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公司財務風險研究

2024-04-12 06:35高元元
中國管理信息化 2024年3期
關鍵詞:相關建議上市公司財務風險

高元元

[收稿日期]2023-08-27

[摘 要]本文研究探討了L公司作為服裝行業領軍品牌所面臨的財務風險問題。L公司曾經以其多品牌全渠道銷售模式和“A+H”兩地上市而風靡一時。然而,這種極速擴張的運營模式導致其存在潛在的財務危機。分析發現,L公司的財務風險主要源于戰略決策的不科學性、巨大的成本壓力、緩慢的存貨周轉、現金流問題以及籌資結構的不合理性。這一研究可供同行業其他企業參考,提醒他們在謀求企業發展的同時,要密切關注財務風險,以免陷入與L公司類似的困境。

[關鍵詞]上市公司;直營模式;財務風險;相關建議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4.03.004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24)03-0014-04

0? ? ?引 言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中國服裝行業開啟時尚強國建設新征程的嶄新的五年[1]。然而,L公司——多少80、90后心中的白月光,卻沒能趕上“十四五”的東風,一顆耀眼的東方巨星提前沒落,其中不乏有很多的意難平。令人想不通的是,明明直營店遍地開花、多品牌戰略如火如荼,公司經營規模不斷擴大,前途一片光明,但外表光鮮亮麗的L公司內部卻千瘡百孔,財務風險一觸即發,最終還是沒能熬過去,不得不申請破產。

1? ? ?L公司服飾股份有限公司介紹

L公司,1998年成立于上海,注冊資本達近5億元,可以說是巨嬰式起步,主要經營服裝、鞋帽,是集研發設計、生產外包、品牌推廣及服裝銷售等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直營明星公司。從2012年起,公司實行“多品牌”發展戰略,旗下有女裝、男裝及童裝,多品牌共行聲勢浩大。2014年10月,L公司在中國香港成功敲鐘上市,之后一直努力躋身于A股市場,三年后,終于夢想成真,自己的名字出現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大盤上,成為整個服裝行業的標桿。在2012年到2019年期間,L公司快速拓展線下零售網點,其直營店數量最輝煌的時候達到近1萬家,與此同時,L公司也在積極探索線上銷售模式。2018年,L公司首次出現虧損,之后采取一系列急救措施,包括關閉近一半的直營店,但是效果甚微。2019年度業績快報顯示營業收入76.38億元,同比下降24.94%,凈虧損21.418億元,同比增加975.3%。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襲來,各行各業都處于靜止狀態,對于本就不富裕的L公司無疑是雪上加霜,營收再坐“滑梯”,股票被“披星戴帽”,變成了“*st拉夏”。2021年11月,L公司因資不抵債被債權人申請破產清算。2022年5月24日,眾叛親離的L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被摘牌。2023年6月20日,上海破產法庭官方公眾號發文稱“經債權人申請,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L公司服飾股份有限公司破產清算”。消息發布后引發熱議,迅速登上微博熱搜。

2? ? ?L公司財務現狀分析

2.1? ?含辛茹苦,傾其所有

L公司以直營店為主要經營模式,將其自身比作母親,直營店則是孩子,總部對銷售終端進行直接掌控。這種重資產運營方式需要總部投入大量資源,包括租賃門面、聘請員工、店面裝修等。然而,這種模式也面臨管理和成長方面的挑戰,因為每個“孩子”(直營店)都受到地理環境、風俗習慣、消費水平等因素的影響,難以快速適應市場需求,導致高額成本和資源投入。

2.2? ?野心勃勃,一擲千金

為了迎接消費時代的到來,L公司不僅選擇直營店模式,還推出“拉夏會員云”,希望可以利用高端技術來布局新零售,用社交零售來打破傳統零售思維,準確掌握客戶信息精準化營銷、賦能銷售。通過大數據分析,建立客戶畫像,提供個性化、定制化建議。通過線上商城小程序發優惠券、社區拼團等方式,以會員分享形式啟動拼團,增加銷量,這樣一看和PDD的營銷方式倒是有幾分相似。L公司的野心并不止于此,嘗到互聯網的紅利之后,這位偉大的“母親”決定再奮力一搏,把“孩子們”推向更高的事業巔峰——打造自己的物流基地。正是L公司的這一決定,讓其坐實了重資產運營模式這一名號,才有了后來的吳涇總部基地和天津、太倉、成都三大物流基地,這些項目的建設都花費了大量的資金。截至2019年底,總投資約17.83億元。當然,與此同時,L公司的線下門店、線上平臺和物流配送,三大優勢相結合,訂單就近發貨,速度得到提升,確實吸了一大波鐵粉。

2.3? ?本大利微,得不償失

服裝行業由于消費者需求多樣化,存貨量大、淘汰快、企業需要不斷推出新款式、新面料和新營銷方式,來提升存貨的變現能力。2014年上市以后,L

公司的存貨占流動資產的比例逐年增加,2015年為40.57%,2016年為42.01%,2017年為46.39%,2018年為48.59%,2019年為54.02%,2021年為14.9%,

2022年為16.8%。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2019年存貨占流動資產比例已經超過50%,庫存大量積壓導致存貨無法及時變現,可使用的現金流較少。2020年之后,公司經營失誤導致存貨和流動資產下降,這在激烈的女裝市場中面臨過時和低價清倉的風險,降低銷售收入并影響品牌聲譽。直營模式下,公司承擔了客流量低、消費能力差、地理位置偏的門店的虧損風險。2018—2019年,由于直營門店的租金、員工工資、辦公費等各項都是固定開支,營業收入增加幅度低于營業成本增加幅度,毛利率和上年相比分別下降了1.88和7.23個百分點,店面坪效過低,業績不佳,盈利能力堪憂。

2.4? ?內憂外患,腹背受敵

直營模式需要大量的流動資金配合,L公司除了向銀行等金融機構借款以外,還選擇通過股權質押來籌集資金。從業績來看,2018—2022年,L公司分別虧損1.6億元、21.66億元、18.41億元、8.21億元、10.72億元,五年累計虧損達到60.59億元。那么問題來了,一直虧損是怎樣維持經營的?L公司的財報顯示:從2016—2022年,其資產負債率直線上升,分別為43.6%、44.31%、48.31%、59.01%、

85.94%、119.21%、322.56%??梢?,L公司的負債規模越來越大,且流動負債比率基本都在90%以上,相應的債務所產生的利息和到期本金償付的壓力越來越大。正常情況下,服裝行業的有息負債占總負債的比例在10%左右,而L公司2017—2019年分別為27.25%、44.21%、33.13%,償債風險明顯高于平均水平。此時的L公司陷入被各大銀行和金融機構催債的困境。

用“泥菩薩過江,自身難?!眮硇稳軱公司再合適不過了。然而,財務危機還遠不止于此,2018—2019年,L公司頻繁地為子公司提供擔保,2019年9月總擔保額甚至高達8億元。自身財務狀況堪憂,加上與日俱增的擔保金額,此時的公司內部資金流動性極差。2019第三季度報告顯示,精疲力竭的L公司有11項未結訴訟,官司纏身加劇了財務危機爆發的風險。以上的種種信號嚴重影響L公司在投資市場的形象,給融資帶來了很多消極的影響。

3? ? ?L公司面臨的財務風險

3.1? ?融資困難,股價低迷

L公司采用負債方式配合直營店擴張,其中有息負債率還比較高,導致財務費用居高不下。2017年,由于直營加重資產模式,存貨周轉率低,資金回流慢,使得本就不富裕的L公司雪上加霜,迫使其不得不通過繼續大量借債或者股票質押等方式周轉資金。截至2020年底,L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幾乎質押了公司全部的股份。根據2021年11月29日晚L公司公告披露,L公司累計訴訟案件44起,涉案金額高達5.57億元,共計146個銀行賬戶被凍結,凍結金額1.28億元[2]。因為股權價格易受市場實際利率、市場供求關系等因素的影響,此行為無疑加大融資困難程度,提高額外損失發生的風險。

3.2? ?運營效率低,償債能力不足

從投資、營運和盈利三個角度來看,L公司面臨嚴重的財務問題。公司大規模投入固定資產建設,尤其是物流中心,借款壓力巨大,而回報不穩定,影響了償債能力。營運方面,公司的速動比率較低,資產流動性差,存貨變現能力不足,固定資產周轉速度下降,導致營運效率低下。盈利方面,公司的經濟增加值和稅后凈營業利潤自上市第二年開始下滑,2017年線下門店數量達到峰值時,經濟增加值首次為負數,之后持續下滑,盈利面臨嚴重問題。綜合來看,L公司的財務狀況堪憂,存在資金鏈隨時斷裂的風險。

4? ? ?L公司財務風險成因分析

4.1? ?經營戰略不科學

究其原因,L公司所面臨的財務風險,與其管理者的經營戰略失誤密不可分。L公司的財務風險源自經營戰略失誤,表現為市場敏感性不足、過于激進的擴張、未及時調整產品策略以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公司的風險管理內控意識不足,選擇了規?;睜I店擴張而非更穩健的策略。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也如期出現,L公司面臨存貨積壓、盈利能力差、資金回籠慢以及成本壓力巨大,正急需大量資金來解決困境時,投資項目也失敗了,揭示了內部管理問題和戰略缺陷。

4.2? ?現金預算管理不完善

L公司上市后的低營運效率問題與其過于急于開設直營店,導致債務負擔加重有關。公司在實施發展戰略時,未充分準備各項資源和合理的預算管理方案。2018年在公司經營活動凈現金流為負數時,依然選擇分配股利。而且在公司成長性差,股價低迷時通過發行可轉債來化解危機,這波操作無疑會導致投資者失去信心,股東權益也會受損。管理層未意識到問題,未制訂科學的預算管理方案。

4.3? ?財務風險管控不力

2017年,從L公司年度報表數據來看,其主張的“多品牌、直營為主”的戰略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這令管理層更加堅定自己的選擇,而沒有把市場環境的變化及潛在的財務風險考慮在內。同年,L公司旗下多個品牌的成本增長速度明顯高于收入增長的速度,把營業成本的增長歸根于直營店的擴張,營業收入下降歸根于新開門店的過渡期。從中可以看出公司的管理者只關注了規模擴大帶來的收入增長,導致沒有及時對財務風險進行干預和規避。

5? ? ?相關建議

5.1? ?優化籌資方案,借助政策支持

L公司的“多品牌,直營店”模式,需要大量資金支持,自有資金不足,導致頻繁籌資,未制訂合理的籌資計劃,重復融資,最終質押股權引發危機。公司應該更加科學地規劃籌資,提高籌資效率,并利用政策扶持來降低成本,例如我國大力發展西部建設、新疆豐富的棉花資源、便捷的交通物流和“一帶一路”核心樞紐地帶的區位優勢,可以為服裝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

5.2? ?調整營銷模式,加快存貨周轉

在“互聯網+短視頻流量”時代,L公司應及時調整營銷策略,注重線上銷售渠道的拓展。此外,分權也是L公司必須做的事,充分利用外力提升存貨的周轉率。具體措施:第一,直營變加盟,借助加盟商的力量迅速開拓線上市場;第二,線上交給專門的運營公司進行賬號運營,抓住線下和線上的鐵粉和前期積累的流量,搞大量的福利款活動,活躍直播間人氣;第三,將品牌部分授權交給運營公司代理,采用品牌授權可以省去線上貨品的設計和采買環節,減輕線上渠道的庫存風險[3]。

5.3? ?制定差異化定位,打造國貨口碑

隨著中國的崛起和在國際上的地位逐步提升,國家榮譽感也越來越成為年輕人愛國情感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國民品牌迎來了第二春。鴻星爾克,在已往快被所有人淡忘時,直接捐款50萬元馳援河南。廣大網友心疼之余,不僅野性消費、充會員,還齊心協力將其送上熱搜。而鴻星爾克一夜爆火,說明了人心才是世界上最無價的產品。十年沉浮,一朝芳華,說的正是蜂花。網友吐槽其包裝顯得廉價,蜂花回應“我們其實本來就很廉價”,這種真誠暖心的互動,瞬間直擊網友內心。如果我們僅僅認為鴻星爾克和蜂花是靠流量取勝的,那就錯了,究其原因,差異化價值才是消費者需要的。而L公司2018—2020年財報中,研發費用一欄為空。L公司應聚焦于企業不同品牌的打造,突出品牌間的差異化,研發專利技術以打造質量更優和性價比更高的產品。

主要參考文獻

[1]劉戰紅.中國服裝行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頒布[N].中華工商時報,2021-10-22.

[2]楊雪梅.“哭窮式營銷”能否開啟老國貨品牌第二春[N].企業家日報,2021-12-06

[3]戴嘉.重資產運營模式下服裝企業財務風險研究[D].蚌

埠:安徽財經大學,2022.

猜你喜歡
相關建議上市公司財務風險
高校學生寢室人均用電情況調查
試析中職電氣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與教學策略
國內外區域主導產業選擇理論研究綜述
關聯方交易舞弊風險管理的相關建議
財務風險預警研究綜述
行為公司金融理論的現實意義
我國上市公司財務信息披露質量研究
保險公司財務風險管理及控制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