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設“5G+專遞課堂”,搭建智慧育人環境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學信息科技課程創新行與思

2024-04-07 13:12福建省泉州市實驗小學曾志煒
新教育 2024年8期
關鍵詞:教育資源城鄉信息技術

□福建省泉州市實驗小學 曾志煒

隨著教育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借助數字化輔助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已經成為基礎教育創新的重要方向?!皩_f課堂”是基于教育信息化手段,采用線上線下融合、同步教學的方式,實現區域聯盟內教育共享、共建、共贏,推進城鄉教育發展均衡化?;诖?,在小學信息科技教學中教師應深入了解“專遞課堂”的開展內涵與實施條件,進而整合校內外優質課程資源優化教學,借助云平臺、特色資源的加強區域教育互動,并融合雙師、創客等多種形式有序開展專遞課程,在信息科技課堂落實核心素養培育目標。

一、小學教育中“專遞課堂”的含義解讀

在小學教育中開展專遞課堂,指國家為促進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質量,在《關于加強“三個課堂”應用的指導意見》中提出的“三個課堂”之一,是落實教育信息化的具體抓手[1]?!皩_f課堂”指線上同步上課、依照教學進程推送優質課程資源的形式,在線上線下互動下促進區域教育共建、共贏的模式。在小學教育中實施專遞課堂有賴于信息化科技、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以信息化平臺為載體進行資源整合、梳理,以遠程媒體為媒介推進城鄉教師互動,有效輔助農村實力薄弱學校、薄弱課程創新提質。同時在資源共建中能加強特色化資源流動,發揮品牌課程帶頭作用,推進區域聯盟教育質量提高。

二、5G 助力小學專遞課堂開展的教育價值

1.加強資源共享,提升教育質量

小學教育中專遞課堂的建設有賴于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借助網絡交互優勢推進城鄉教學資源共建共享。且5G 的發展能幫助部分鄉村學??焖俚孬@取高質量教育資源,實現區域聯盟內資源共享,有效地提升區域內教育質量。首先,小學專遞課堂可以通過網絡技術將城市和農村的教育資源進行有效整合,使得城鄉之間的教育差距得以縮小,農村地區的學生也能夠接觸到更多優質的教育資源,提升教育公平性。其次,以互聯網為媒介的區域平臺能為教師提供研修與成長的空間,實現專業知識和教學經驗共享,輔助城鄉教師專業素質提高,讓信息科技教學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創設適宜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優良環境。

2.突顯瞬時優勢,協調城鄉教育

在傳統教育中往往需要將城鄉教師匯聚一堂,實現教學經驗與心得交流、教育理念傳播,部分地區育人觀念、教學方法的傳播存在滯后性,增加了區域教育的差距。依托5G 的專遞課堂實施,能借助智慧云平臺加強各區域互動,凸顯瞬時傳遞的優勢。首先,小學專遞課堂可以引入城市優秀教師的授課、先進教育經驗等,提高農村地區教師的教學水平。其次,小學專遞課堂還可以提供更廣泛的學科選擇,提升藝術、體育、信息技術等較為薄弱課程的教育質量。最后,通過參與小學專遞課堂,學生可以提前接觸和學習使用計算機等現代信息技術工具,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和創新能力。且通過線上視頻會議、交流等能實現跨區域互動,借助瞬時性交互拓寬學生的視野,引領學生綜合素質發展。小學專遞課堂的瞬時性讓城鄉教育突破了時空限制,為教育創新、學生全面發展提供了優良的平臺。

3.充分利用資源,助力循環發展

小學教育中開展專遞課堂能充分發揮信息化教學的交互性、超文本性、多媒體性,既能降低基礎教育中的投入成本,又能加強教育信息、優質資源的傳送實效,為教育資源再生與高效運作提供了較好的路徑[2]。一方面,小學專遞課堂通過網絡技術將教育資源進行共享和傳遞,可以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通過專遞課堂區域內學??梢苑窒砀髯缘膬炠|、特色教育資源,實現節約教育資源和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小學專遞課堂可以促進教育循環發展,即城市和農村之間的教育資源互動與交流。通過專遞課堂,城市的教師能通過網絡參與農村學校授課,推動教育資源融通,推動教育的循環發展。由此可見,在小學教育中開展專遞課堂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還可以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促進教育公平發展。

三、小學信息科技課程落實專遞課堂的原則

1.關注資源融通,保障教育特色

在小學信息科技教育中有序開展專遞課堂,強調城鄉學校保留教育特色,向課程特色化、品牌化方向邁進。在專遞課堂實施中強調區域互動,以城鄉學校間的教育資源和教學交互為主要內容[3]。且專遞課堂更加傾向將城市優勢資源和教學經驗傳送到技術落后、資源匱乏的鄉村教育中,實現區域內資源互通。因此,在加強資源交互中,城市學校充分考慮鄉村學校的教學實際,結合其現代化設置、師資力量、教學目標、缺乏資源等進行針對性傳遞,提高資源的利用率。而鄉村學校應細致化了解自身對信息技術教育資源的需求,明確需要接收的資源,避免傳送內容過于籠統和復雜而加大學生學習負擔。同時鄉村學校應把握自身辦學特色,有目的地吸收資源,有效提升教育質量。

2.強調學生主體,重視對癥下藥

在專遞課堂開展中需要面對需求不一、個性迥異、科技素養差異較大的學生,教師在選取專遞課堂教育內容時應充分考量城鄉學生的科學技術學習能力差異性,實現以學生為中心進行資源摘選,讓信息技術專遞課堂更加貼近學生最近發展區。首先,城鄉學校在交流互動中應充分了解城鄉學生的科技能力、知識儲備、思維模式等,從學生學習基礎和認知發展規律出發合理選取教學內容。實現在城鄉學校密切配合下搭建適切性、多樣化的信息技術課堂。其次,在傳遞課堂開展中強調對癥下藥。教師應了解學生的具體能力和信息技術學習狀況,以學生真實需求為著力點開展專遞課堂,既避免課程內容過于復雜而加重學生負擔,又強調不能過于簡單而造成資源浪費。由此可見,在信息技術傳遞課堂開展中要求城鄉教師堅持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實現城鄉教育體系緊密可做,按需調用優質教育資源。

3.重視城鄉互補,實現協同育人

小學信息技術傳遞課堂不是城市教育資源的單向輸送,而應是城鄉互補、共贏。盡管現階段專遞課堂以城市資源向鄉村學校流通、輸送為主,但是在開展中不應忽視鄉村學校特色資源對于區域教育發展的助推作用。在專遞課堂開設中教師要重視城市先進教學方法、管理經驗的流通,實現城鄉共同發展。同時教師要充分了解鄉村獨有的自然資源、風土人情、特色文化等信息技術教育素材,進而有序整合鄉村豐富的資源為學校教育做補充,進一步推進信息技術綜合性教育環境建設。因此,在小學信息技術專遞課堂實施中要從整體出發全面探知城鄉教育的優勢,既關注城市資源助力教學質量提升,又重視鄉村社會化教學資料對于綜合教育體系建設的價值,推進城鄉教育互助共進,提升信息技術專遞課堂實施質量與實效。

四、“5G+專遞課堂”下信息科技智慧化課堂建設策略

1.巧妙使用智慧云平臺,創設智慧化學習環境

隨著5G 助力教育信息化進程加快,區域智慧云平臺成為基礎教育的重要輔助手段[4]?!?G+專遞課堂”影響下小學信息科技教育中教師更加重視主動參與區域云平臺,在網絡平臺進行資源共享,實現城鄉教師、師生有效互動,創設學生學習與發展的智慧化平臺。在小學信息技術專遞課堂建設中,教師既要提高自身科技素養,又應培育學生信息意識。教師著重引導學生熟練使用國家和區域的智慧與平臺獲取學習資源和分享成果,創設學生自主學習與綜合發展的智慧化環境。

例如,在“個性水杯展風采”學習中,教師能使用國家智慧平臺、福建省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創設專遞課堂,以網絡平臺為基礎,引導學生接受優質課程資源。如在福建省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教師設置“個性水杯展”的游戲活動模塊,在線上教師指導學生玩一玩、思考并設計個性水杯。學生在登錄云平臺后需要完成闖關活動。①使用“草圖繪制”建設水杯模型;②使用畫圖功能設計水杯圖案;③為水杯增加“杯柄”與“浮雕”。借助闖關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并完成個性水杯制作。同時線上教師設置的“讀程序”“創作品”“展示秀”三個欄目,讓學生在智慧云平臺回顧水杯制作方法,并結合自身想象完成水杯創造。由此教師借助智慧云平臺推進“5G+專遞課堂”實施,在線上為學生提供優質課程資源,引導城鄉學生同頻學習。

2.有序整合優質特色資源,培育計算思維

在小學信息技術專遞課堂實施中,不僅需要加強優質資源流通,還應重視運用特色資源優化教學內容,發揮學科潤心啟智的教育價值。專遞課堂需要增加城鄉教師互動空間,實現教師協同整合更加具體的課程資源,推進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全面信息化制作。在信息技術課堂利用更加均衡的資源引領學生計算思維、信息社會責任感等核心素養發展。因此,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能通過線上分享優質的計算思路,而線下教師輔助展示特色資源,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活動,實現線上線下融通搭建學生綜合發展的學習環境。

例如,在“趣味編程2:迷宮游戲”學習過程中,在本課時學習中不僅需要教師進行相應的知識講解,引導學生編寫游戲腳本等。還為學生預留充足的空間引導學生動手實踐,促進學生應用能力和計算思維發展。因此本課時學習中教師采用線上線下融合的專遞課堂,采用線上展示scratch 的編輯方法,幫助學生掌握使用畫貼圖軟件進行迷宮制作的技能。同時結合學校特色引導學生在線下進行游戲腳本編寫,并設置趣味迷宮游戲。教師采用線上講解與線下設置特色實踐任務的形式,既幫助學生了解scratch 的運用,又在實踐中鍛煉學生計算思維和應用能力,在專遞課堂滲透核心素養培育目標。

3.加強城鄉教育溝通互動,指導數字化學習

小學信息技術課堂實施專遞課堂意在解決鄉村學校信息技術課程創新薄弱的問題。在實施專遞課堂中教師應重視與鄉村學校教師交流互動,明確了解信息技術教育的不足與困境,在協同合作下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教育資源,助力信息技術課程創新提質。因此,在小學信息技術專遞課堂落實中應重視加強城鄉教師、師生交互平臺,便于鄉村教師梳理自己需要的專遞課堂內容,在事前溝通的前提下城市教師調取手邊資源進行幫扶。

例如,在“趣味編程4:克隆螞蟻”教學中,城鄉教師能借助福建省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進行交流互動和資源共享,并創設班級學生學習和交互的數字化環境,實現立體化交互提升學生學習實效。如在教學中教師借助后臺檢測發現部分學生在“克隆”模塊操作花費的時間較長,因此結合學生的進程適當推出操作微視頻,為學生自主探究提供提示信息。同時學生結合自身的興趣選用微課工具進行自主學習與探究。實現專遞課堂下鄉村教師借助云平臺對學生學情進行精準化檢測,城市教師結合數據反饋進行智能化推送,在高質量、數字化教育環境中引領學生信息科技核心素養發展。

4.“雙師”合作優化活動,提升信息社會責任

在新時期教育背景下,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不單是技能、技術知識傳輸,更要培育學生信息技術探究興趣、信息社會責任感[5]。而小學階段學生具有活潑好動的共性,學生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和信息辨別意識,需要教師進行適當引導和干預。因此,在小學信息技術專遞課堂實施中,不僅需要線上教師完成知識講述任務,更加需要輔教老師有序組織實踐活動。通過搭建“雙師”教育環境,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運動、思考,促進學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信息社會責任感全面提高。

例如,在“錄制校園秀美景”教學過程中,在完成視頻錄制、視頻文件儲存、視頻格式調整后,需要輔教老師帶領學生進行實踐操作,教師能融合校園特色引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既鍛煉學生應用能力,又培育學生責任意識。如教師設置“記錄我的美麗校園”視頻創意錄制活動,讓學生使用數碼拍照設備宣傳校園。

綜上所述,在教育信息化飛速發展的背景下,“5G+專遞課堂”已成為基礎教育創新和發展的重要方向。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合理開展專遞課堂,需要教師進一步提高自身科技素養,實現城鄉聯動,開齊、開足、開好數字化課程,又立足教學實際按需推進資源分享。既在綜合性育人環境落實信息技術核心素養培育目標,又合理開展專遞課堂,助力區域聯盟學校教育質量提升。

猜你喜歡
教育資源城鄉信息技術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有效應用
整合校外教育資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城鄉涌動創業潮
城鄉一體化要兩個下鄉
縮小急救城鄉差距應入“法”
城鄉一體化走出的新路
面向數字化教育資源的Flash到HTML5轉換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