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背景下輝縣市農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現狀及對策

2024-04-18 14:59李志斌馬瑛
南方農業·下旬 2024年1期
關鍵詞:農民合作社鄉村振興戰略高質量發展

李志斌 馬瑛

摘 要 農民合作社在河南省輝縣市的發展受益于政府的政策、資金和人才支持,目前表現出快速增長、類型多樣、內部機制優化及地區差異顯著等特點。然而,合作社的發展也面臨一系列挑戰,迫切需要政府轉變職能、加強農民合作社自身建設,確保農民能夠有效地組織起來。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出創新融資方式,補充資金短板;規范化管理,提升效率;拓寬產品流通渠道;減少對外部資本的依賴等發展路徑。

關鍵詞 鄉村振興戰略;農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河南省輝縣市

中圖分類號:F321.4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02.045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重申了保障糧食安全和防止返貧的必要性,提倡發展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及農業龍頭企業,旨在提升糧食生產的質量與多樣性。近年來,在各項政策的支持下,農民合作社數量增加,但存在名不副實、社員參與度低、管理不規范等限制其高質量發展的問題[1]。本文聚焦河南省輝縣市合作社的發展情況,通過調研,分析了當地合作社面臨的挑戰,并就如何提高輝縣市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出相應策略。

1 鄉村振興戰略與農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的關系

鄉村振興戰略與農民合作社的高質量發展緊密相連,相互促進。作為農民自發組織的經濟合作體,農民合作社不僅關乎農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對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起到關鍵推動作用[2]。此外,鄉村振興戰略通過支持鄉村教育、提升農民素養及提供財政補貼等多種措施,為農民合作社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由圖1可知,自2012年起,我國農民合作社數量呈逐年增加的趨勢,截至2022年12月,我國已有超過222.2萬家農民合作社依法注冊,顯示出這一模式在全國范圍內的廣泛接受和實施。

1.1 農民合作社有利于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的實現

1)農民合作社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通過運用先進的農業技術,不僅能夠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產量,而且能優化鄉村的產業結構。此外,農民合作社還可通過統一采購、銷售和有計劃的產業布局,延長農產品的產業鏈。

2)在建設生態宜居鄉村環境方面,農民合作社的作用同樣顯著。農民合作社通過向農戶提供培訓,引導他們采用科學的生產方法,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推動農業向綠色、環保的方向發展。例如,輝縣市松樹坪鄉村旅游專業合作社通過發展特色旅游,有效推動了當地鄉村振興中“生態宜居”目標的實現。

1.2 鄉村振興戰略為農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帶來機遇

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政府為農民合作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為其高質量發展創造了有利環境[3]。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頒布的稅收政策為合作社提供稅收減免,緩解了資金壓力。同時,《農業綜合開發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指導意見的通知》提供了一系列補貼政策,如土地流轉補貼、糧食補貼和生態保護補貼,有效解決了資金問題,促進了合作社的穩定與發展。

此外,鄉村振興戰略特別強調農民合作社人才建設的重要性。目前,許多合作社成員年齡較大,文化和專業技術水平有限,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合作社的發展。鄉村振興戰略倡導合作社引進專業人才,并實施農民技術培訓,以提高農民的專業技能和管理能力。這些措施不僅提升了合作社的整體素質,還增強了合作社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

2 輝縣市農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現狀

2.1 數量井噴式增長

輝縣市以其顯著的農業競爭優勢成為國家重要的優質小麥生產和良種繁育基地、全國食品工業的重鎮、無公害蔬菜生產的關鍵區域及最大的食用菌種植基地。得益于這些農業優勢,輝縣市成立的農民合作社近年來展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并對當地經濟做出顯著貢獻。自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和支持農民合作社建設與發展的若干意見》后,輝縣市積極落實政策,促使當地農民合作社數量迅速增長。截至2019年,輝縣市新注冊農民合作社數量達52家,總數激增至1 560家。這其中有5家達到國家級示范社標準、7家省級和102家新鄉市級示范社。這些合作社積極參與地理標志的認定工作,已認定1個地理標志、注冊24個商標,培育出13個無公害產品,并發展出133.33 hm2的無公害生產基地。輝縣市農民合作社的出資總額達到20.2億元,經營總收入高達35.33億元。2018年,有19家農民合作社成功實現了農產品與超市的對接,年交易額高達5 170萬元。

2.2 服務類型多樣化

輝縣市的農民合作社類型和服務日益多樣化、專業化。這些合作社包括土地股份、農業機械化、種養殖及娛樂旅游等不同類型,滿足了多元化的農業需求(見表1)。輝縣市合作社在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的同時為農民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更多樣的社會活動。

農民合作社在推動農業現代化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通過統一采購和銷售等方式,優化了服務模式。這些合作社在指導農產品生產、提供技術培訓、擴大銷售渠道等方面為社員提供集中服務,大幅度減少了農民在生產經營中的不確定性。以輝縣市尚品種植專業合作社為例,該合作社通過統一采購優質種子和為農戶提供專業技術培訓,實現了農產品的統一銷售。這種現代農業管理模式不僅顯著提高了合作社的經濟效益,還使其榮獲“省級示范農民合作社”的稱號,充分展示了農民合作社在推動現代農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2.3 組織類型多樣化,示范合作社效應突出

輝縣市的農民合作社多樣化發展源于區域經濟、政策差異和不同組織形式的影響。目前,輝縣市農民合作社主要分為以下4種類型。

1)龍頭企業帶動型。這一模式基于“企業+農戶”合作模型,實現經營項目的統一生產和銷售。典型案例是輝縣市峪河鎮高標準農田示范區的管理模式,該區域的高標準農田由北大荒集團托管,采用“龍頭企業+村集體合作社+農戶+保險公司”的形式進行規?;洜I,每667 m2為種植戶降低種植成本300元,以訂單方式增收約200元,為村集體經濟收入增加管理費30~50元,解放勞動力7 000余人。此外,輝縣市高標準農田建成以后,通過推廣良種、良法等先進適用技術,有效灌溉覆蓋率達100%。通過集中管理土地,提高了農產品產量,實現了企業、合作社及農戶間的共贏。

2)農業大戶牽頭型。這類合作社通常由經驗豐富的種植大戶牽頭成立,旨在提高農產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例如,輝縣市裴寨蔬菜花卉種植專業合作社遵循“互惠互利、自愿加入、自由退出、共享利益、共擔風險”的原則,通過“致富帶頭人+合作社+社員”模式,實現了產品的農超對接,經農業農村部無公害認證,提升了蔬菜價格,增加了社員收入,有效提高了農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

3)基層組織帶動型?;鶎咏M織是指由村委會根據農民需求成立的合作社,緊密貼合農民的實際需求,致力于服務當地農民的生產和生活。

4)行業協會帶動型。這種合作社利用行業協會的資源和優勢,專注于開發和推廣區域特色產品。通過協會的專業知識和網絡資源,這類合作社在市場上展現了較強的競爭力。

輝縣市人民政府大力支持示范農民合作社發展,鼓勵它們通過提供指導和幫扶,傳授經驗,幫助規模較小或發展較慢的合作社成長和提升。

3 存在的問題

3.1 資金短缺

輝縣市農民合作社發展面臨的一個核心問題是資金不足。大多數合作社因缺乏足夠的啟動資金和運營資本,難以擴大規?;蜻M行必要的技術更新和市場擴張。這方面資金的短缺限制了農業生產效率和農產品競爭力的提升。此外,由于規模小,合作社往往難以獲得較大的貸款或投資,使得其在制訂經營策略和進行市場布局時受到制約,難以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

3.2 管理不規范,效率低下

輝縣市的大部分合作社仍然沿用傳統、陳舊的經營理念,缺乏現代化的內部治理結構。這種狀況會導致許多問題,如決策流程不民主、團隊合作效率低下等。特別是在財務管理方面,許多合作社還沒有建立起規范、透明的系統,其收支賬目常常模糊不清,缺乏必要的監督和審核機制。

3.3 產品流通渠道不暢

農民合作社在產品流通方面面臨顯著困難。1)由于多數合作社規模較小,加之產品標準化程度不足,其在市場上的競爭力相對較弱。2)缺少大型企業的帶動和強有力的品牌建設,使得這些合作社在營銷推廣方面受限。3)區域間缺乏合作和信息交流不暢導致供銷體系效率低下,農產品的流通渠道未能有效建立,進而引發了產品滯銷問題。

3.4 易受外部資本控制

由于合作社規模普遍較小,單憑社員投資往往難以滿足日常運營需求,這迫使它們依賴借貸進行生產投資。在資金的制約下,這些合作社在市場競爭中往往處于弱勢地位,難以與資本雄厚的大企業相抗衡。為了獲得更多的發展資金,合作社可能尋求外部資本的投入,但這種做法往往帶來被外部資本控制的風險。同時,外部資金的不穩定性也給合作社的長遠發展帶來了不確定因素。

4 發展路徑

4.1 創新融資方式,補充資金短板

農民合作社應采用多元化的資金籌集方式,包括勞動力、土地、資金和生產工具等多種要素的入股,以增加資金來源。鼓勵農民出資入股,并確保他們能從中獲得合理的分紅收益。同時,加強內部財務管理,提高透明度和社會信譽,增加合作社對外融資的可能性,以解決資金籌集難題。

4.2 規范化管理,提升效率

4.2.1 發揮管理和服務職能

政府應構建一個支持性的政策環境,制定和完善相關政策法規,為農民合作社的發展提供明確的指導和支持。針對合作社的不同發展階段和類型,應實施分類指導和差異化政策,以確保管理和服務的有效性[4]。此外,政府還應加強對合作社的財務、土地使用和融資等方面的支持,保證政策得以有效執行,并通過減免稅收等措施提升合作社的活力和市場競爭力。

4.2.2 完善內部治理結構,規范管理

農民合作社在提升內部治理和增強市場競爭力方面承擔著重要任務。1)合作社需要建立清晰、高效的治理結構,確保決策、執行、監督的獨立與相互制衡。2)強化農民的參與和知情權,以保障他們的利益,并完善議事規則和權益保障機制。3)引入專業人員進行財務指導,并由第三方機構監督評估財務狀況,以實現社員利益最大化。

4.3 拓寬產品流通渠道

合作社需要針對當地自然資源條件和市場需求,明確自身定位,通過實施品牌化和差異化策略,突出產品特色,提升產品質量,延長產業鏈,提高市場競爭力。此外,加強區域間合作和信息交流,構建高效的供銷體系,有助于更好地開拓和利用市場資源,最終實現產品流通渠道的暢通。通過這些策略,農民合作社可以更好地適應現代市場環境,提升其整體經營效能。

4.4 減少對外部資本的依賴

1)政府可以通過提供財政補助、稅收優惠、低息貸款等措施,幫助合作社提高自身資金實力[5]。同時,政府應加強對農民合作社的政策扶持和指導,提升其管理水平和市場競爭力。2)鼓勵合作社之間建立聯盟或合作網絡,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來增強整體實力。例如,合作社可以共同購買原料、共享市場信息、合作開展品牌推廣。3)加強合作社的內部管理,提高運營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同時,引入新技術和創新模式,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從而減少對外部資金的依賴。

參考文獻:

[1] 李暉,李瑞芬,肖健,等.基于鄉村振興背景的農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影響因素:以北京市為例[J].北京農學院學報,2023,38(4):81-85.

[2] 邵暄茹.鄉村組織振興視域下農民合作社發展的實現路徑[J].中共樂山市委黨校學報,2023,25(5):81-92.

[3] 范開鵬,韓學雨,姜在新.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民合作社助推農業綠色發展路徑探究[J].植物學報,2023,58(4):673-674.

[4] 騰梅,陸世娟,滕明雨.鄉村振興背景下中國農民合作社建設方向探析:基于國際合作社發展經驗視角[J].南方農機,2023,54(15):105-110.

[5] 曹源,張宏靜,喬凱.榆林市榆陽區農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路徑探索[J].中國農民合作社,2023(9):13-15.

(責任編輯:張春雨)

猜你喜歡
農民合作社鄉村振興戰略高質量發展
中國經濟改革“高質量發展”是關鍵詞
開啟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新征程
我國經濟怎樣實現“高質量發展”
“黨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基層治理創新
論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底蘊
創新探索農村家政職業教育的有效模式
淺談對鄉村振興戰略的認識和思考
基于客戶攻堅的合作社市場推廣研究
農民專業合作社黨組織建設問題及對策研究
農民合作社經營過程中的風險及防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