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時代高校思政課“問題導向”教學模式研究

2024-04-20 05:14趙玉筱
文教資料 2024年1期
關鍵詞:高校思政課問題導向互聯網+

趙玉筱

摘 要:本文結合“問題導向”教學模式的現實價值、現狀分析,從不斷優化問題導向的設置、全面提升思政課教師的素質和能力、完善高校軟硬件設施、培養學生樹立自覺的問題意識等方面探索“問題導向”教學模式的路徑構建,不斷開拓思政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徑。

關鍵詞:“互聯網+”;高校思政課;問題導向;教學模式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回答并指導解決問題是理論的根本任務?!绷暯娇倳浽陉P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論述中多次提到“堅持問題導向”,這凸顯了“問題導向”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的重要性。當前,在“互聯網+”迅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諸多熱點、難點問題為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所關注,基于此,如何在“互聯網+”時代做好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工作,已成為新時代思政教育工作者們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議題。本文從“問題導向”教學模式的現實價值、現狀分析、路徑構建三個方面對“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思政課“問題導向”教學模式進行全面的思考和審視,以期能夠進一步提高思政課教學實效,使“互聯網+思政”成為不斷提高思政課教育教學質量的推動力。

一、高校思政課“問題導向”教學模式的現實價值

“互聯網+”時代高校思政課“問題導向”教學模式,能夠有效解決思政教育的現實難題,對現實價值的分析能夠不斷開拓思政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徑,使“互聯網+思政”成為推動高校思政課發展的重要力量。

(一)“問題導向”教學模式有利于強化思政課理論與實踐的融合

與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相比,“互聯網+”時代高校思政課“問題導向”教學模式更加有利于強化思政課理論與實踐的融合。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堅持“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方法論,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更注重課本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學生的困惑和實際需求。如果教師還只是一味地講授課本知識,就會導致學生對思政課學習的熱情減弱,信心降低,甚至會發出“老師講的真的是對的嗎”“我所學的內容對我真的有用嗎”等疑問。而“問題導向”教學模式的改革正是以為學生解惑為主線,通過設置問題將教材中的理論講清、講透,使學生根據問題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在學習中找到問題的答案,真正做到用所學理論指導實踐,做到理論與實踐的有機融合。

(二)“問題導向”教學模式有利于提升思政課的親和力和吸引力

長期以來,在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下,出現了教師與學生分離、思政課與學生分離等現象,以致思政課的親和力甚微,對學生的吸引力急劇下降。而基于“互聯網+”時代的“問題導向”教學模式,則是在學生能多途徑廣泛接受信息的基礎上,結合具體學情、時事熱點、國際國內關注的焦點問題等,結合學術前沿問題、學科重難點知識,進行“問題導向”教學設計,回應學生的疑惑,并通過學生樂于接受的線上互動方式(如投票、搶答、主題討論、小組比賽、分組任務等活動),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思考,不斷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三)“問題導向”教學模式有助于解答學生疑惑、滿足學生需求

“問題導向”教學模式的開展,就是依據學生提出的問題,結合具體課程知識開展教學的一種新的教學改革。本課題組在教學實踐中切實以學生疑惑為導向來設計教學,例如,“馬克思主義過時了嗎”這一問題就是依據學生的疑惑“馬克思為什么是對的”“馬克思的相關理論在新時代的今天是否過時了”來進行設計的。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有三個維度:一是時代維度。馬克思主義誕生于百年前,它是否過時。二是真理維度。當代資本主義仍繼續發展,它是否過時。三是實踐維度。新時代青年大學生如何在社會實踐中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教師層層分析學生提出的問題,通過講解及課堂互動,解答學生的疑惑,使學生明確馬克思主義正在指導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它非但沒有過時,反而日益煥發出真理的光芒。為有效推進“問題導向”教學模式的開展,及時了解學生學習情況,本課題組組織召開學生座談會。在座談會上,學生反饋了如下問題:一是希望老師在上課過程中多開展一些有趣的課堂活動,改變枯燥無味的傳接式課堂學習方式,使他們能夠盡可能多地參與到課堂中來;二是希望老師能夠將國際國內社會熱點、焦點問題與課程內容結合起來講解,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是希望走出教室,在課外課堂上多舉辦一些諸如辯論賽、小組演講、小組展示等活動。通過座談會我們可以發現,當代青年大學生對思政課的需要不再是簡單的知識學習,更多是希望思政課教師能夠幫助他們分析問題、解答疑惑,而實現這一目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開展“問題導向”教學。

二、高校思政課“問題導向”教學模式的現狀

要想在“互聯網+”時代進行高校思政課“問題導向”教學模式的研究,就需要掌握目前高校思政課“問題導向”教學模式的現狀,具體分析其現有優勢和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問題導向”教學模式的現有優勢有待提升

“互聯網+”時代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實踐教學基礎為“問題導向”教學模式的開展提供極大便利。其中線上教學平臺的創立,能夠為學生提供便捷的學習途徑,便于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為學生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奠定基礎。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實踐中,開展線上互動能夠使學生熟悉參與課堂互動的方式。以鄭州西亞斯學院為例,該校通過超星泛雅網絡學習平臺的建設,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平臺提供的具體學習內容有課件、教案、章節內容、拓展資料等,使學生在課前、課上、課后都可以學習和鞏固課程知識。這一優勢可以在“問題導向”教學模式探索中、在“互聯網+”時代的背景下進一步豐富課程資源。在開展線上互動方面,本課題組教師在探索實踐中具體踐行“問題導向”教學模式。例如,在開展以“共產主義是烏托邦嗎”為問題導向的教學實踐中,老師在課前進行了“你認為共產主義是烏托邦嗎”的問卷調查,發布了討論“共產主義的‘產指的是什么”等課堂互動,使學生能夠在互動中不斷思考,有效提升他們運用互聯網參與課堂互動的能力。在分組完成時事點評任務的環節,教師能夠有效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話題與焦點問題,為學生將這些熱點、焦點問題與課程內容相結合而思考問題、提出疑惑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這些做法不僅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也有助于“問題導向”教學的開展實施。

(二)“問題導向”教學模式的短板亟須完善

當下,在“互聯網+”時代開展“問題導向”教學模式存在學生掌握的課程理論知識不全面、缺乏實際應用、不能融會貫通、參與互動流于形式、問題意識缺乏等短板,亟須彌補。在理論知識方面,雖然線上學習平臺有豐富的學習資料,教師在課堂講授中也會對重難點知識進行剖析,但是仍有部分同學將線上學習流于形式,在知識的應用上沒有將所學知識與時事熱點、生活實踐結合起來。例如,學生學習了馬克思主義原理,但是沒有以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指導生活實踐。在開展投票、搶答、隨堂練習等網絡互動教學時,部分學生存在“假互動”的行為,沒有真正思考互動時發布的問題,以致網絡互動缺乏實效性。除以上問題外,還出現了部分學生不關注時事熱點,或者不知道如何將熱點問題與課程知識相結合,缺乏問題意識,出現了問題意識薄弱等現象。因此,面對學生成長成才的需求,我們應有效解決問題,有效推動開展“問題導向”教學模式的實施和完善。

三、高校思政課“問題導向”教學模式的構建路徑

高校思政課“問題導向”教學模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就必須不斷探索此種教學模式的構建路徑。在實際的教學活動開展及教學方法的探究實踐中,“問題導向”教學模式的實現路徑主要圍繞問題設置、提升教師素質、完善設施保障、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等方面展開。

(一)不斷優化問題導向的設置

馬克思曾明確提出,問題就是公開的、無謂的、左右一切個人的時代聲音。問題就是時代的口號,是它表現自己精神狀態的最實際的呼聲。[1]因此,在“問題導向”教學模式的探索中教師要不斷優化問題的設置。優化問題設置要從關注學術前沿、關注學生疑惑兩個視角具體剖析學科內容,將兩種視角有機結合從而優化問題導向,使問題集學術熱點、社會焦點、課程重難點于一身。教師在講課過程中“對提出問題的分析研究要全面、精準、到位,要以精準透徹的學理分析引導學生,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2]。本課題組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落實“問題導向”教學模式。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為例,該課程專題可歸納為:馬克思主義觀、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資本主義論、社會主義論、共產主義論等專題,各專題中的每一節都以“問題導向”教學法來開展教學實踐。例如,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專題的教學內容中設置“意識的本質與人工智能”的問題導向。又如,基于“互聯網+”的時代背景,結合學生對人工智能的濃厚興趣和對“人工智能真的能超越人類意識嗎”“人工智能是否會反攻人類”等疑惑,在這一專題的講解中設置了四個問題:意識活動的器官是人腦還是心臟?意識的內容究竟來源于哪里?人工智能真的能取代人類意識嗎?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大學生,我們該如何認識意識活動與意識內容的關系?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思考并結合案例講解,由淺入深,從理論到實踐,一一回應問題,使學生知道意識活動的器官是人腦,意識的內容來源于客觀實在,清楚人工智能與人類意識最大的區別就在于人工智能不具備與人類意識相類似的創造性,進一步深入思考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大學生應該如何認識兩者的關系。再如,在“共產主義論”專題的內容中,結合當前學術界對共產主義如何實現的相關研究,以及學生存在疑惑的“究竟什么是共產主義”“共產主義所講的按需分配是不是意味著我想要什么就能有什么”“共產主義真的能實現嗎”等問題,綜合學術前沿及學生疑惑這兩個維度進行設計。對于這一內容的講解設置“共產主義是烏托邦嗎”這一“問題導向”教學,并設置了三個問題——真理之問:何為共產主義?現實之問:共產主義理想為何離我們那么遙遠?實踐之問:作為新時代青年大學生我們該如何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努力?從真理、現實、實踐三個維度設置問題,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思考,使學生在思考中掌握共產主義的科學內涵、共產主義實現的歷史必然性以及要在實踐與奮斗中實現共產主義等問題。其中對第一個問題的講解,本課題組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馬克思、恩格斯經典原著中找尋答案,解答了學生所疑惑的“在共產主義社會自己的工資拿在手里是否違背了共產主義”這一問題。在這一“問題導向”教學的實踐中,教師以三個維度的問題環環相扣地進行引導,著重引導學生結合馬克思、恩格斯經典原著思考問題,推動學生對原著的傳承與靈活運用。問題不是一成不變的,基于以上實踐研究,在今后探究“問題導向”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應緊跟社會熱點問題,結合不同專業和年級學生的關注點,在進行“問題導向”教學設計時具體學情具體分析,避免所帶班級出現同一課件、統一案例的情況?!皢栴}導向”教學模式應圍繞學生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以點帶面解答學生疑惑,傳達理論精髓。教師應站穩馬克思主義立場,回應學生問題,探尋問題出現的原因,使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真正解決現實問題?!皢栴}導向”教學法的實施可將高校思政課打造成既具有嚴謹的理論知識體系,又具有實踐針對性和時效性的思政金課。

(二)全面提升思政課教師的素質和能力

在“互聯網+”時代的背景下“問題導向”教學模式必然要求高校思政課教師全面提升素質和能力,要求其能夠借助互聯網來開展具體的教學活動。因此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有效建設課程站點,通過添加章節內容,發布課前任務、課后作業,評改學生線上任務等方法有效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隨著當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在校大學生接觸各類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多,在學習過程中有更多元的需求,這就要求教師全面了解和分析新時代大學生的學情,站在學生的角度充分考慮他們的需要,為他們提供精準、豐富、時效性高的教學資源。高校思政課教師還應不斷創新思政課教學方法、優化課程考核方式。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教育理念產生了深刻的變革,“互聯網+思政教育”帶來了一種新的教育形式。在此背景下,對高校思政課教學模式進行新的探索,是提高思政課教師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必然要求。在創新思政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主要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上不斷探索。第一,在教學內容上,打破課本固有章節的限制,將學生新提問題納入教材體系,“實施以問題為線索的專題式教學”[3]。第二,在教學方法上,實行問題導向式教學法,吸引學生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學習,開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構建問題交互式課堂,積極參與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第三,在考核方式上,構建以問題為原點、以能力為本位的多元考核模式。高校思政課教師應時刻保持學術研究的信心和熱情,關注學術前沿問題,掌握最新的理論知識,了解國際國內熱點問題,分析學生關心的焦點問題,結合課程內容進行“問題導向”教學設計,從而更好地實施高校思政課的教育教學工作?!皢栴}導向”教學需要教師不斷提高綜合知識水平和應變能力,回應在“問題導向”教學過程中學生可能提出的疑問,給學生以正確的引導。高校通過不斷提高思政課教師的素質和能力,使其能夠在“問題導向”教學模式研究中,著力培養他們發現問題、設計教學專題、組建教學團隊、建立教學輔助制度、加強科研支持力度等能力。

(三)完善高校軟硬件設施

開展高校思政課“問題導向”教學,需要不斷完善高校軟硬件設施,以保障此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新能夠走進課堂落到實處?!盎ヂ摼W+”時代“問題導向”教學模式的創新和變革,必然要求有現代化教室的支撐。以鄭州西亞斯學院為例,該校一直為教師教學提供先進的教學條件和手段。全校多媒體教室在所有教室中占比接近90%,其中智慧教室有60間。學校建有教師備課資源庫,在原有教學平臺上,建立完善了超星泛雅網絡學習平臺,為教師運用先進教學技術手段、提升教學質量提供了保障?,F在,學校所有主講教師全部采用多媒體教學,教師根據課程內容,精心選擇和制作配套使用的音像視頻資料,實現資料全部上網。該校全體思政課教師按照馬克思主義學院提出的網上教學實施方案及具體要求,充分利用校園網絡支撐環境,建設并逐步完善泛雅網絡學習平臺。該校結合學生實際和特點,合理設計線上課程,把原來作為輔助手段的網上教學作為課程教學的主渠道、主陣地之一;廣泛收集篩選優質教學資源,充實網上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流程,完善教學環節,“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教學的開展,有助于“問題導向”教學模式的具體實施。該校在教學實踐中創新了教學設計,設置了新的教學模塊,實現了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同時,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為推進思政課“問題導向”教學模式改革創新提供了具體措施保障。首先,推進教學資源內容創新。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充分利用網絡學習平臺信息海量、便捷、共享等特點,提供豐富優質教學資源,克服傳統課堂教學空間時間限制,為思政課教學模式改革創新提供基礎。其次,推進教學方式形式創新。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運用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等多種教學方式,采取分組討論、問題搶答、模擬體驗等多種教學形式推動教學模式轉變。再次,該校出臺相關文件支持思政課教學改革的創新以及科研項目。該校以“互聯網+”為背景,將新媒體提供的豐富信息資源等都轉化成推進教學過程的有利因素。教師還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創作與本節課相關的短視頻,舉辦小組賽,以學生喜愛的方式豐富教學手段,更好地開展“問題導向”教學。

(四)培養學生樹立自覺的問題意識

在進行“問題導向”教學模式研究的過程中,注重學生的主體性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在設計問題時,不僅要熟知學科理論知識,關注學術前沿,了解社會熱點問題,更重要的是充分了解學生學情,有效分析學生關心的焦點問題以及存在疑惑的問題,只有綜合考慮,才能使“問題導向”教學更有針對性和時效性。在“問題導向”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養成在學習中提問、在熱點事件中思考的習慣,提高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熱點難點問題聯系起來的能力,培養學生自覺的問題意識。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為例,本課題組在有關“資本主義”的專題中,設計“馬克思勞動價值論過時了嗎”“如何看待人工智能時代剩余價值的源泉”等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人類進入二十一世紀后經濟社會條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這種條件下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為什么沒有過時?結合人工智能等熱點話題,引導學生思考人工智能是否也是價值的源泉。在具體教學實踐中,課題組通過“問題導向”教學模式的開展引導學生勤思、多問,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課題組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造有利的條件,使學生能夠積極探索問題、思考問題。例如,在教學實踐中利用超星泛雅網絡學習平臺,以分組任務的形式,在討論部分增加“時事點評環節”,要求學生結合課程知識及黨的二十大精神設計點評主題,明確各組點評主題的主要觀點。這一環節的設計,能夠展示學生所關注的事件及他們對于此事件的看法,充分引導學生去關注時事,提高學生結合課程內容進行思考的能力。

四、結語

結合黨的二十大報告“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的明確指示,從“問題導向”教學模式的現實意義、現狀分析、路徑構建三個方面對高校思政課教學進行審視和研究,本研究成果能夠更好地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高校思政課要高度重視“問題導向”教學的指示精神,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質量。高校應著重從不斷優化問題導向的設置、全面提升思政課教師的素質和能力、完善高校軟硬件設施、培養學生樹立自覺的問題意識等方面積極探索“問題導向”教學模式的路徑,不斷探索思政課教學的新方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切實做到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把青年大學生培養成為勇擔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重任的中堅力量。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89-290.

[2]厲曉妮,林海燕.高校思政課“問題導向”教學模式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0(21):54-57.

[3]姚晶晶.問題導向式教學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實踐[J].文學教育(下),2018(3):152-153.

猜你喜歡
高校思政課問題導向互聯網+
“翻轉課堂”在高校思想政治課中應用的可行性研究
網絡考試:高校思政課考試改革的新取向
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問題導向式教學策略研究
克拉瑪依區社區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研究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十八大以來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理念、思路與路徑
大學英語教學中PBL教學模式的實施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