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數學信息化教學研究

2024-04-08 13:14王金禮
電腦迷 2024年2期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核心素養小學數學

王金禮

【摘? 要】 核心素養的培養是新課改后的教學要求,對優化傳統教學模式以及養成學生良好學習習慣都具有重要意義。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深度融合信息技術,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還有助于實現個性化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诖?,文章探討了在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數學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性、現狀及應用。分析現階段小學數學信息化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基于教育信息化的解決方案,以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創新思維和個性化學習。

【關鍵詞】 核心素養;小學數學;信息化教學

一、核心素養理念下小學數學信息化教學的意義

(一)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

在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數學信息化教學不僅注重數學知識的傳授,更側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信息化教學為學生提供了更廣泛的學習資源和互動機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其解決問題、溝通表達、合作協作等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二)強化數學思維與創新能力的培養

核心素養強調數學思維的培養,而信息化教學為學生提供了更多實踐和探索的機會。通過信息化手段,學生可以更靈活地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激發創新思維。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通過數字化工具的應用,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數學概念,進而培養對數學的深層次理解和運用能力。

(三)提升學生信息素養與技術能力

在核心素養理念指導下,小學數學信息化教學有助于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和技術能力。通過此類教學方式,學生在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學會運用數字工具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提高信息搜索、篩選、分析和應用能力。使學生具備更強的信息獲取和處理能力,以適應未來信息化社會的發展需求。

二、小學數學信息化教學的現狀分析

(一)小學數學的教學信息化重視程度不足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教育領域逐漸認識到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重要性。然而,在小學數學領域,教育部門和教師對信息化教學的關注度不夠,未能充分發揮現有信息技術手段在教學中的潛力。同時,教師和學校在整合信息技術方面存在疏漏,導致教學資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從而制約了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二)小學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融合程度不足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將其融入教育領域已成為教育改革的關鍵趨勢之一。然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仍然存在不足。例如,教學中對如何將信息技術有機地融入數學教學中的思考和實踐尚顯不足。當前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應用之間缺乏有效的融合,這一缺陷制約了信息化在數學學習中發揮。

(三)小學數學信息化教學的考評方式不合理

在數字化時代,數學信息化教學已經成為小學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然而,當前的考評方式未能跟上時代步伐,缺乏合理性和全面性。傳統的考評方式難以全面評估學生在信息化教學環境下的學習成果和能力提升?,F行的評價體系未能有效應對信息化教學帶來的變革,也無法充分捕捉學生在信息化教學中所展現的各方面能力和水平,因此急需建立更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來全面衡量學生在信息化教學下的表現和發展。

三、教育信息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基于智能數據,以“有效教學”促進“深度學習”

教育信息化技術的運用不僅可以實現智能數據的收集和分析,還能將數據應用到教學中。通過智能數據的分析,教師能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模式。利用這些數據,教師能個性化地指導學生,為學生提供更有針對性的輔導和指導,以便深入理解數學概念。定制化的教學方法能夠更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深入的掌握數學知識,并將其應用于實際問題中。

在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多邊形的面積》的教學中,教育信息化技術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智能數據的收集與分析,教師能夠深入了解學生在學習多邊形面積概念方面的學習情況。利用在線學習平臺或教育應用收集學生在作業和練習中的數據,如解題步驟、正確率、時間等信息,教師可以進行個性化數據分析。對理解較為困難或存在普遍錯誤的學生,教師可以針對其學習需求,通過額外的練習題或補充教學材料來強化概念的理解。針對學得較快或已掌握知識點的學生,教師可以提供更具挑戰性的問題或拓展性的學習資源,激發其深度思考和擴展應用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學工具展示不同學生的學習路徑和進度,讓學生相互分享學習方法和策略。教師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分析,能夠精準調整教學策略和內容,采取更多互動式、探究式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參與度,從而促進學生對多邊形面積概念的深入理解和應用,實現更為有效的學習。

(二)基于“翻轉課堂”的智慧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利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時,信息化教學手段起到關鍵作用。通過提前提供相關學習資料和資源,學生可以在課堂上更多地參與討論、探究和解決問題。教師在課堂上扮演引導者的角色,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索,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這種教學模式能夠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讓學生更自信地面對數學問題并嘗試不同的解決方法,從而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在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數學廣角——植樹問題》的教學中,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結合信息化教學手段,為師生帶來全新的教學體驗。教師可以提前利用教育平臺或者在線資源分享有關植樹問題的知識點、解題技巧、案例分析和相關資料給學生。學生在課前可以通過這些資源自主學習,了解植樹問題的背景、解題方法等內容。在課堂上,教師主導展開討論和實踐環節,引導學生探討植樹問題的實際意義、數學背后的原理和解決方法。利用信息化教學工具展示學生提前準備的各自見解、解題思路或實踐經驗,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和碰撞,鼓勵學生分享和交流彼此的觀點和想法?!胺D課堂”的方式可以使學生更多地參與到討論、實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欲望和創新意識。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思考、合作探討,通過團隊合作解決植樹問題,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促進了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在課堂上的角色更多地轉變為指導者和引導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參與度和效果。此種結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信息化手段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數學廣角——植樹問題》的學習過程中更加積極主動,不僅深入理解了數學知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創新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基于“多元、自主”的智慧教育模式,實現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多元、自主”的教育模式在教學中注重學生個性化需求的滿足。教育信息化技術構建多樣化的教學資源和學習平臺,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風格和興趣。學生可以根據個人情況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更自主地掌握知識。這種個性化學習設計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效率,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教學中,運用“多元、自主”的智慧教育模式能夠提供更為個性化的學習體驗。教育信息化技術為這一過程提供了有效支持,通過構建多元化的教學資源和學習平臺,學生得以按照個人興趣、能力和學習風格進行選擇和學習。首先,教師可以在線教學平臺上設置多樣化的教學資源,如教學視頻、交互式模擬、圖表解析等,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最適合自己學習的方式和時間進行學習,從而更自主地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相關知識。其次,個性化教學設計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興趣差異提供差異化的學習內容和挑戰性。對長方體和正方體概念有較好掌握的學生,可以提供更深入的拓展資料或更高層次的問題,激發其學習興趣并拓展知識面;而對理解較困難的學生,則可以提供更直觀、生動的教學資源,例如動畫示例或圖形化解釋,幫助其更好地理解概念。學生還可以通過在線平臺參與討論、分享學習心得,從彼此交流中獲得更多啟發和理解。最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討論中的表現和反饋,及時指導和引導,促進學生更深入地思考和學習。這種基于“多元、自主”的智慧教育模式,使學生在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過程中更具參與性和自主性。個性化教學設計和資源設置可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在數學學科中的全面發展。

(四)基于“游戲化”平臺,開發互動式學習工具

基于“游戲化”平臺開發互動式學習工具,為小學數學教學帶來全新的教學體驗。這種教育信息化的方法將數學知識融入游戲中,創造更具吸引力和趣味性的學習環境。這些互動式學習工具以游戲的形式呈現數學概念和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通過挑戰、競爭和獎勵機制,學生能在愉悅的氛圍中探索數學知識,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專注力?!坝螒蚧逼脚_開發互動式學習工具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促進學生對數學概念的深入理解和應用,成為一種創新性且富有成效的教學手段。

在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位置與方向(二)》的教學中,利用“游戲化”平臺開發互動式學習工具將為教學帶來嶄新的可能性。通過教育信息化的手段,將數學知識融入游戲化的學習工具中,能夠營造出更具吸引力和趣味性的學習環境。這些互動式學習工具以富有趣味性的游戲形式呈現位置與方向相關的數學概念和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例如,利用虛擬地圖、迷宮游戲或者尋寶任務等形式,讓學生在游戲化的環境中學習位置關系、方位語言以及地圖閱讀等知識。通過挑戰關卡、競爭排名和獎勵機制,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參與數學學習,培養了解決問題和思考的能力。這樣的游戲化平臺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專注力。學生在愉悅的游戲環境中積極探索數學概念,從而深入理解與應用《位置與方向(二)》中的數學概念,為學生的學習過程增添了趣味和活力。這種教學手段既創新又有效,為小學數學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成效。

四、小學數學信息化教學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一)教學內容與技術工具的有效整合

在小學數學信息化教學中,關注教學內容與技術工具的有機結合十分重要。教師需深入了解課程內容,并選擇合適的技術工具和資源,確保其與教學內容相互配合、相互促進。此舉能有效提高教學效果,讓技術工具更好地服務于教學目標的達成。

(二)個性化學習與學生差異的關注

個性化學習作為信息化教學的優勢之一,教師務必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師應對學生的學習風格、能力水平和需求進行全面了解,巧妙運用信息技術,提供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和資源,以適應各類學生的學習需求,確保每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得到充分的發展。

(三)技術工具的適度運用

在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時,需注意技術工具的適度運用。技術工具只是教學的輔助手段,而非教學的終極目標。因此,教師應確保技術工具的使用符合教學需要,在不影響教學質量的前提下適度運用,避免過度依賴技術而影響教學效果。

(四)教師專業發展與技術應用能力的提升

教師在信息化教學中的角色至關重要,因此其專業發展和技術應用能力的提升尤為重要。持續不斷地學習和掌握最新的技術知識,培養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有助于更好地指導學生,促進信息化教學的有效應用。

五、結語

在當今教育環境中,核心素養的培養已被認定為教學的重要任務。特別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信息技術與核心素養的有機結合為教學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這種深度融合不僅激發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更重要的是為其提供了個性化學習的途徑,培養了其解決問題和創新思維的能力。教師在核心素養理念的指引下,應積極探索并實踐小學數學信息化教學的方法,以期幫助學生更自主地學習數學,促進學生實現更深層次的學習,并在數學領域獲得扎實的核心素養。這將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美玲. 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數學信息化教學策略研究[J]. 中小學電教,2023(09):64-66.

[2] 包剛. 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信息化教學研究[J]. 中國新通信,2023,25(13):191-193.

[3] 武毅欣. 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信息化教學探究[J]. 當代家庭教育,2021(36):117-118.

[4] 王麗萍,趙暉. 核心素養理念下小學數學信息化教學方法[J]. 天津教育,2022(13):156-158.

[5] 侯春玲. 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小學數學信息化教學探究[J]. 新教師,2021(06):79-80.

猜你喜歡
信息化教學核心素養小學數學
提高高中英語閱讀信息化教學效率的措施
信息化教學學生學習效果評價體系的構建
淺析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信息化教學課程改革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