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反饋技術賦能“雙師”課堂

2024-04-09 15:24李文賓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2024年3期
關鍵詞:智能技術雙師

李文賓

【摘 要】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是推進教育變革的關鍵力量,信息技術的引入為課堂教學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時間和空間的泛在性使傳統教學結構正在發生轉變?;谥悄芊答伡夹g的“雙師”課堂是一場教育的革新,本文基于筆者實踐,介紹了“雙師”教學與智能反饋技術的內涵,并在分析智能反饋技術下的“雙師”課堂特征的基礎上,提出智能反饋技術賦能“雙師”課堂的實施路徑,以期為“雙師”課堂的實施提供借鑒。

【關鍵詞】雙師課堂;智能技術;互動反饋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B

【論文編號】1671-7384(2024)02、03-144-02

《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中明確指出要“推動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利用現代技術加快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是推進教育變革的關鍵力量,信息技術的引入為課堂教學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時間和空間的泛在性使傳統教學結構正在發生轉變,數字化時代對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形態等產生了新的影響。采用“雙師”課堂,利用智能反饋技術強化對“雙師”教學模式的研究和摸索,能夠最大程度發揮信息技術在語文課堂中的作用,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和素養的全面提升。

“雙師”教學的內涵

“雙師”教學模式是以兩位教師為教學主體來開展教學,其中一位是主講教師,在本地進行實體教學并進行線上直播,輔助教師和部分學生在遠端線下實體教室同步學習,并能實現遠端學生與主講教師和本地學生的實時互動,實現學生雖在異地、卻如同在同一教室當中進行實時互動的學習。

智能反饋技術概述

智能反饋技術是指在課堂教學中能夠及時準確地獲取、分析和處理學生學習情況并真實反饋信息的技術。這種智能反饋技術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能夠接收和發送反饋信息的學生端系統,如反饋器、接收器、智能學習終端(計算機、平板電腦等);另一部分是能夠實現參與互動、進行反饋信息處理和數據統計與處理的教師端應用平臺。

智能反饋技術條件下的“雙師”課堂特征

“雙師”課堂屬于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一種新型模式。與傳統課堂相比,“雙師”課堂中的要素除了傳統實體課堂中的學生、教師、教學信息、教學媒體以外,還有線上教師、學生、網絡等,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只有系統中各要素相互協作、有效互動才能達到動態平衡狀況下的相互促進、協調發展。智能反饋技術可以把教師的提問展示給本地和遠端的每一位學生,學生通過反饋器進行答題,教師端的平臺可以及時記錄、統計每一位學生的答案。課堂上教師通過平臺統計出的反饋信息及時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思維動向,并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實現精準教學。智能反饋技術賦能的“雙師”課堂解決了無法了解遠端學生思維的問題,實現了本地教師、學生與遠端教師、學生的互動。

智能反饋技術賦能“雙師”課堂的實施路徑

1.依據學情,共定目標

為了讓教學更符合兩地學情,主講教師和輔助教師要在課前進行充分的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學情,制定精準的學習目標;兩位教師還應該對教材進行整體研究梳理,共同對教材進行整合取舍,制定教學目標。例如,在門頭溝區大峪第二小學與門頭溝區大臺中心小學間進行的《陶罐與鐵罐》的“雙師”課堂中,兩位教師通過多次交流研討,了解到兩地的學生已經學過一些寓言,對寓言有過感性的認識。本篇寓言故事通俗易懂,學生容易感受到陶罐和鐵罐鮮明的性格特點。而大臺小學的學生和大峪第二小學的部分學生,因為理解能力的局限,誤認為陶罐完美無缺,而鐵罐一無是處。教師根據兩地學生的情況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能簡單復述課文主要內容。能理解“奚落”“傲慢”“輕蔑”“謙虛”等詞語。

(2)抓住文中描寫陶罐、鐵罐神態和語言的句子,了解陶罐和鐵罐性格的不同。

(3)分角色朗讀課文,能有感情地讀出陶罐和鐵罐的不同語氣,體會感受鐵罐和陶罐的性格。

(4)從陶罐和鐵罐的不同結局中,體會故事說明的道理,懂得要多發現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

2.合作備課,設計核心問題

在目標設定好之后,兩位教師一同備課,發現整篇課文主要圍繞“奚落”這個關鍵詞展開。但學生對“奚落”這個詞語理解不到位,不能很好地理解鐵罐的性格,因此設置核心問題“奚落在哪句話中使用合適”。讓學生通過比較理解奚落:不是說自己也不是說別人的長處和別人的錯誤,而是用尖刻的語言說別人的短處。通過核心問題,抓重點句、重點詞語體會陶罐鐵罐的不同性格,讓孩子知曉了“奚落”的含義。

在備課的過程中,通過兩位教師的多次研討和對課文的理解設計另一個核心問題:你認為陶罐和鐵罐誰更強大?在教學中設置這個問題,讓學生們各抒己見 ,有的學生抓住文中句子,知道了陶罐依舊樸素、光潔、美觀,鐵罐卻無影無蹤了,學生會誤認為陶罐完美無缺,而鐵罐一無是處。通過意見碰撞來糾正這種認識上的偏差,使學生真正明白寓言故事所蘊含的哲理。

3.技術賦能,激活課堂

在進行“雙師”課堂教學時,教師拋出核心問題,本地學生和異地學生同時通過智能互動反饋器選擇答案,每一位學生的答案都會通過系統平臺進行統計,既確保了兩地每一名學生都參與了答題,也避免了學生的從眾心理追隨其他同學的答案。主講教師通過系統平臺立刻就可以看到兩地學生每一個人的選擇情況。教師根據答題反饋統計信息及時追問學生:“奚落是說自己嗎?”“奚落是說別人的長處嗎?”“奚落是說別人的錯誤嗎?” 智能反饋技術讓線上的異地學生感到教師就在身邊,讓兩地每一位學生看到其他同學的選擇情況,從而反思自己的選擇,讓每一位學生的思維都活躍了起來。例如,上面提到的第二個核心問題“陶罐和鐵罐誰更強大”,兩地的學生有不同的理解和想法,這時教師就可以選取兩地的學生進行辯論,在辯論的過程中讓學生理解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與不足,我們應正視自己與他人的優點與不足。我們看到通過核心問題的反饋,智能反饋技術讓每一個人的思維過程可視化,根據學生的思維變化,展開追問、辯論,讓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起來,使課堂更加靈動。

4.評價反思,助力成長

在“雙師”課堂結束后,主講教師與輔助教師應當依據相應的反饋信息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綜合評價。在評價的過程中,兩位教師可以通過智能反饋技術設備實時獲取學生反饋數據,對數據進行比對分析,找到學習中的個別學生,分析他們的思維過程,加以特別關注,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在課后,主講教師還應當帶領輔助教師進行教學復盤,發現優勢與不足,進行反思改進;輔助教師應當對教學的過程進行整理和學習,選擇恰當的內容再次實踐,并在實踐過程中體悟感知,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

總? 結

基于智能反饋技術的“雙師”課堂是一場教育的革新,打造了異地“雙師”互動教學模式,實現了兩地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媒體技術的互動,這為擴大優質教學資源的覆蓋面、推進“互聯網+”教學資源建設提供了新的技術支持。

作者單位:北京市門頭溝區大峪第二小學

編? ?輯:徐靖程

猜你喜歡
智能技術雙師
建筑室內設計專業雙師培養授課實踐探討
林秀娟 茶業“雙師”
小學科學“雙師課堂”中雙師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一次設備智能化技術在智能變電站的探討
智能技術在電力系統自動化中的運用研究
電氣自動化控制中的人工智能技術探究
關于煙草設備自動化系統淺析
依托附屬醫院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
三元互動辦學模式下的雙師型師資隊伍培養
我國首個“雙師型”職教師資博士項目獲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