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發化妝法對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2024-04-10 07:16陳娟
劇影月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發式毛發化妝

陳娟

一部劇目的整體制作風格根據制作方的要求以及導演對這部戲的風格定位而定,關聯著舞美、服裝、化妝、道具等各個專業。一旦方向確認,那么每個工作口的設計師就會朝著這一方向共同努力,創造出統一風格的劇目演出。不同的演出模式,存在不同的舞美制作模式。毛發化妝法作為舞臺美術的專業之一,毛發材料的選擇,影響著角色人物的形象與整體舞臺效果。毛發化妝可稱為特殊材料的雕塑,是立體形狀上的再創造,具有雕塑的立體造型語言。頭部的骨骼結構是一種占空間的物質實體,而毛發可以在這種立體的形狀上任意做出想象的形象。所以毛發化妝正是根據毛發物質本身的可塑性,利用修剪、粘貼、漂染、燙吹的塑造手法,創造出不同性格、氣質、身份、民族、時代的人物,在影視戲劇作品中發揮著塑造角色形象的作用。

一、美化作用

成功的毛發化妝可以極大地改變演員的外貌,賦予他(她)美的特征。以發型為例,發型的選擇不僅在于修正演員的外表,還在于找出發型與全部外表身體的比例,找出角色所需的特點。比如一位身材矮小的人選擇頭頂蓬松、兩側收緊的發型,可以使他(她)顯得挺拔一些,相反如果選擇兩側蓬松披肩發型,就會使頭部與身體的比例變大,更加突出了身材的弱點,這一不合適的發型可以破壞整個形象。發型可以使面部的比例顯得勻稱。例如:梳光的額發和蓬松的兩鬢可以使面部顯得肥滿,而高高的額發和平滑的兩鬢則可以使面部顯得瘦長。長而向前突出的鼻子,在蓬松地搭在前額的發型下可以顯得短些,蓬松的鬢發可以遮蔽招風耳等。戲曲的化妝是一種圖案化處理,旦角貼片子,是對于婦女額發、鬢發的一種圖案化化妝,它不但起著襯托面部輪廓的作用,而且能彌補演員長相的缺點,貼直一點可以使圓臉變長;貼彎一點可以使長臉變圓,具有美化演員臉型的功能。

二、表現不同時代

每一個時代都有一些占統治地位的“時髦”,這些“時髦”大大地改變一個人的外形。我國從古至今,發式、胡式的演變過程就是很好的例子。遠古時,人們為了生活勞動的方便,開始束發、梳髻,直至清朝,但各朝代也各有其特點。像在秦兵馬俑出土的塑像,秦朝男子就有偏髻結辮之分。而到了清代,由于努爾哈赤是女真族,即蒙古族的一部分,他們的發式保留原樣,當康熙進了山海關,統治了全國,改明為清后,男子的發式就演變成半辮式,直至民國,袁世凱登基,又改變成“改良式”,由于西方文化的傳入,我國的發式就摻雜了目前的分頭、三七式、四六式、背發、板寸等樣式,而以后也都各有其特點。沙皇時候的軍官都愛留那種“英國式”的分頭或是“刺猬式”的發式和小胡子,在俄土戰爭時候,許多軍官都留鬢髡和非常強的小胡子,并把下頦剃光。在尼古拉一世時,軍官們為了模仿沙皇,又都留起了小胡子和短的鬢發。到了18世紀末,他們每天都要剃光臉,在頭上戴起了香粉的假發。

這些年來,我國影視劇中古裝題材的比例大大增加,人物形象如何“復古”,毛發化妝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電視連續劇《大明宮詞》的造型設計是該劇的一大亮點。劇中主人公太平公主的青年時期由演員周迅扮演,化妝師為其設計的發型為兩鬢和后腦頭發一并向上梳起,頭頂部盤纏著兩個環形發圈,像兩個俏皮的小角,這一發型看上去很像唐永泰公主墓壁畫上的驚鵠髻發式,這一唐代典型發式將人物十分明確地定位到了唐朝。再配上干凈、透明卻是精心修飾的淡妝,穿上服裝,一個純潔又充滿靈性的小公主就出現在觀眾面前?!皬凸拧钡拿l化妝塑造了“真實”的人物形象,觀眾會情不自禁地關注主人公太平公主的命運,與小精靈一樣的公主同喜樂、共憂傷。發式的造型有時會成為一部戲的點睛之筆,這也正是它的審美價值所在。

三、表現不同種族、民族

由于種族不同,人的頭發、顏色也不同,如黑色是亞洲人,黃棕色、金黃色、褐色甚至紅色、銀黃色等是歐洲人,棕褐色或是灰色而卷曲的頭發是非洲人,除了顏色外,各個國家的發式也各有特點,胡須也是一樣,印度人的大胡須和日本人的小胡須,髻也是各有特色的。種族的不同,人的頭發顏色不同。1863年,德國學者普魯納·貝伊在向巴黎人類學會提交的一篇權威性學術論文中提出:“由于毛發代表種族體型的一般特征,所以可以用來給族下定義?!彼讶祟惖念^發狀分為以下三種:黑色、形狀垂直,其橫截面為圓形的叫“直發”(蒙古人種);顏色從淡黃到深黑,形狀微曲波浪,橫截面為橢圓形的,稱“波狀發”(歐洲人種);黑色形狀卷縮如綿羊毛,其橫截面為較扁的橢圓形,為“羊毛狀發”,也叫“卷曲發”(非洲人種)。各氏族、各民族毛發的不同,往往成了人們區別氏族或民族的重要依據和標志。

浙江婺劇團的新編歷史劇《昆侖女》根據婺劇傳統戲《雙陽公主》改編,作者擔任該劇的化妝造型設計工作,作者通過和導演、舞美的溝通,確立了劇情發生地為維吾爾族、蒙古族人聚居地,于是將雙陽公主設計為一個維吾爾族的公主形象,而另一位公主海飛云則設計為一個蒙古族公主,作者給雙陽公主在發型上設計了一個有宋朝特點的發髻,又加了許多小辮,再戴上一個有公主身份的桃形金冠,公主整個年代、民族、身份都確立了,既有公主的身份,又有年輕姑娘的美麗、活潑。而另一位公主海飛云,為她設計的是,用一根粗長的辮子盤在頭上,在頭上除了有一個發髻,飾品的裝點上也非常有蒙古族公主的特點。作者為一位武將設計的是一副黑棕色的非常硬密的絡腮胡子,另一位性格奸詐的大臣則是黑棕色的上翅八字胡,搭配一小撮下胡。這一組人物的出現,進一步強化了各民族的特點,對人物的基本氣質乃至個性做了一個初步、直觀的定位。

四、改變人物的年齡

毛發的生長、衰退、脫落以及顏色的黑或白,乃是事物自然規律的客觀反映。在戲劇舞臺上,話劇《茶館》中的人物造型堪稱經典之作。該劇描寫了三個時代的茶館生活,從清朝戊戌變法開始,經過民國軍閥混戰,再到解放戰爭時期,跨越幾十年,人物年齡變化很突出。其中常四爺是經歷了這三個時期的角色之一。第一場的常四爺是一個直言無隱、血氣方剛的年輕“旗人”,留著一個粗黑的長辮,眉毛濃密,有棱有角;20年后,自食其力的常四爺完全改了樣,大辮子剪成了平頭,兩鬢已有些花白,唇上及下頦均勻地分布著一些細碎的胡茬,看上去身體仍很結實;再過30年,常四爺已年過七十,破氈帽下露出蒼白蓬亂的頭發,眉毛也都已經蒼白,加上花白凌亂的胡須,一副歷盡滄桑的樣子,加上演員出神入化的表演,充分體現出一個經過畢生掙扎、最終希望幻滅的形象。其中毛發造型所起的作用不單單是幫助演員改變他的年齡和外貌,而且在某種程度上昭示了歷史的巨變。茶館還是那個茶館,然而物是人非,常四爺從一個血氣方剛、有朝氣的年輕人變成了古稀老者,他的發型的變化不正是歲月流逝和世事滄桑留下的見證嗎!

五、表現不同性格的人物

演員所要扮演的角色各式各樣,而演員自身的相貌不可能與他(她)所扮演的角色完全相同。這就需要化妝來幫助演員改變外形,根據角色的經歷和生活環境,創造性地描繪客觀條件給予人物的影響所遺留下的外貌特征,盡量使那些角色的內部實質中的最典型、最性格化的東西清楚地顯示出來。頭發的樣式和顏色變化,在化妝造型中很有表現力。發式不僅能增加化妝的時代因素、反映人物的年齡,更能體現人物的性格。作者曾擔任20集電視連續集《雙槍老太婆》的化妝設計,該劇講述的是解放前四川華鎣山游擊隊如何同國民黨特務斗爭的故事。劇中的雙槍老太婆是一個多變人物:作為華鎣山游擊隊隊長,角色需要的是一位機智、果斷、勇敢的女共產黨員形象,因此作者為她設計的發型是沒有修飾過的雙辮;而在敵后方作為一個年輕、美麗的女教師,大家閨秀,發型則設計為有20世紀30年代特點的雙環辮;為了需要,做官太太打扮時頭發向后盤成一個發髻,再加上一個燙剪過的假發零件;而作為敵人聞風喪膽雙槍老太婆出現時,作者給演員佩戴一個花白頭套,并配以四川當地老婦人常用的遮眉布,加上面部化妝的配合,根據劇情的人物性格,變化就出來了。

在我國戲曲中表現胡須是用髯口,髯口在表現人物性格方面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如:老生用三髯,五縷須;凈角用滿髯、扎髯;丑角用丑三髯、八字髯等,利用這些髯口的疏密、長短不同又創造了許多不同的表演形式,戲曲行稱為髯口功,如理髯、抖髯、甩髯、吹髯等。對于人物個性形象的塑造,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毛發化妝具有主體的造型觀念及特殊的表現力,在化妝造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各種藝術門類如雨后春筍般繁茂的今天,它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毛發造型可以讓人看到歷史的再現,可以像電影的鏡頭語言一樣表達它的意義,可以塑造不同的人物、展現不同的風采,甚至可以引領時尚,影響審美的走向。

猜你喜歡
發式毛發化妝
戲曲扮相的“變”與“?!薄獜那宕撩駠呐影l式與旦角容妝
啟發式提問
給語言“化妝”
別亂修剪“那兒”的毛發
化妝
疑似野人毛發
淺析清代漢族女子發式造型對當代發式設計的影響
古代女孩流行什么發式
少女的化妝
毛發移植手術治療并發癥的預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