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解決模式護理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心理狀態及自我效能感的影響

2024-03-27 01:13陳燕君
基層醫學論壇 2024年8期
關鍵詞:潰瘍性結腸炎自我效能感心理狀態

陳燕君

【摘要】 目的 探討聚焦解決模式護理應用于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選取2020年6月—2022年8月陸軍第七十三集團軍醫院收治的120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利用隨機數表法分為2組,每組60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采取聚焦解決模式護理,比較2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焦慮抑郁情況、自我效能感、生活質量改善情況。結果 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74)中軀體功能、精神健康、社會支持和物質生活方面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采取聚焦解決模式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緒及自我效能感,促進患者生活質量的提升,值得推廣。

【關鍵詞】 聚焦解決模式護理;潰瘍性結腸炎;心理狀態;自我效能感

文章編號:1672-1721(2024)08-0102-03? ? ?文獻標志碼:A? ? ?中國圖書分類號:R473.5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非特異性炎癥腸道疾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改善,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率逐漸升高。潰瘍性結腸炎發病原因以及發病機制不明確,病變部位主要以彌漫性、連續性為特點,分布在黏膜層以及黏膜下層組織,臨床表現為腹痛、腹瀉、黏液膿血便。該類病癥持續時間較長,后期容易反復發作,長期服藥治療導致患者出現較大精神壓力,因此需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以改善患者預后[1-2]。常規護理無法根據患者個體差異性進行針對性干預,而聚焦解決模式護理是在心理學基礎上以患者為護理中心,極大挖掘個體力量以及自身優勢,有助于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激發患者治療自信心[3]。本研究回顧性選取2020年6月—2022年8月陸軍第七十三集團軍醫院收治的120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聚焦解決模式護理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6月—2022年8月陸軍第七十三集團軍醫院收治的120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2組,每組60例。對照組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齡20~62歲,平均(42.32±6.34)歲;病程4個月~3年,平均(1.57±0.41)年。觀察組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齡21~65歲,平均(43.51±6.10)歲;病程5個月~3年,平均(1.52±0.37)年。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臨床確診為潰瘍性結腸炎(診斷標準為腸鏡下表現為病變,腸黏膜損傷以及潰瘍出現,患者出現反復腹瀉,腹痛,并伴隨有結腸陣發性痙攣性疼痛,發熱等癥狀,腸黏膜病理學表現為上皮組織損傷);研究前未使用皮質激素進行臨床治療;患者意識清晰,可正常溝通。

排除標準:合并有腸梗阻、腸結核等并發癥狀疾病者;腫瘤患者;合并心肺腎等嚴重病變者;近期具有動脈穿刺史者;研究前使用免疫抑制劑者。

1.3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安排床位后,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醫護人員根據患者基本資料,向患者講解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癥狀、發生原因、臨床表現、危害、使用藥物以及藥物治療后不良反應等內容。指導患者日常生活中合理用藥以及運動鍛煉等,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出院時指導患者正確服用藥物并且定期復查。

觀察組給予聚焦解決模式護理。(1)成立聚焦解決模式護理小組。由主任護師、主任醫師、主治醫生以及常規護師組成護理小組,其中多名工作人員具有心理咨詢師資格證。護理人員需定期進行護理培訓,考核合格后上崗。(2)描述問題。護理人員要與患者及陪護者建立良好關系,詳細了解患者基本資料,采用鼓勵或引導式提問的方式,讓患者說出目前治療過程中的顧慮以及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啟發患者思考,有效發揮患者自身的潛能以及潛在優勢。在描述過程中需要對患者存的在問題做好記錄并制成表格,內容包括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情況、對疾病認知存在不足或存在的錯誤理念、對疾病治療重視程度等;不合理飲食,日常飲食中以自身喜好為主,未實施正常飲食方案;心理狀態,病程較長、治療見效程度不明顯、長期服藥等使患者易出現負性情緒,導致患者不遵醫囑按時按量服藥、較長時間不去醫院復查等情況;運動鍛煉,患者日?;顒渝憻挷缓侠砘蛉狈﹀憻捛闆r。(3)構建目標,合理計劃。醫護人員要與患者共同溝通交流,根據個體情況制定合理方案,尋找最有效的解決方法,從而提高患者治療的積極性。認知干預護理,醫務人員可通過圖片、幻燈片、會議等方式為患者普及疾病知識,制定疾病知識問卷對患者進行調查,及時糾正患者對疾病的錯誤認知,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飲食計劃護理,評估患者自身營養狀況,根據評估結果制定針對性飲食方案,囑咐患者食用清淡、易消化食物,保證少食多餐,必要情況下使用腸內營養制劑對患者進行干預,癥狀嚴重者可先采取腸外營養,緩解后給予腸內營養支持;心理護理,對患者定期進行心理評估,掌握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問題,由心理咨詢師介入進行干預,30 min/次,日常生活中與患者多溝通交流,了解患者不良情緒產生的原因,并根據具體情況予以開導,轉移患者注意力;出院復查,醫護人員定期對患者進行電話隨訪調查,明確患者服藥及運動鍛煉實施情況,并予以正確指導,囑托患者定期回院復查,若機體出現不明問題或不適,應及時入院檢查。

1.4 觀察指標

1.4.1 心理狀態

采用SAS和SDS量表進行評估,2個量表各條目均采用4級評分法。4級評分法評分標準:1分為“沒有或極少有”,2分為“少有”,3分為“大部分時間有”,4分為“絕大部分時間存在”。

SAS評分標準:該量表包含20個條目,得分×1.25轉化為25~100分,總分以50分為分界線,<50分為正常,50~60分為輕度焦慮,61~70分為中度焦慮,>70分為重度焦慮。

SDS評分標準:該量表包含20個條目,得分×1.25轉化為25~100分,總分以53分為分界線,<53分表示正常,53~62分表示存在輕度抑郁,63~72分表示存在中度抑郁,>72分表示存在重度抑郁。

1.4.2 自我效能感

干預前后采用GSES量表評估,量表包括10個項目,主要涉及患者個體遭受到困難以及挫折時的自信心情況。各項目按照1~4級評分法進行評估,1分為“完全不正確”,2分為“尚算正確”,3分為“多數正確”,4分為“完全正確”,總分40分。1~10分表明患者自信心較低;11~20分表明自信心偏低,少部分時間會感到信心不足;21~30分表明自信心較高;31~40分表明非常有自信心,但需要正確看待自我缺點。

1.4.3 生活質量

干預前后采用GQOL-74問卷評估,包括軀體功能、精神健康、社會支持、物質生活4個維度,各項目均按

5級評分法評估,各維度總分100分,分數與生活質量呈正相關。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患者心理狀態比較

干預前,2組患者SAS評分、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SAS評分、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2組患者自我效能感比較

干預前,2組患者GSE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2組患者GSES評分均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2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干預前,2組患者GQOLI-74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

GQOLI-74中軀體功能、精神健康、社會支持及物質生活方面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 討論

有研究表示,潰瘍性結腸炎發病機制與患者免疫、遺傳、環境等因素具有相關性,臨床表現為腹瀉、腹痛等癥狀。由于人們生活習慣以及飲食結構的改變,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率上升,并且趨于年輕化[4]。該病癥具有病程較長、治療難度大、費用昂貴等特點,被納入現代難治病證范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部分研究表明,潰瘍性結腸炎臨床癥狀與患者心理情緒存在一定關聯[5-6]。潰瘍性結腸炎屬于終身慢性疾病,在病情發展過程中會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造成影響,因此需早診斷早治療,防止后期復發。常規護理措施在實施過程中被動性較高,無法對患者進行針對性指導,預后效果不理想。聚焦解決模式護理注重每位患者的個體化需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尊重患者,并且通過教育、引導、輔助等方法,提高患者的認知及治療自信心,改善患者生活質量[7]。

在應用聚焦解決模式的過程中,尊重患者,以患者為中心,及時發現問題,并予以解決,進而促進預后[8]。本研究中,干預后觀察組的心理狀態優于對照組,說明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采取聚焦解決模式護理干預,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狀態。分析原因為聚焦解決模式護理注重患者的心理問題,定期對患者進行心理評估,由心理咨詢師進行介入干預,在日常與患者的溝通中發現不良情緒問題,及時予以開導,從而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提升治療效果[9]。本研究中,干預后觀察組GSES評分高于對照組,說明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采取聚焦解決模式護理干預,可以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分析原因為在聚焦解決模式護理過程中通過對患者的認知干預、心理干預,有效提高患者對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改善不良情緒,樹立治療自信心,從而提高自我效能感。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利于患者疾病的快速好轉[10]。本研究中,干預后觀察組各方面的生活質量好于對照組,說明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采取聚焦解決模式護理干預,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聚焦解決模式中,充分尊重患者,通過溝通交流,掌握患者疾病認知、心理、飲食、運動、服藥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個體情況制定合理的干預方案,幫助患者有效解決影響疾病治療效果的問題,增加患者治療積極性,促進后期恢復,提高患者生活質量[11]。

綜上所述,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采取聚焦解決模式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緒和自我效能感,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猜你喜歡
潰瘍性結腸炎自我效能感心理狀態
美沙拉嗪口服聯合保留灌腸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效果
探究自我效能感理論下的高職英語自主學習策略
談談播音創作主體的心理素質
基于《初、高中過渡階段學生心理狀態及學習狀態調查》的分析
Motive與Motivation:從休謨的動機論到動機論的休謨主義
自我效能感對高校大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影響
高校教師歸因方式、自我效能感與工作績效的關系研究
腸炎清對ICUC大鼠結腸組織TLR4、NF—κB蛋白表達、TLR4mRNA的影響
美沙拉嗪聯合雙歧三聯活菌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效果
淺析高職英語自主學習中自我效能感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