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峪溝流域“梯田+大櫻桃+農旅+物流”大水保綜合體發展新模式探究

2024-04-18 14:21王鴻雁
南方農業·下旬 2024年1期
關鍵詞:水土流失

王鴻雁

摘 要 嚴重的水土流失阻礙著羅峪溝流域農村生產的發展和農業經濟水平的提高。羅峪溝流域通過轉變水土保持工作思路,實施流域治理,區域內水土流失治理程度大大提高。介紹羅峪溝流域采取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包括坡改梯措施、經濟林果措施、水保林措施及侵蝕溝道治理,并對其創造性地提出的“梯田+大櫻桃+農旅+物流”大水保綜合發展新模式進行探討,以期為其他類似區域的發展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 水土流失;大水保綜合發展新模式;羅峪溝流域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02.041

羅峪溝流域位于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的北部,隴西黃土高原和隴南山地之間的過渡地帶,屬于藉河的一級支流,流域內地貌是典型的黃土丘陵溝壑第三副區地貌。羅峪溝流域降水集中且強度大,導致區域水土流失嚴重,地形破碎,坡陡面長,植被覆蓋率低。羅峪溝流域年平均侵蝕模數為4 890 t·km-2,年徑流模數為7.85萬m3·km-2,被列為重點治理小流域之一。1998年10月至2011年,天水市秦州區藉河示范區工程第一、二期項目先后實施。經過十多年的治理與開發,天水市確立了“溝坡兼治、對位配置、依靠科技、深度開發、全面實現耕地梯田化、荒山荒坡林草化、徑流攔蓄利用化、田間道路網絡化、地埂利用生態化、農田種植高效化、產業基地規?;钡闹卫黹_發目標[1-2]。羅峪溝流域經歷了基點示范推廣、流域治理示范輻射、大示范區建設、產業綜合發展4個階段的治理示范,創造性地提出產業驅動型“大水?!彼帘3炙悸?,現總結如下。

1 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1.1 坡改梯措施

農業生產主要集中在坡面,同時是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帶。隨著坡度的提升和地表覆蓋物的減少,水土流失加劇[3]。針對這一特點,羅峪溝流域對坡面治理的程度較高,共完成基本農田建設706.45 hm2。但坡耕地治理措施的標準較低,如大多梯田田面寬度在10 m以下,且田間渠路不配套,適應不了現代化農業發展要求。因此,羅峪溝流域按照水利部強監管、補短板的思路,加強現有治理措施的監管和保護,提高治理措施的標準,防治水土流失,配套建設了耕作道路和小型水利工程,以加強徑流集蓄與再利用。1)對部分區域田面地塊窄小、地勢不平坦、農田道路不完善、缺乏集水利用且仍在使用的老舊梯田進行升級改造,以滿足農業機械耕作的需求。2)建設相應的水利設施,徹底解決了人畜的飲水問題,同時逐步實現農田水利化,不僅改變了農業生產環境,減輕了勞動強度,同時為農業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撐,有助于發展高效農業和產業開發。3)加大與梯田配套的田間道路建設力度,共建成農機路60 km,并全面砂化、硬化,實現了田間道路網絡化,在保證農民耕種及生產生活的同時,方便游客觀光采摘。通過實施各項治理措施,羅峪溝流域內累計完成梯田改造面積1 119.43 hm2。

1.2 經濟林果措施

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羅峪溝流域注重主溝道、天巉公路及原316國道沿線的光熱資源利用,充分發揮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積極推動林果產業發展。通過將治理和開發相結合,成功建成大規模連片化、具有顯著特色的羅峪溝萬畝大櫻桃園,總占地面積達到1 955.46 hm2。同時,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栽植大櫻桃,并采用覆膜、蘸漿等技術提高幼苗的成活率,每公頃種植櫻桃數量達到840株。目前,羅峪溝流域人均果園面積達到0.127 hm2,人均果品收入達到1.65萬元,為流域產業結構的合理優化、生態農業發展與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奠定了基礎。

1.3 水保林措施

考慮到流域的自然環境及土壤侵蝕的特點,在梁峁頂營房梁等地形坡度比較大(多在20°~35°),地貌變化復雜且土層較薄,不適宜帶狀整地方式的地區,采用沿等高線魚鱗坑整地方式。對于地形完整且土壤較厚的坡面,優先選擇水平階整地方式,按照等高線布設,建立水源保護林,以此構成流域生態防護林帶。在種植樹木選擇上,羅峪溝流域秉持適地適樹和優質高產的原則,優先種植當地樹種,陽坡以刺槐和榆樹為主,陰坡以油松和側柏為主。林型配置以喬木純林為主體。在樹苗的種植期間,為提高造林質量,采用包括截干、蘸漿、深栽、澆水、鋪膜等一系列的抗旱造林技術,并在可行的范圍內使用保水劑、生根劑等物質,流域新營造水保林935.09 hm2,當年成活率超過90%,現有保存率達到84%。

經過多年的治理和改進,羅峪溝流域綠化覆蓋了整個流域的宜林宜草區域,水保林、風景林及經果林形成片、網、帶的模式,使得植被覆蓋率提升至55.62%,建立了由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共同構成的生態林網,充分激活了生態系統自身的恢復能力。

1.4 侵蝕溝道治理

溝道是徑流匯集,發生沖刷最嚴重的部位,羅峪溝流域大小溝道支離破碎。因此,羅峪溝流域按照溝坡兼治的原則,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根據不同溝道的地形及侵蝕特征,在支毛溝種植刺槐、楊樹等防沖林,制止溝底下切,穩定侵蝕基點,防止溝岸擴張;修建溝頭防護工程,制止溝頭繼續擴張,在支毛溝修建土谷坊及柳谷坊谷坊群;在較大的支溝修建淤地壩、修筑排洪渠、過水路面等工程,自上而下組成較完整侵蝕溝道防護體系,結合溝道防沖林,穩定侵蝕基點,防止溝道下切,達到層層攔蓄徑流泥沙,分段利用徑流的目的[4]。

目前,羅峪溝小流域已在275條支毛溝內完成溝頭防護169處,小型谷坊784道,中小型淤地壩24座,有效攔蓄徑流泥沙,阻止溝頭前進、溝岸擴張和溝底下切,抬高侵蝕基點;提高流域防洪標準,實現淤地增產增收、合理開發利用溝道水土資源,全面控制水土流失,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黃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藉河示范區第一、二期工程治理成果研究表明,截至2021年,羅峪溝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度由27.3%提高到89.1%,植被覆蓋度由16.4%提高到55.62%,土壤侵蝕模數由4 890 t·km-2減少到1 548 t·km-2。

2 產業開發模式

2.1 特色林果產業開發模式

羅峪溝流域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在區內水肥條件狀況良好、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降水量較大的區域,因地制宜種植了2 000 hm2高品質大櫻桃等優質果樹種,使得經濟林果產業嶄露頭角。根據《秦州區2021年統計年鑒》,羅峪溝流域的大櫻桃種植年產值高達4.5億元,農戶人均純收入達到2萬元,成為西北地區規模最大的大櫻桃栽培聚集區。截至2021年,羅峪溝流域的果樹種植總面積達2 867 hm2,滿足了果樹種植的區域全覆蓋。

2.2 大櫻桃產業基地高效開發模式

1998年實施藉河示范區工程以來,羅峪溝流域搶抓歷史機遇,利用特色區位優勢,新修梯田與退耕還林相結合對坡耕地進行改造,調整產業結構,通過土地流轉、政府規劃、農戶承包經營等形式引進紅燈、美早、拉賓斯、巨紅、甜心、晚紅珠等名優早中晚櫻桃品種。因為大櫻桃果實品質優良,所以在2008年的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評級中,獲得了A級產品的認定,并被授權使用綠色食品標識。2009年5月,玉泉鎮鹽池、左家場、劉家莊、煙鋪和中梁鎮的滴水崖、楊潘、唐河等21個建制村成立了羅峪櫻桃專業合作社,建成煙鋪大櫻桃種植基地800 hm2,帶動農戶2 000多戶,實現了生態建設與脫貧攻堅雙贏。2012年2月,天水市招商引進天水綠之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1 800萬元建設大櫻桃產業培訓基地,新建綠化帶1 500 m2、塑料大棚20個、蓄水池3座、輸水管道16 km、田間道路3 km,建成冰溫氣調庫和恒溫氣調庫。2013年,秦州大櫻桃產區得到了中國優質甜櫻桃生產基地的認證,并在2019年獲得了中國十大美味櫻桃的榮譽獎項。秦州區玉泉鎮在2020年被評為中國櫻桃產業高品質發展示范鎮,秦州大櫻桃的種植規模已擴大到6 667 hm2,年產量高達8萬t,每667 m2收益超萬元。

2.3 生態休閑+觀光農旅開發模式

羅峪溝流域以第一產業為基礎,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依托當地水土資源優勢,發展水保生態旅游,實現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的協調統一。圍繞西北地區最大的大櫻桃集中種植區——羅峪溝小流域,以構建生態休閑小流域的目標,實施了大規模的水土保持工程。為發展羅峪溝的大櫻桃產業,天水市嚴格管理小流域,創立旅游觀光農業,從而使居住在流域內的人們和自然環境能達到和諧共存的狀態。羅峪溝流域發展大櫻桃采摘園40 hm2,為該流域的經濟添加了新的增長點。

2.4 電商物流信息發展模式

羅峪溝流域采用“互聯網+”模式,2021年12月28日,煙鋪佳櫻果業家庭農場成立,其通過郵政、順豐、韻達、圓通等多家快遞向全國100個大中小城市售發新鮮采摘的大櫻桃,已成為大櫻桃自媒體供貨基地。羅峪溝流域內分布著14家電商企業,不僅加快了當地經濟結構轉型升級,而且提高了當地居民的信息素養。

3 研究成果

經過多年治理,特別近年來實施的鄉村振興工程,各村均配備了垃圾桶、垃圾清運車,并配備了一定數量的保潔員、河長、護林員等;道路廣場安裝了太陽能路燈,修建了涼亭、路邊花壇、座椅等,使得流域內鄉村進一步整潔。羅峪溝流域可持續健康發展,為后續的水土保護治理工程奠定了基礎。通過流域水土保持綜合防治體系的逐步完善,羅峪溝流域溝道侵蝕得到控制,確保水體清潔、行洪安全,并通過綠化美化改善村莊環境衛生,降低面源污染程度。實現了農村生產發展、村容整潔,生態系統良性循環,改變滑坡、泥石流的形成條件,尤其減輕了天水市城區的防洪壓力,為藉河風情線和渭河風情工程建設減少泥沙淤積,延長其使用年限,提高工程使用壽命奠定了基礎。

羅峪溝流域大櫻桃果品銷售收入的增加,果農年均純收入的增長,電商營銷模式的注入,拓寬了流域農民的收入渠道,極大地促進了流域經濟、生態的健康發展,改善了農民的居住條件及文化衛生條件,流域人均純收入由8 250元增加到16 500元。經濟林果面積的規模增長,不僅提高了流域植被覆蓋率,保持了水土資源,調整了土地利用結構,還促進形成以經濟林果業為主體,加工及旅游業共同協調發展的生態農業經濟體系[5]。

羅峪溝流域通過實施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建立了層層設防、節節攔蓄、自上而下系統完善的水土保持綜合防護體系,對流域內的梁峁溝壑侵蝕溝道進行了全面治理。通過流域治理,項目區水土流失治理度大大提高,最大限度地減輕了對市民生命財產的威脅。同時,高標準農田有效攔蓄了地表徑流及土壤表土,提高了土壤肥力,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充分有效利用土地資源,單一的糧食生產格局被打破,走出了“梯田+大櫻桃+農旅+物流”大水保綜合發展模式。

參考文獻:

[1] 于國強,李占斌,裴亮,等.不同植被類型下坡面徑流侵蝕產沙差異性[J].水土保持學報,2012,26(1):1-5.

[2] 張雅菲.韓家灣小流域綜合治理成效及模式[J].中國水土保持,2008(5):56-57.

[3] 張琳玲.羅玉溝流域綜合治理措施配置及效益探討[J].人民黃河,2013,34(12):96-99.

[4] 唐慧中,鄭曉風.長江流域黃土丘陵區綜合治理模式初探:以郭羅溝流域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04,11(1):31-32.

[5] 楊夫英,嚴國武.后溝小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成效[J].甘肅科技,2010(2):177-178.

(責任編輯:劉寧寧)

猜你喜歡
水土流失
小流域綜合治理方法
水土保持對防治水土流失的關鍵
吉林省土地整治規劃效益分析與評價
北方農田土壤有機農藥污染現狀及修復技術綜述
桐柏縣小流域治理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