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中國藝術歌曲鋼琴伴奏的教學創新

2024-04-10 08:33李楓
劇影月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鋼琴伴奏藝術歌曲思政

李楓

藝術歌曲伴奏教學應以課堂實踐教學法為主,在教學中多開展積極的教學活動。在加強鋼琴基礎訓練的同時,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音樂類課程的獨特性和實用性,力求調整和改變傳統以旋律、調式調性、伴奏織體這些曲式結構進行分析和練習的教學模式。例如在教學過程中,除了用鋼琴伴奏來熟悉曲目,還可以先將歌詞以飽含感情的方式朗誦,讓學生更多地體會歌詞中所傳達的情感,從歌詞出發去發掘旋律和音樂本身的律動。最后學生還可以以獨唱、分組演唱及合唱的形式學習作品,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實踐中不僅提高了伴奏能力,還能夠更好地提升音樂的感知力與審美鑒賞力。

一、教學方式的改革與創新

(一)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與手段

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淡化專業之間的固定界限,加強各專業之間的內在聯系與相互滲透。學生不分專業方向,鋼琴主修、聲樂主修,甚至是器樂和理論主修都可以選擇藝術歌曲伴奏課程來進行學習和提升。同一領域不同專業方向的學生共同學習,必定能更好地解讀中國藝術歌曲的內涵和其所要傳達的情感。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以4人左右為一個小組,每個小組由鋼琴、聲樂、理論等不同專業的學生組成。每節課進行小組討論,對藝術歌曲作品進行背景分析,就伴奏中需要用到的鋼琴演奏技巧和如何與演唱者進行融合等多方面展開分析與探討。藝術歌曲的鋼琴伴奏有著抒發情感、樂器模仿、烘托氣氛等功能,而這些可以讓學生從不同專業的視角去挖掘、感受,通過小組討論能夠對不同風格的中國藝術歌曲展開充分的想象,合理地分析,最終每名學生都可以對自己分析的作品進行完整而細膩的演奏。這樣的多元化教學方式更適合當下高校對人才的培養模式,也更符合音樂藝術學科的特點。通過不同專業和領域的整合,藝術歌曲伴奏課程的開設能很好地順應當代社會對人才需求的復雜性,同時也可以滿足多元化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要求。

(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方法

基于網絡教學的互動性、靈活性與多樣性,教師可以在固有教學平臺的基礎上,提前將上課的內容及歌曲伴奏以PPT的形式發布到學習軟件上,讓學生在上課之前進行預習,并對上課要演奏的曲目和風格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與熟悉。課堂中,教師會采用課堂研討、藝術表演實踐和線上教學互動等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增強課程的實踐性和互動性,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究的積極性。例如對中國藝術歌曲作品不同演唱版本進行整理,通過線上PPT的方式提前發給學生,讓他們對作品所處時期和年代有所了解。如在學習《大江東去》《青玉案·元夕》《敕勒歌》《如夢令》等古詩詞藝術歌曲時,不能僅僅是熟練地彈奏作品,還需要對古詩詞作品的創作背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對鋼琴伴奏的樂譜展開研究,感受歌詞和旋律上的統一與融合,最大限度地還原詞作者想要傳達的情感。在這些作品中,無論詞還是曲,都是從不同側面反映出詞作者和曲作者個人對當時客觀世界的體驗與內心的真實感受。他們用音樂語言與詩人的思想達成統一。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學習方式,課程極大提升了教學過程中的實踐性、專業性和趣味性。

由陸在易作曲的《祖國,慈祥的母親》這首藝術歌曲,課前先將張鴻西先生的短詩通過上PPT的形式發給學生,讓學生做預習,提前了解和熟悉。同時讓學生在上課之前通過網絡平臺查找并播放這首藝術歌曲的視頻,感受獨唱版本和合唱版本的不同之處。

《祖國,慈祥的母親》這首藝術歌曲,作者把祖國比作自己的母親,把赤子對母親濃濃的愛升華為強烈的愛國之情。這種愛不僅表現為對山川土地的愛,更表現為對國家和民族的愛。將這份濃濃的愛融進旋律中,通過藝術歌曲的形式展現出來,這和中華民族傳承千年的愛國情結可謂一脈相承。通過線上的預習和準備工作,在學習這首藝術歌曲時能夠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作者字里行間流露出的大愛之情。

二、教學目標的調整與創新

(一)激發學生對美的欣賞和追求

藝術歌曲鋼琴伴奏的教學目標以學生能夠流暢彈奏中外經典藝術歌曲作品的鋼琴伴奏為最終的考核標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大多依賴于現有的教學大綱,而大綱多偏重于鋼琴傳統技巧的訓練,對于藝術歌曲伴奏這一特定的伴奏本身提及甚少,這使得學生對藝術歌曲作品缺乏更深層次的理解,從而也無法讓鋼琴伴奏和藝術歌曲作品在音樂與情感上達到一致。不僅如此,單一訓練鋼琴技術技巧的部分,還會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教師在教授技巧訓練的同時,應在教學中深度挖掘音樂內涵,激發學生對美的熱愛與追求,讓學生掌握鋼琴技術的同時,真正感受到音樂賦予作品的內涵意義。以青主的男中音獨唱歌曲《大江東去》為例,歌詞方面選用了宋代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的詞。整首作品的旋律寬廣舒展、瀟灑豪放,伴奏織體與旋律渾然天成,大有蘇軾原詞特有的氣魄。鋼琴伴奏的部分省略了常見的前奏,而是與歌唱部分同時出場,先聲奪人地表現出“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哀嘆,能夠充分表現出原詞大氣磅礴的藝術境界。鋼琴伴奏以柱式和弦為主,配合動力性的節奏,多處以f的力度記號標注,以求表現出滾滾長江雄渾磅礴的氣勢,拉開了“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戰爭畫卷。接下來的部分鋼琴伴奏由原先的柱式和弦轉為分解和弦,持續的三連音流暢兼具抒情性。描述當年公瑾雄姿英發、運籌于帷幄的英雄氣概。最后“強虜灰飛煙滅”這一句,鋼琴重回柱式和弦,以此來宣告敵人的滅亡。整個《大江東去》的鋼琴伴奏具有極強的藝術表現力,不僅體現出原詞磅礴的藝術境界,也通過音樂向我們展示出蘇軾超凡脫俗的氣度。

教師將教學目標從傳統的單一式技能教學擴展到融合式的教學,將教育的最高目標定位在“人”和“文化”的發展方面,不再僅僅把鋼琴演奏或是伴奏中的技術作為該課程教學的首要目標。通過對藝術歌曲伴奏這門課程的學習,讓學生具備對美的認知能力、創新的理念、合作精神等。這些都是需要教師在課堂中引導學生共同完成的。確立多元文化的音樂教育觀念,重視構建本民族音樂教育體系,這種新的音樂人才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求。

(二)音樂性和文學性的高度融合

中國藝術歌曲作品是體現民族文化精神最重要的表現形式之一。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都是詩歌和音樂相關聯的形式??鬃釉岢觥芭d于詩,立于禮,成于樂”的理念,說明詩詞和音樂的連接是由來已久的。中國藝術歌曲的詞很多來源于古典詩詞,用現代的作曲技法為其配上動聽的旋律,使音樂美與文學美在同一個空間碰撞,從而將聲樂、器樂、文學三者進行高度的融合。以毛澤東詩詞《憶秦娥·婁山關》為例:“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边@首詞也有很多演唱版本:羅忠镕的獨唱版本,鄭律成的合唱版本,陸祖龍的獨唱版本和京劇版本等。特別是陸祖龍先生為此詞所譜寫的藝術歌曲氣勢磅礴有力,堪稱中國藝術歌曲伴奏中的經典之作,將中國藝術歌曲鋼琴伴奏的寫作上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這首藝術歌曲上闋寫紅軍拂曉時向婁山關進軍的情景,下闋寫紅軍攻占和越過號稱天險的婁山關時太陽尚未落山的景象。詞中上闋的“西風”“雁叫”“霜晨”都是當地二月間的真實情景,下闋“蒼山如海,殘陽如血”也完全是自然景色的描述?!稇浨囟稹渖疥P》這首藝術歌曲,在表現英雄主義的地方,學生要在理解作品的基礎上彈奏出英勇豪邁的氣概;在表現硝煙四起的戰爭場面時,則需要鏗鏘有力地彈奏出紅軍堅定的行進速度和百折不撓的精神面貌;在表現革命取得最終勝利的地方,要略帶浪漫主義抒情色彩地彈出豪情萬丈的胸襟?!稇浨囟稹渖疥P》這首作品有著強大的生命力,散發出濃郁的民族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魅力,除了毛澤東的詞本身就是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以外,還得益于作曲家精心的二次創作。作曲家將詩詞中的圖景在藝術歌曲的鋼琴伴奏中進行了音畫處理,使我們在欣賞音樂時仿佛身臨其境,“聽到”惡劣險峻的山勢,“看到”驚心動魄的戰斗場面和戰斗勝利后毛澤東站在山頭上凝神遠眺的畫面。作曲家賦予《憶秦娥·婁山關》這首詞更深刻的感染力。他把強烈的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情懷寄托其中,同時借鑒多種藝術形式并使用極具民族特性的音樂元素開展創作?!稇浨囟稹渖疥P》的鋼琴伴奏部分,集敘事、造景、抒情于一體,對整首詩詞起到了烘托氣氛、渲染意境、塑造形象的作用,是音樂性和文學性高度結合的體現。

高等音樂教育肩負著傳承音樂文化與促進各民族音樂文化交流的使命,在確立多元文化的音樂教育觀念的同時,也要重視構建本民族音樂教育體系。在藝術歌曲伴奏這門課程的教授和學習中,教師應始終以發現和探索音樂的美為教學的目標與方向,除了中國藝術歌曲作品以外,也要讓學生更多地接觸和認識其他民族與文化的音樂。只有這樣的音樂教育才可能讓學生在音樂文化的洗禮中明確自己中華民族的“文化身份”,有利于形成民族凝聚力,更好地弘揚中華音樂文化。

三、思政元素的融入與創新

藝術課程中的思政力量,就是由教師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引發學生的自發性探索,發掘個體的自我資源并加以整合,以藝術想象與實際演奏進行結合。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對學生的創造力與思維力進行持續開發,從而培養他們全面的人格。

第一,充分了解學生的能力。課程思政要求教師對學生進行更為全面的了解,不僅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的教授,還對他們的思想態度和價值觀等進行深度研究,以便更好地在藝術歌曲伴奏課程中融入思政的元素。

第二,課程思政的教學與管理能力。藝術歌曲伴奏課程的教師不僅需要在課堂中營造出課程思政的環境與氛圍,激發學生的興趣,更需要通過啟發、探究、討論等方式,有效開展課程思政教學,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以保證課程思政的教學效果。將藝術實踐與理論研究相結合,將專業技能學習與思政建設相結合,并結合時事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增強這門課程內容的實時性、實踐性和趣味性。

第三,課程思政的評價能力。擔任藝術歌曲伴奏課程的教師要在學習過程中做好對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發展的評價,并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同時,教師還需立足藝術歌曲伴奏課程和思想政治教育兩個維度,對教育教學效果進行評價,以便及時改進教學工作。藝術歌曲伴奏這門課程教學評價體系的發展同樣需要時間去完善和調整。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應該以更加全面的眼光、更加積極的態度,借鑒各國先進的音樂教育理念和方法,認真貫徹和履行高等音樂教育的基本職能。從學生到學院,建立嚴格的教育質量監管體系,以此來確保高等音樂教育的質量和在教育國際化市場中的競爭力。

音樂如同一把心靈的鑰匙,可以幫助學生打開審視這個社會文化的窗口,進而更好地幫助學生完成藝術歌曲伴奏這門課程的學習,讓學生體會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之魅力,感悟中華文化之精髓,引發學生對探究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激發民族自豪感,增強文化自信,從音樂中來透析文化內涵。藝術歌曲伴奏這門課程不僅要讓每一個學生對中國的藝術歌曲有著全面深刻的了解,更要他們帶著老一輩作曲家用作品賦予我們的時代精神繼往開來,勇往直前。提升學生理解、演繹經典作品的能力,逐步建立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高度自信。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多元文化的興起,本土音樂文化意識、本民族音樂文化的主體性將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愿每一位學生都能身體力行成為傳統文化的守護者和傳承者。

猜你喜歡
鋼琴伴奏藝術歌曲思政
藝術歌曲《望終南山》的演唱分析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形、韻、意——詠嘆調《有一顆愛心飄落》鋼琴伴奏分析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撥亂反正”時期的藝術歌曲創作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淺談舞蹈基訓課的鋼琴伴奏
鋼琴伴奏在民族聲樂演唱中的作用
樂感的培養與鋼琴伴奏的實踐學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