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作復習:目標理解與操作策略

2024-04-17 04:18李竹平
新教師 2024年2期
關鍵詞:操作策略學習任務

李竹平

【摘 要】習作是“表達與交流”實踐的主陣地,是語文核心素養發展水平的重要體現。習作復習時,教師要明確好習作目標,精心設計學習任務,讓習作復習更有效。

【關鍵詞】習作復習 學習任務 操作策略

日常的教與學需要有計劃、有節奏地安排“溫故”,到了期末,更需要認認真真做一次階段性的“溫故”,梳理一學期的學習內容,回顧一學期的學習歷程,整理一學期的學習成果,提升一學期的學習理解,從而達到鞏固和“知新”的目的。習作是“表達與交流”實踐的主陣地,是語文核心素養發展水平的重要體現,當然也需要教師認認真真地設計和組織復習,“溫故而知新”。

一、明確習作復習的目標

無論哪類學習內容的復習,都需要遵循目標導向原則。只有教師和學生共同明確了可檢測、可評價的目標,復習才能有的放矢。習作復習的目標怎么定位呢?一般應該從三個角度來梳理和提煉。

一要聚焦學生習作的興趣和態度。在習作復習時,教師要問一問自己,班上的學生對習作感興趣嗎?多少學生平時在習作時有滿滿的自信和成就感,又有哪些學生害怕習作,為什么害怕習作……如此有針對性的目標就是要激發學生習作的興趣,而不是讓學生覺得要考試了,習作更可怕了。

二要聚焦學生習作能力和水平。習作復習不是讓學生把每個單元的習作再寫一遍,而是讓他們從整體上梳理、發現這學期的習作學習讓自己有了哪些收獲和成長,并進一步將教材單元習作知識和技能建立聯系,形成新的認知,達成新的理解,寫出令自己更有成就感的新作品來。

三要幫助學生自信從容地應對考試。毋庸諱言,習作復習肯定要心系期末的學業質量評價。教師要在復習時,幫助學生做到根據習作要求確定表達目的,選擇合適的習作內容和寫法,展示自己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能力素養。學生考試時習作上取得成功,會更有效地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習作興趣和積極性。

明確了習作復習的目標后,教師要對應目標,梳理復習時學生應該產出的學習證據。對應第一個角度的學習證據是學生態度上的表現和學期習作成果的整理;第二個角度的主要學習證據是一篇新的作品,這篇新的作品能夠反映學生運用教材不同單元習作知識和技能,實現表達目的;第三個角度的學習證據是學生在模擬測試時,能夠寫出符合試卷要求的習作。

二、精心設計學習任務

一個學期八次習作,教學時教師就應該引導學生有意識地建立聯系,讓寫作知識、技能融會貫通,這樣才能一步步建構關于表達的規律性認知和深度理解。復習時,教師要先梳理清楚,這八個單元的習作在內容和目標上有怎樣的聯系,然后思考:可以設計一個怎樣的書面表達任務。這個表達任務,要體現大單元教學理念,將多個單元的寫作知識和技能進行有創意的整合,讓學生發現聯系,產生挑戰的欲望,在進階性表達實踐中,建構屬于自己的結構化認知,抵達深度理解,獲得新的成就感。

例如,三年級上學期的習作復習,筆者設計的學習任務是“一篇日記中的創意表達”。為什么選擇設計這樣一個學習任務呢?這是基于對整冊教材八個單元習作學習要求和目標的關聯性解讀,再充分結合班級學生實際而精心設計的。通過研究,筆者發現,三年級上冊的表達訓練要素,大多是內容要素,包括“學習寫日記”“試著自己編童話,寫童話”“嘗試續編故事”“仔細觀察,把觀察所得寫下來”“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記錄下來”“學寫一件簡單的事”。明確以技能為訓練要素的,是第六單元“習作的時候,試著圍繞一個意思寫”。而第一單元的“體會習作的樂趣”屬于情感體驗要素。無論在要素表述上側重什么,細讀每次習作的要求,筆者發現,每次習作都有明確的寫作知識點和技能訓練點。例如,第一單元“猜猜他是誰”,要讓學生“知道”每個人都有與眾不同的特點,要引導學生學會抓住人物不同方面的突出特點來認識一個人,并用文字為這個人“畫像”“講故事”,讓別人能夠判斷出自己寫的是誰。這個單元習作的關鍵知識點是“習作服務于表達和交流的需要”,關鍵技能訓練點是“抓特點,寫特點”。再如,第四單元“續寫故事”,要讓學生“知道”故事發展往往循著一定的線索,進而能夠比較熟練地運用預測策略續寫故事。本單元的關鍵知識點是“故事線索”,關鍵技能訓練點是“提問”和“預測”策略構建故事情節中的合理運用。

通過細致梳理,我們就會發現,雖然每個單元顯性的關鍵知識和技能不一樣,但是每次的習作內容幾乎都是表達學生在生活中的觀察與發現、體驗與思考。內容上的關聯性,可以很自然地建立起關鍵知識和技能上的聯系。第一,寫同學的突出特點、寫事物或場景之美、寫玩得真高興,都可以用日記的形式來寫。第二,玩得真高興的事情里,可以有景物和場景描寫,還可以有玩伴的特點描寫。第三,無論寫什么內容,都可以或者應該“圍繞一個意思寫”。這樣一梳理,一個具有整合價值的寫作任務就清晰起來。

三、做好習作復習的三個策略

以學習任務為載體,教師通常要做好三個主要操作策略。

第一個策略,引導學生回顧和梳理學期單元習作要求及成果。如此對應了習作復習的第一個目標和證據的產出。教師可利用一張表格,幫助學生回顧和梳理,這張表格除了包括習作內容、要求和關鍵知識、技能,還要有重要的一欄——“自我評價”。每個單元都梳理好后,教師要讓學生從總體上對自己做出評價,明確復習時自己要關注和努力的方向、重點。教師針對學生的反饋,利用班級課程中具有普遍性成果價值的學習證據來強化學生的成功體驗。例如,三年級可以借助日常的學生日記,四年級可以借助每周一篇的班級故事。這樣,就達到了進一步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其積極心態的目的。

第二個策略,完成一項創意寫作任務——這項寫作任務要盡量囊括學期里大多數單元習作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并促成學生建構新的理解。教師要在任務中嵌入評價標準(成功標準),幫助學生在新的表達實踐中發現、體驗和理解不同單元習作知識和技能間的關聯性。例如,“一篇日記中的創意表達”,學生要用日記的方式,寫一件自己印象深刻的事(可以是玩得真高興的事,也可以是別的事)。成功標準包括:1.用日記的形式寫,做到格式正確;2.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寫,把內容寫明白;3.把事情中的重要事物或場景(觀察所得)細致地寫下來;4.寫事情中人物活動時,寫一寫人物表現出來的特點;5.至少有一個自然段是圍繞一個意思(關鍵語句)寫的;6.在合適的地方寫一寫自己的想法。這6條成功標準,除了第2條,其余5條分別對應了教材五個單元的目標要求。

再如,四年級上冊的習作復習,創意寫作任務可以設計為“給某某寫一封信,分享自己這學期最有意思的經歷”。嵌入的評價標準可以包括:1.寫一封信,做到格式正確(第七單元);2.信中的事情要寫清楚明白(第五、六單元);3.選擇自己心情體驗最強烈的事,把當時的心情感受分享給收信人(第八單元);4.把事情中的自己或另外的重要人物給人印象最深的地方表現出來(第二單元);5.把事情發生的地方是什么樣子的描寫清楚(第一單元)。

第三個策略就是模擬考試了。模擬考試要讓學生學會在閱讀習作要求時圈畫關鍵詞,并根據關鍵詞進行內容選擇、寫法構思。待學生寫好后,教師要從習作要求和成功標準理解等角度,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診斷,總結新的經驗,形成新的智慧。

(作者單位:北京亦莊實驗小學 本專輯責任編輯:蘇少偉)

猜你喜歡
操作策略學習任務
小學中年級語文群文閱讀的操作策略
中職語文模塊化學習評價體系的操作策略和效果觀察
基于學習任務分析的教學設計
基于科學前概念的教學設計與操作策略研究
如何讓信息技術課堂生活化
科普學習任務在網絡RPG游戲中的設計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實踐
分組分層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技工院校物流課程一體化教學研究
淺談地理“生成性教與學”的操作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