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途徑

2024-04-07 13:12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馬山縣古零鎮中心小學黃曉寒
新教育 2024年8期
關鍵詞:心理健康文本閱讀教學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馬山縣古零鎮中心小學 黃曉寒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自身規律和要求,教師需要有對接融合的主觀意識,在文本解讀、教案設計、鑒賞活動、延伸閱讀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符合學科教學發展規律,能夠為學生帶來更多助力支持。由于多種制約因素的存在,學生面對閱讀訓練題目存在畏難情緒,學習壓力自然形成,教師傳授一些學法,可以減輕學生心理壓力,這與“雙減”政策高度契合。閱讀是學生個性學習行為,教師在閱讀教學不同環節滲透心理輔助內容,其實踐效果更為突出。

一、文本解讀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內容

教材文本解讀環節,教師有意識引入心理健康內容,利用多種輔學手段創設閱讀環節,都能夠為學生閱讀學習提供更多便利,以減輕其學習壓力,達成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教材文本大多屬于經典篇目,其文化底蘊豐厚,教師從文化傳承角度展開解讀引導,也能夠讓學生在文化熏陶中建立學科認知,這也屬于心理健康教育范疇。

如教學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狼牙山五壯士》,教師先組織學生觀看同名電影片段,然后結合文本閱讀,對學生進行革命精神的教育。革命英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要倍加珍惜,教師從這個角度組織教學設計,要求學生在文本閱讀時,具體說說閱讀感悟,寫出讀書筆記或者讀后感,準備參與集體展評活動。學生閱讀體驗更為鮮活,教師對學生閱讀體會情況進行專業點評,評選出一批典型反思性閱讀筆記,在班級內集中展示,從正面給予激勵和鼓勵。教師設計故事會學習任務,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講述這篇課文主要內容,在學習小組內展示出來。學生對課文復述學習活動比較熟悉,教師任務設計后,學生都能夠積極回饋,主動進入到故事整合之中,踴躍參與集體講述活動。

教師設計電影導學環節,對學生多種感官形成沖擊,學生對革命英雄有無限的敬意,這本身就屬于革命傳統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高度契合。因為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與革命英雄奉獻精神分不開,教師從這個角度展開心理健康教育,其教育價值更為豐富。特別是故事會學習任務設計,成功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學生大多喜歡聽故事、講故事,教師有意識設計故事會學習任務,其適合性更高,學生從講述故事中接受的文化洗禮是顯而易見的。

二、教案設計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目標

閱讀教學方案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目標,教師簡化教學程序,降低學習難度,設計啟迪性問題,多做直觀展示,都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愉悅感。閱讀教學目標包括知識目標、方法目標和情感目標,教師將心理健康教育目標滲透到情感目標之中,不僅要降低閱讀要求,還要從正面進行教學評價,肯定學生積極探索行為,促使學生主動展開深度閱讀和思考,以形成嶄新學習體驗。

設計教學方案需要占有豐富學情,教師圍繞學習目標設定教程,給予學生更多學法指導,能夠創造更多學習契機。如教學《故宮博物院》,這篇課文屬于說明文,教師先期組織學生復習說明文相關常識,要求學生歸結說明順序、找到說明方法例句、分析說明方法應用效果、鑒賞說明語言特色。教師要求有故宮游歷經歷的學生介紹具體情況,將學生帶入高頻互動環節,學生講述自己的游覽經歷,自然滲透一些個人情緒,透露出自豪感。學生積極響應教師設計,主動進入到講述交流環節,確保閱讀學習維系在較高水平之上。教師在愛國主義教育中滲透心理健康內容,獲得不錯效果。

教師對教學方案進行優化設計,適時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組織學生觀看圖片和視頻,要求去過故宮的學生介紹觀賞經歷,增加學生學習信息,強化愛國主義精神,進而形成健康的心理。故宮是首都的心臟,蘊含豐富內涵,教師組織學生在深入閱讀和廣泛討論中接受文化的洗禮,這無疑是最有價值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借助文化教育契機滲透心理健康目標內容,為閱讀教學注入豐富內涵,學生在主動性學習過程中獲得的學習體驗更為深刻而多元。

三、鑒賞活動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元素

閱讀鑒賞屬于比較專業的研究性學習,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正確選擇鑒賞角度,還要深入文本核心,對文本文化內涵展開深度發掘,以接受文化的洗禮。語言鑒賞可以減輕學生學習壓力,這也屬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疇。典型詞語、修辭方法、描寫方法、表達方式等,教師從不同角度進行具體引導。教師借助語言鑒賞機會滲透心理健康內容,要求學生對接文化內容進行深度思考和討論,能夠及時喚醒學生閱讀思維,贏得閱讀教學的主動權。

鑒賞學習與心理健康教育對接,教師要從學法傳授角度進行設計。如教學《橋》,這是一篇小說,故事情節集中,重點突出了老支書形象,寫出共產黨黨員舍己為人的精神。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課文時,滲透革命教育,要求學生在語言鑒賞時能夠對接作者情感。學生閱讀文本內容,被老支書的先進事跡所感染,在語言鑒賞環節,自覺聯系主旨情感內容,深入解析文本內涵。如這樣的句子:“木橋開始發抖,開始痛苦地呻吟?!边@段話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通過描繪“木橋”的“發抖”“呻吟”表情和神態,寫出當時情況的危急,生死已經在一念之間了,可老支書依然選擇留下,表現共產黨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小說情節和人物是虛構的,但這些事跡在生活之中是有原型的,教師從這個角度進行引導,要求學生在閱讀文本內容,在分析人物性格時,要做好生活對接和聯系,接受文本文化的熏陶。

教師組織學生展開語言鑒賞行動,要求學生在分析解讀文本內容,分析語言特點時要對接主旨情感,讓學生接受革命教育,逐漸建立愛黨愛國的情懷,這是典型的思想品德教育,也屬于心理健康教育。小學生本身是一張白紙,對現在的幸福生活沒有根本認知,教師借助語言鑒賞學習活動滲透革命文化教育,不僅能夠為學生帶來心理觸動,也能夠促進學生思想品質的成長。

四、延伸閱讀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機制

閱讀不能局限在教材之中,延伸閱讀勢在必行,教師設計課外閱讀任務,組織學生進行課內課外對比閱讀學習,能夠順利啟動學生學習思維,開闊學生學習視野。教師針對性學生訴求展開課外閱讀任務布設,學生回饋更為主動,這是典型的主體性教學,符合新課程改革基本精神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沒有固定內容。

教師設計課內課外對比閱讀時,要充分考慮學生閱讀興趣取向,以提升閱讀任務設計適合性。如教學《只有一個地球》,教師設計具體的學習方案,組織學生展開深度研究性學習,學生積極回饋,結合生活實踐展開觀察和調研,搜集身邊熟悉的案例,撰寫調查報告。小學生本身沒有太多社會實踐的能力,但對生活化學習有更高的熱情,教師針對學生學習訴求展開設計,要求學生組織研究團隊,借助網絡搜集一些閱讀素材,通過反復閱讀討論,逐漸找到實踐路線,深入到生活之中,在案例分析中逐漸形成健康的生活認知。學生利用生活條件展開對應學習,借助集體力量進行研究性學習,對相關數據進行具體分析,從生活調查中獲得豐富學習體驗,鍛煉了學習能力。

學生對課外實踐活動有更多期待,教師組織學生深入生活展開調查活動,為學生規劃清晰行動路線。從學生實踐情況能夠看出,學生積極響應教師安排,主動結成合作團隊,深度閱讀相關素材,搜集生活調查線索,對相關數據展開專業分析,逐漸建立健康生活認知。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教師積極滲透文化方面的內容,不僅為學生帶來更多精神方面的力量,對全面提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發展也有一定輔助作用。

閱讀教學與心理輔導相結合,這是比較有創意的設計。教師深度研究學情,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指導,降低學生學習壓力。閱讀學習本身有一定壓力存在,學生對機械性閱讀學習也存在一些厭倦心理,教師需要做好教學滲透設計,在文本解讀時、在語言鑒賞環節、在延伸閱讀時,滲透一些文化教育內容,為學生釋放壓力創造條件。這樣可以降低學生閱讀難度,這對減輕學生學習壓力有一定幫助。語言鑒賞是閱讀核心任務,學生大多存在一些畏難情緒,教師深度研究學情,及時做出教學反饋,能夠為學生帶來最及時的幫助。

猜你喜歡
心理健康文本閱讀教學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在808DA上文本顯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識別
談閱讀教學中的快樂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話故事《坐井觀天》的教學隱喻
談高中研究性閱讀教學
如何進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