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我效能在中青年PCI術患者恐懼疾病進展與生活質量間的中介效應*

2024-03-30 08:26盧耀瓊陳務賢李高葉崔嘉盛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內科廣西南寧市530021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24年6期
關鍵詞:恐懼進展效能

盧耀瓊 陳務賢 李高葉 李 月 崔嘉盛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內科,廣西南寧市 530021

冠心病是威脅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現已成為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近年來,中青年冠心病的患病率逐漸升高且呈年輕化趨勢,20~49歲中青年發病率年平均增長速度為6.37%[1]。目前經皮冠狀動脈穿刺術(PCI)是改善心肌血流灌注的主要治療方式,但支架植入術后仍有20.0%~60.0%的再狹窄風險[2]。由于冠心病易反復發作,疾病癥狀的疼痛不適和疾病的不可預測性,對于承擔著重大家庭和社會責任的中青年而言,患者一旦患病,其實現自我價值的能力被迫減弱,極易因身體、家庭和社會等多重壓力產生恐懼疾病進展(Fear of progression,FOP)情緒或恐懼疾病的復發,嚴重的恐懼情緒影響患者的治療信念和治療依從性,繼而極大降低心臟康復配合度與執行力[3]?!白晕倚堋弊鳛檎{節負性情緒及進行自我壓力管理的核心要素,是一種積極的心理資源,與患者的預后及生活質量有不可或缺的意義。目前,關于中青年PCI術患者恐懼疾病進展的現狀及自我效能、恐懼疾病進展和生活質量三者間的作用路徑和作用效力尚未見報道。因此本研究旨在了解中青年PCI術患者FOP的現狀并分析自我效能在恐懼疾病進展與生活質量間的中介效應,為有效識別患者的恐懼情緒,減輕焦慮及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幫助中青年PCI術患者順利回歸家庭生活及工作提供參考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22年11月—2023年5月在某院心內科住院治療的進行PCI術的241例中青年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診斷為冠心病,且病情處于穩定期(無嚴重心律失常、猝死風險,靜息狀態下無呼吸困難);(2)年齡18~59歲;(3)擇期行PCI術后;(4)意識清楚,有閱讀能力或與調查人員交流無障礙,自愿參加本研究。排除標準:(1)合并惡性腫瘤患者或有其他嚴重慢性病患者;(2)已參加其他類似研究患者。本研究已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2023-K105-01)。

1.2 調查工具

1.2.1 一般資料調查表:包括年齡、性別、居住地、文化程度、婚姻狀況、職業、家庭人均月收入、子女情況、冠心病家族史、心肌梗死病史、合并癥個數、病程共12個條目。

1.2.2 恐懼疾病進展簡化量表(Fear of Progression Questionnaire-Short Form,FoP-Q-SF):包含生理健康和社會家庭2個維度,共12個條目??偡譃?2~60分,總分≥34分表示患者FOP心理功能失調的界限點,得分越高表示越恐懼。

1.2.3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4](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包含10個條目,總分為10~4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越有自信應對疾病。

1.2.4 中國心血管病人生活質量評定問卷(CQQC)[5]:分為6個緯度,共24 個條目,總分 0~154 分,得分越高說明生活質量水平越高。

1.3 調查方法 研究者經過統一培訓在取得患者同意后發放問卷,其向患者解釋研究目的和填寫注意事項,由患者獨立完成問卷,自行填寫困難者由研究者以無任何暗示語言的方式講解問卷內容并協助填寫,問卷填寫結束當場查驗收回。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6.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相關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采用AMOS28.0軟件構建結構方程模型,并用偏差校正的非參數百分位Bootstrap程序對模型進行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中青年PCI術患者一般資料 本研究共發放問卷245份,回收有效問卷241份,有效回收率為98.4%。其中男190例(78.8%),女51例(21.2%);已婚228例(94.6%),婚/離異/喪偶13例(5.4%);小學及以下79例(32.8%),初中68例(24.1%),高中/中專52例(21.6%),大專及以上42例(17.4%)。

2.2 中青年PCI術患者恐懼疾病進展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生活質量量表及各維度得分 相關結果顯示,本研究PCI術患者FOP總分(33.73±5.82)分,其中FoP-Q-SF≥34分132例,FOP心理功能失調發生率達54.8%,處于中等偏高水平。自我效能感得分為(25.09±5.53)分,處于中等水平;其中51例(21.16%)患者自我效能感水平較低,145例(60.17%)患者自我效能感處于中等水平,45例(18.67%)患者自我效能感水平較高。中青年PCI術患者恐懼疾病進展(生理健康、社會家庭)、自我效能感、生活質量(體力、病情、醫療狀況等)得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各量表及維度得分詳見表1。

表1 中青年PCI術患者FOP、自我效能、生活質量得分

2.3 中青年PCI術患者恐懼疾病進展、自我效能及生活質量的相關分析 Pearson相關分析顯示,PCI術患者FOP總分與自我效能、生活質量均存在顯著負相關(r=-0.500,P<0.01;r=-0.524,P<0.01);自我效能與生活質量存在顯著正相關(r=0.545,P<0.01)。見表2。

表2 中青年PCI術患者恐懼疾病進展、自我效能與生活質量評分間的相關性(r值)

2.4 自我效能在中青年PCI術患者恐懼疾病進展及生活質量間的中介效應 采用Harman單因素檢驗方法對本研究量表的所有條目進行未旋轉因子分析,結果顯示共抽取10個特征值>1的公因子,其中第1個公因子對總變量的解釋率為28.8%,低于40%的臨界值[6],說明不存在共同方法偏差,可進行下一步數據分析。運用AMOS 28.0軟件構建結構方程模型,計算標準化的路徑系數,見圖1。通過修正指數對模型進行修正,擬合結果顯示:χ2自由度比(χ2/df)=2.494,擬合優度指數(GFI)為0.867,調整的擬合優度指數(AGFI)為0.826,近似誤差均方根(RMSEA)為0.069,擬合指數均達到要求,該模型可接受。采用Bootstrap法隨機抽取5 000個樣本,結果顯示,Z值均>1.96,且各路徑效應的95%CI均不包含0,表示中介效應成立??謶旨膊∵M展通過自我效能對生活質量的間接作用為:-0.544×0.366=-0.199,其對總效應的貢獻率=-0.199/(-0.599)×100%=33.2%。具體效應分解值見表3。

圖1 自我效能在恐懼疾病進展與生活質量間中介效應的結構方程模型(標準化)

表3 自我效能中介模型各變量效應值(標準化)

3 討論

3.1 重點篩查評估,及時給予針對性疏導 本研究中,中青年PCI術患者FOP心理功能失調發生率占54.8%,稍高于杜培娟等[7]的研究結果。分析原因可能是本研究中患者多為男性并且事業處于發展期,其作為家庭經濟及精神的重要支柱,病情惡化將進一步增加家庭負擔及影響個人價值實現。其次,PCI術后需終身服藥,疾病的慢性持久性和不確定性、高復發率、擔心影響生活、工作和社交等多重壓力,使患者產生顯著的恐懼疾病進展心理。中青年PCI術患者FOP心理功能失調發生率較高,因此醫護人員應注意識別中青年PCI術患者FOP狀況,可通過健康宣教、放松訓練、認知行為療法、音樂療法其他心理干預等方式及時給予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對于降低患者的FOP水平意義重大。

3.2 提高自我效能水平,穩固自我管理核心力量 研究結果顯示,大部分中青年PCI術患者自我效能感不足,原因可能是缺乏對疾病的充分了解和知識,對于應對措施不夠自信;疾病癥狀和治療帶來的疼痛不適、對慢性病的長期治療降低了患者對抗疾病的信心[8],沉重的心理壓力影響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自我管理行為,從而促進疾病的復發。醫務人員可通過正念減壓或同伴教育等方法指導中青年PCI術患者進行自我激勵,穩固自我管理核心力量可提高患者的自我調節能力和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形成積極的態度。

3.3 中青年PCI術患者自我效能、恐懼疾病進展及生活質量的相關性 本研究中,中青年PCI術患者自我效能與FOP呈負相關。自我效能感越高的患者,其應對疾病和困難的態度越積極,對治療效果更有信心;而低水平自我效能感的患者面對疾病所帶來的不良影響時,情緒波動較為明顯,往往過分擔憂焦慮,FOP程度加重。中青年群體“上有老下有小”,并且事業處于上升期,若高水平的FOP未解決或應對無效,不僅影響治療信念和治療依從性[9],還容易導致興趣減退、過分憂慮、急躁易怒和睡眠障礙等,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是PCI術治療的目標之一,值得引起醫護人員及患者自身的重視。

3.4 自我效能在中青年PCI術患者恐懼疾病進展和生活質量間具有中介效應 本研究顯示,自我效能在FOP和生活質量間的中介效應占33.2%,說明FOP不僅可以直接預測生活質量,還能夠通過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影響生活質量,中青年PCI術患者FOP對生活質量的效應中有33.2%是通過自我效能的中介效應發揮作用。因此,提高中青年PCI術患者的自我效能對于降低患者恐懼水平及提高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醫護人員應指導患者充分地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更主動地獲取疾病相關知識,主動尋求社會支持及利用社會資源,增強患者自信心、緩解壓力,從而緩解過度恐懼心理,提高生活質量[10]。

綜上所述,中青年PCI術患者恐懼疾病進展與生活質量間存在直接關系,且自我效能在恐懼疾病進展與生活質量間起部分中介作用。提示是在臨床護理實踐中,應制定針對性的護理及宣教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可通過提供信息、設定目標、指導改善生活方式、積極尋求支持和幫助、積極心理干預等方式引導患者增強信心、積極應對,從而降低疾病恐懼,達到改善生命質量的目的。本研究的不足之處在于僅調查了1所三級甲等醫院的中青年PCI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樣本代表性存在一定局限性。未來可開展多中心、大樣本、長期的縱向調查探索更全面的數據,進一步了解中青年PCI術患者在不同康復階段的恐懼疾病進展水平及追蹤各變量隨時間變化的關系。

猜你喜歡
恐懼進展效能
遷移探究 發揮效能
Micro-SPECT/CT應用進展
同時多層擴散成像對胰腺病變的診斷效能
充分激發“以工代賑”的最大效能
住校記:她在夢里表達恐懼
恐懼更奇怪
恐懼
恐懼的對立面
唐代前后期交通運輸效能對比分析
寄生胎的診治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