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生逆向思維能力培養的探究

2024-04-15 20:12劉元躍
小學教學參考(數學) 2024年3期
關鍵詞:逆向思維解決問題

劉元躍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逆向思維,不僅可以彌補正向思維在解決問題中的不足,還可以有效降低問題的難度,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文章通過“多邊形的面積”的教學,在面積公式推導、應用,鞏固拓展、作業布置等環節運用逆向思維,有效增強了教學效果。

[關鍵詞]逆向思維;解決問題;多邊形面積

[中圖分類號] G623.5[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4)08-0052-04

小學是培養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重要階段。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應只采用正向思維的教學方式,還應該注重挖掘能鍛煉學生逆向思維的素材,結合學生的情況及年齡特征,有意識地從多個方面滲透逆向思維方法,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逆向思維是對正向思維的補充,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不可忽視的思維方式。應用逆向思維進行教學,對數學課堂提出了新的要求——從問題的反面進行探究,找出解決問題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對小學數學教學而言,逆向思維的運用,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下面,筆者結合“多邊形的面積”的實際教學過程,簡要闡述培養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方法。

一、新知探究,逆向思維必不可少

多邊形面積公式的探究是一個看似直觀卻又抽象的內容。小學階段,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空間想象能力較差,新課教學活動應以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的自主探究和發現為主。同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已有的學習水平、生活經驗,指導學生運用逆向思維解決問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內在動力,并引領他們通過自主探究或小組討論,逐步突破學習多邊形面積的重難點。

例如,在進行“多邊形的面積”大單元教學時,筆者出示了2組圖形(如圖1-1、圖1-2),讓學生運用量一量這一自主探究的方式,找到2組圖形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學生發現:圖1-1中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長方形的長相等(或平行四邊形的高和長方形的寬相等);圖1-2中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長方形的寬相等(或平行四邊形的高和長方形的長相等);圖1-1中平行四邊形的斜邊比長方形的寬長,圖1-2中平行四邊形的斜邊比長方形的長長,即2組圖形中的平行四邊形的周長比長方形的周長長。

接著,筆者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通過剪一剪、拼一拼的方式再次探究這2組圖形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學生小組發現:在圖1-1中,沿虛線(高)把平行四邊形剪開,得到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梯形,將三角形移至梯形右側,就能拼出與其右邊一樣的長方形;在圖1-2中,按相同的方法剪開平行四邊形,也能拼出與其右邊一樣的長方形。于是學生得出結論:圖1-1中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的面積相等,圖1-2中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的面積相等。

學生還結合圖1-1中長方形的長與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等,長方形的寬與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等(或圖1-2中長方形的寬與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等,長方形的長與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等),以及長方形的面積公式,運用逆向思維進行分析:因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為了激發學生運用逆向思維方式解決問題的興趣,幫助他們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在探究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和梯形的面積公式時,筆者繼續指導學生運用逆向思維的方式進行推導。

如圖2-1、圖2-2所示,學生經過測量后很快發現了圖形面積之間的關系:圖2-1中平行四邊形與三角形等底等高,圖2-2中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梯形上底與下底的和,平行四邊形的高與梯形的高相等。接著,學生通過拼接知道:2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或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三角形的面積(或梯形的面積)的2倍。結合量、剪、拼和算的結果,學生運用逆向思維來探究問題的解決方法,對照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很快就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二、公式應用,為逆向思維開辟新思路

多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較為抽象,且推導過程具有雙向性的特點。讓學生運用逆向思維分析并解決問題,不僅能幫助學生深入地理解知識,還可以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狀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逆向思考,讓他們在持續的探索中突破多邊形面積學習的重難點,更好地激發他們的逆向思維。

例如,面對“已知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是36平方厘米,它的一條底邊長12厘米,這條底邊上的高是多少厘米?”這一問題,習慣于已知三角形的底和底邊上的高的條件的學生無從下手,但對于熟練運用逆向思維的學生來說,此題并不難。運用逆向思維進行思考后,有學生給出了3種解決方法。

[方法1]2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出1個與三角形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面積是36平方厘米,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底都是12厘米,2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的面積是36×2=72(平方厘米)。根據“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可以得出平行四邊形的高是72÷12=6(厘米)。因此,三角形這條底邊上的高是6厘米。

[方法2]由“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得到36=12×高÷2。依據等式的性質,在這個等式的兩邊同時乘2,整理后得到12×高=72。因此,三角形這條底邊上的高是72÷12=6(厘米)。

[方法3]因為“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所以“三角形的面積×2”就是三角形底乘高的積。先用三角形的面積乘2,為36×2=72,72是三角形底乘高的積,那么三角形的這條底邊上的高是72÷12=6(厘米)。

對比上述3種方法,它們的共同之處都是先用“三角形的面積×2”得到三角形底乘高的積,再用“底乘高的積÷底”得到對應底邊上的高。

為了進一步增強學生運用逆向思維解決問題的意識,筆者出示了一個探究梯形的面積公式的問題:“一塊梯形菜地的上底是20米,下底是50米,菜地的面積是700平方米,這塊菜地的高是多少米?”學生憑借剛才解決問題的經驗,很快就發現:計算梯形面積時,都是上底與下底的和乘高的積再除以2,所以要求梯形的高、上底或下底時,首先要將梯形的面積乘2,即700×2=1400,1400就是上底與下底的和乘高的積,然后用積除以上底與下底的和,商就是梯形的高,1400÷(20+50)=20(米)。同理,如果梯形的高是20米,下底是50米,面積是700平方米,求梯形的上底時,仍然是用面積乘2,即700×2=1400,然后用所得的積除以高就得到上底與下底的和,1400÷20=70(米),再用和減去下底就得到了上底,上底是70-50=20(米)。

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和梯形的面積公式在應用過程中的逆向引領,打破了正向思維的定式,提升了學生應用公式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不會或不敢運用逆向思維方式解決問題的學生突破瓶頸,幫助他們樹立解決問題和難題的信心。

三、鞏固拓展,為逆向思維提效率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平面圖形面積公式的獲取和應用是可以從正逆兩個方面進行的,這就要求教師在鼓勵學生對面積公式進行正向推理的同時,也要對獲取的公式進行逆向推理,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數學公式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有助于學生在實際運用中做到靈活應用。

例如,在學生經過正向推理得到“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之后,筆者讓學生利用手中的平行四邊形,逆推證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學生經過自主探究發現了2種方法。

[方法1]如圖3所示,找到平行四邊形左右兩條斜邊的中點,然后分別向下和向上作垂直線段,得到兩個小直角三角形,將兩個小直角三角形剪下后順時針旋轉180°,就可以拼成一個長方形。經測量得知,長方形的長等于平行四邊形的底,長方形的寬等于平行四邊形的高,由此推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方法2]如圖4所示,以平行四邊形左邊斜線上一點向下作垂直線段,得到一個直角三角形,將其剪下后,平移到圖形的右邊,再將圖形的右上角多出的部分剪下,得到一個小的直角三角形,將小的直角三角形向左平移到圖形的左上角,就得到了一個長方形。經過測量發現:長方形的長等于平行四邊形的底,長方形的寬等于平行四邊形的高,由此得到“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借助“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的推導經驗,筆者利用問題“你能用1個三角形或1個梯形推出三角形或梯形的面積公式嗎”,培養學生運用逆向思維思考問題的習慣,并逐步養成逆向思維的能力。有了前面探究的經歷,學生很快就探究出了2種方法。

[方法1(三角形的面積)]如圖5所示,從三角形左右兩邊的中點分別向下作垂直線段,沿垂直線段剪下后就得到兩個直角三角形,左邊直角三角形繞中點順時針旋轉180°,右邊直角三角形繞中點逆時針旋轉180°,就轉換成一個長方形,經過測量得到,長方形的寬等于三角形底的一半,長方形的長等于三角形的高,即“三角形的面積=(底÷2)×高”,整理后得到“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方法2(三角形的面積)]如圖6所示,用線段連接三角形兩邊的中點,形成一個小三角形,沿線段剪下小三角形。畫出小三角形的高,沿高將小三角形剪成兩個直角三角形,左邊的直角三角形繞中點逆時針旋轉180°,右邊的直角三角形繞中點順時針旋轉180°,就轉換成一個長方形。經測量,長方形的長等于三角形的底,長方形的寬等于三角形高的一半,即“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整理后得到“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對比上述2種方法不難發現:在解決同一個問題時,可以按照人們認識事物的過程來考慮,即從條件到結論、從現象到本質,也可以運用逆向思維反向思考,從結論出發,追溯其充分條件。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擺脫習慣的、傳統的、常規的正向思維方式的束縛,多采取逆向思考,以便形成新穎的構思,增強創新意識,提高創造能力。

四、開放性作業,培養逆向思維能力

布置開放性作業,對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有著重要作用。學生在多邊形的面積的學習中,經歷了正、逆向思維探究問題的過程,積累了一定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學習經驗?;诖?,教師可以布置開放性的作業,以提高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如以小組為單位,從下列作業選取一道題或多道題進行分析和解答。

1.一塊梯形玉米地的面積是12公頃,它的上底是()米,下底是()米,高是()米。

(1)先補充上底、下底的長度,再計算出梯形玉米地的高。

(2)先補充上底、下底和高任意兩個長度,再計算另一個的長度。

(3)對比上述兩個問題,你發現了什么?

2.一塊三角形紙板的面積是24平方厘米,它的底是()厘米,高是()厘米。

(1)如果底和高的長度都是整厘米數,分別是多少厘米?(把所有的情況都寫出來)

(2)如果底和高的長度不是整厘米數,會有多少種情況?列舉出來并說明理由。

(3)如果底是8厘米,請畫出5個形狀不同的三角形,它們有什么特點?畫出5個之后,還能繼續畫嗎?如果能繼續畫,會有多少種不同的情況?為什么?

3.一個平行四邊形的底是12厘米,高是3厘米,求它的面積。

(1)請畫出5個形狀不同的平行四邊形,仔細觀察后你發現了什么?

(2)量出所畫平行四邊形的一條邊以及它們所對應的高,算出每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分別量出所畫平行四邊形的另一條相鄰的邊,結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算出該鄰邊對應的高,比一比,然后把你的發現寫下來。

以上問題旨在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式,讓學生的思維一直處于正向和逆向的轉換活動之中。這樣不僅使學生對知識辨析得更清楚,而且還使學生培養了正反聯想的思維意識。

綜上所述,逆向思維是數學邏輯思維中不可或缺的一種思維方式,教師應該給予充分的重視,并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逆向思維的訓練,這樣不僅能提高數學學科的趣味性,也能極大地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踐證明,在教學過程堅持雙向思維,能使學生真正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逐步養成創新思維。

[ 參 考 文 獻 ]

[1]? ? 崔建花.探究小學數學解題中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J].天津教育,2020(4):133-134.

[2]? ? 朱云秀.小學生數學逆向思維能力培養方法探索[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1,6(2):72-74.

[3]? ? 廖昀.小學生逆向思維的培養策略[J].江西教育,2021(18):68.

[4]? ? 付發秀.基于逆向思維培養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芻議[J].學苑教育,2023(10):32-33,36.

(責編 覃小慧)

猜你喜歡
逆向思維解決問題
聯系實際 解決問題
助農解決問題增收致富
在解決問題中理解整式
用推理的思考方法解決問題
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化難為易 解決問題
關于數學中逆向思維的運用
逆向思維在中學物理解題中的應用
在小學數學課中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獨立思考成就獨家新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