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西地區大棗豐產栽培技術

2024-04-10 20:06王振偉
林業勘查設計 2024年1期
關鍵詞:棗果遼西大棗

王振偉

(凌源市青山生態治理與保護局,遼寧 凌源 122500)

大棗(ZiziphusjujubaMill.),薔薇目鼠李科棗屬小喬木或灌木,在我國有悠久的栽植歷史。大棗果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蛋白質等,還富含鈣、鐵等微量元素,具有美容養顏、消除疲勞和增強肌力等功效。遼西地區多山地丘陵,土壤多為沙壤土,透氣性好,加上當地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獨特的地理及土壤條件,十分適合栽植大棗。近年來,在遼寧省經濟林產業發展的帶動下,遼西地區大棗種植面積不斷增加,發展勢頭良好,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之一。在大棗實際栽植過程中,有的農戶生產管理不當,導致大棗產量低、品質差,影響種植農戶的經濟效益。為了提高大棗的產量及品質,結合生產實踐,將大棗的豐產栽培技術進行研究總結。

1 品種選擇

選擇良種是大棗豐產的關鍵要素之一,在遼西地區栽植比較廣泛的是大平頂棗、大鈴鐺棗和金絲王大棗等,建園前要根據立地條件及栽培目的選擇合適的品種[1]。

1)大平頂棗的樹勢強健,具有很強的發枝力,抗旱耐寒,豐產穩產,適合矮化密植。該品種棗果的果面光滑,果肉厚,質地細密,酸甜適口,平均單果質量14 g,豐產期單株棗樹鮮果產量可達20 kg,棗果適宜加工棗干、紅棗濃縮汁和紅棗粉等。

2)大鈴鐺棗樹姿開放,結果力強,耐干旱貧瘠,豐產穩產。果實平均單果質量25 g,色澤深紅,果肉厚,口感酥脆無渣,品質佳,可鮮食或用于深加工。

3)金絲王大棗樹勢強,樹姿半開張,二次枝結果力強。該品種的果實呈卵圓形,表皮深紅色,果肉質地細膩,口感松脆,平均單果質量13 g,適宜鮮食。

2 園地選擇及規劃

為了栽培無公害大棗,大棗建園地要選擇距離工礦企業5~8 km、周邊沒有“三廢”排放的地塊[2]。棗樹的根系發達,耐干旱,適應性強,能在多種不同類型的土壤上立地生長,但為提高棗果產量及品質,建園地要選擇避風向陽、排灌條件好、土層厚度超過80 cm、pH為5.5~8.5且土壤肥力好的壤土地塊。園地選好后,要進行科學規劃,根據園地大小規劃為若干小區,設計好作業道、蓄水池和棗果存儲場地等。遼西地區多風,為減少風害對棗樹的侵襲,可根據主要有害風的風向在園地外圍設置防風障。

3 整地

科學整地可以更好地熟化土壤,改善園地土壤結構,一般在栽植前一年進行,根據園地的類型選擇合適的整地方式。遼西地區多山地、丘陵,整地方式宜采用魚鱗坑方式,按照大棗栽植“挖大坑、施重肥”的原則,整地規格為100 cm×80 cm×80 cm。條件允許的話,可以采用牽引動力≥150馬力的拖拉機,搭配專用的魚鱗坑開溝犁進行作業,便捷高效[3]。

4 栽植

4.1 苗木準備

選擇苗高在100 cm以上、主根長度超過30 cm、側根6~8條且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的2年生大棗良種嫁接壯苗進行建園,可以大大提高成活及保存率。如果是長途運輸的大棗苗,需要在栽植前將棗苗根系在清水中浸泡24 h,待苗木吸足水后再進行栽植。

4.2 栽植時間

棗樹春秋季均可栽植,但遼西地區冬季寒冷,秋季栽植的苗木易受凍害,因此宜在春季栽植。棗樹發芽比較晚,春季栽植在土壤解凍后至棗苗萌芽前進行,遼西地區一般在4月中下旬栽植。

4.3 栽植密度

棗樹栽植宜采用大行距、小株距的方式,既便于園內耕作,又能提高樹體的通風透光度,提高產量[4]。初期可適當密植,株行距2 m×4 m,后期根據棗樹的長勢進行科學疏除,將長勢差的棗樹去除,株行距保持2.5 m×4 m或3.0 m×4 m。立地條件好的地塊可適當密植,株行距控制在1.5 m×2.5 m或1.5 m×3.0 m,每667 m2保留70~90株。

4.4 栽植要點

將大棗苗嫁接部位的綁縛物去除干凈,剪去幼苗的干枯根、腐爛根,并進行截干處理,保留干高60~70 cm,將二次枝疏除。

栽植前進行蘸生根粉處理,將ABT生根粉3號用乙醇溶解后,再加入清水稀釋到50 mg/L,將棗樹根系在溶液中蘸30 s即可。

每穴施入15~20kg腐熟農家肥,將農家肥與表土混合后施入穴底,填一層厚度10 cm左右的隔肥土,防止棗樹根系直接和肥料接觸出現燒苗情況。將蘸根處理后的苗木放入栽植穴內扶正,回填表土,期間提1次苗,將土完全填滿后踩實,栽植完畢后澆水,待水滲后再次將土壤踩實。

遼西地區干旱少雨,可利用地膜覆蓋樹盤,減少水分蒸發,采用單株覆蓋或整行覆蓋均可,根據棗園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覆蓋方式,也可直接覆蓋雜草。

4.5 配置授粉樹

遼西地區栽植的大棗品種多數具有較強的自花結實能力,但配置適當的授粉樹可以更好地提高坐果率,提升棗果產量和品質,因此,建園時可適當配置一定數量的授粉樹。實際配置中,要選擇與主栽樹種花期一致且花粉量大的樹種栽植,比如,栽植大平頂棗時可適當混植金絲王大棗樹作為授粉樹,提高坐果率[5]。

5 栽植后管理

5.1 水肥管理

1)澆水。遼西地區降水較少,要結合棗樹不同的生長階段及時澆水。春季棗樹萌芽前要澆1次透水,促進棗樹的枝條生長;花期結合施肥澆水,防止棗樹缺水出現焦花現象,影響坐果率;棗果膨大期對水分的需求大,要及時澆水,防止幼果萎蔫,降低產量;冬季上凍前澆封凍水,提高樹體的抗寒能力,利于棗樹安全越冬。

2)施肥??茖W施肥可以提高棗果的產量,肥料要以有機肥為主,復合肥為輔。在秋季棗果采收以后施有機肥,此時施肥利于棗樹的根系發育,促進根系向土層深處生長,更好地為樹體生長吸收更多養分,為翌年開花結實打基礎,同時還可以提高棗樹的抗寒能力。施肥前在棗樹外圍樹冠垂直投影處挖環狀溝,深度30 cm左右,適當深施可促進棗樹根系下扎,將有機肥施入后用土覆蓋,每株棗樹施肥量15~20 kg,以后根據樹冠的擴大逐漸外移施肥溝,施肥量也可以適當加大。棗樹開花前以及果實膨大期,對于養分的需求比較大,可施適量的追肥,以中氮低磷高鉀復合肥最佳,采用株施法,每株施0.3~0.5 kg。也可在樹冠噴施磷酸二氫鉀、尿素溶液等,施肥后要澆水,但澆水量不宜過大,防止樹體徒長。

5.2 ?;ū9?/h3>

大棗樹的開花期長,花量大,要加強管理,采取科學措施減少落花落果現象,提高坐果率[6]。

1)花期噴水。在棗樹處于盛花期時,向棗花上噴清水。棗樹開花后要多觀察,待棗吊上有60%的花開放后,在晴天傍晚用噴霧器均勻噴水,以葉片附著水膜而不滴水為宜。每隔3~5 d噴1次,連噴2~3次,如果天氣干旱的話,可適當多噴幾次。

2)噴赤霉素?;ㄆ趪姵嗝顾乜梢蕴岣咦?,在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噴施1次,效果比較好。用酒精將赤霉素粉劑溶解后再用水稀釋,含量在15 mg/kg最佳,選擇在晴朗無風天氣的上午或下午噴施。

3)放蜜蜂。棗花是蟲媒花,花期在棗園內放蜜蜂可以更好地傳播花粉,提高坐果率。每1 hm2放2箱蜜蜂即可起到很好的輔助授粉作用,在放蜂期間園內禁止噴施農藥。

4)開甲。通過開甲可以讓棗葉的光合產物短期不向下輸送,營養物質短期聚集到枝葉部位,改善花果的營養條件,提高坐果率。開甲的時間一般在棗樹盛花期進行,初次開甲的棗樹在距離地面30 cm左右處開始,以后每年上移5 cm。先用刮刀在開甲部位將棗樹老皮刮掉,用環剝工具繞樹干一周環切兩道寬0.3~0.5 cm的切口,深度要達木質部,再將兩道切口間的韌皮部剝除。開甲時要注意,生長健壯的棗樹甲口可以稍寬,幼樹、生長弱的樹不宜開甲,甲口不留毛茬,環剝口上下兩端要呈斜面,防止開甲部位積水。開甲后在甲口噴施25%西維因100倍液,10~15 d以后用塑料薄膜將甲口纏繞,促進甲口愈合。

5.3 整形修剪

棗樹喜光,整形修剪要保證整樹的枝條層次分明,內膛通風透光,實現豐產增收。

1)幼樹修剪。棗樹栽植當年可不修剪,在樹高超過2 m時進行截干,培育側枝,盡早培育豐產樹形。短截后二次枝上萌發的新芽可以培育成結果枝,沒有利用價值的要及時抹除,防止消耗樹體養分。夏季進行摘心,當有利用價值的棗頭長出5~6個二次枝時,將棗頭頂端去掉3~5 cm,培育結果枝組。無利用價值的棗頭可在其長出2~3個二次枝時直接摘心,促使二次枝上的棗吊開花結果。

2)結果期修剪。棗樹已基本形成穩定的樹形,隨著樹齡的增長樹冠逐漸擴大,棗果產量逐年增加。此時的修剪要以協調樹體營養和結果生長之間的平衡,此階段還以培養結果枝為主,將衰老下垂枝、直立過高枝進行回縮,促新枝萌發,擴大樹冠。及時疏除病枯枝、過密枝、徒長枝,增加棗樹內膛光照,確保樹勢中庸,延長棗樹結果年限。

3)衰老樹更新。當全樹的有效棗數在1 200~1 400個、骨干枝開始出現光桿現象時要進行更新。將骨干枝全長1/3短截,促新枝萌發,培育新的結果枝組。骨干枝短截時要讓中心主干的鋸口比其他主枝的鋸口高,主枝頭要比側枝頭高,要在枝條隱芽上方8~10 cm處下鋸,如果有較大的鋸口,需要進行涂漆處理,防止鋸口染病。如果全樹有效棗吊不足500個,需要將骨干枝進行重回縮,重新培育樹冠,再結合摘心、拉枝等措施形成新的結果枝組。

5.4 病蟲害防治

大棗主要病害有棗瘋病、棗銹病和棗縮果病等,蟲害主要有棗粘蟲、尺蠖等。平時要加強園內管理,及時水肥撫育,提高樹體的抗病能力,定期清除園內雜草、落葉及病枯枝,減少病菌滋生環境。

1)棗瘋病。棗瘋病是影響棗樹生長結果的嚴重病害之一,染病的植株如果防治不及時,不僅翌年棗果產量降低,還會導致樹體死亡。防治措施:及時清除病枝和病樹,防止病源蔓延;加強對該病害傳播媒介昆蟲葉蟬的防治,在6—7月份用20%殺蟲菊酯2 000倍液噴施樹冠;發病初期,在樹體的根莖部位鉆孔,注入0.1%的四環素藥液進行防治。

2)棗銹病。該病害多發生在6—7月份,尤其是園內通風條件不好的情況下易發生,因此,要及時清除園內灌草,定期修剪,提高樹體通風透光度。在常規管理基礎上,可以利用葉面噴霧的方式施適量的生物菌劑,抑制病菌生長,同時促進棗樹根系發育[7]。發病初期用40%多菌靈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20%粉銹寧乳劑1 500倍液噴施樹體,間隔5~7 d噴施1次,連噴2次。

3)棗縮果病。及時清理落果、落葉,幼果期噴施0.3%硼砂,棗果著色時用50%代森錳鋅1 000倍液噴施,間隔7 d噴1次,連噴2次,噴施要均勻,確保棗果面著藥。

4)棗粘蟲。冬季刮除樹皮上的越冬蟲卵,棗樹生長季可用燈光誘殺成蟲,棗樹新梢長至10 cm左右時用50%辛硫磷乳油1 500倍液噴施1次,6月中下旬再噴施1次,防治效果好[8]。

5)棗尺蠖。用涂抹機油和菊酯類藥劑的粘蟲膠帶在距地面20 cm左右的樹干上纏繞一圈,阻止雌成蟲上樹產卵,也減少幼蟲上樹危害。

6 小結

大棗耐干旱貧瘠,是兼具生態與經濟價值的經濟樹種之一。在大棗的栽培過程中要選擇受市場歡迎、經濟效益高的良種,科學選擇園地,并做好規劃工作。栽植后要加強園內管理,及時水肥撫育,采取科學措施提高坐果率,加強病蟲害防治工作,提高單位面積的棗果產量和品質,實現豐產增收。

猜你喜歡
棗果遼西大棗
不同時期施用不同肥料提高山地棗果維生素C 含量
甘麥大棗湯研究進展
16個棗樹品種棗果營養成分分析
遼西地區葡萄園作業歷
長白松在遼西地區引種試驗
黑果枸杞在遼西地區的栽培技術
大棗化學成分的研究進展
十棗湯中大棗的作用之我見
四逆湯合葶藶大棗瀉肺湯聯合西藥治療慢性心功能不全30例
8種藥劑防治棗果病害試驗初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