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灘涂圍塘生態混養技術

2024-03-26 18:03鐘幼平胡家財林學國賴世云張海亮汪春林
水產養殖 2024年3期
關鍵詞:黃鰭蝦苗白對蝦

鐘幼平,胡家財,林學國,賴世云,張海亮,汪春林

(1.集美大學水產學院,福建省水產生物育種與健康養殖工程研究中心,福建 廈門 361021;2.福建海大飼料有限公司,福建 漳州 363900)

在福建沿海灘涂圍塘有近90%養殖對象均是對蝦,因此,灘涂圍塘一直也被稱為“蝦塘”。近年來,養殖南美白對蝦、斑節對蝦(金剛蝦)以及日本對蝦成為水產養殖業的聚焦點,也是福建沿海圍塘養殖主要的優質養殖種類。圍塘的生態混養技術在某種程度已相當成熟,文獻[1-10]簡述了蝦、魚、貝多方式混養技術的機制和發展前景,其效益遠比單一養殖對蝦高。單一養殖模式注重經濟效益,忽略環境保護,易導致蝦塘暴發疾病以及頻繁發生淺海赤潮,對沿岸灘涂養殖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福建灘涂圍塘生態混養技術致力于解決環境和生產問題,在不增加投資、投餌量及人力的情況下,提高產投比,減少環境污染,同時產生了可觀的經濟效益?,F階段開展圍塘綜合養殖已成為發展趨勢?,F介紹福建省圍塘混養3 種模式,對混養模式和傳統單養模式進行了對比分析,并開展了養殖實踐。

1 養殖品種

混養主要包括蝦類、魚類、蟹類和貝類,其中蝦類包括斑節對蝦、日本對蝦和南美白對蝦;魚類包括羅非魚、黃鰭鯛、藍子魚、河鲀、斜帶石斑(青斑)和海鰻;蟹類為鋸緣青蟹和梭子蟹;貝類為菲律賓蛤仔(花蛤)、美國簾蛤、縊蟶和泥蚶。

2 混養模式

2.1 南美白對蝦+河鲀+黃鰭鯛+藍子魚+菲律賓蛤仔或美國簾蛤

該養殖模式以南美白對蝦為主。4—5月份,先放養南美白對蝦,14 d 后放養蛤類,21 d 后放養魚類,實現魚、蝦、貝混養。如果養殖過冬南美白對蝦,則時間在9月—次年4月混養。

2.2 斑節對蝦(金剛蝦)+日本對蝦+黃鰭鯛+鋸緣青蟹+縊蟶+斜帶石斑(青斑)

該養殖模式以夏季養殖斑節對蝦為主。11月份先放養縊蟶,12月放養日本對蝦,年后先放養一批黃鰭鯛魚苗。4—5月捕撈黃鰭鯛后,放養大批斑節對蝦,4月中旬投放鋸緣青蟹。

2.3 日本對蝦+河鲀+黃鰭鯛+藍子魚+菲律賓蛤仔或美國簾蛤+泥蚶

該養殖模式以養殖日本對蝦為主。1—2月放養日本對蝦,2月末放養泥蚶苗,4—9月可間斷放養梭子蟹苗。

上述3 種模式,以南美白對蝦+東方鲀+藍子魚+菲律賓蛤仔養殖模式較為常見,經濟效益好,對養殖戶技術、設備要求相對較低。

3 混養管理

3.1 土塘準備

放苗前,須修整土池塘,將淤泥翻整,暴曬7 d。用高壓水槍或鋤頭翻起塘底淤泥,清理往年殘留餌料、糞便,充分曬塘,除去池底細菌、病毒。清理土池周邊雜草,平整露出土面,防止夏季青蛇出沒,保證安全。噴灑殺菌劑(如氧化鈣、次氯酸等),或每667 m2用30 kg 漂白粉,跟池水混合后全池潑灑消毒。此外,池底應投放沙石和泥沙,為貝類提供棲息環境。

3.2 水體消毒與施肥

放苗前15 d,池塘注入海水,水深至20 cm 左右,后用氧化鈣、次氯酸鈣和茶餅殺菌消毒,用量分別為55,25 和15 g/m3。靜置6 d 后,施加尿素和磷肥,培養池塘微小浮游生物,使水色穩定在黃褐色或淺褐色。土池還可采用微生物復合菌制劑,如光合細菌,可將池塘內有機質分解,培養餌料生物,為給蝦苗提供充足的生物餌料。在放蝦苗前4 d,每667 m2再施加1.7 kg 氨基酸,水體顏色呈現黃綠色時較適宜,后期可根據具體需要,再適當加肥或加水。

3.3 苗種投放

3.3.1 魚類苗種放養

魚類養殖品種包括羅非魚、黃鰭鯛、藍子魚和東方鲀。魚苗要在蝦苗和貝苗投放7 d 后再投放,黃鰭鯛在4月初開始投放,體長約為4 cm,每667 m2投放1 500 尾。河鲀選用條紋東方鲀和菊黃東方鲀,挑選同一批次、規格較均勻、游泳活力強的魚苗,小規格魚苗一般體長為2~6 cm,體質量為3 g 左右較好;大規格魚苗,一般挑選體質量為22~42 g;每667 m2投放500 尾,可根據混養比例具體調整。菊黃東方鲀在4—5月份投放。

3.3.2 蝦類苗種放養

對蝦養殖品種包括斑節對蝦、日本對蝦和南美白對蝦。蝦苗投放前,池塘水體的鹽度、pH 值、水溫等要與苗場的環境相似,避免蝦苗因環境不適出現大量死亡。南美白對蝦和斑節對蝦一般4—5月放養,日本對蝦12月至次年1月放養。圍塘混養品種需分批投入,同種對蝦投入也需分批次,且每次投入密度不同,如南美白對蝦每667 m2第1 次投放1.1 萬尾,第2 次投放1.3 萬尾,2 次投入時間間隔7 d 左右;日本對蝦,每667 m2投放1 萬~2 萬尾,體長>1 cm,到次年4月期間可再補投1~2 批;班節對蝦苗,每667 m2投放1.0 萬~1.5 萬尾。對蝦苗種要求:其體長>0.9 cm,體色透亮,活力充沛等,各個批次都要逐一進行適應激測試,成活率不達標不投放。

3.3.3 貝類苗種放養

貝類苗種應選擇大小均勻、雙殼能開閉、表面光滑、活力較好、能快速鉆入泥土中的個體。菲律賓蛤仔苗種投放時間為9月末至10月初,規格為200~700 粒/kg,每667 m2投放70 000~80 000 粒,投放面積占全池面積的30%;泥蚶苗種投放時間為2月份,每667 m2投放量為45 kg。因為泥蚶容易遷移到別處,為防止被蟹苗蠶食,需要在蚶埕的四周布置圍網??O蟶苗種投放時間為3—4月,密度800~100 粒/m2。

3.3.4 蟹類苗種放養

蟹苗主要來自海區捕獲,其生命力比較強,養殖過程中成活率較高,品種主要有鋸緣青蟹和梭子蟹。鋸緣青蟹苗種規格為20~30 只/kg,一般分2 批投放,第1 批投放時間為4月中旬,每667 m2投放8 000~10 000 只,第2 批投放時間為8月中旬,每667 m2投放500 只。其間,采用輪捕輪放的方式,將密度控制在每667 m2養殖12 000 只左右。梭子蟹苗種規格為200 只/kg、1 cm 左右,投放時間為4月底至10月中旬,每667 m2投放900 只/kg,其間,根據成活率進行補投。

3.4 餌料管理

蝦苗投放前期,餌料可少投,防止倒藻。在蝦苗體長為2.1~2.5 cm 時,其攝食池塘天然生物餌料,可增強機體生命力。該階段主要培養池塘水色,當從綠色轉變為黃褐色,預示水體轉好,判斷標準以夜晚聚光燈下聚集的浮游生物量決定。14 d 后,蝦苗體長增加,可適當加入紅糖水和益生菌充分發酵后的混合營養液作為補充。前期不要投入過多人工復合飼料,應逐餐混合,分階段適應人工復合飼料。在日常養殖中,根據潮水大小,每天投餌1~2 次鮮活小雜魚、小蝦,投喂量為蟹總體質量的10%。蝦、蟹苗種投放14 d后,可以投放貝苗,貝類可做補充餌料,為蝦、蟹提供良好的礦物質,促進蝦蟹的蛻殼生長,提高抗病力和生長速度。貝類則可攝食蝦、蟹的殘餌及糞便,不需單獨投放貝類餌料。此外,養殖中要避免混養品種的互相殘殺,特別是蟹苗投入后,餌料不足時,蟹苗會蠶食蝦苗。因此,應錯開不同品種苗種投放時間。

3.5 水質管理

苗種投放7 d 內不需要換水,水色為黃褐色。此后,換水量不超過總水量的10%,透明度保持在35 cm 左右。4月底,蟹苗投放后,換水量增加到45%左右,每15 d 在大潮時,換水量可加大至60%,透明度保持在45 cm。養殖過程中加強水質監測,適時加入光合細菌,幫助分解底質,改善水環境,或者投放生石灰和益生菌,保持池塘內環境穩定,增強苗種抵御病害能力。貝類以蝦蟹的糞便和殘餌為食,可促進能量循環,凈化水體。魚類、蝦類、蟹類和貝類混養比例科學搭配時,可實現生態化低污染養殖。

3.6 捕獲

養殖戶常采用網插池底,排出大部分水的插陷網捕撈法。南美白對蝦養殖3 個多月后可輪捕輪放;日本對蝦在5月份開始捕獲;班節對蝦在夏季高溫養殖3 個月后,可捕大留小陸續收成。捕撈貝類,要將蝦塘水位下降至20 cm 左右;縊蟶從5月份中旬開始捕撈;泥蚶養殖到9月底開始收成;菲律賓蛤仔6月初開始捕撈;蟹類6月初采用流刺網陸續收捕。

4 養殖模式對比分析

4.1 單一

目前,福建閩南等地由于蝦苗種質退化,且經常攜帶病毒,造成巨大損失。傳統養殖模式,主要是因地制宜采取魚蝦混養或蝦蟹混養模式,雖可以降低蝦病大面積暴發,但因為低密度養殖,造成海區資源極大的浪費;工廠化養殖模式是高密度集約化高位池、水泥池養殖,池底容易淤積殘餌糞便,造成暴發性蝦病傳播。

4.2 混養

土塘生態混養技術是根據魚類、蝦類、蟹類和貝類不同棲息水層,結合各自食性特征,將池塘空間最大化利用,在池塘里形成餌料營養內循環,提高養殖空間利用率,提升了人工復合餌料的攝食率。

(1)各養殖品種放養密度適宜時,能夠提升對蝦的產量,且不會影響其他混養品種的生長;貝類可攝食沉入池底的魚、蝦殘餌及糞便,為其提供充足的營養,還可凈化池塘水底環境,避免水體出現富營養化,防止養殖前期出現倒藻以及蝦病大規模暴發和蔓延,穩定池塘水質;

(2)混養雜食性魚種,其可追食池塘殘弱病蝦,清除蝦類病原,提高對蝦苗種整體活力和生長速度;

(3)輪捕輪放多品種生態混養,可降低養殖對蝦密度,避免大批次的蝦病傳播和死亡,且魚類、蝦類、蟹類和貝類之間疾病互相感染率較低,減少農藥的使用,減輕海洋水體環境壓力;

(4)不同種類的苗種,需要根據不同季節分次投入;分批投入資金,減輕養殖戶經濟壓力,增強抗風險能力;輪捕輪放,可將先投的苗種收成用于后投的苗種資金鏈上,資金易周轉。

但生態混養模式,對養殖戶技術要求較高,前期養殖環境調控比較繁瑣,對管理者要求也較高,需要準確把控每一批次放苗時間段,每個環節都至關重要,一旦出現問題,會導致各養殖品種大批死亡。

5 實例分析

2019—2020年,福建灘涂采用以上3 種養殖模式開展圍塘養殖實踐,結果顯示,生態混養模式經濟效益均高于單一品種養殖模式。經濟效益對比見表1—3。

表1 南美白對蝦+紅鰭東方鲀+花蛤經濟效益①

表2 斑節對蝦+縊蟶+黃鰭鯛+鋸緣青蟹經濟效益①

表3 日本對蝦+梭子蟹+泥蚶經濟效益①

猜你喜歡
黃鰭蝦苗白對蝦
黃鰭鯛選育新品系“中珠1 號”養殖試驗
黃鰭金槍魚深水網箱養殖技術初探
不同規格黃鰭鯛的形態性狀與體質量的相關性研究
高密度養殖南美白對蝦或者更容易成功
2022蝦苗采購指南全新出爐!近50家優秀苗企等您來挑選
不降價,不促銷,業務員僅3人,他們一年卻能賣出蝦苗50多個億
2021蝦苗采購指南出爐了!近50家優秀苗企等您來挑選
黃鰭鯛苗種淡化技術研究
南美白對蝦大棚高效養殖技術
從“土炮”起家到年銷60億一代苗,他如何念出獨特的“蝦苗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