的“冰心”,指的是高潔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壺冰”來比喻一個人光明磊落的心性。每個典故都有其特定的故事或來歷。因此,在小學古詩詞教學中,教師應重視作者對典故的運用,詳細分析典故的來龍去脈,理清運用典故的作用和意義,引導學生對傳統文化內涵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和探索。

(三)抓文化價值觀的傳承

在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所選的古詩詞中,既有“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的家國情懷,又有“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孝道觀念,既有“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的社會和諧,又有“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的文化傳承。這些文化價值觀在無形之中影響著每一位中國人的成長、工作和生活,也正是由于這些思想智慧的引領,我們的祖國才能不斷走向繁榮強大。因此,在小學古詩詞教學中,教師應與學生一同探究傳統文化和古詩詞之間的緊密聯系,深入分析古詩詞中所蘊含的文化價值觀。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古詩詞所蘊含的思想、道德、情感和文化內涵,增強他們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對民族精神的認知,不斷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和道德修養,從而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積極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將為學生傳承傳統文化、發揚民族精神打下堅實的基礎[5]。

三、基于傳統文化的小學古詩詞教學方法

(一)互動式教學

互動式教學是一種在教師引導下,師生共同參與的教學活動方式。在小學古詩詞教學中,運用互動式教學法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進入詩詞意境,更深入、全面地理解詩詞[6]。以《詠柳》一詩為例,教師可以按照以下步驟完成本詩的教學?;右唬航處熗ㄟ^PPT課件或微課介紹作者創作的時代背景,這樣學生能夠知其人而解其詩:詩人在病已痊愈之際,回到闊別多年的家鄉,心外無物,看到柳芽初發的春意,感受到春風拂面的舒暢,心情之愉悅、對春天之喜愛就通過詩歌流露了出來?;佣航處熞龑W生讀背《詠柳》,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詩歌的意境和情感?;尤簬熒黄甬嬃?。教師可以選出幾名學生到白板上作畫,其余同學在練習本上作畫。在畫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注意“萬條”“綠”“絲絳”“垂”“細葉”等刻畫柳葉形象的詞語。作品完成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講述自己所畫柳樹的特點,并進一步探討詩歌中柳樹的形象?;铀模合胂笠饩?,誦讀詩歌。教師請學生閉上眼睛,一邊聽錄音,一邊想象詩人所描繪的春天之趣、柳葉之情,再次有感情地誦讀。在本詩的學習中,通過以上四個互動環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探究本詩的時代背景、主題形象、詞語意思等,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記憶并講述作品的主要內容,還能夠發掘學生的思維潛力和創造力,提升他們探究詩作背景和以詩作畫的能力。

(二)故事法教學

故事法是小學古詩詞教學中的一種常用方法,具有啟發性、趣味性和互動性。它通過講述與古詩詞相關的歷史人物或事件,幫助學生深入了解詩詞的創作背景,進而掌握作品的主題意蘊。以《登鸛雀樓》一詩為例,教師首先通過課件向學生展示詩人登上鸛雀樓極目遠眺的畫面,讓學生在視覺上感受到詩歌的豐富意象。接著,教師結合詩句,與學生共同探討詩人登上鸛雀樓后的所見所思。為了加深學生對本詩的理解,教師還可以將鸛雀樓的地理位置、歷史文化以及文人墨客的詩篇以講故事的方式與學生分享。最后,教師引導學生探究本詩的核心問題:詩歌表達了什么樣的情感?作者在樓上想到了什么?這種教學方法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幫助他們全面了解詩詞創作的背景,從而不斷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能力和欣賞水平。

(三)比較法教學

為了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培養他們對古詩詞節奏、韻律和意蘊的深入理解,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采用比較法進行古詩詞教學。例如,在學習唐代詩人羅隱的《蜂》這首詩時,教師可以從多個角度出發,將其與其他詩詞進行比較,以引領學生提升詩詞理解能力。一是從詩作的主題方面作比較:《蜂》和《竹石》(清·鄭燮)都屬于詠物寓情詩?!斗洹繁磉_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贊美之情,以及對不勞而獲的不滿之情;《竹石》則表現了竹子頑強而又執著的品質,以及作者不與世人同流合污的高尚思想情操。二是從詩作的押韻方面分析,《蜂》《涼州詞》(唐·王之渙)《出塞》(唐·王昌齡)等詩都押“an”韻。三是從詩作的寫作手法方面分析:《蜂》與《墨梅》等古詩一樣,都是托物言志,借外界事物表明作者的情感或內心志向,深刻含蓄,形象具體。

結語

在社會快速發展的新時代,學習和傳承傳統文化不僅有助于學生認識自己的文化根源,更能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因此,教師應高度重視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傳統文化和古詩詞的傳授,積極探索開展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的方法,引導學生感受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讓學生在古詩詞的熏陶和感染下健康茁壯成長,并成為新時代的文化傳承者。

[參考文獻]

王濤,潘夏陽.傳統文化教育在小學語文課程中的實踐[J].研究型教師教育, 2019(3): 42-43.

劉雷,鄧亞萍.基于情感教育的小學古詩詞教學研究[J].常州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9,33(6): 39-42.

姜洪欽.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教學與管理, 2019(11): 109-110.

潘敏惠.小古文,大能量:小學語文古文閱讀教學方法例談[J].新校園, 2022(5):49-50.

羊璐.在人文關懷中優化? 在多元互動中引領:人文教育關懷下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模式的策略性構建[J].教育界,2021(49):82-84.

俞春云.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研究[J].基礎教育論壇,2021(33):69-70.

猜你喜歡
古詩詞教學傳統文化小學語文
古詩詞教學中藝術內涵的挖掘策略
淺談比較閱讀在小學古詩詞教學中的應用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審美教育
淺析古詩詞教學中意象教學的策略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主義的和諧思想融合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