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旅融合背景下南陽市全域景區發展路徑研究

2024-04-14 03:48王倩何濤
美與時代·城市版 2024年2期
關鍵詞:文旅融合南陽市

王倩 何濤

摘 要:文旅融合背景下,全域旅游成為跨界融合的新亮點,眾多地區都在積極探索全域景區建設模式,為景區服務升級轉型注入動力。全域景區發展不僅能夠充分盤活景區的所有資源要素,還可為區域居民提供就業機會,使之成為文旅產業發展的參與者、受益者,這對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圍繞文旅融合背景下河南省南陽市全域景區發展路徑展開研究,并以西峽縣老界嶺為個案,分析了西峽縣老界嶺景區概況、主要景點、景區資源及開發情況,總結出發展中存在的區域聯動不足、營利方式單一、服務功能不全等問題,最后從做好統籌規劃、加強路網建設、點狀布局形式、改善服務功能、實施精準營銷等方面,提出西峽縣老界嶺景區發展路徑。

關鍵詞:文旅融合;南陽市;全域景區;老界嶺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3年南陽市軟科學研究項目“文旅融合背景下南陽市全域景區發展路徑研究——以西峽縣老界嶺為例”(23RKX119)研究成果。

全域旅游要求對區域內的公共基礎設施、自然生態環境、文化景觀等資源進行整合,打造包含娛樂、餐飲、景區等在內的一體化產業體系[1]。全域旅游產業不局限于旅游相關產業規劃,更強調通過和林業、文化業、工商業等融合進而培育新產業。同時,全域旅游突破單一以門票為旅游景區收入來源的局限性,通過文化娛樂、餐飲住宿等項目經營來增加收入,有效提升景區的收入水平。在南陽市全域旅游發展過程中,西峽縣老界嶺憑借強大的發展潛力、豐富的旅游資源、深厚的文化底蘊等優勢,成為全域旅游的重點打造區域,其發展成效有目共睹,本文將以此為個案展開全域景區發展研究。

一、文旅融合背景下南陽市全域景區發展意義

文旅融合背景下,各地都在著手打造全域景區,旨在推動旅游業創新發展,南陽市也不例外。經過多年努力,南陽市全域景區打造已初見成效,當地旅游業及相關產業也隨之獲得充分發展,地域經濟水平、文化產業發展水平、社會文明程度都得到了較快提升。一方面,全域景區的發展推動了旅游景區和其他產業的深度融合[2]。全域旅游立足景區已有資源,秉承創新、共享的理念,與其他相關產業相融合,打造一體化的旅游、休閑、娛樂產業體系。南陽市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老界嶺的老君山、百石尖、摩云垛等資源都具有一定知名度,近些年通過發展旅游和農業采摘、休閑購物、體育比賽等融合模式,推動南陽旅游產業不斷轉型升級。另一方面,全域景區建設實現了景區開發與服務管理的一體化發展。與鄉村旅游景觀的建設與管理相比,城市旅游景區開發與空間布局,更應將各區域的資源分布、功能定位充分考慮在內,引入全域旅游產業規劃理念,發揮地方政府主導效用,進而充分做好旅游產業發展布局工作,對各項旅游要素實施全方位管理,推動地方旅游產業系統化發展,為游客提供更為優質的休閑旅游服務[3]。

二、文旅融合背景下西峽縣老界嶺景區發展現狀

(一)西峽縣老界嶺景區概況

老界嶺景區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地處河南省南陽市西峽縣,是一個集合休閑娛樂、觀光體驗、養生度假在內的綜合旅游體。老界嶺氣勢磅礴,山勢陡峭,景點眾多,不同景點有各自的特色。

其主要景點包括:犄角尖,老界嶺的主峰,海拔高達2 222.5米,天氣放晴時呈現青紫色,壯闊雄偉,陰雨天氣在云霧襯托下若隱若現,展現出獨特的魅力;分水嶺,海拔高達1 900米,其最為典型的特點是其中有一條分水線,分水線的左邊不停有風在吹,而右邊卻始終不見風的動靜,左右的鮮明對比形成特別的自然景觀;伏牛山,一座歷盡滄桑、又高又大的石峰,位于神女峰北側,酷似老君坐像,從正面看,其眼、鼻、嘴清晰可見;神女峰,老界嶺景區最高的觀景臺,可觀賞老君山、老界嶺、白云山等景區,海拔高達1 910米。

3.景區資源及開發情況

(1)景區資源

景區空氣清新,鳥語花香,有著天然氧吧的美稱,周邊的植物2 000多種,還有1 000多種珍貴中藥材。這些資源成為景區旅游開發的一道亮麗風景線,為旅游康養、休閑養生等項目開發提供了支持。

(2)開發情況

景區內有著眾多亮點,對游客有著獨特的吸引力。例如:老界嶺滑雪場作為中原地區的大型滑雪場,造雪與制冷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地理環境優越,滑雪時無須擔憂寒風突襲,可滿足喜愛挑戰游客的需求;景區中的餐飲類型豐富,有中西式餐點等,注重綠色生態化;景區別墅度假群環境優越,景區內老界嶺避暑山莊占地103畝(1畝約666.67平方米),總建筑面積達到1萬平方米,有136間客房,可容納300人左右,位置極佳,交通便捷,提供吃、住、娛、購等各種基本服務,能夠滿足各類游客的服務需求,加之有著濃郁的地方鄉土氣息,可帶給游客獨特的旅游體驗。

(二)西峽縣老界嶺景區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老界嶺景區經過多年來的全域景區打造實踐,已獲得極為不錯的成效,對南陽市的全域旅游發展做出重要貢獻。但在具體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不少問題,阻礙了景區的進一步發展。

1.區域聯動不足,景點同質嚴重

老界嶺景區在發展過程中,區域聯動發展并未做好統籌規劃,發展定位不清晰,與同域內其他景區的產品有著明顯的同質現象。景區和周邊的村莊聯動不足,旅游線路、產品配套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缺陷。老界嶺景區已有豐富的旅游休閑項目,但產品運營分散,同質化嚴重,尚未實施統一管理,項目間存在激烈的競爭關系,對游客缺乏吸引力。

2.營利方式單一,門票經濟為主

老界嶺景區雖已加強打造全域景區,但在營利方式方面依然過于單一,仍然以門票經濟為主,產業體系建設不到位,配套設施更新緩慢。門票和索道占收入來源的較大比例,產業拉動作用相對較弱,體育旅游產業鏈建設相對滯后,戶外旅游產品僅有漂流、滑草等,內容不夠豐富。在紅色文化資源方面,雖然資源豐富但文化賦能不足,獨特的紅色旅游產品也較為匱乏。山莊中雖有相對完善的休閑度假設施,但旅游規模效益尚未形成,要打造兼具人氣、財氣的旅游市場相對不易,導致景區的長久發展受到影響[4]。

3.服務功能不全,交通聯系不足

鄉鎮配套設施和城市間的差距不可否認,新時代消費者對旅游配套設施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鄉鎮旅游之所以難以實現突破性發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乏完善的配套設施。老界嶺景區雖已有相對完善的配套設施,服務功能和以往相比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在旺季時景區接待游客數量大幅增加,也逐步暴露出設施設備、服務功能的缺陷,導致景區在帶動地方經濟發展方面的作用無法充分顯現出來。對于老界嶺景區的交通建設方面,路網和開發前相比已有突破性的進展,交通便捷度大幅提升,但和周邊景區缺乏連接,節假日時有明顯的交通擁堵問題。道路建設不到位,也使得景區和鎮區、景區之間的服務功能整合不足,從而出現服務盲區。

三、文旅融合背景下西峽縣老界嶺景區發展路徑

西峽縣老界嶺景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資源,這為其全域景區開發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在此背景下,相關部門必須做好統籌規劃、加強路網建設、推動產業融合、優化服務功能、改善營利方式、提升景區品質,助力南陽市打造具有國際知名度的旅游勝地。

(一)做好統籌規劃,推出優質產業項目

一方面,做好統籌規劃。針對老界嶺景區現存的發展困境,相關部門應把握文旅融合機遇,做好統籌發展工作。首先,要明確發展定位,圍繞西峽縣老界嶺旅游圈,優化區域交通建設,強化現有旅游品牌的影響力,加強紅色旅游產品開發,構建服務業集聚區。其次,做好系統規劃,聚集老界嶺現有的資源優勢,打造特色小鎮、旅游產業集聚區,加強主題游線統籌設計,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發展格局[5]。

另一方面,推出優質產業項目。相關部門應加強旅游平臺建設,實時監控景區游客數量,提升旅游管理智慧化水平。為避免西峽縣和周邊縣鎮發展出現同質化現象,相關部門需立足產業現狀推進多元化發展,例如實施南北差異性發展戰略,北側著重發展體育運動,兼顧休閑度假產業,南側著重發展休閑觀光,兼顧娛樂養生產業,實現南北產業互補。此種分區互補的發展戰略能夠讓景區山林景觀與縣域優勢產業的價值共同呈現出來。

(二)加強路網建設,提高交通可達性

道路通暢是全域旅游順利實現的基本要求,只有建立全覆蓋的交通路網,提升交通可達性,才能夠讓游客獲得更好的旅游體驗,促進旅游一體化發展。

首先,促進景區各區域連通。相關部門要立足南陽市交通道路實況,做好交通體系優化建設工作。要合理規劃新建旅游公路,使景區各區域都得以有效連通。景區內部實施分流模式,臨湖位置可專門設置騎行道、漫步道,加強濱水景觀建設,讓濱水與集鎮間的聯系更為緊密。同時,還需針對沿線景點來設置旅游服務驛站,為景區建設提供更強的服務支撐。此外,在旅游服務設施設計時融入當地人文特色,提升景區吸引力和整體品質。

其次,推動景縣產業融合發展。景區發展需要旅游服務產業及相關產業提供強大的支撐力,因而相關部門要將景區、縣區優勢緊密結合,促進旅游產業鏈不斷延伸,推動產業融合發展,由此達成合作共贏的目標。如今,老界嶺景區在旅游旺季時,經常出現餐飲、住宿人滿為患的現象,導致游客需求無法獲得有效滿足。相關部門應在周邊設置多個景區接待區,用以分流景區內的游客,解決景區接待能力不足的問題,促進旅游服務體系優化,實現景縣一體化發展的目標。

(三)點狀布局形式,保障全域旅游用地

為更好地推動老界嶺全域景區發展,需要在統籌布局基礎之上,構建景區和旅游小鎮相結合的發展模式。同時,還可以打造景區和鄉村旅游結合的發展模式。如老界嶺景區可借鑒莫干山民宿模式,通過特色小鎮和點狀供地結合的開發模式,促進旅游目的地概念的強化。即西峽縣采取集中連片開發的模式,加強產業集聚,不斷優化配套設施,而鄉村利用點狀開發模式,對全域民宿集群實施分散組團布局,借助全域民宿度假推動老界嶺景區的整體發展。

(四)改善服務功能,推動景區高質發展

相關部門要針對旅游服務功能不足的問題,優化配套服務設施,彌補服務缺陷,激活縣區活力,打造良好的旅游環境,促進景區、縣區獲得進一步發展。相關部門應積極建設公共旅游服務設施,彌補服務設施存在的短板,強化景區服務功能。同時,還應結合景區、旅游縣的配套設施建設要求,做好市政基礎建設改善工作,確保游客需求獲得最大程度的滿足。此外,強化各片區的交通聯系,做好各片區串聯綠道的規劃工作,促使各功能區能夠實現良性互動,實現景區的高質量發展。

(五)實施精準營銷,不斷拓寬受眾范圍

營銷工作是全域景區建設不可缺少的內容,相關營銷主體應精準定位營銷方向與目標,打造融合市場、目的地、節慶等在內的一體化營銷模式,引導多方利益相關主體參與其中,提升營銷工作的高效性。首先,對市場定位進行細分,針對家庭親子、團建、戶外運動等項目開展專項營銷活動,提升營銷工作的精準性。其次,向目的地市場實施全域營銷,充分利用旅行社、高鐵廣告、影視等渠道開展營銷工作,主動與國際旅游目的地客源相對接,設計精品的旅游線路,強化游客的體驗感。再次,采取線上線下營銷結合的模式,設置旅游服務總入口,為老界嶺景區旅游服務質量提升做好鋪墊。最后,把握節慶節點,通過節慶造勢促進旅游品牌塑造。老界嶺景區應把握文旅融合的發展機遇,在旅游業轉型升級重要階段,由門票經濟朝產業經濟轉型,加強旅游和其他產業的融合,由縣區集中開發轉變成全域景區科學布局,由區域市場擴散至國際旅游市場。這是景區轉型成綜合旅游目的地的關鍵路徑,也是老界嶺響應南陽全域旅游號召的創新手段。

四、結語

文旅融合背景下,南陽市正積極打造全域景區,推動旅游產業的品質化發展。旅游業和農業、建筑業、文化產業等緊密相關,在全域景區發展過程中,相關主體應充分利用旅游景區優勢,帶動周邊配套產業共同發展,促進南陽市整體經濟水平提升。在實踐過程中,要立足本土優勢,綜合考量當地的生態環境、文化景觀等資源狀況,以多業態融合為建設目標,引導多主體共同參與其中,制定科學的運作流程,加強配套項目建設,促進旅游景區整體競爭力的提升。據此,南陽市相關部門要著手落實相關建設工作,緊密圍繞老界嶺發展需求,打造高品質的全域景區,為建設旅游強市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陶俊,陳秦欽.公共文化服務與旅游的高質量融合發展[J].圖書館論壇,2023(10):47-54.

[2]楊曉,李玲.全域旅游視角下A級景區與星級農家樂耦合研究:以南疆3個地州為例[J].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2(3):161-171.

[3]袁建偉,謝翔.全域旅游視域下體育旅游產業發展模式建構[J].體育文化導刊,2021(3):74-80.

[4]陸明明,石培華.文化和旅游的關系網絡及其融合路徑研究[J].資源開發與市場,2021(3):340-348.

[5]山西省社會科學院課題組,高春平.山西省黃河文化保護傳承與文旅融合路徑研究[J].經濟問題,2020(7):106-115.

作者簡介:

王倩,南陽職業學院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土建類。

何濤,碩士,南陽職業學院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土建類。

猜你喜歡
文旅融合南陽市
南陽市中小企業科技人才發現、培養、激勵機制研究
南陽市
南陽市第一中學校簡介
南陽市第一中學校簡介
文旅融合背景下潁淮文化創新發展路徑研究
健全機制 優化環境 全力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
黑龍江省全域旅游發展思路探析
文旅融合的城市旅游產業發展
文旅融合下文化遺產類景區體驗型產品開發研究
“文旅融合”奏響“城鄉大合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