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五唯”背景下某高校附屬醫院研究生學術成果現狀及對策

2024-04-06 12:51張溪婷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24年5期
關鍵詞:科研型專業學位學位

張溪婷

自2018 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以來提出“破五唯”以來,國家層面和部委層面相繼出臺了不少與破除“五唯”有關的文件,旨在修正功利性的科研評價導向,樹立學術工作的質量和貢獻導向[1]?!捌莆逦ā?,即克服唯學歷、唯資歷、唯“帽子”、唯論文、唯項目的傾向[2]。但破除“唯論文”不是對科研論文的一票否決,而是希望科研工作者在正確的評價導向中沉下心來精于研究,從而產出真正有意義的研究成果,形成良性的、以“人”為核心的教育發展與評價生態,營造正確的育人、選人價值理念[3-4]。文章通過對2018—2022 年北京某高校附屬醫院畢業研究生學術成果情況的現狀進行分析,探討高校應如何在“破五唯”背景下引導研究生樹立正確的科研觀念。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23 年1 月,選取某高校附屬醫院2018 年6 月—2022 年12 月畢業并獲得學位的研究生,以其獲得學位時所提交的代表性學術成果為數據來源,學術成果的范圍包括但不限于學術論文、專利、軟件著作權、專著等。

1.2 統計學方法

通過Excel 2016 對2018—2022 年畢業研究生獲得學位時提交的代表性學術成果進行整理,采用文獻計量學的方法對數據進行分析,分析內容包括研究生的類別、發表學術成果情況、學術成果的種類、數量、期刊類別、分區、影響因子等,通過統計圖表的形式呈現。以n(%)表示計數資料,采用SPSS 24.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相關性進行相關性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 研究生學術成果總體情況

2018—2022 年該學院畢業并獲得學位的研究生共計390 名;其獲得學位時所提交的代表性學術成果以論文為主,共計407 篇;除此之外,有3 名在2021 和2022 年通過發明專利或軟件著作權作為主要學術成果獲得了學位(表1)。由此可見,研究生的代表性學術成果以學術論文為主,但與此同時也存在其他類型的學術成果(圖1)。

表1 2018—2022 年研究生數與學術成果數關系

圖1 2018—2022 年研究生學術成果類型

對上述學術成果中的學術論文按照期刊類型進行分類,研究生2018—2022年共計發表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收錄論文336 篇,占總發文數量的82.6%,其中,發表在Q1/Q2 區雜志的論文270 篇,占SCI 總數的80.4%。發表中文論著71 篇,占總發文數的17.4%。(表2)

表2 407 篇期刊分布情況[(篇)%]

2.2 不同年度研究生學術成果質量情況

按照年份進行比較,2018—2022 年發表SCI 論著總影響因子數逐年遞增,篇均影響因子和單篇最高影響因子均穩步提高。通過年份對SCI 收錄論文總數、總影響因子、篇均影響因子、單篇最高影響因子的相關性檢驗顯示,隨著年份的增加,以上3 項的指標均呈現增加趨勢(P<0.05)(表3)。

表3 SCI 收錄論文總體情況

2.3 不同類型研究生學術成果質量情況

從不同類型研究生的學術成果來看,科研型博士、專業學位博士及科研型碩士的科研成果以SCI 論文為主,比例分別為100%(149/149)、98.0%(49/50)和98.2%(112/114);專業學位碩士的研究成果以中文期刊為主,占總發文比例的73.2%。從學術期刊的質量來看,科博發表在Q1 區的文章占比最高,達64.4%;科研型碩士和專業學位博士發表的文章在Q2 區比例最高,分別占40.0%和36.8%(表4);盡管專業學位碩士發表SCI 論文的總比例不高,但從歷年發表情況看,2018—2022 年專碩中發表SCI 論文比例分別為16.7%(1/6)、10.0%(2/20)、26.3%(5/19)、23.3%(7/30)、50.0%(11/22),可見發表SCI 論文的專碩有明顯增多的趨勢。3 項其他成果來源于專業學位博士以及科研型碩士。

表4 不同類型研究生學術成果情況[(篇)%]

2.4 2018—2022 年高影響因子論文情況

2018—2022 年影響因子最高的11 篇文章中,影響因子最高為30.849,最低為14.953。從學位申請年度上看11 篇高影響因子論文中包含2022 年論文5 篇,2021年論文4 篇,2020 年論文1 篇,2019 年論文1 篇,2018年論文0 篇。從研究生培養類型看,科博發表高影響因子論文占8 人,科碩、專博、專碩各1 人。從研究生所屬專業看,論文主要集中于口腔修復學專業,為8 篇,達到72.7%。從論文署名情況來看,共同一作占10 篇,獨立一作僅1 篇(表5)。

表5 2018—2022 年影響因子最高11 篇論文信息

3 討論

3.1 厚植沃土,建立科研創新長效發展機制

本研究通過對北京某高校附屬醫院2018—2022 年畢業并獲得學位的研究生代表性學術成果進行分析分析,發現研究生學術成果的質量具有顯著提升,一方面是研究生的總體質量有所提升,體現在論文的篇均影響因子總體升高,另一方面高影響因子的論文的逐年增長,最高分值不斷突破。長期以來,高校研究生學位授予要求中常常將是否在專業領域的核心期刊甚至國際期刊上發表科研論作為能否取得學位的重要條件[5-6],囿于這一原因,學生甚至教師對研究領域中的“硬骨頭”常常望而卻步,寧愿犧牲突破性和創新性,而選擇那些在短期內可以發表論文的研究方向,以確保準時準點地拿到學位[7]。長此以往,不僅降低了研究生培養的質量,更是大大阻礙了學科整體的科研創新,對于學科的發展產生難以估量的影響。學院在研究生的科研培養中以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臨床研究中心、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等重要平臺為依托,充分開放研究資源,使得研究生從一接觸科研就置身于一流的研究環境當中,具有極好的學術氛圍。同時,在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不局限于校內資源,通過各種形式為研究生提供廣泛的學術交流機會,鼓勵研究生參加各類學術研討、學術會議、學術論壇等交流活動,開闊其視野,有效地促使研究生在研究領域內更加深入地鉆研探索,使其擺脫對發文數量的過度重視,從而產出高質量成果,而非為了達到畢業要求淺嘗輒止。

3.2 分類培養,鼓勵科研型博士承擔重難點研發責任

通過數據可以發現,2020—2022 年發表的影響因子最高的11 篇文章中8 篇來自科研型博士,可見科研型博士是尖端研究的主力軍。當前研究生教育已由規模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8-9],這意味著研究生教育不僅肩負著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和發展創新科學技術的重要使命,更是引領“雙一流”建設向縱深發展的關鍵因素[10-11]。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育人才、造福人民,因此高校的“雙一流”建設必須以支撐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導向[12]?!半p一流”的院校在人才培養中決不能同一制式一以貫之,而應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進行有側重的培養。學院在深刻領會國家戰略的基礎上對于不同類型及層次的研究生進行分類培養,在科學研究中以科研型碩士研究生為基礎,以科研型博士研究生為核心,通過碩士階段的培養打下牢靠的科研基礎,通過博士階段的培養激發深層的科研知識與興趣,在不同層次間實行培養戰略的逐步推進,從而達到培養具有高層次創新精神和能力的學術人才的目的。而在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科研培養過程中則更注重臨床與科研之間的相互促進[13],從而實現臨床-科研-臨床的轉化,將專業學位研究生作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的主要貢獻者,而非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主力。當然,盡管如此,科研與臨床之間的交叉與協作無時無刻不存在,導師在對每個類型的不同個體進行培養時仍應注重因材施教[14],不能同一制式。

3.3 團隊建設,激發科研創新能力突破

通過對2018—2022 年高影響因子論文作者署名情況的比較可以發現,2021 及2022 年高影響因子論文的數目高于前3 年,而從5 年的總體情況來看11 篇高分文章中僅1 篇為獨立一作,其余均為共同一作。在早一些的研究中共同一作往往暗含作者能力欠佳或是迫于一些外界壓力而不得不進行的妥協[15-16],獨立一作才是研究者科研能力的體現,當前的情況顯然與這一見解有所不同。隨著科學研究的復雜化、多元化、交叉性、綜合性的特征日漸突出,“單兵作戰”的科研模式已經不再適應日益激烈的科研環境[17],個人的力量本就是有限的,研究生在此基礎上還存在時間限制,需要在學業期間取得一定的成績,團隊研究的優勢就顯得更為突出。團隊研究不僅能夠彌補個人知識有限的短板,同時能夠雙管甚至多管齊下,縮短研究時間,為科研成果的取得創造時間優勢[18]。學院在近年來的研究生培養中更加鼓勵研究生間的交流合作,一方面是摒棄論文唯數量制勝的傳統觀念,讓研究生潛下心來進行深層次的研究,通過團隊配合突破瓶頸,在有限的時間內取得更有價值的科研成果,推動自身以及學科發展;一方面讓研究生參與到更新、更具前景的學科項目當中,激發其科研興趣,從而更加積極地投入科研工作當中。當然,如何結合研究生特點構建學術梯隊的內部發展模型,使梯隊生態能夠持續發展[19],仍需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加以完善。

3.4 激發動力,構建多元化學術成果評價體系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完善科技成果評價機制的指導意見》[20]中強調“破五唯”的重點在于多元化評價,學院在2020 年修訂研究生學術成果管理原則,其中重要一點就是將學術成果從單一的學術論文擴大到多種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學術論文、專利、軟件著作權、專著等,豐富了研究生學術成果的評價體系。在上述措施的激勵下,學院2021 和2022 年共有3 人提交的最具代表性學術成果分別為發明專利和軟件著作權,評價機制的轉變初見成效。對于應用型研究成果,其研究的進展或突破可能并不意味著應發多高的論文或多少的數量,而是指其具有的創新性和貢獻力。因此,將相應的成果納入評價體系當中,將更能夠為適合的研究者創建適合的研究導向,激發其在感興趣的研究領域深耕不輟,取得進展。當然,“五唯”評價是日積月累的結果,破除“五唯”也并非輕而易舉[21-22],上述成果評價仍然局限于較為容易量化的可見實物,如何才能將更加隱形的難于量化的成果納入評價體系當中是打破五唯的重點,也是如何完善研究生教育制度,實現高素質人才培養的難點所在。

在“破五唯”背景的推動下,學院近年來研究生總體學術水平有所提升,學術成果的多元性也有所提升?!捌莆逦ā钡闹攸c在于扭轉當前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建立能夠真正反映人才學術水平的評價體系,學院將持續不斷探索與優化相關體系建立,為雙一流大學體系的建設以及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猜你喜歡
科研型專業學位學位
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醫患溝通的認知及培養需求研究
高職院??蒲行蛣撔聞摌I教育研究
皮膚性病學科研型研究生培養方式的思考與探討
『博士后』是一種學位嗎?
物理專業實驗教學改革的研究
俄羅斯兒童教育:超80%入園率與供不應求的學位
土木專業學位碩士培養現狀與對策——以廣大為例
國內ERP研究現狀——基于學位論文的統計分析
中外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比較與啟示
科研型中醫專業研究生培養現狀及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