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榮譽

2024-04-14 08:52洪佑良
延安文學 2024年2期
關鍵詞:白文書記學校

洪佑良,湖南瀏陽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作品散見于《人民文學》《中國作家》《湖南文學》等,出版詩集《雅歌瀏陽》《時間的縫隙》,散文集《瀏陽名勝》《唱歌的石頭》。

聶漢生的右眼皮這幾天總是在跳,他揉過、壓過,似乎好點,但過一會又跳。左眼跳財,右眼跳災,絕不是好兆頭!聶漢生是七嶺鄉中學的校長,鄉教育辦撤銷后,鄉中學校長兼管著全鄉的小學。還有半個月就到年底了,各項工作還算好,千萬別弄出什么事來,否則,考核就會出問題。

這天早上一起來,右眼皮又一個勁地跳。聶漢生揉了一陣也不見好,就洗漱一番出了門。學校離家不遠,平時都是走路去上班,天氣惡劣的時候才會騎摩托車。聶漢生一米七五的個子,在南方也算高大魁梧一類,平時注意鍛煉身體,走起路來帶著風,不到半個小時就到了學校。門衛見是他,說了一聲“校長好”就摁下了大門開關。聶漢生心里有事,點點頭,算是回應。

學校建在一個山坡上,原來是一片亂葬崗,選址時考慮不占或少占耕地,因此有些偏僻?;A設施還很不完善,通往學校的公路是新修的,泥濘難行,原來的鄉道也是坑坑洼洼的,晴天一身灰塵,雨天一路泥水,走讀的學生深受其害。聶漢生擔心的就是學生出事,他兼任思品課老師,每次都要講路上安全,公布了自己的電話,學生可以隨時聯絡他,還請了一個老司機來學校進行道路安全現場演練。

整個學校還在酣睡,離早餐時間還有一個多小時,食堂正在蒸飯,一排鐵柜冒著熱汽,空氣里彌漫著一種淡淡的飯香。幾個師傅在打掃衛生和準備餐具,一切和往日沒有兩樣。忽然,他感到少了點什么,想了一陣,對了,沒見劉白文!他問廚師長,說是上集鎮買菜去了。集鎮離學校十二公里,劉白文開著他的那輛三輪車,一個來回要近半個小時?!霸趺催€沒有回來呢?”聶漢生問。廚師長說,應該快了,平日這個時候已經回來。聶漢生一個激靈,頓時有種不祥的預感。這討厭的眼皮跳,該不是預示老劉要出事吧。他轉身就往外走,一邊走一邊打電話,電話通了,嘟嘟的聲音響了,一聲又一聲,直到傳來“您撥打的電話無人接聽”。再打,還是無人接!

出事了!聶漢生騎上摩托就往集鎮上趕。剛騎出不到三公里,電話響起,聶漢生選擇路邊一塊突出的石頭邊停下車,一只腳支在石頭上。電話里傳來陌生的聲音:“是聶校長嗎?我是學生家長,你們學校買菜的人摔在路上了,快來吧?!?/p>

“在哪呢?”

“在五公碑?!蔽骞褪俏骞锫繁囊馑?。

“好,我馬上就到!”

聽到這個消息,聶漢生竟有一種輕松的感覺,這幾天右眼皮跳,看來就是因為這事。在他的印象里,右眼皮跳從來就沒有好事。

只一會工夫,聶漢生遠遠看見前面拐彎的地方圍著一堆人。他手上一用力,摩托車“轟”的一聲往前竄。

現場一片狼藉,馬路上到處都是散落的菜。三輪車倒扣在路邊,車架扭曲。劉白文斜臥在路沿上,頭部處一攤血跡,早已沒有生命跡象。見聶漢生來了,人群自動讓出一條道。有幾個學生也在人群中,他們有聶漢生的電話,便打電話告訴了聶漢生。從現場看,是車磕到石頭上翻了,人從車上摔下去。這個地方坡度大,是這條路最難走的地方,有幾個大坑和突起的石頭。學校剛建不久,這一段路沒有硬化,成了腸梗阻。也不排除是被大貨車之類的車輛碰撞所致。

聶漢生要求學生立即去學校上學,電話叫來了鄉中學支部書記吉東風,并通知了劉白文的家屬。聶漢生想到這事有點大,便報告了鄉政府。

一切都交由吉東風書記處理,他為人隨和,卻精明滑溜,處理復雜問題不急不躁,方法老到,應付棘手事情是他的拿手戲。學校與周邊農戶的關系協調、與調皮學生家長的談話、各類檢查評比都是他負責。劉白文的后事按正常程序操辦。雖然從三輪車損壞的程度來看,有被什么力量強烈碰撞的嫌疑,那天早上也有幾輛大車從那段路經過,卻沒有人親眼看見,沒有人出來指證,更沒有監控之類的設備提供影像。經與家屬商量,認定為劉白文老眼昏花,手腳不靈敏,處理不當造成翻車,突出的尖石頭剛好給他致命的一擊,只能算是因工傷亡。三輪車沒有買保險,也不存在賠償一說。在七嶺鄉這樣的山區,兩輪摩托和三輪貨車多了去,很少有人買保險,出了事只能自認倒霉。劉白文的妻子是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村婦女,只知道哭;女兒在外地打工,回來時已是第二天的中午,看到這樣的情景,嚇得六神無主,也只知道哭。這樣的情況處理起來就方便多了,聶漢生擔心的大吵大鬧漫天要價的事沒有發生,家屬也沒有提出其他額外的要求。

入土為安,學校工會全力操辦,各學校也都送了花圈,派人參加追悼會,喪事辦得很隆重。人生就是這樣,一茬茬的,連一塊石頭都不如。好端端的一個人說沒就沒了,“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除了家屬還沉浸在失去親人的悲痛之外,其他人好像什么事都沒有發生,一切依舊。記得有人說過一段相聲:人都能活到一萬歲,不生也不死,活著活著大家都活膩了,每天看到的都是那么幾個熟人,干的也是煩透了的事,生活沒有一點變化,世界了無情趣,于是,大家每天想法子找死。聽起來有些荒唐,但仔細想想,還真是那么回事。

然而,學校的后勤線卻平靜不下來,辦公區衛生沒人搞,垃圾桶里的臟物沒人送到樓下,校長和書記辦公室沒人清理,熱氣騰騰的茶沒人按時擱到桌子上。這些事情拿不到桌面上說,辦公區衛生本來是老師們打掃的,后勤也沒有義務為領導泡茶。之前有人干,沒覺得有什么事,現在沒人干,問題就變得尖銳了?;覊m遍地都是,垃圾堆滿墻角,水杯生了污垢,一切都亂了套。

民生網忽然發出一條消息:《悲劇,老師上班發生車禍》,說劉白文老師上班途中,因道路失修,路況太差,導致車毀人亡。在介紹劉白文時,說他三十年如一日,在老師崗位上任勞任怨,不計得失,這次出車禍,讓人痛心,也讓人深思。一石激起千層浪,這篇只有五百字的網文,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的反響。網站隨即將這條消息置頂,跟帖一萬多條,追問政府干什么去了,為什么路沒人修,錢都用到哪里去了,并展開人肉搜索,要看看鄉政府辦公樓是什么樣,領導坐的什么車,抽的什么煙。一時間,七嶺鄉被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

鄉黨委緊急召開會議,聶漢生被要求參加。黨委書記瞿明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年輕人,白白凈凈的臉上架著一副金絲眼鏡,鏡片后的眼睛有一種與年齡極不相符的老成和敏銳。會議開始,瞿明環視了四周一眼,在聶漢生的臉上停留了一會,清了清嗓子說:“這次民生網發帖,使我們看到了工作上的許多不足,公路沒有修好,學校的環境也不盡人意,這是我們應該反思的地方。但誰又理解我們?”他說的是真話,七嶺鄉一年的財政分成就那么點,人頭經費、教育醫療、修橋補路,一年的開支也不小,幾個領導長期往省城和北京跑,不跑進來三五百萬,日子就過不下去?!艾F在這個局面,解釋有用嗎?后悔有用嗎?人家揪著不放。這些年網絡事件一個接一個,網民綁架民意,綁架政府,往往把節奏帶偏了,搞得當事者很被動?!睍浵哪抗鈾C槍一樣掃射一圈,在座的所有人像中了彈一樣紛紛低下了頭。瞿書記接著說:“這次發帖,從側面反映出我們身邊竟有劉白文這樣的好老師,好同志!”他頓了頓,穩定了一下情緒繼續說:“我們要從中吸取教訓,要把這件遺憾的事變成一件有意義的事,要把壞事變成好事!”

一些人惶惑不解,一些人面面相覷。聶漢生更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知道瞿書記葫蘆里賣的什么藥。他的目光剛好與瞿明的鏡光碰了一下,感覺渾身有一團冷光罩過來,他頭皮發緊,手腳無措,連忙便將目光移開。瞿書記還是發話了:“聶校長,你說說吧,怎樣讓這種被動的局面反轉過來呢?嗯?”

瞿書記后面那個“嗯?”像一聲悶棍,敲得聶漢生耳邊嗡嗡響。他不知怎樣說才是書記要的答案。只是囁囁地:“我們……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發揮……發揚劉白文同志的奉獻精神,把工作做好……”

“幼稚,真是幼稚,這樣的話還用你說?我的意思是要變被動為主動,變壞事為好事?!笨吹仅臅洑獾媚樕l紅,坐在一旁的林鄉長急忙掏出一支煙,恭恭敬敬遞過去,“咔嚓”一下點上火?!奥櫺iL,這是一個新課題,行,行,想想啊?!绷粥l長是本地人,也是官場老油子,他臉大脖子粗,特別是那兩撇倒八字濃眉毛,像是兩條烏蠶,坐在那里就是一個笑瞇瞇的彌勒佛,又像一位老謀深算的哲學家。他說的最多的就是“行、行、好”,背地里大家都叫他“行行好”鄉長。聶漢生與林鄉長相識多年,知道他這身肥肉不是白混出來的,他的話里像是知道怎樣做,又像不知道怎樣做,或許他自己壓根也沒有搞清瞿書記的想法。

看看差不多了,瞿書記呼出一口氣,一股煙霧沖出來,他的思路好像被這支煙打通了?!拔覀€人的看法是,這件事要看它積極的一面,這是一次宣傳我們鄉的機會,人死不能復生,但劉白文的精神卻能大放異彩?!?/p>

“對呀,這個側面好!”所有人似乎一下子都明白了。聶漢生點點頭,又搖搖頭,他還是沒有真正明白這個側面怎么就好了。

“一個人的成長不是孤立的,與組織的關心和培養、同事的支持配合是分不開的,我們可以從這個方面去挖挖,找出因果關系,找出閃光的東西?!宾臅浀溺R片后面目光悠遠,像是對大家說,又像是自言自語。

“行,行,你們大家都說說吧,盡量打開思路,言無不盡?!绷粥l長這話既把握了火候,又討好了書記。幾位鄉領導都發了言,說了一些與劉白文交往的事,很是感慨,很是懷念。聶漢生見大家都說了,自己肯定繞不過去,就說了劉白文在校的表現,即在后勤崗位上干的時間長,枯燥單調,卻從無怨言,看淡榮譽,堅持住校等事跡。瞿書記頻頻點頭,白凈的臉上烏云散了。他不時插話,在本子上飛快地記著?!澳銈兟犅?,多好的一個人啊,愛校如家,寵辱不驚,甘于奉獻,這就是好典型!”

林鄉長腆著大肚子,顯然被感動了,他聲音有些顫抖:“今天聽了聶校長的介紹,我才知道身邊竟有這樣的好同志。我們要大力宣傳一下?!?/p>

瞿書記掃視了眾人一眼,作了總結:一是要統一思想,對于劉白文這樣的典型,要有自豪感,人性是多面的,要看主流,不要糾結于細枝末節,要有大局意識,要有榜樣意識,不允許出現不和諧的聲音。如果劉白文能成為全縣全市全省的模范,甚至全國的模范,那是怎樣的榮耀呢?全省學習他、全國學習他,我們鄉不就宣傳出去了嗎?他就是一張名片。二是講好劉白文故事。鄉中學老師們要集中整理一下劉白文同志的先進事跡,充實內容,特別是那些看起來瑣細,但蘊含奉獻精神的日常事、小事、平凡事。大家要清楚一點,不是每個人都能干一番大事業,難得的就是干好小事平常事。三是要形成氛圍。擬請省市報臺的記者前來采訪,他們的眼光獨特,采訪也很專業,搞出幾篇有分量的東西,力爭上級媒體集中報道,媒體的力量是巨大的,用好了就是生產力,就是招商引資的好廣告。四是上報材料。由鄉黨政辦形成一個扎實的材料,上報縣委組織部,追認劉白文同志為優秀共產黨員,再爭取市級、省級優秀共產黨員。聽完瞿書記的“指示”,聶漢生有醍醐灌頂的感覺,領導就是領導,主次分明,重點突出。人與人就是不同,有人生來就是當官的料,站得高,看得遠,能夠處亂不驚,舉一反三,不服不行。眼前這么一件毫無頭緒的事,經瞿書記一捋,就十分清晰了。

會議開到深夜才結束,聶漢生一邊往家里趕,一邊回憶起剛才會議上的內容,他忽然發現,身邊竟然有劉白文這樣一位好人。

劉白文屬于頂職參加工作的。他父親是一名老師,聽說頂職的政策將會變,自己便提前辦了退休,讓兒子劉白文頂了職。劉白文只有小學文化,沒法上講臺,就放到后勤崗位上,燒水掃地,種菜掏糞,一干就是三十多年。老婆也是鄉下的,沒有工作,女兒大專畢業,沒找到單位就業,南下廣東打工,混得不好不壞,轉眼成了大齡剩女。

聶漢生是三年前認識劉白文的。他從鄉中心完小調任鄉中學校長。那天一大早,一輛三輪車噼里哐啷地開進完小校園,停在一棟宿舍樓前。尚在放暑假,整個學校沒什么人。聶漢生昨晚接到鄉中學吉書記的電話,說安排好了,明天一早將派學校老劉來接,他便將自己的生活用品打成了幾包。聶漢生聽到引擎聲,知道是接他的來了,急忙跑出來,聶漢生握住“老劉”的手,感覺粗糙得有些硌人。兩人互相作了介紹,“老劉”名叫劉白文。聶漢生打量著眼前這個男人,五十歲上下,黝黑的臉上滿是皺紋,歲月的風霜將他的頭發揪得只剩下薄薄的一層,身板很硬朗,給人一種謙卑、敦厚的印象,與當地的農民沒有什么區別,如果不是有心記住,轉眼就會忘了。劉白文看到地上的幾包東西,便左手拎起一個大背包,右手抓起一只裝滿生活用品的鐵桶,一溜小跑將東西放到車上,又“噔噔”地跑過來,接過聶漢生手里并不多的物品。聶漢生不好意思給他,劉白文說:“你是領導,我就是為你們服務的,我干著順手?!辈挥煞终f,硬是奪過聶漢生手里的東西。

按照總務處的安排,劉白文負責校園公共區域的衛生、綠植的維護修剪等。事情不少,夠一個人忙的。劉白文是一個閑不住的人,他每天很早就起床,先是清掃垃圾,操場、過道總是掃得干干凈凈,十多株桂花樹和紅葉詩楠修剪得有模有樣,因為這個,鄉中學獲得過縣化委評選的綠化先進單位。劉白文每天早上為校長和書記泡上一杯熱茶。剛來時,聶漢生看到自己辦公室的茶還納悶,這是誰泡的?知道后告訴劉白文,泡茶是自己的事,不麻煩他了。但劉白文說,閑著也是閑著,泡杯茶是順手的事。聶漢生勸了幾次,熱茶照例放到桌子上,聶漢生就不勸了,慢慢地竟習慣了。習慣這種東西是可怕的,久了就成自然,甚至成為一種本能。劉白文如果請假一兩天,聶漢生喝不到熱茶,還有點不適應。不習慣的人還有值日的老師,老師的辦公區不屬于公共區域,由值日老師打掃,白紙黑字寫在制度里,大家輪著來。劉白文總是“順手”給干了,老師們有時說幾句感謝之類的話,說著說著就不說了,他們已經把辦公區衛生的事忘得比地面還干凈了。

劉白文最喜歡的事就是種菜,他在宿舍樓側邊的空地開墾出一片小菜地,晴天雨天都有事做,一年四季都有菜摘。學校里有的是肥料,隔三岔五他會將大糞掏出來澆到地里,這種活又臭又累,別人躲都來不及,他卻樂此不疲。他種的菜從來不用農藥,沒污染,純天然,比市場里的不知要好多少倍。菜成熟了,他拎點回家,其余的誰都可以摘,也沒收過任何人的錢。一次,學校新來了一位姓譚的老師,他摘了茶園里幾條黃瓜,硬要塞給劉白文兩塊錢。劉白文推辭不要,譚老師說:“到集鎮去買我也要花錢,價錢貴還沒有你的好,你種點菜不容易,給點錢是應該的,是對你勞動的一份尊重!”劉白文見說得在理,便收下了。慢慢地,摘菜的老師都給錢,再后來,菜園四周圍起了竹柵欄,老師也不會擰開園門去里面“偷”,這種掉價的事他們干不來,也不屑。白摘白吃的日子也就結束了。

也有人說劉白文的閑話,說他是正式員工,有工資,種菜收錢是撈雙份收入。聶漢生不以為然,人家種菜是干好本職工作以外的愛好,那幾個錢是流著黑汗換來的,你愛吃不吃,如果眼紅的話,還有很多荒地,誰開墾誰受益。后來就沒有人說閑話了。

鄉政府的工作推進得很快,追認劉白文為優秀共產黨員的材料正在上報,應該沒有問題,在全縣開展向劉白文學習的事還在研究,縣委組織部來過兩個電話,補充了一些內容,估計要過一段時間才能回復??h報派了一位記者前來采訪,在鄉政府待了半天,聽了一些情況后,來到鄉中學,首先采訪的人就是聶漢生。

見面后,記者自我介紹:“我是縣報記者魏銘,請談談你心目中的劉白文老師?!蔽河浾呖瓷先ニ氖畾q左右,國字臉濃眉毛,五大三粗的樣子,沒有那種文質彬彬的氣質。但聶漢生知道他的名聲,報紙上那些大塊頭文章一般都由他操刀。他的文風細膩,視角獨特,剖析入微,以長篇通訊和報告文學見長,是報社的主筆。

“好的好的,我是校長,我有責任說說?!甭櫇h生見記者眼里的驚訝,連忙補充,“我是說我有義務講好劉白文的故事,講好身邊好人的故事?!彼行┚o張,頭上滲出細細的汗珠。為了舒緩一下自己的情緒,他端起茶杯準備喝口水,里面竟是空的,便去辦公室拿了兩瓶礦泉水過來,遞給魏銘一瓶,自己咕嚕咕嚕灌了幾口?!拔倚睦镞€沒有平復過來,失去了一位好同事,難過啊?!甭櫇h生說得真誠,要是老劉在,杯子里一定有滿滿的熱茶。他回避著魏銘犀利的目光,那目光刺得他有些惶恐。

聶漢生把劉白文在學校里的表現細細地說了一遍。為了這個采訪,他做了一點準備,說得有條理,有重點,有細節。

“請說說劉白文讓榮譽的事吧?!?/p>

“對對,你不提醒我差點忘了?!甭櫇h生想起了前年年底的事。

那天,劉白文找到他,囁嚅了半天,問他的工作表現怎樣,請校長指出是否存在不足的地方。說這些話的時候,劉白文臉憋得通紅,一雙大手不停地搓著,發出窸窸窣窣的聲音。聶漢生沒見過劉白文這個樣子,知道他有隱情?!皠⒗蠋?,你這是怎么了?有話就直說么?!眲孜奶鸬椭念^說:“老婆說我是窩囊廢,干了半輩子,連一個優秀也沒當過。這次能不能考慮一下我?”

聶漢生也怔了,難怪劉白文這么窘迫,這還真是一件難以啟齒的事。

“這個可以考慮,但……”這回輪到聶漢生結巴了,“你知道,每年的評優都是通過投票產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會重點推薦你,但結果要看票數?!痹u選前,有人說劉白文當年晉了高級工,也算是一喜,就不要參與了;有人認為評優要傾向于老師崗位的年輕人,對他們的成長有幫助。劉白文聽到這些議論,就放棄了評優。聶漢生曾兩次找鄉政府領導,希望能多給中學一個縣優指標,硬是沒有爭取到,為了平衡,給了他一個鄉里的指標。

聶漢生介紹劉白文讓榮譽時,忽略了一些細節,只說是大家推薦,劉白文主動放棄,體現了劉白文的高風亮節。

“不是有兩次讓榮譽嗎?”魏記者問。

“我是三年前來的,有一次是我來之前的事,不是很清楚,聽說那年后勤線有一個縣里的優秀指標,當年事務長歸屬后勤,是后勤的頭,兼著勞動課,其實也就是在事務長和劉白文之間選。論工作態度和成績,肯定要評劉白文。后來不知怎的,劉白文主動讓出,自己也投了事務長的票?!?/p>

聶漢生其實聽說過,是事務長找到劉白文,說自己很需要這個優秀,請劉白文讓一讓。學校也寫了請求,要求增加優秀指標,答復是不行。當然他不能說。

“具體的細節我不是很清楚,要不你去找一下吉東風書記,他是這里的元老,又是校務主任?!奔獤|風哼哼哈哈,左右逢源,應付采訪應該沒有一點問題。聶漢生并不認為接受采訪是棘手的事,他只是感到有點不踏實,不自在。

打發了記者,聶漢生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縣報不久登出長篇通訊《奉獻在平凡的崗位》,用三個整版介紹劉白文的事跡。鄉政府另購了二百份報紙,送到各學校和有關單位,鄉中學給了五十份,聶漢生吩咐辦公室將報紙分了下去,讓老師們都看看,這既是劉白文家屬的榮譽,也是學校的榮譽。隨后,聶漢生參加了鄉政府召開的專題會議。瞿書記一掃前次會議凝重的表情,顯得很開心,眼睛里的喜悅連鏡片也遮不住。他見聶漢生坐在靠窗的角落,便叫他往前面坐。

瞿明書記對這次記者的報道給予了充分的評價。他說:“任何事都有兩面性,如果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就會有不一樣的感悟和收獲?!宾拿鞯脑捓镉幸环N擺脫困境后的輕松?!皬倪@件事可以看出輿論的力量,也使我們認識到,如何正確引導輿論,學會與媒體打交道。我們的身邊其實不缺好人,關鍵是要以獨特的視角去發現身邊的好人,樹立標桿,使我們學有榜樣?!彼h視了一下在座的人,這是他的習慣,每當講到重要的地方,他都要掃一下會場。聶漢生理解這些話的意思,上次網站的帖子分明指向道路年久失修、坑洼難行等問題,但在瞿明的“引導”下,就有“不一樣的感悟和收獲”了。眼前這位年輕書記的思路與別人就是不一樣。

會上議定了幾件事:組織一個劉白文先進事跡報告團,以聶漢生和其他幾位老師擔綱,在全縣開展十場報告會;聘請劉白文的女兒為臨時教師,作為特殊情況上報縣有關部門,爭取盡快轉正;向市里和省里爭取將劉白文評為模范人物,在更大范圍內開展向劉白文學習的活動。

聶漢生接到任務后,在中學物色了與劉白文共事十年的林老師,她知道許多劉白文生活和工作上的細節,也是得到劉白文“幫助”最多的人。在林老師給劉白文付錢之前,她家里的小菜幾乎沒有花過一個鋼镚。另一位是譚老師,能唱能說,演講是他的特長,他還是縣演講與口才協會的會員,平時學校搞活動都是他主持。他善于營造現場氣氛,善于表達內心感受,善于煽動觀眾情緒。三人根據報紙上的內容和平時與劉白文的接觸,確定了各自的演講重點。聶漢生側重講兩讓榮譽和愛崗敬業的事;林老師側重講劉白文的家庭,全家靠劉白文的工資維持,經濟拮據,生活困難等;譚老師側重于劉白文熱愛公益、無私奉獻等方面。按照這個分工,三人很快形成了各自的演講報告。

聶漢生認真思考過這件事,他承認劉白文是一位老實本分、勤勞善良的人,生前也想給予恰當的榮譽和肯定,但囿于一些條條框框和難以言說的原因,竟然一次也沒有實現?,F在人死了,本以為謝幕收場了,卻又因為某種需要,被一股力量推到了前臺,于是,各種榮譽一齊上,傾其所有,毫不吝嗇,塑造出一位越來越完美的人。

第一場劉白文先進事跡報告會在鄉中學舉行,瞿書記、林鄉長和一眾領導早早地來到中學禮堂,吉書記主持報告會,報告團成員在臺上聲情并茂地講述了劉白文的事跡,許多人驚愕,許多人哭了,禮堂內掌聲經久不息。演講獲得了巨大成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會后,瞿書記等領導與聶漢生三人座談,林鄉長的大圓臉笑得像一朵南瓜花,兩條臥蠶眉也生動起來,他一連說著“行、行、好!”瞿書記鼓勵他們深挖小事,剖析心事,注重家事,講好故事。聶漢生三人像小學生一樣,拿出筆記本快速記著,生怕漏了一句話。從內心講,聶漢生還是很佩服瞿明的,這位年輕秀氣的書記,在思維層次和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上,確實有獨到之處,現在的情況,還真的變壞事為好事了。

報告團已進行了五場演講,所到之處都很受歡迎。按照瞿書記的安排,先從教育系統開始,反響好就逐步輻射到黨群系統,聲勢大了,影響廣了,各方面就會關注,省市媒體一旦跟進,事情就好辦多了。這天,報告團來到縣一中大禮堂,這是所有報告會規格最高的一次。聚光燈照得人眼睛直晃,臺下黑壓壓的坐滿了人,是城區幾所中學的老師和學生,教育局的領導也來了。聶漢生站在臺上,他正在講述劉白文的事跡。講著講著,他感覺自己口中的劉白文竟有些陌生,他已不是身邊那個憨厚穩重、滿臉笑意的劉白文了。這種感覺已有很多次。有人說,將一個字連寫十次,寫著寫著自己就不認識了,或許是人們說的那種熟悉的陌生吧。

這次的感覺與以往都不一樣,劉白文漸漸變得高大豐滿,也不再穿著那身洗得發白的工裝,竟然換上了一套耀眼的服裝,在陽光下越飛越高,越飛越高,好像要飛到天上去……

責任編輯:吳怡樺

猜你喜歡
白文書記學校
讀書記
集書記
大書記講給小書記的為政之道
學校推介
哈尼族“老關工”白文達二三事
又見雷書記
十個骨灰盒
怪僻的游客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白文”非“白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