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空航天專業學位研究生多元協同育人體系研究

2024-04-17 11:02蔡佩君
科教導刊 2024年9期
關鍵詞:航空航天產教融合

蔡佩君

摘 要 構建成熟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體系是近年來航空航天領域相關院校工程教育的重要改革方向。文章調研了國內外航空航天類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分析當前培養的現狀與不足,從“優化培養方案、構筑產教融合育人共同體、打造國際合作碩博士聯培項目,三維度提出專業學位研究生多元協同培養的思考,以期對提升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關鍵詞 航空航天;產教融合;國際化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3??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2024.9.012

Research on the Diversified Collaborative Cultivation Mode for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 Majoring in Aerospace

CAI Peijun

(School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27)

Abstract Building mature cultivation system for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 is an important reform direction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aerospace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The article investigates cultivation mode of the aerospace universities. By analyzing the common problems in the training process, a new cultivation mode is proposed from three aspects: optimizing training scheme, building integrated education and industry community, and creating international joint training projects. The aim is to provide some inspiration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 majoring in aerospace.

Keywords aerospac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training

航空航天作為戰略性產業,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集中體現和重要標志,其快速發展對高校培養復合型航空航天工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我國自1991年開始實行專業學位教育制度,起步較發達國家晚[1]。為更好地服務創新型國家建設,工程專業學位類別調整為8個大類,專業教育研究生培養規模逐步擴大。航空航天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涵蓋了電子信息、機械等類別,在知識結構上又具有與力學、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等多學科相互交叉的屬性。針對航空航天復合型專業人才需求,有必要從培養方案、專業實踐、師資配備等方面探索專業學位與學術學位研究生的差異化培養,建立航空航天卓越創新工程型人才培養新模式,推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內涵式發展。

1? 國內外高校航空航天人才培養模式

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俄羅斯莫斯科國立鮑曼技術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航)為例,其航空航天人才培養模式各具特點。

麻省理工學院航空航天專業排名位居前列,具有完善的人才培養理念和獨具特色的課程設置[2]。早在20世紀90年代末,針對開展工程項目需要的團隊協作能力以及綜合解決工程問題能力培養,MIT航空航天系開展專業人才教育改革實踐探索,與瑞典皇家工學院等多所大學聯合研究創立了CDIO(構思―設計―實施―運行)工程教育模式。該模式以工程項目研發到運行的生命周期為載體,建立了課程與工程實踐的有機聯系,在MIT及其他高校的工程教育中產生廣泛影響。MIT致力于培養具有分析能力、解決挑戰性工程問題能力的航空航天人才,其課程注重知識的深度研究,強化多樣化實踐環節,強調學生多種工程思維方式的養成。

俄羅斯極其重視航天特色高校建設,構建了航天專業教育梯隊布局。其中,莫斯科國立鮑曼技術大學是俄羅斯創立最早的理工科類大學,是“科學與實踐結合”的俄羅斯工程師培養模式起源高校。鮑曼技術大學建有完整的航天專業人才培養周期和計劃,如6年制高水平技術人才和4年制副博士培養,具有鮮明的工程教育培養特色。其與多家俄羅斯航天國防領域企業建立戰略合作,在企業、設計局、研究所開展部分教學環節;推行校企聯合培養,選送學生進入航天領域企業直接參與基礎研發和試驗設計;邀請企業深度參與制訂教學計劃、優化課程設置、評估畢業生質量,形成以航天企業需求為導向的人才培養體系[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作為我國航空航天高等學府,是全國第一批工程碩士研究生教育試點單位。北航按照“分類培養、標準有別”的理念,積極探索校企協同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深化合作互動,建成一批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基地,建設企業實踐講堂課程,推動企業深度參與研究生人才培養全過程[4]。以飛行器動力專業為例,在課程設置方面強調實驗實踐教學的重要性,綜合實踐環節占比超過25%;在實習培養環節,要求研究生實習實踐經歷不少于6個月;在協同育人方面,凝練了“早、合、新、凝”核心主線的校企聯合研究生培養模式思路[5]。

2? 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存在的問題

航空航天院校以校企協同育人為抓手,引入優質社會資源,在培養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現階段各專業學位人才培養仍存在實踐育人、資源配備、機制保障不足等問題。

2.1? 培養方案特色不明顯

雖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方案已逐漸突出實踐導向,加大了實踐課程的比重,但部分課程教學仍存在與學術學位研究生同質化的問題,實驗實踐深度不足,無法充分體現應用性和職業發展性。課程體系需優化才能支撐專業學位人才培養目標[6]。

2.2? 校企協同育人動力不足

高校與行業重點單位共建了產教融合研究生實踐基地,但基地管理制度和合作共享機制建設不全,企業參與度有待提高。研究生難以深入參與企業工程項目的設計、研發等過程。校企協同育人需要多方的政策導向支持,以及雙方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合作機制保障。

2.3? 雙導師制成效有待加強

校內外導師職責不夠明晰,部分行業導師沒有深度參與研究生的培養過程,與學生溝通交流少,有名無實的雙導師現象依然存在,校企雙方對導師參與產教融合育人的激勵和監督機制不夠完善。專業學位和學術學位研究生培養定位不同,導師在指導模式上需加以區分。

3? 航空航天專業學位研究生多元育人模式思考

針對課程體系、專業實踐、雙導師隊伍存在的問題,需要深化校企協同長效機制,提高企業在培養方案制訂、課程建設、專業實踐等人才培養環節中的參與度,探索國際化背景下培養目標多維化、育人主體多元化、合作方式多樣化的專業學位研究生人才培養模式。

3.1? 優化“強素養、重實踐、提質量”的工程型人才培養方案

在公共課程和專業課程模塊中體現“強素養”。邀請企業參與制訂培養方案,設計行業發展需要的職業素養類、領導力培養類課程;強調專業課程的思政教育環節,將厚植航天精神、家國情懷等內容融匯于學科專業教育中;結合航空航天多學科交叉匯聚的特點,分層設置研究方法類、技術發展類和跨專業交叉類課程,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提高其創新潛力。

圍繞“重實踐”設計產教融合課程及專業實踐環節。依托校外航空航天優勢資源,邀請企業共建精品課程,參與工程實踐教學案例庫建設;與企業團隊聯合授課,多層次豐富校內實踐教學體系,建設有主線、有系統的產教融合課程模塊,將航空航天領域的技術進展、典型案例帶到課堂,確保人才培養與職業資格相銜接。明確專業實習實踐必修環節的時長、雙導師指導及實踐考核方式,通過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提供多樣化的實踐機會,推動專業實踐向高成效發展。

以“提質量”為原則,構建更為完善的質量保障體系。制訂各培養環節的實施細則,確保培養方案的有效實施;充分發揮企業對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評價的作用,重視行業導師對研究生實踐成果、論文質量的評價意見,建立過程提升和成果產出并重的產教融合出口評價機制和就業跟蹤反饋機制。

3.2? 構筑“引項目、融師資、創合作”的產教融合育人共同體

以服務航天強國建設,支撐航空航天自主創新發展為目標,充分發揮校企雙方平臺、科研、人才資源優勢,構建“產、學、研、用”一體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合作機制,有效引導和激勵航空航天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

3.2.1? “引項目”是校企協同育人的基礎

雙方圍繞航空航天領域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建立聯合研究中心,設立聯合攻關項目,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通過聯合攻關項目延伸具有實際工程意義的研究課題和項目,保障學生在校企共同指導下有目標、有深度地開展實習實踐。校企雙方在人才培養與科研合作兩方面互融互促,形成良性循環,才能有效提高企業參與育人的動力。

3.2.2? “融師資”是校企協同育人的核心

在導師遴選上,要完善選拔機制,從雙方共建的技術攻關與研發團隊中聘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高度責任心的校外專家擔任導師,推薦青年人才等校內導師赴對方單位掛職鍛煉,參與重大工程建設,有助于校內外導師協同深入指導學生;在機制保障上,要按照“一生一方案”的原則制訂培養計劃,明確雙方導師的職責與分工,重點強調校外導師在工程實踐及職業發展上的引導;定期對雙導師的指導進行評估和考核,校企協同制訂激勵措施,提高導師的積極性;在過程指導上,雙導師制要體現在“研究選題―中期進展―專業實踐―論文答辯”等研究生培養的全過程環節,為研究生提供研究創新與工程實踐雙維度的指導,提高雙導師制的培養成效。

3.2.3? “創合作”是校企協同育人的拓展

在企業參與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的同時,高校也要根據航空航天重點企業高層次人才培養需求,不斷創新雙方人才培養互促提升的合作方式。比如依托高校高水平師資及教學資源,為科研院所人才培養提供課程修讀或工程碩博士聯合培養計劃;進一步面向重點單位開設非全日制研究生專班,實施核心技術緊缺人才聯合培養專項,提供定制化培養方案。校企雙方深化多層次人才培養合作,是構建產教融合育人長效機制的保障。

3.3? 打造 “搭平臺、促共享、寬視野”的工程碩博士國際化培養項目

航天強國建設對航空航天關鍵領域復合型人才的國際化視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專業學位研究生不僅需要產教融合工程教育,還需要工程碩博士國際化培養實施路徑。

3.3.1? 搭建國際交流平臺,創新多元培養模式

結合航空航天專業特征,拓展合適的海外合作伙伴是關鍵。俄羅斯航空航天院校具有深厚的專業底蘊和工程實踐育人優勢,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為雙方頂尖大學開展優質專業人才培養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撐條件??梢月氏纫远砹_斯高校合作試點為基礎,探索實施因材施教的雙碩士學位、工程碩博士貫通培養、赴境外科研訓練等多種長周期聯培項目,同時延伸開展暑期學校、國際會議等短期交流。形成聯培范式后再進一步發展其他海外合作高校,以此為抓手提高專業學位研究生國際化培養的覆蓋面。

3.3.2? 加強資源優勢共享,促進課程體系融合

教學體系差異大,課程銜接難是國際聯合培養項目面臨的問題。探索中俄合作聯培模式,要充分調研雙方在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和教學資源上的優勢,根據選派學生的培養方向共同討論編制新課程體系和研究課題,同時建立雙向互通的學分替換機制。重點加強研究生海外聯合培養期間實踐能力培養的頂層設計,依托俄羅斯高校在航空航天工程教育方面的師資力量和實踐教學條件,圍繞現代航空航天工業技術構建“案例教學、現場導學、實習實訓”的多層次國際化實踐培養體系。

3.3.3? 拓寬學生國際視野,提升合作內涵和成效

選配國際導師是實施聯培項目的重要環節之一,需要以科研合作項目為紐帶匹配合適的海外導師,保障學生赴外培養期間的科研訓練,使之在跨文化課程學習、科研交流中拓寬國際視野。另一方面,要以聯合培養項目成效帶動雙方共建國際科研平臺,形成人才、科研互促發展,通過深化交流合作提高聯培項目的內涵和吸引力,使國際化培養項目長效落地。圍繞專業學位研究生產教融合培養,以國際化聯培作為延伸,探索境內外高校與航空航天企業三方產教研合作,有利于形成具有專業學位特色的多元協同育人模式。

4? 結語

賦能專業學位研究生高質量培養,需要校內外、境內外資源聯動,創造良好的工程教育育人環境。文章分析了國內外大學的航空航天人才培養模式及當前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圍繞具有國際領導力的航空航天卓越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從工程教育培養方案、產教融合育人、國際化培養路徑三方面提出了思考,期望進一步推動校企合作升級,深化工程碩博士的國際交流及國際領導力培養機制,為國家航空航天科技自立自強和關鍵領域發展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王偉,趙良玉,林德福,等.航空航天工程研究生培養國際聯合探索與實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0):84-87.

[2] 高靜,王耀坤,李玉華.中、美、英航空航天人才本科培養體系比較與思考——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麻省理工大學及帝國理工大學為例[J].高教學刊,2023,9(4):1-6,10.

[3] 賈曉琪,范唯唯.俄羅斯航天人才培養模式與特點分析[J].科技導報,2021,39(11):68-76.

[4] 徐惠彬.面向國家需求培養高層次一流人才——基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生教育的實踐和思考[J].大學與學科,2020,1(2):18-23.

[5] 楊文將,諸嘉慧,白明亮,等.工程碩士校企聯合培養新模式探索——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行器動力專業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22(11):73-76.

[6] 鐘云華,雷杰.我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優化路徑分析[J].長沙大學學報,2022,36(6):103-108.

猜你喜歡
航空航天產教融合
第十五屆航空航天月桂獎
第十五屆航空航天月桂獎
航空航天還能“飛得更高”——關于西安航空航天產業發展的建議
淺議物流管理專業的產教融合
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半p師型”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校企協同應用型軟件人才培養機制
產教融合提升課程有效性的思考
南京航空航天館
一飛沖天——中國航空航天史
航空航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