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化賦能學校發展的聚奎中學范式

2024-04-09 17:58熊炯羅太亮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2024年3期
關鍵詞:中學人工智能學校

熊炯 羅太亮

重慶市聚奎中學校是地處渝川黔交界的農村學校。在信息化和數字化時代,一代代聚奎人抓住機遇,克服困難,迎難而上,譜寫了數字化賦能農村學校發展的華麗篇章。

網絡時代的探索

21世紀初始,全球進入互聯網時代,帶給世界嶄新的變化,學校教育也在這波浪潮中孕育著新的波瀾。隨著互聯網在學校的普及,基于互聯網技術和資源的教學模式逐漸呈現出來。聚奎中學組織教師編譯了基于互聯網資源的探究學習模式——MiniQuest,并在部分班級和學科開展試點,探索新的教學方式推動學校辦學質量的提升。MiniQuest是對WebQuest的簡化,基于小主題開展普通任務的探究,方便教師快速地組織網絡學習資源,且在1-2節課就能完成。這更適合國內開展。

聚奎中學發動一部分青年教師學習網絡技術,開發網絡課程資源,在部分學科開展基于MiniQuest的網絡主題探究式學習,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

隨著博客、微博的興起,互聯網進入用戶可創造和發布內容的Web2.0時代,互聯網上的資源出現了爆發性增長。聚奎中學的網絡主題探究式學習的開展也更加成熟和普及,引領了國內網絡時代的教學改革。

移動時代的變革

時間來到2010年,隨著移動終端的普及,全球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聚奎中學固定在幾間電腦教室的基于桌面電腦的網絡主題探究式學習,只能在部分班級和部分學科主題開展,已經無法滿足更多師生對互聯網用于教學的需求。新的技術和新的需求推動著聚奎中學探索新的教學方式。

2011年,聚奎中學組織教師譯介了翻轉課堂的相關文獻,并與當時流行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進行結合,發現用微課視頻作為課前學習材料,比課本和網絡圖文資源更利于學生課前學習。如果用廉價的平板電腦替代桌面電腦成為學習終端,那么就能滿足更多師生利用數字化資源開展學習。于是,聚奎中學率先在國內落地實踐了以移動終端+微課為支撐的翻轉課堂教學變革——課前學生通過平板電腦里的微課開展自主學習,課堂答疑解惑完成作業。這便是聚奎中學從MiniQues模式的網絡主題探究學習1.0到翻轉課堂的課程改革2.0升級版本。

聚奎中學本土化的翻轉課堂實踐,課前借鑒了國外翻轉課堂的微課助學,課堂開展基于高效課堂的師生互動,技術采用了最新的移動終端。這種方式簡化了操作,使得教師能快速上手實施。

2012年3月,《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雜志報道和發表了聚奎中學本土化翻轉課堂實施的成果,引發全國教育界的關注。大批教師涌向聚奎中學,觀摩考察這所農村中學的數字化教學改革,并回到各自學校展開實踐。從此,聚奎中學被譽為中國翻轉課堂第一校,其教學改革引發了數字化教學實踐的新浪潮。

人工智能時代的創新

1.開展人工智能教育

2017年,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倡導在中小學開設人工智能課程。2018年,聚奎中學新任校長戴海軍敏銳地抓住這一契機,決定在學校開設人工智能課程,開啟基于人工智能的深度學習生成課堂3.0版本探索,讓“農村學校的孩子也要有仰望星空的能力”。

聚奎中學的人工智能教育是先從學生社團開始的。信息科技教師在學校的支持下,迅速組建了人工智能學生社團,開發了人工智能社團課程,開始了人工智能教學試點。2018年6月,學校的“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創新基地”獲重慶市教委立項,由此學校人工智能教育得到了上級部門的政策和經費的支持。隨著國內人工智能教育的全面推開,教學資源越來越豐富,聚奎中學的人工智能社團教學也逐漸吸引了越來越多學生的加入。信息技術教師也在初高中課堂教學上加入人工智能課程內容,開發與之相關的實驗課程,讓更多的學生能接觸和學習人工智能知識。其他學科教師也嘗試把人工智能內容與本學科結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開展跨學科教學。

接下來,在社團課程基礎上,學校組織教師開發了人工智能科普課程,把人工智能科普教育推向社區和其他學校;在科普教育的基礎上,又進一步開發了競賽課程,讓在人工智能學習中有特長的學生參加人工智能相關競賽活動。

現在,聚奎中學已經開發和實施了四類人工智能課程:國家課程的實驗教學內容、社團興趣課程、社區科普課程和競賽提升課程。這四類課程的開發和實施得到了高校的支持,屢獲大獎,獲得業內專家的高度評價。

2.利用人工智能優化學校管理

2022年,聚奎中學開始構想利用人工智能建設智慧校園。學校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構建了一個綜合信息平臺,整合了學生信息、教學資源、行政管理等各個方面的信息,實現了信息的共享和高效管理。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學校實現了對校園設施、設備、資源的智能化管理。例如,學校利用智能監控系統對校園進行實時監控,保障校園安全;通過智能能源管理系統對水電等資源進行合理分配和使用。同時,學校建立了覆蓋全校的無線網絡,使得師生能夠隨時隨地接入互聯網,方便獲取信息和進行學習;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特點,為教師提供個性化的教學建議,實現精準教學;采用人工智能技術對學生的學習成果和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評價,促進師生之間的協作和交流。

聚奎中學成功地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學校管理的各個方面,穩步推進智慧管理和智慧教學,提高了學校的管理效率和教學質量,為學生創造了更好的學習環境。

3.利用人工智能賦能教師專業發展

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突然出現并快速普及應用。戴海軍校長再一次抓住機會,倡導教師們積極學習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提升自己的數字素養。戴海軍主持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促進農村教師專業發展”成功立項為市級重點課題。戴海軍作為重慶市骨干校長,帶領自己的市級名校長工作室成員一起學習生成式人工智能,探索其對教師成長和學校發展的影響。

通過研究和實踐,2023年9月,戴海軍運用第一性原理的思維,提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提升教師專業成長的路徑(圖1):教師在具備教學法+學科+技術知識融合的TPACK素養和媒體與信息素養(MIL)基礎上,與生成式人工智能對話探索和感悟包括人發展的第一性原理、教育的第一性原理、學科領域的第一性原理,綜合建構出自己的教育主張,再從教育主張演繹出教學方案,并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

這種以演繹法邏輯推動教師成長的專業發展路徑,經過實踐證明,是傳統的歸納法和類比法教師發展邏輯的有力補充,但又比其更加快速、明確和清晰,能夠有效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為農村教育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4.利用人工智能促進教學創新實踐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強大的能力將對學校教學產生深遠的影響。在戴海軍的倡導下,聚奎中學教師開始了積極探索和實踐。最終,學校教研團隊提出了以定制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智能體作為教師助手和學生學伴,在課堂上實現“師-生-AI”互動的“生成課堂”,并形成了部分學科的不同課型的課例。

在新時代背景下,聚奎中學積極探索并實踐了用數字技術促進教學質量提升,進而融入學校教育的各個方面,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數字化賦能學校發展的“聚奎中學范式”。這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還為教師提供了更多的教學資源和支持,同時也為學校管理提供了更高效的方式。

未來,人工智能技術將在教育領域得到更廣泛的應用,推動教育的個性化、智能化和全球化發展。同時,人工智能教育也將促進教育公平,讓更多的學生受益于優質的教育資源。

作者單位:重慶市聚奎中學校

編? ?輯:王曉波

猜你喜歡
中學人工智能學校
在多解中學創新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與就業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數讀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學校推介
寧波市四眼碶中學
諸暨市學勉中學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