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三里穴治療術后疼痛及功能障礙的臨床探索*

2024-04-09 17:57唐占英周浩然孫成力
中國中醫急癥 2024年2期
關鍵詞:手三里尺澤曲池

肖 靜 唐占英 秦 曄 金 美 周浩然 孫成力△

(1.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上海 201102;2.上海市寶山區中西醫結合醫院,上海 201999;3.上海市金山區中西醫結合醫院,上海 201501;4.上海市第一社會福利院,上海 200032)

“扭傷穴”為經外奇穴,最早見于《常用新醫療法手冊》[1]。近年來扭傷穴被廣泛用于治療頸、肩、腰、腿等部位的軟組織扭傷,治療急性扭傷收效迅速[2-3]。筆者根據臨床經驗并參考針灸名家論述認為本穴即手三里穴,并根據扭傷的病理改變對本穴的治療范圍進行了拓展性探索,發現本穴對術后疼痛及功能障礙等術后康復有較好療效?,F報告如下。

1 “扭傷穴”(手三里穴)具體定位

“扭傷穴”一般定穴在陽池穴與曲池穴連線的上1/4與下3/4 交界處,取穴時要求稍屈肘,半握拳,掌心向內。多數觀點認為它是經外奇穴或新經驗穴,還有人認為扭傷穴是一個穴位區;多數認為扭傷穴屬手陽明大腸經,也有人認為其歸手少陽三焦經。其爭議主要涉及8 種不同位置及定位方法。臨床以《常用新醫療法手冊》的定位最為多見,其他醫家大致定位在手三里、上廉穴附近[4],如倪海廈教授、肖銀香等就認為本穴就是手三里穴[5]。另有挫閃穴,位于陽池至肘俞(肘俞穴在曲池橫紋頭斜向外側至橈骨上方邊緣貼近骨邊)這一段上方的1/4 處。與本穴位置相近[6],應是流傳中更偏向三焦經的另一版本,但僅見少量臨床報道,流傳應用不廣[7]。

吳雄志教授指出:穴者洞也,穴位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場,或者說一小片,有其特殊的空間結構與功效。根據穴位擾場原理,多數情況下越是接近場中心,氣血越旺盛。所以針灸療效其一取決于穴位開合,其二取決于下針部位離場中心的距離。筆者臨床驗證體會,在手三里穴附近壓痛點處取穴均有一定療效[8],但一般在曲池穴下2.5寸療效更為顯著,故可認為扭傷穴與手三里穴是同一穴位,其解剖位于拇短伸肌腱和拇長伸肌腱兩者之間的凹陷處,深層有橈返動脈的分支,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和橈神經深支。

2 “扭傷穴”(手三里穴)臨床延伸應用探討

顧名思義,扭傷穴(手三里穴)治療扭傷有良效,臨床上最常用于急性腰扭傷[5,9]。若是腰扭傷,扭傷穴按壓有酸痛感,針刺對側扭傷穴后捻轉得氣,讓患者慢慢活動腰部,腰部疼痛多隨之緩解,有“針入痛除”之效[10]。一般距發病時間越短針灸效果越好,以發病5 h 內針刺效果最佳,常一次而愈。軍隊、運動員的日常訓練和比賽中運動系統急性損傷非常多見,如腰、踝、手腕等部位扭拉傷。實踐表明,排除骨折的情況下,針灸本穴為主可快速解除扭傷、跌打損傷等導致的疼痛和活動受限,對車禍等外力造成的扭挫傷、擠壓傷也有很好的療效,多針到痛除,療傷效果可靠[9]。其實本穴在臨床應用范圍極廣。饒柳妹[11]通過指壓手三里緩解靜脈補鉀輸液痛,有效率達80%;筆者在臨床曾治療眼球摘除術后麻醉藥逐漸失效后疼痛,針手三里、合谷、中渚穴后當即疼痛大減。

急性腰扭傷的病理主要為損傷后組織出血、水腫和吸收修復的過程。組織多為參差不齊的撕裂傷,出血可為散在點狀或產生血腫,相鄰組織產生炎性滲出,導致水腫。在肌肉或腱膜處損傷的同時,由于創傷的代謝產物及周圍末梢神經的刺激,可使局部肌肉處于痙攣狀態,而肌纖維不停地收縮可致代謝產物更為堆積,加之靜脈回流受阻,瘀血增加,從而加劇了上述病理過程[12]。而手術外傷、金創傷及踝扭傷、落枕、膝扭傷、牽拉傷等各類損傷包含組織出血、水腫和吸收修復的病理過程,表現為皮膚腫脹、淤血、切割撕裂傷及炎性滲出、局部肌肉疼痛并無法運動到位,關節活動不利或不能等?;诖祟惒“Y有共同或相似的病理機制,因此都可以嘗試使用手三里穴治療。

現代研究表明,針刺手三里穴有明顯的鎮痛作用,可提高皮膚痛閾,其機理主要與單胺類和腦啡肽類神經介質的釋放有關。動物實驗表明,針刺“手三里”能提高腦內亮-腦啡肽和甲硫-腦啡肽以及脊髓內甲硫-腦啡肽含量,并且可使腦5-羥色胺、5-羥琥珀酸胺和多巴胺升高,從而發揮鎮痛作用[13]。

3 配穴方案

疾病初期穴位敏化,久病穴位鈍化,對慢性傷痛或術后疼痛及功能障礙后遺癥,可以用對應取穴法上下取穴、左右取穴配合手三里穴治療。慢性疼痛局部穴位鈍化,多不如取之對應的遠端穴位。上病下取、下病上取的機理在于上肢與下肢的相應部位在同一體節,其中樞在脊髓同一層面,只是由于胚胎以及后天發育,人體不斷生長,故看似距離很遠,但是存在部位的對應關系。筆者多采用對應取穴法和陽明擔刺法配合治療。陽明擔刺法除了合谷擔刺法還有肘窩之曲池擔刺法。肘窩并排曲池、尺澤、曲澤三穴,曲池有上手五里,下有手三里。治療多在上肢手三里穴附近取穴,可以看作陽明擔法的變法。如頸椎、腰椎疾病配后溪穴、尺澤穴或曲澤穴附近壓痛點;膽囊切除術后配膽囊穴;乳腺術后配內關穴;膝關節術后根據疼痛部位配尺澤穴或曲澤穴附近壓痛點。

4 典型案例

4.1 膽囊切除術后綜合征 患某,男性,62歲,2022年2 月18 日寶山醫院就診。膽囊結石切除術后2 年余,術后仍有膽囊區疼痛不適,甚則徹夜難眠,右脅部壓痛拒按,肝區叩擊痛。曾在上海多家三甲醫院服藥物等治療無明顯改善。視覺模擬量表(VAS)評分6 分。診斷:膽囊切除術后綜合征。治法:活血療傷、利膽止痛。取穴左側手三里穴、膽囊穴。進針0.5寸,使局部產生酸脹感得氣后,以平補平瀉法行針20 s,患者自覺疼痛消除,肝區叩擊痛陰性,右脅部壓痛消失。繼續加針右側上兩穴,加電針留針30 min。次日患者訴疼痛程度較前明顯改善,夜間疼痛好轉,但晨起疼痛減輕但仍存在。予繼續原治療方案,每日治療1 次,每周5 次為1 個療程?;颊咛弁粗鸫螠p輕,治療2周后脅痛明顯改善,4周后疼痛基本消除,VAS評分2分,隨訪病情穩定。

按:膽囊切除術后仍有約25%的患者會有持續性或發作性上腹痛,主要因膽道口括約肌功能障礙造成,一般歸入膽囊切除術后綜合征(PCS)范疇[14]。針灸等治療對PCS 顯示了較好的應用前景,但對術后的膽源性腹痛研究較少,且選穴過多、過雜,操作復雜。我們先后治療多例膽囊切除術后仍有腹痛的患者,實踐證實手三里穴合膽囊穴對膽囊切除術后疼痛有顯著即時止痛療效,新手術及術后多年的疼痛均可治療,一般隨著針刺療程疼痛可逐步減輕,需針刺2~4周鞏固療效。手三里穴對各類外傷疼痛和胃腸炎、急性腹痛及多種消化道疾患有良好治療效果[15];膽囊穴屬少陽經通過大腦邊緣-平滑肌系統調節自家膽道口括約肌功能,故而止痛效果益彰。

4.2 頸腰椎骨折術后 患某,男性,38 歲,2022 年1 月12 日就診。2 年前在外院行頸椎局部粉碎性骨折神經卡壓手術,并置入鋼板,仍遺留左側半邊身體活動不利、緊繃不適,走路跛行??滔禄颊咦髠认轮α?,不能長時間站立,不能自行彎腰穿鞋。查體:左側上下肢肌力V 級-,左側膝蓋疼痛,左側大腳拇指蜷縮不能伸直。診斷:頸椎骨折術后。治法:活血通督、療傷止痛。針刺其右側手三里穴得氣后,患者感覺身體有放松感,加針后溪、尺澤、合谷等穴,加電針,并囑其輕微活動患側肢體。約10 min 后其大腳趾已經能伸直;20 min后,該患者肢體緊繃不適感消除;30 min后拔針,患者自行穿鞋,走路恢復正常,能跳能跑,左側肢體肌力恢復正常。后持續治療3次,告愈。

按:對頸椎病、腰椎病患者手術后采用針灸治療能夠促進患者的快速康復。秦氏發現針刺手三里穴力敏點和常規手三里穴配合患者頸部主動活動,能夠改善急性機械性頸痛患者的頸部疼痛和頸椎功能,針刺選取手三里穴力敏點效能提高針刺療效[16]。此外,腰椎間盤突出術后的患者,術后仍有活動不利,針刺手三里穴,配合后溪、曲澤、尺澤等也有較好療效。我們運用本穴為主治療頸椎病、腰椎病術后仍有活動受限及疼痛的病患近30 例,多取得了較好的療效。這些病癥都屬于脊柱的慢性勞損或外傷,與跌打損傷、扭傷的病理機制基本一致,故可起效。

4.3 膝關節術后 患某,女性,42歲,我院職工。2022年1 月16 日就診,有半月板損傷2 年余,手術后仍遺留右膝蓋乏力,長期走路輕度跛行,無法跑步,右腿肌肉有輕度萎縮。診斷:膝關節術后。治法:活血健脾、療傷止痛。試針左側手三里穴,得氣后囑其活動患肢,結果本來肌力減退的右腿在施針后可以毫不費力地抬起,并可小跑,予加尺澤穴壓痛點增強療效。治療3 次后右腿走路已完全恢復正常,隨訪半年未再發作。

按:另有多例患者膝關節手術或腿部骨折術后,包括仍有外置鋼板的患者,仍有活動不利或上下樓膝蓋疼痛、不能久立、不能跳起等癥狀,針對側手三里穴即可明顯改善功能。手三里與足三里有相同的神經支配,足三里治膝關節疼痛,但是效果不佳,此病當下病上取,針手三里。手三里鎮痛作用強,是腰膝同治的要穴。針刺手三里能提高腦以及脊髓腦啡肽和多巴胺含量,發揮鎮痛作用。筆者運用手三里穴治療累計治療近百例,多有很好的緩解的效果,左病右取,右病左取,結合周爾晉老師的“X 形平衡法”配尺澤、曲池等穴可協同增效,有效率療效約90%。其他醫家也有針灸干預膝關節置換術后康復的報道,術后鎮痛效果明顯,在關節功能恢復方面效果確切,其中也包括手三里穴[17]。

4.4 結腸術后腹痛 患某,48 歲,女性,2020 年7 月因“突發左下腹部疼痛2 d”就診,無發熱、尿頻、尿痛等癥狀,走路因疼痛而受限。查體:腹軟,左下腹部局部按壓痛,無肌緊張。完善下腹部CT 未見明顯異常,尿常規有少量白細胞。追問病史,患者訴2 個月前行結腸息肉鏡下摘除及吻合手術,術后偶發腹部隱痛。診斷:結腸息肉摘除及吻合術后,腹痛待查。治法:活血理氣、療傷止痛。筆者為患者按壓對側手三里穴,囑其深呼吸,患者訴無明顯腹痛,自己按壓腹部壓痛已消除。后為患者在手臂撳針埋針治療鞏固療效,囑每日按揉300次。1周后隨訪腹痛未再發作。

按:手三里穴“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直接聯絡大腸,對腹部結腸術后并發癥的氣血調整起著重要作用?,F代研究表明:在X線鋇餐下觀察,針刺手三里可使胃蠕動、結腸蠕動增強,也可看到空腸、回腸的蠕動發生即時性改變,蠕動強者減弱,弱者增強。呂琪玲[18]則以自制藥線圍灸局部配合灸雙側手三里治療炎癥或手術引起的腸粘連。劉文國報道,手、足三里合用對緩解腹部術后腹痛、惡心、嘔吐、腹脹、面色蒼白、腰膝酸軟、食欲減退、便秘等并發癥有較好療效[19]。

4.5 乳腺癌術后腋下牽拉脹痛 患某,56 歲,2022 年10 月13 日就診。右側乳腺癌手術及淋巴清掃術后1年余,遺留右側腋窩及手術部位脹痛不適及牽拉感。診斷:右側乳腺癌手術后,上肢淋巴水腫。治以:活血消腫,通調水道。予針對側手三里穴及內關穴、液門穴。數分鐘后患者自覺脹痛已明顯消除,加針同側穴位。后為患者在手臂撳針埋針治療鞏固療效。

按:內關屬手厥陰心包通陰維脈,故主心、胃、胸。內關可治療胸脅不適,并對急性乳腺炎有較好療效[20],故可用于乳腺相關部位疾病的治療;手三里穴則可改善術后組織粘連,活血消腫;液門穴調節水液代謝,通調三焦水道淋巴系統。

4.6 腹部腫瘤術后下肢淋巴水腫 患某,女性,53歲。2022 年6 月10 日就診?;颊咦訉m腫瘤切除術后兩年,左側小腹略脹,遺留左下肢淋巴水腫回流障礙,左腿明顯浮腫緊繃不適,右腿正常。診斷:子宮癌術后,左下肢淋巴水腫。治法:活血消腫、通調水道。曾服用中藥、芒硝外敷等等無明顯改善。予針對側手三里及內關、液門、尺澤。數分鐘后患者自覺脹痛已明顯改善。后患者經針灸數次后左腿浮腫明顯改善,小腿等處明顯松軟。

按:內關可理氣活血利膈,改善心肺功能;液門穴調通三焦水道,改善淋巴回流,發揮類似柴苓湯的療效;手三里穴改善手術部位粘連,活血抗炎,消腫止痛。

5 結 語

臨床上我們采取扭傷穴手三里為主治療術后疼痛、活動功能障礙及多種手術后遺癥,多采用繆刺健側或雙側取穴,并可配合對應取穴法及運動療法,取得顯著康復療效。初步統計用本穴為主針刺治療65 例術后康復患者,痊愈27 例,有效23 例,有效率92.3%。本穴取穴簡便,療效顯著,對于各類手術后遺癥的康復有很好的研究推廣價值。

猜你喜歡
手三里尺澤曲池
尺澤穴定位及其刺灸法初探*
《針灸大成》手三里穴臨床應用淺析*
Effect of intradermal needle at five-zang Back-Shu points on treatment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曲池穴主治病癥的古代文獻研究*
重揉手三里穴治療痔瘡疼痛
《針灸大成》中尺澤穴臨床應用探析
艾灸曲池穴防過敏
艾灸曲池穴防過敏
點按手三里治療急性腹痛的機制探討
小穴位 大健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