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新醫科背景解剖學課程“三融合”教學機制的創新應用

2024-04-18 11:18田思源
現代職業教育·高職高專 2024年9期
關鍵詞:醫學影像解剖學機制

田思源

[摘? ? ? ? ? ?要]? 基于新醫科背景,探討解剖學課程“三融合”教學機制的創新應用。通過整合多學科資源,將傳統解剖學、臨床醫學與現代醫學影像技術相融合,提出一種全面而深入的教學模式。該模式注重實踐性與創新性,旨在培養學生的綜合醫學素養和臨床實踐能力。經過實踐證明,這種“三融合”教學機制能夠有效提升解剖學課程的教學質量,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醫學人才。

[關? ? 鍵? ?詞]? 新醫科背景;解剖學課程;“三融合”教學機制

[中圖分類號]? G64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4)09-0173-04

在新醫科背景下,醫學教育正面臨巨大的挑戰和機遇。解剖學作為醫學教育的基石,其教學質量直接影響醫學人才的培養。然而,傳統的解剖學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現代醫學教育的需求。因此,如何創新解剖學教學模式,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醫學人才,成為當前醫學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解剖學課程“三融合”教學機制的理論基礎

(一)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是現代教育學的重要理念之一,強調學習者在獲取知識過程中的主動性。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被動吸收的,而是由學習者主動建構的。學習者通過已有的經驗和認知結構,與新的信息進行互動,從而建構起新的理解和認識。在解剖學課程的“三融合”教學機制中,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多學科資源整合。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學習者能夠將不同領域的知識進行整合,形成更全面的理解。在“三融合”教學機制中,解剖學課程不僅關注解剖學本身的知識,還融入臨床醫學和現代醫學影像技術的內容。這種跨學科的整合符合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主張,有助于學生形成更全面、更深入的醫學認知。

2.實踐性與創新性并重。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有效的學習應是基于真實情境的,并且鼓勵學習者進行探索和創新?!叭诤稀苯虒W機制注重實踐教學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如通過解剖操作、醫學影像技術的實踐應用等活動,使學生能夠在實際操作中鞏固和拓展知識,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3.學生中心的教學模式。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倡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究?!叭诤稀苯虒W機制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如問題導向學習、小組討論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促進學生積極建構知識。

(二)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源于人本主義心理學,強調學習者的主體性、整體性和情感因素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該理論認為,學習不僅是為獲取知識,更重要的是實現個人全面發展和自我實現。在解剖學課程的“三融合”教學機制中,人本主義學習理論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以學習者為中心。人本主義學習理論主張教學應以學習者為中心,關注學習者的需求、興趣、情感和價值觀?!叭诤稀苯虒W機制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全面素質培養,靈活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以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和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

2.情境化與實踐性教學。人本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應在真實、有意義的情境中進行,以促進學習者的經驗與知識的結合?!叭诤稀苯虒W機制通過提供實踐性和情境化的解剖學教學,使學生在臨床醫學和現代醫學影像技術應用中學習和掌握知識,實現知行合一。

3.關注學習者的情感和心理體驗。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學習過程中學習者的情感和心理體驗的重要性?!叭诤稀苯虒W機制注重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和互動,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學習動力,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自我實現。

(三)多元智能理論

多元智能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的一種智力理論。該理論認為,人類的智能是多元化的,不僅局限于語言和數學邏輯能力,還包括空間智能、音樂智能、身體運動智能、人際交往智能、自我認知智能等。每個人在不同智能領域的發展程度和潛力各不相同。在解剖學課程的“三融合”教學機制中,多元智能理論的應用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尊重個體差異。多元智能理論認為學生具有不同的智能優勢和潛力,教學應該充分尊重和關注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叭诤稀苯虒W機制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允許學生根據自身興趣和優勢選擇學習內容和方式,從而更好地發揮學生的潛能。

2.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叭诤稀苯虒W機制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如圖像解析、實踐操作、小組討論等,以適應不同智能類型學生的學習需求。通過這種方法,學生可以在自己擅長的智能領域找到學習解剖學的切入點,并更好地理解和應用解剖學知識。

3.跨學科整合?!叭诤稀苯虒W機制注重解剖學與其他學科的整合,這種跨學科的學習要求學生運用多種智能,例如空間智能(理解解剖結構)、邏輯智能(分析病例)等。通過跨學科的學習活動,學生的多元智能得以培養和發展。

(四)杜威從做中學理論

杜威的從做中學理論強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學習,通過親身經驗來獲得知識和技能。在解剖學課程中,“三融合”教學機制充分運用杜威的從做中學理論,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實踐中學習。杜威認為,最有效的學習是從實踐中獲得的。在“三融合”教學機制中,學生不僅通過課堂講解學習解剖學理論,更重要的是通過實踐操作、解剖實驗等活動,親身接觸和探索解剖學的知識。這種實踐性的學習方式使學生能夠更深入地理解解剖學的原理和結構。

2.經驗與知識的結合。杜威強調經驗和知識之間的相互作用。在“三融合”教學機制中,學生將自己的經驗與解剖學知識相結合,通過觀察和操作,對解剖學概念進行驗證和鞏固。這種經驗與知識的結合有助于學生形成扎實的解剖學基礎,并培養其解決問題和實際應用的能力。

3.學生主動性的發揮。杜威的從做中學理論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叭诤稀苯虒W機制鼓勵學生主動探索、提問和實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學生可以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創造,獲得新的知識和技能。

二、解剖學課程“三融合”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一)解剖學課程“三融合”教學模式的構建

在解剖學課程中,為實踐“三融合”教學機制,需要構建一個有效的“三融合”教學模式。該模式旨在整合多學科資源,將傳統解剖學、臨床醫學與現代醫學影像技術相互融合,以提高學生的綜合醫學素養和實踐能力。

1.教學目標確定。明確解剖學課程的教學目標,包括學生對解剖學知識的掌握、臨床醫學的應用能力以及醫學影像技術的理解等。

2.教學內容整合。根據教學目標,整合解剖學、臨床醫學和醫學影像技術的教學內容。例如,在講解心臟解剖結構時,可以結合臨床醫學中心臟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同時引入心臟影像技術的原理和圖像解析。

3.教學方法多樣化。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以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智能類型。例如,通過課堂講解傳授解剖學基礎知識,結合案例分析讓學生應用臨床醫學知識,再輔以醫學影像技術的實踐操作,使學生能夠全面、深入地學習解剖學[1]。

4.實踐教學環節。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為學生提供親身實踐的機會。例如,設立解剖實驗室,讓學生參與解剖操作,結合醫學影像技術進行實時觀察和記錄,使學生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

5.跨學科合作與交流。促進解剖學與其他學科的跨學科合作與交流。邀請臨床醫學專家、醫學影像技術專家進行講座或指導,使學生能夠接觸到前沿的醫學知識和技術,拓寬視野[2]。

6.教學評價與反饋。建立完善的教學評價和反饋機制。通過考試、作業、實踐操作等多種方式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并及時給予學生反饋和指導,幫助學生發現問題并改進學習方法[3]。

(二) 解剖學課程“三融合”教學模式的實施

1.教學設計。

確定教學內容:根據教學大綱,選擇適合進行“三融合”教學的內容,例如“神經系統解剖學”。

制訂教學計劃:確定每個階段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如前兩周通過傳統講授方式讓學生認知神經系統的基礎解剖知識,中間階段結合臨床醫學案例進行分析,最后階段引入醫學影像技術進行實踐操作[4]。

2.教學組織。

資源準備:準備相關的解剖學圖譜、臨床病例資料、醫學影像設備等資源。

分組實施:根據學生數量和教學資源情況,將學生分為小組,每組4~5人,以便進行案例分析和實踐操作[5]。

3.教學實踐。

傳統講授:按照教學計劃,首先通過傳統講授方式向學生介紹神經系統的基礎解剖知識。

案例分析:組織學生小組,每組分配一個臨床病例,讓學生結合剛學習的解剖知識分析病例,理解解剖結構在疾病中的影響。

醫學影像技術實踐:利用醫學影像設備,讓學生親自操作,觀察神經系統的影像,加深對解剖結構的理解。

4.教學評價與反饋。

評價策略:結合傳統的考試評價方式,引入小組報告、實踐操作評估等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更全面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

學生反饋:通過問卷調查、個別訪談等方式收集學生對“三融合”教學模式的反饋意見,用于改進和完善教學模式。

(三)解剖學課程“三融合”教學模式的評價

在解剖學課程中實施“三融合”教學模式后,對其效果進行合理的評價是至關重要的。評價的目的不僅是認知該模式的效果,還進一步改進和完善了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

1.評價目標。評價的主要目標是全方位地認知“三融合”教學模式在解剖學課程中的實施效果。具體目標包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臨床醫學和現代醫學影像技術的應用能力、學生的學習態度和興趣等方面的變化。

2.評價方法。通過分析學生的考試成績,認知學生在解剖學知識掌握方面的情況。對比實施“三融合”教學模式前后的成績變化,評估該模式對學生學習成績的影響。例如,在實施“三融合”教學模式后,學生的平均成績提升10%,及格率也有所提高,顯示出該模式對學生學習成績的積極影響。觀察學生在實踐環節中的表現,評價學生運用臨床醫學和醫學影像技術的能力。通過評分和錄像回放等方式進行客觀評估。例如,在小組實踐操作中,學生能夠準確利用醫學影像技術觀察和分析解剖結構,并在臨床案例中準確應用解剖知識,顯示出“三融合”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通過問卷調查認知學生對“三融合”教學模式的態度和興趣變化,通過個別訪談深入認知學生的學習體驗和感受。

根據評價結果,總結“三融合”教學模式在解剖學課程中的實施效果,并及時向教學團隊和學校管理層反饋。根據反饋結果,進一步調整和改進教學模式,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提高教學效果。

三、解剖學課程“三融合”教學機制的創新應用

(一) 解剖學課程“三融合”教學機制的構建

在解剖學課程的教學改革中,構建創新的“三融合”教學機制是一項重要的任務。這一機制旨在通過整合教學資源,優化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思維。

1.教學資源整合。除傳統的紙質教材,積極引入數字化的解剖學圖譜、三維模型等教學資源,使學生更加直觀、生動地理解解剖結構。例如,利用三維可視化技術,在解剖學課程中展示心臟的三維模型,學生可以自由旋轉、縮放模型,深入觀察心臟結構和血流情況。

2.優化教學模式。在授課過程中,合理安排理論講授和實踐操作的比例,確保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能具備實際操作的能力。例如,在骨骼系統解剖學中,先通過課堂講解介紹骨骼的結構和功能,然后進入實驗室進行骨骼標本的觀察和觸摸,讓學生親身感受骨骼的形態和特征。

3.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思維。鼓勵學生參與解剖學相關的科研項目,培養學生的科研思維和實踐能力。通過科研實踐,學生可以深入認知解剖學的前沿領域和研究熱點。例如,開設“解剖學創新實驗”課程,學生可以在教師指導下自主設計解剖學實驗,探索感興趣的研究問題。這不僅鍛煉學生的實驗技能,還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教學環境的構建。借助虛擬仿真技術,構建解剖學虛擬實驗室,學生可以在虛擬環境中進行實驗操作,提高實驗的靈活性和安全性。例如,引入虛擬現實技術,建立虛擬解剖實驗室。學生戴上VR設備后,可以身臨其境地進行解剖操作,如分離血管等,這種沉浸式的學習方式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解剖學的復雜結構。

(二)解剖學課程“三融合”教學機制的實施

在實施解剖學課程的“三融合”教學機制時,關鍵在于如何將理論、實踐與創新思維有效地融合在一起,為學生提供更具深度和廣度的學習體驗。

1.實施過程。

教學設計與準備:根據“三融合”的理念,教學設計團隊先確定具體的教學目標和能力培養指標。例如,對于“神經系統”這一章節,目標可以是學生能夠自主描述神經系統的結構、功能以及與臨床醫學的關聯。

資源整合與平臺建設:整合現有的解剖學教材、圖譜資源,并引入虛擬仿真技術、在線學習平臺等,為學生提供一個綜合性的學習資源平臺。

教學方法選擇: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如講座、小組討論、案例分析、實驗室實踐、科研項目等。

2.實施案例。以“神經系統與臨床醫學關聯”為例:

理論學習:通過課堂講座,向學生介紹神經系統的基礎知識,如神經元的結構等。

案例分析:引導學生分析真實的臨床醫學案例,如帕金森病、腦卒中等,討論這些疾病的神經解剖學基礎和臨床表現。

虛擬仿真實踐:利用虛擬仿真技術,學生在電腦上進行神經系統的解剖操作,如腦部的切割、神經的追蹤等,加深對神經解剖結構的理解。

科研探索:鼓勵學生組成小組,選擇一個與神經系統相關的研究方向,展開初步的科研探索。例如,某小組選擇“神經損傷后的再生機制”作為研究題目,通過查閱文獻、實驗驗證等方式,探索神經損傷后的修復策略。

3.實施效果評估。

在實施“三融合”教學機制后,需要定期對其效果進行評估。除傳統的考試評估外,還可以從學生的參與度、興趣度、創新能力等多個維度進行評價。對于上述實施的案例,評估結果顯示,學生在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方面的理解更深入,且能夠較好地與臨床醫學進行關聯。

(三)解剖學課程“三融合”教學機制的評價

在解剖學課程中實施“三融合”教學機制后,對其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至關重要。這種評價不僅有助于認知該機制的優劣,還為今后的教學改進提供方向。

1.評價機制與方法。要確保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和準確性,我們采用多種評價方法和工具,包括:

考試成績分析:統計和分析學生在各個考試環節的成績,用以量化評估學生的學習效果。

問卷調查:定期向學生發放問卷,收集學生對“三融合”教學機制的直接反饋。

教師評估:對學生的表現、學習態度和能力進行綜合評估。

實踐操作能力考核:針對學生的實踐操作,制訂標準化的操作流程和評分標準,評價學生的實踐技能。

2.評價案例。以“呼吸系統解剖學”為例,在這一章節的教學中實施“三融合”教學機制。

考試成績分析:通過對比實施前后的考試成績,發現實施“三融合”教學機制后,學生的平均成績提升8%,及格率也有所提升。

問卷調查結果:90%的學生認為“三融合”教學機制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85%的學生表示該機制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呼吸系統的解剖結構和功能。

教師評估:大部分教師認為,在實施“三融合”教學機制后,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提高,提問和討論的質量也明顯提升。

實踐操作能力考核:與實施前相比,學生在呼吸系統標本的識別、結構和功能的解釋方面表現得更為出色。

因此,通過對解剖學課程“三融合”教學機制的多維度評價,可以看出該機制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效果和實踐操作能力方面都取得積極成果。為進一步優化這一機制,我們建議:

深化科研與實踐的結合:鼓勵學生將所學應用到實際的科研項目中,進一步鞏固和拓展知識。

定期更新教學資源:隨著科技和研究的進步,確保教學資源始終保持前沿和準確。

強化師生互動:提供更多的機會和平臺,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教學效果的提升。

在這樣的評價與改進循環中,解剖學課程的“三融合”教學機制將不斷完善,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為醫學教育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對解剖學課程“三融合”教學機制的創新應用進行探討,展示這種教學模式在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綜合醫學素養方面的優勢。這種教學模式不僅有助于提升解剖學課程的教學質量,而且為新醫科背景下的醫學教育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在未來的醫學教育中,“三融合”教學機制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培養高素質的醫學人才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韓君偉,龐士偉,張從利,等.高校醫學影像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與探索[J].科教導刊(電子版),2023(2):104-106.

[2]苑天紅,袁芳,代歡,等.西部高校繼續醫學教育教學質量建設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浙江醫學教育,2023,22(2):102-105.

[3]白振忠,李生花,劉壽.對西部地區高校醫學雙語教學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23(23):61-64.

[4]婁英澤,魯艷明.醫學高校臨床學院本科生教學督導質量提升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23,41(17):1-4.

[5]苑天紅,楊國強,楊勤.西部高校醫學繼續教育的教學質量建設:以貴州醫科大學成人繼續教育學院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23(25):42-45.

編輯 栗國花

猜你喜歡
醫學影像解剖學機制
醫學影像技術在醫學影像診斷中的合理運用
《當代醫學影像誤診學》出版
《當代醫學影像誤診學》正式出版
自制力是一種很好的篩選機制
CBL結合微課在神經解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破除舊機制要分步推進
注重機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礎 抓機制 顯成效
解剖學教師培養模式的探索
正常人體解剖學知識競賽的規劃設計與組織開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