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實現穩健發展的關鍵因素——財務風險控制

2024-03-29 05:03王瓊
大眾投資指南 2024年1期
關鍵詞:多元化資金經營

王瓊

(諸城市隆嘉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山東 濰坊 262200)

本文通過對多元化戰略背景下集團企業財務風險的分析,能夠幫助其客觀認識到多元化發展過程中的財務風險,提高其風險評估能力,強調自我風險排查能力,形成系統化、全面化的風險體系。

此外,集團企業還可通過對財務風險的研究,調節企業多元化發展方向與路徑,根據財務風險的反饋,調整企業的經營重心與戰略規劃,更好地達到多元化發展目的,形成與集團企業相適配的多元化戰略目標。由此,本文對相關內容進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

一、多元化戰略與財務風險相關基礎內容

多元化戰略也稱為多角化經營戰略、多角化增長戰略、多樣化戰略以及多產品戰略,作為一項開拓發展型戰略,是企業實現多品種或多種經營的長期規劃,能夠盡量增大產品大類和品種,擴大企業的市場范圍和影響力,發揮企業特長,利用其資源優勢,實現企業經營效益,保障企業永續經營與發展。

多元化戰略形式多樣,但主要可歸結為如下幾種類型:一是同心多元化戰略,也稱為集中化多元化經營戰略,即在現有的生產技術條件基礎上,制造與原產品用途不同的新型產品,例如汽車零配件生產商也生產摩托車、拖拉機等零配件。

二是水平多元化經營戰略,也稱為橫向多元化經營戰略,即企業生產新產品銷售給原市場客戶滿足其新的需求,如生產食品原料銷售給食品加工廠,后又生產農藥化學品銷售給農民。

三是垂直多元化經營戰略,也稱為縱向多元化經營戰略,具體又包括前向一體化經營戰略和后向一體化經營戰略,前者即為原料企業向加工企業發展;后者即為加工企業向原料企業拓展。

四是整體多元化經營戰略,也稱為混合式多元化經營戰略,即企業向與原產品無關的市場經營范圍擴展,如醫藥行業向鋼鐵行業發展、文化行業向銷售行業發展等[1]。

二、多元化戰略背景下集團企業財務風險表現

(一)多元化戰略加劇籌資風險

集團企業實行多元化發展戰略,意味著其需要更多的營運資金,直接加大了企業的資金壓力,籌資風險直線上升。

其一,集團企業的籌資結構不易把握。盡管集團企業選擇的多元化戰略與企業主營業務模塊相近,但仍是企業涉獵較少的方面,經驗不足,在這種情況下,企業開展多元化經營活動,資金需求直線上升,現有資金存量或無法滿足企業資金缺口,且面對陌生的經營板塊,集團企業的新舊業務很難在短時間內發揮協同效應,集團企業無法準確把握籌資規模,極易造成企業資金結構失衡。

其二,部分集團企業的外部籌資渠道單一。通常情況下,集團企業的資金渠道分為外部融資與內部融資,其中,內部融資多以經營所得為主,外部融資多以銀行借款為主,且大部分都是短期信貸,這對向多元化發展的集團企業來說極易造成風險集中,且還款壓力大,一旦出現利率危機,會直接將企業的財務風險演化為財務危機。

綜上,多元化戰略背景下,集團企業資金需求增加、不確定性也增加,直接導致集團企業的負債結構與期限結構不合理,控制權、經營權分散,資本結構不平衡[2]。

(二)多元化戰略增加投資風險

多元化戰略下,集團企業跨向不熟悉或熟悉度較低的行業上去,如何確定企業的跨行方向與領域,是值得集團企業反復思考與琢磨的內容,由于對該方面考慮不到位,也就導致企業出現了投資風險。

一方面,集團企業缺乏科學有效的投資計劃。部分集團企業對新領域的分析、研究并不徹底,或只看到了眼前利益,沒有考慮到長期利益,對投資風險缺乏有效預見,直接造成集團企業資金虧損,多元化戰略的盲目性明顯,預期投資效益無法達到。

另一方面,集團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較低。很多集團企業在實施多元化戰略的時候,處處都存在資金短缺的地方,迫于融資壓力,集團企業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形成了較為密切的關系,以借款維持企業經營,再加上企業盲目投資,直接損害了企業利益,再加上一些不良的資金侵占行為,直接降低了資金使用效率,不利于企業多元化戰略的實施。

(三)多元化戰略影響營運能力

營運能力主要反映在企業的償債指標和變現能力上,通常情況下,集團企業的營運能力越強,說明其現金流越穩定,財務風險也就較低,在此基礎上實行多元化戰略,成功率更大,但目前來看,多元化戰略影響下,集團企業的營運能力尚待考察。

一方面,資金回流速度顯然變慢。隨著多元化戰略的深度實施,集團企業的營業收入呈現短暫且明顯的增加,但這種增加也是因為集團企業為擴大市場占有率采用了較為寬松的信用政策實現的,這直接拉長了資金回流的戰線,大量的資金被占用,其貨幣時間價值無法發揮,可能導致集團企業出現資金鏈斷裂危機[3]。

另一方面,多元化戰略的實施可能會誘發企業內部控制問題。多元化戰略意味著集團企業在有限且固定的經營模塊上開啟新的板塊,但原有的內部控制卻并未及時調整,人員配置合理性有待提高,各層級人員身兼數職,其專業性尚待考察,勢必會增加企業經營風險,進而反饋到財務風險上。

(四)多元化戰略影響收益分配

多元化戰略使得集團企業資金需求上升,意味著集團企業必須留存更多的內部資金,因此在收益分配上自然也要向更多的資金留存方面偏向,但這就意味著分配給股東、員工等利益相關者的資金數額減少,集團企業或會因為利潤分配不足而造成員工不滿、股價下跌等負面影響,若不能妥善解決收益分配問題,勢必增加財務風險。盡管部分集團企業采用了較為穩定的低股利政策,找準了企業發展與所有者利益間的平衡點,但實施效果并不明顯。

三、多元化戰略背景下集團企業財務風險控制

(一)提高集團企業籌資能力

多元化戰略并不是要求集團企業盲目進軍其他行業,而是在兼顧企業現有業務的情況下,有計劃地開拓新領域,以此反饋到籌資計劃上,保證資金籌資科學及時,而不是盲目地覺得資金越多越好。

一方面,集團企業需對現有業務情況進行重新評估,明確集團企業的經營重心,實現主業、副業協同發展、管理。集團企業需加強對經營環境的評估,保證行業發展情況以及資源掌握情況等,如果評估結果不友好,就必須剝離資產,回歸主營業務,穩定發展后再考慮其他業務。此外,積極識別集團企業能夠獲得的協同機會,引入價值鏈分析理念,確定企業的經營組合后再考慮資金等資源的需求與分配。

另一方面,拓寬企業籌資渠道。在多元化戰略的影響下,企業必須找準財務風險與經營風險間的平衡點,過多、過高的資金會增加企業的償債壓力,過少的資金不利于集團企業的正常運作。為保證集團形成科學的資產規模,強調資金牽制,集團企業必須改善傳統單一的資金方式,積極拓寬籌資渠道。

例如,轉換融資門徑,向債務融資和股權融資發展,分散財務風險;還可選擇發行可轉換債券、附認股權證的債券等。待集團企業實現盈利后,可形成專業度高的融資部門,針對集團企業多元化戰略需求以及實際經營情況,制定可行度和針對性都更強的籌資方案,保證集團企業有個合理的債務機構,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

(二)強調投資風險防范

多元化戰略是集團企業未來發展的必經之路,意味著在原有的經營內容上,必須添加與企業相關或無關的行業產業,但如果沒有把握好二者間的關系,只會導致集團企業投資戰線過長,資金耗費嚴重。鑒于此,筆者建議從如下方面防范集團企業多元化戰略背景下的投資風險。

首先,明確集團企業的投資目標與方向,強調多元化戰略風險管理。集團企業必須掌握多元化戰略的深度含義,轉換傳統狹隘的認知思維,根據集團企業當前定位,客觀衡量其多元化發展程度,避免盲目投資或增加經營項目。

一是以現有的主業為核心,向周遭輻射,確定集團企業的投資方向與目標,保證集團企業現有的主業能夠對其投資項目與內容予以一定的支持。二是制定健全的項目投資決策制度,發揮“三重一大”作用,對投資項目的可行性與經濟性進行深度調研,包括投資成本、投資預測以及投資所得等,集團企業還可成立投資風險基金,降低投資失敗產生的財務風險影響[4]。

其次,形成健全的多元化投資風險管理部門,有序調整內部崗位與人員職責內容,從集團企業整體上提高對各類風險的管控。第一,樹立風險的全過程管理理念,對投資風險進行全過程管控,準確且及時地掌握新業務經營狀態,通過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聯合防范盡可能地降低財務風險發生概率。第二,強調投資風險的重點防范。在全面風險管理的基礎上,對重點內容進行重點把控,形成有效的風險預警系統,找準企業投資業務進行中的風險點,保證投資項目的順利完成。

(三)持續加強營運管理

針對多元化戰略下的營運風險,這里提出了如下幾點改善建議。

第一,致力于提升企業的資金周轉效率,降低流動性風險,強調賬款回收與管理。一方面,集團企業必須保證投資質量,提升集團企業的多元化競爭力,實現更大的經濟流入,合理調整生產策略與銷售策略,強調科學的存貨持有量,降低賒銷頻率,提高賒銷質量。

另一方面,強調已形成的應收賬款的管理。為擴大企業的多元化市場占比,集團企業的應收賬款規模逐年擴大,為保證健康的資金流,集團企業必須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強調相關部門對應收賬款的風險管理意識,做好客戶信用管理,并根據合作狀態動態調整客戶信用,明確財務部門和銷售部門的催收職責,做好賬款催收工作,提高集團企業的應收賬款回款量。

第二,通過集團企業內部控制的調整,減輕多元化戰略下的營運風險。一是優化人員配比。人力資源的調整并非根據多元化戰略的需求盲目進行人才隊伍擴充,而是該清退清退、該調整調整,例如多元化戰略下,集團企業的人才也需要進行多元化發展,像財務人員,單一型人才必須向多元化轉型,對現有市場上先進的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進行涉獵;而管理層人才,集團企業在現有管理人才能力基礎上,突出培養其市場判斷力、決策分析力等,能夠根據集團企業情況,制定出合理的多元化發展策略,因此人才改進對集團企業的多元化發展十分必要。

二是進一步豐富集團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和管理結構。內部控制制度是集團企業行為行動的基本約束,在多元化戰略經營理念的引導下,集團企業必須在現有內控制度內容上豐富其內涵,納入多元化戰略要求下的內容,強調制度的執行與約束,保證集團企業采取的各項發展措施與手段不會與企業的經營效益背離[5]。

(四)改進集團企業收益分配

多元化戰略背景下,集團企業更要兼顧好資本籌集與收益分配,滿足集團企業多方需求。

第一,明確多元化戰略下集團企業的收益分配基本原則,即守紀依法、積累與分配并重、投資與收益對等、利益兼顧等原則;最大程度上保證兩大比例間的均衡性。

第二,明確多元化戰略下集團企業的收入分配程序。首先,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多元化戰略下,集團企業的運行受到市場發展變化的干擾力度更大,因此集團企業在進行收入分配時必須首先考慮以前年度的虧損。其次為應對有可能出現的風險和經濟市場的各種不穩定因素,集團企業必須提取盈余公積和任意公積金,消除企業多元化發展要求下可能會發生的財務風險。最后向企業利益相關者分配利潤。多元化戰略下企業更要強調以人為本,“知識資本”在集團企業多元化經營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所以企業必須恰當考慮這部分人員收益分配。

第三,優化集團企業收益分配手段。集團企業多元化發展勢必提高了財務核算的難度,其必須持續更新會計方法,提高會計核算質量,如實反映企業財務情況,尤其是在多元化戰略要求下,集團企業收益計量的不確定性增加,會計計量的不準確和不完善是造成集團企業收益分配出現問題的重要誘因,因此集團企業必須選擇可真實反映財務狀況的核算方法,積極引入現代先進核算程序與手段,這也符合財務管理轉型的社會趨勢。

第四,做好收益分配過程中各相關方的溝通工作,兼顧好集團企業的長期利益與短期利益。多元化戰略下,集團企業必須處理好財務關系,積極就收益分配問題展開溝通,充分調動企業各層級人員工作積極性,滿足企業多元化戰略發展要求。

四、結束語

綜上,集團企業開展多元化經營,這是符合企業發展觀念和市場規律的,但由此而產生的財務風險也值得企業注意。通過本文對相關內容的闡述,發現集團企業在多元化戰略引導下還存在如下財務風險:籌資渠道狹窄、資產結構失衡、投資可行性研究不到位、投資效率低下、營運能力待提升、收入分配不科學等,結合集團企業多元化發展需求,也從如下方面提出了財務風險防范措施:擴寬籌資渠道,保持科學的資產結構,優化集團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做好投資市場分析,保證投資可行,穩步提升投資效率;強調集團企業現金流管理,清理集團企業應收賬款,保證企業資金鏈穩定;明確收益分配先后順序,提高集團企業利益相關者的滿足感,更好地參與到多元化戰略中去。鑒于多元化經營牽扯甚廣,筆者能力有限,提出的部分觀點策略較為片面,未來會加深對該課題的學習,力求提出更具操作價值的財務風險防范策略,幫助集團企業更好地實現多元化運作目標。

猜你喜歡
多元化資金經營
德國:加快推進能源多元化
一周超大單資金凈增(減)倉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單資金凈增(減)倉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單資金凈增(減)倉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單資金凈增(減)倉股前20名
這樣經營讓人羨慕的婚姻
滿足多元化、高品質出行
變爭奪戰為經營戰
“特許經營”將走向何方?
柔性制造系統多元化實踐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