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英語繪本閱讀教學策略

2024-04-04 14:04倪曉蓉
小學教學參考(綜合) 2024年2期
關鍵詞:主題意義繪本閱讀教學策略

倪曉蓉

[摘 要]主題意義探究是語言學習的重要內容?;谥黝}意義探究實施繪本閱讀教學,是豐富英語課程資源、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有效途徑。在五年級英語教學中,教師可結合“攀登英語閱讀系列·分級閱讀”第四級的繪本Daddy Robot的教學,從對主題意義的把握、聯結、探究、領悟、深化五個方面,引導學生展開主題意義探究,以充分發揮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主題意義;繪本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3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4)06-0065-04

主題,指圍繞人們生活、學習和工作的某一范圍而展開的話題類別。它是英語課程內容六要素之一,具有聯結和統領其他要素的作用,為語言學習和課程育人提供語境范疇。主題意義指作者圍繞主題,通過語篇的語言內容和表現形式傳達的核心思想或深層含義,往往與文化內涵、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相關。主題意義探究下的語言學習,即通過一系列的語言學習和思維活動,挖掘主題所承載的語言內涵和意義,建構新概念,發展思維能力,形成積極的社會情感,促進語言、文化、思維、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全面發展的過程。英語繪本因主題突出、故事性強、語言復現率高、貼近學生生活等優勢,是對現行教材內容進行補充的重要資源。在英語課堂上,選擇導向正確、語言豐富、難度適中的繪本,進行主題意義探究,是推動學生深度學習,引領學生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融合發展的有效途徑。

下面,筆者以譯林版英語教材五年級下冊Unit 8 Birthday為例,結合“攀登英語閱讀系列·分級閱讀”第四級Daddy Robot繪本,闡述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英語繪本閱讀教學策略。

一、研讀文本走進故事,把握主題意義

在Daddy Robot這一繪本中,主人公Ben有一個會制造各種機器人的工程師爸爸。但爸爸忙于工作,每當Ben想要和他一起讀書、玩耍時,他都會用一個機器人代替自己陪伴兒子。在Ben生日來臨之際,他想要制作一個特別的機器人送給兒子??僧斔儐朆en想要什么機器人時,Ben的回答讓他非常驚訝。聽了Ben對“Daddy Robot”的描述,他終于明白兒子真正需要的是他的陪伴。在Ben生日當天,他化身“Daddy Robot”給了兒子一個驚喜。父子倆共同度過了快樂的一天。從內容上看,這一繪本故事的主題范疇是人與自我,凸顯的情感價值是父子親情、愛與陪伴;從語言上看,這一繪本故事主要運用了一般現在時及情態動詞“can”,涉及職業及活動類詞匯,比較適合五年級學生學習。因此,筆者將教學對象設定為五年級學生,同時以“Daddy Robot”這一特別的生日禮物為切入點,把它作為五年級下冊Unit 8 Birthday單元教學的融合繪本。

基于上述分析,教師在設定教學目標時,除了要關注學生對繪本的整體理解,依托繪本教學發展學生的觀察、思維、想象和語言表達能力,還要引導學生通過圖片和語言體會繪本人物的情感,學會理解父母的愛,表達對父母的愛。

二、創設情境導入故事,聯結主題意義

真實的語言情境,能使教學內容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更易激發學生的語言交際興趣,聯結主題意義。在本課教學中,教師基于對文本內容的分析及本課的語言基礎,在課始以生日這個話題進行導入,以舊帶新,聯結主題意義,引導學生進入故事情境之中。首先,通過熱身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跟隨音樂進行律動,并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家庭、愛好、生日等與故事有關聯的話題進行自我介紹。其次,鼓勵學生互動交流,激活語言。教師圍繞“birthday”這一話題,結合本課的主要語言內容“When is your birthday?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your birthday?”及延伸問題“What special gift do you have?”,組織學生進行交流,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語言,做好鋪墊。最后,創設情境,導入課題。教師呈現故事主人公Ben,讓學生猜猜他想要的特殊禮物是什么,從而初步感知文本主題。

整個導入環節,教師先圍繞教材中的話題,通過對話交流“你的生日是什么時候?你在生日時會做什么?你想要什么生日禮物?”引出繪本主人公Ben,讓學生猜猜他想要什么生日禮物;再通過制造認知沖突,有效聯結主題意義,引出繪本主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三、雙線并進推進故事,探究主題意義

主題意義的探究過程,實際上是對閱讀內容不斷挖掘的過程。教師要通過設置問題、開展活動,引導學生觀察、思考、想象、表達,逐步感知故事內容,理解故事內涵,實現語言和思想的充分表達。在本課教學中,教師重點抓住情節發展線、情感起伏線兩條線,逐步引導學生對主題意義進行探究。

1.抓住情節發展線,理清故事脈絡

明晰的教學主線就好比一條精品旅游路線,能把學生帶進一處處風光秀麗的景點,使課堂教學有條有理、環環相扣、重點突出、精彩紛呈,讓學生循序漸進地走進文本、深入文本、理解文本。

Daddy Robot為故事類繪本。全文圍繞主線Ben的生日愿望展開,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故事背景,通過看圖預測、閱讀故事、表達交流,了解Ben和爸爸的生活常態。偉大的工程師爸爸會制作各種各樣的機器人,每次Ben需要他陪伴的時候,他就送給Ben一個機器人,代替他陪伴兒子打球、下棋、讀故事。第二部分是故事沖突,通過對父與子生日前談話的思考和分析,了解父與子對特殊禮物的不同理解;從Ben對自己想要的特殊的生日禮物的描述和父親的表情變化中,體會兒子對親情的渴望以及父親所感受到的情感沖擊。第三部分為故事高潮部分,通過對生日當天場景的描述、父與子活動的想象,體會父與子在互相陪伴中度過美好一天的幸福感受。父親在生日當天扮演“Daddy Robot”,用行動詮釋了對兒子的愛與理解。教師將繪本劃分成三個部分,理清了故事的發展順序,既便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故事內容,了解故事中主要人物的所思所想,又有助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主題意義,深入理解主題內涵。

2.抓住情感起伏線,領會故事內涵

情感是態度的一部分。它與態度中的內向感受、意向具有協調一致性,是態度在生理上一種較復雜而又穩定的生理評價和體驗。繪本故事的情感基調,能幫助學生感悟故事的主題意義。因此,在本課教學中,教師結合故事發展過程中Ben的情感變化,即從第一部分的失落到第二部分的期待,再到第三部分的驚喜,以之為沖突點和聯結點,緊緊扣住主題意義,通過不同的教學策略和多維的語言活動,幫助學生慢慢地感知、理解、建構和遷移主題意義。這樣教學,使繪本學習不再是單調的語言學習,而成為情感與意義的體驗場,既能深化學生的學習體驗,又能促進學生的立體式成長,可謂一舉兩得。具體可以采用以下三種方法。

(1)圖片觀察,直觀感受

課堂上,教師充分利用繪本故事中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從圖片的色調、圖片的場景、人物的表情等方面,直觀感知Ben的情緒。

(2)歌謠創編,對比情緒

故事中,父親制造的機器人和父親都為Ben做了同樣的事情,但給Ben帶來的感受卻是完全不同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兩首歌謠的創編,凸顯主人公不同的情緒,形成鮮明對比。

Chant A:主要描繪生日前,父親每次送各種機器人陪伴Ben時,Ben的情緒。

內容如下:Sad,Sad.Im very sad. Dad is busy. He cant play with me. Take this robot. Take that robot. Robots can do anything, but cant be Daddy.

Chant B:主要描繪生日時擁有父親的陪伴的Ben的情緒。

內容如下:Happy,happy. Im very happy. Daddy is coming. He can play with me. What a special gift. What a happy birthday. I dont want any robots, but a great daddy.

這兩首朗朗上口的歌謠,不僅有對兩個不同階段的故事內容的整理,更有對不同情緒的直觀表達,引導學生在對照中體味情節的變化、情緒的變化。

(3)音樂渲染,情感浸潤

課堂上選擇和運用一些合適的背景音樂,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入情入境。在本課教學中,教師充分利用不同的音樂來渲染故事背景、人物情緒。如針對生日當天,Ben從一開始面對一桌機器人時的沮喪,到聽見敲門聲,打開發現是父親時的驚喜,再到和父親一起玩耍時的喜悅這三種心情,教師分別運用了三段音樂來進行銜接。這樣通過音樂渲染給予學生微妙的心理暗示,不僅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還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深入探究主題意義。

四、多措并舉理解故事,領悟主題意義

學生雖是學習的主體,但學習能力相對有限,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學習能力和“最近發展區”,圍繞主題意義,對繪本中的關鍵信息及重難點知識等進行整合,為學生搭建學習的腳手架,幫助學生明理明情、啟智增慧,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品質。

1.適度留白,激發想象

在課堂中適度留白是給學生留下想象和創造的空間,啟發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繪本故事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教師充分把握這些可以發散思維的關鍵點,引導學生思考想象、表達交流,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本課教學中,教師重點抓住三個情節,引導學生想象與表達。一是圍繞Ben父子的日常生活,“Every time when Ben needs his Dad. His Dad will say, take this robot. Why not play with this robot?”,讓學生發揮想象,創編對話,即創編當Ben有其他需求時,父與子的對話內容;二是抓住Ben對“Daddy Robot”的渴望,在閱讀課文前,讓學生想象Ben眼中的“Daddy Robot”的形象;三是抓住生日當天,父親以“Daddy Robot”的形象出現在Ben面前后,想象并表達他們在一起做的事情。三個時間節點,三重想象,三重表達,學生在這一過程中不斷深入人物的內心世界,理解故事蘊含的意義。

2.把握關鍵,啟發思考

故事教學講究起承轉合,有高潮、有沖突、有轉折。這一繪本故事的轉折點在生日前夕,父與子關于special gift的不同認知,以及由此給父親帶來的沖擊。教學中,教師通過“What special gift does dad want to give?”“what special gift does Ben want?”兩個問題,引導學生推斷父與子的不同心理,理解兒子Ben的渴望;通過問題“How does dad feel?”引導學生體會父親的困惑。學生代入父親角色,并表達父親的想法:“Ben,Im sorry. I give you so many robots. I think its my love to you. I think they can make you happy.”隨后,教師追問:“So for Dad, robots equal love to Ben. But,does Ben think so?”教師以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使學生理解Ben對父親溫暖陪伴的渴望。

3.巧用板書,深化理解

課堂中,設計得當的板書能簡練、系統地體現教學內容,提供記憶的框架結構,同時以明晰的視覺符號啟迪學生的思維。在本課教學中,教師就充分利用板書(見圖1)的功能,幫助學生梳理文本,揭示故事內涵。從故事中,學生了解到父親給予兒子Ben的萬能機器人(Daddys robots)和Ben需要的“Daddy robot”雖然都能夠做同樣的事情,但是前者并不能讓Ben高興,后者卻讓Ben欣喜萬分。對比這兩種能力及其帶給Ben的不同感受,教師通過問題“Why is Ben sad with Daddys robots,but happy with Daddy robot?”啟發學生思考,使學生明白“What Ben wants is not a great engineer,but a great father. What Ben needs is daddys accompany,daddys love”,從而領悟繪本主題意義。

五、聯系生活延展故事,深化主題意義

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課堂教學,要特別注意將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與學生的知識、經驗、情感態度結合起來,找到故事主題意義與學生生活的對接點,引導學生分享經驗,表達真實思想和情感,引發學生的共鳴,促進學生對主題意義的深度探究。

1.角色代入,激發共鳴

繪本故事中的父親是一個偉大的工程師,他能制作各種機器人。教師抓住文本核心句“Bens dad is a great engineer. He can make any robot”,提問學生:“Is it cool to have such a great father?”“Will you be happy to have so many robots?”“What robots do you want? Why?”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將自己代入故事角色中,真實感受“如果我是Ben,我想要什么樣的機器人?”,以設身處地地理解Ben的需要和感受,與Ben產生情感共鳴。

2.遷移生活,引發共情

教學結束后,教師將故事遷移到學生的生活中,和學生討論:“In your family,is your dad or mum often busy? What do they often do with you? What do you want to say to them?”教師在和學生交流的過程中引發他們的情感共鳴,引導他們表達渴望父母陪伴的心愿,表達對父母陪伴的感激。

3.更換視角,升華情感

本課教學的主題是“父子親情,愛與陪伴”,主要圍繞Ben對父親陪伴的渴望和父親最終理解孩子的需要展開,而聯結這份渴望與理解的是父子之間的愛。在教學中,學生更多的是代入Ben的角色,從Ben的角度思考、理解Ben作為一個兒子的需要。在教學的最后,教師通過一段父與子的視頻,引導學生轉換視角,站在父親的立場理解父母的愛:“Wherever you go, whatever you do. Your parents will be right there,showing the greatest love to you. ”這樣教學能使學生深刻感受到雙向的父子之愛,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同時將主題意義升華到更高的境界,幫助學生學會換位思考、辯證思考,感受家人之間的互敬互愛、親情的溫暖和家的溫馨,給學生注入一股愛的暖流。

總之,在繪本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關注主題意義,用心研讀故事,深入挖掘故事的內涵,緊扣主題意義引導學生閱讀感悟、積極思考,開展有價值、有深度的對話。這樣能充分發揮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 參 考 文 獻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 程曉堂.核心素養下的英語教學理念與實踐[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21.

[3] 沈國鋒.主題意義探究理念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江蘇教育,2021(26):7-11,15.

[4] 蔡愛萍.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小學英語繪本融合閱讀教學[J].教學月刊小學版(綜合),2022(11):10-14.

猜你喜歡
主題意義繪本閱讀教學策略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談以生為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寫話教學策略初探
淺談復習課的有效教學策略
跳出經驗看經驗,探尋小學英語教學的幾點改變(下)
跳出經驗看經驗,探尋小學英語教學的幾點改變(上)
繪本閱讀教學中如何運用恰當有效地提問促進幼兒積極情感體驗的發展
新課改背景下英語繪本閱讀分析
孩子們與繪本的那些事
帕爾默文化語言學視角下的勞娜古迪蓀詩歌主題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