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扎特的音樂創作特點及音樂風格淺析

2024-04-20 10:30顧宛迪
中國音樂劇 2024年1期
關鍵詞:音樂風格莫扎特

顧宛迪

摘要: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是18世紀奧地利著名作曲家,被公認為古典音樂史上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樂創作特點和音樂風格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莫扎特的音樂作品將本民族與意大利的音樂風格相融合,讓人耳目一新,他的音樂作品嚴謹、細膩、精致,飽含藝術審美,風格獨特多樣,情感豐富多樣?;诖?,本文主要針對莫扎特的音樂創作特點與風格展開探索,旨在進一步了解莫扎特風格各異的音樂思想和旋律特點,從中獲得音樂藝術給予的啟發和熏陶,繼而陶冶自身情操。

關鍵詞:莫扎特;音樂創作特點;音樂風格

18世紀,歐洲的啟蒙運動對歐洲文學、音樂等方面造成極大影響,由此開始,音樂逐漸走出宮廷與教堂,走向生活。這個時期,許多古典音樂風格漸漸發展。莫扎特的音樂作品在當時乃至如今都占據重要地位,旋律優美、結構嚴謹、語言豐富、個性鮮明等都是其獨特的音樂風格。在西方人的觀念中,上帝是一切事物的制造者,而將莫扎特的藝術作品看作與上帝同一高度,這足以體現其作品的地位與價值。莫扎特的音樂作品展示了他在和聲、曲式結構、旋律發展等方面的卓越技巧。研究莫扎特的創作技巧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他的音樂語言,探索他的創作過程和音樂思維。

一、莫扎特音樂創作主體

(一)社會角色

莫扎特在18世紀的歐洲社會中扮演了多重角色,他的音樂創作和社會角色相互影響,塑造了他作為作曲家和音樂家的形象。

莫扎特是一位杰出的音樂家和作曲家,他的音樂作品被廣泛認可和崇拜。他的創作才華和音樂風格對當時的音樂界產生了深遠影響,他被視為古典音樂史上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莫扎特在教堂的環境中長大,他的家庭對宗教非常虔誠。他的音樂作品涵蓋了各種類型,他創作了大量宗教音樂,如彌撒曲和宗教合唱曲等。他的宗教信仰對他的音樂創作產生了影響,使他的音樂充滿了莊嚴、靜穆和崇高的氛圍。莫扎特生活在18世紀的歐洲社會,他的音樂作品反映了當時社會文化的特點和審美趣味。他的音樂風格受到了當時歐洲社會對古典風格音樂的崇拜,他的作品被視為典雅、華貴和莊重的代表。盡管莫扎特的音樂作品受到了古典音樂傳統的影響,但他也在其中展現了自己的創新和個性。他的音樂充滿了對稱美和穩定的和諧美,他通過音樂表達了自己對世界的印象和情感,創造了一種心曠神怡的優美氛圍。

總的來說,莫扎特作為一位音樂家和作曲家,在音樂創作中展現了他的宗教信仰、社會文化背景和個人創新。他的音樂作品不僅在當時引起了廣泛崇拜,而且對后世音樂產生了深遠影響。

(二)人文修養

18世紀的歐洲掀起一場啟蒙運動,啟蒙運動鼓勵人們對文化的追求,支持質疑,是人們真正進入放松自由的源泉,思想得到解放,文藝得到復興,這股文化浪潮也深深感染著莫扎特,使其創作出大量古典風格音樂。隨著藝術的解放、文化的發展,人們更加理性科學地認識文化、追求平等,這也為莫扎特的音樂帶來一定啟示,這在莫扎特的音樂創作風格特點上有所顯現。莫扎特用人們耳熟能詳的音樂語言符號,以及不同主調之間對立與平衡的表現技巧,在短短的一生中,完成他對音樂的理解,創作如珠似玉的旋律,體現古典藝術的美。

(三)心理機制

莫扎特在兒時就已經將自身的音樂天賦展現出來,因此受到歐洲各界人士的廣泛追捧,一時間名聲大噪,也使莫扎特與歐洲上流人士交往頻繁,然而那時的歐洲階級層次差距較大,傳統觀念根深蒂固,認為作曲家、音樂家就是為上流人士服務的。這種觀念深深打擊著莫扎特,當時的啟蒙運動追求人人平等,莫扎特深受影響,認為人從不是任何人的奴仆,這種內心想法也體現在其創作的音樂中。但現實的無奈使莫扎特因為與貴族地位的懸殊而不得不為科洛里多伯爵服務,處在這種環境中,莫扎特的心里感到不安,從內心不能忍受科洛里多伯爵插手他的音樂。在多次爭執的背景下,莫扎特在25歲那年成為自由的作曲家。但獲得自由的同時,莫扎特的經濟來源也成為他較為棘手的問題,為了生計勞碌奔波,身體健康也每況愈下,導致莫扎特的生命止步于35歲。

二、莫扎特音樂創作過程

(一)時代動因

莫扎特出生在奧地利,其音樂世家的家庭環境造就了他如此的成就,他的父親是薩爾斯堡的宮廷樂師,這也為莫扎特的音樂教育與啟蒙提供了良好基礎,時常有登臺演出的機會。莫扎特與海頓、貝多芬等音樂家最大的區別是他并沒有接受過系統的音樂訓練與學習,這也是他被稱作“音樂天才”的原因,也正是因為如此,他的音樂作品中偶爾會出現清新質樸和天真童趣的音樂風格。莫扎特曾對自己創作的音樂作品有著如此描述:“不論什么樣的作品、多長的作品,我都會在腦海中將它完成,音樂譜例就儲存在我的腦袋中,創作時能夠將它們迅速提取出來,一切準備工作都早已完成,哪怕在我創作的時候有任何事情打擾我,都不會影響我的創作,甚至可以一邊創作,一邊做其他事?!币虼?,世人才用“音樂神童”的美譽來稱呼這位偉大的音樂家、作曲家。藝術界對莫扎特均有著極高的評價,認為天才是通過他的作品來證明的,作品是其創作的結果,尤其莫扎特的音樂作品,其中蘊藏著一種生育力,一代接著一代發揮作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二)生活構思

經過兩年的游學歸來后,在父親極力的推薦下,莫扎特擔任家鄉教堂樂長,其間,莫扎特創作了歌劇《路齊奧·西拉》,在這部歌劇中,莫扎特使用豐富多樣的語言,運用詠嘆調中的不同方法將歌劇中的人物形象、地位等鮮明地展現出來。另外,這部歌劇中,莫扎特的詠嘆調創作已經開始借用奏鳴曲、回旋曲的曲式結構來寫作。雖然教堂的工作滿足了莫扎特的物質生活,其間創作的作品也取得不小的成就,然而,莫扎特的內心仍然空虛,他并不快樂,這也不是他真正想要的生活,更為棘手的是他與教堂主教的關系不容樂觀。原因有兩點:其一是教堂內的一些歐洲貴族并不欣賞莫扎特的性格,對于他的音樂天賦又有些許嫉妒,他們認為像莫扎特這類人不應該有如此音樂天賦;其二是教堂的主教過于保守,他希望莫扎特應該像其他神職人員一樣任勞任怨,而不是整天去搞音樂創作,游蕩人間,這并不符合神的奴仆的標準。即使是在這種困境下,莫扎特還是創作出了三部不朽的歌劇作品,分別是《假扮園丁的姑娘》《牧人王》和《伊多梅紐》。

莫扎特決定由嚴肅歌劇轉向喜歌劇的創作中也受到不小挫折,例如歌劇《假扮園丁的姑娘》,雖然這部歌劇在舞臺上只出現了三次,但是莫扎特認為這部歌劇還是不夠完美,仍然可以融入許多戲劇性元素,諸如閃電雷雨等自然景象作為舞臺布景的引入等。觀看這部歌劇的許多人對其的評價是整個劇的情節是由各種道具堆砌而成的。由此可見,盡管莫扎特竭盡全力地創作,似乎仍然不被看好。但24歲的莫扎特創作的歌劇《伊多梅紐》一經發出,就得到不少人們的喜愛,取得了巨大成功。莫扎特獲得非凡的成就,其原因無外乎兩方面:一是莫扎特經過生活的洗禮以及多次作曲,加之與生俱來的天賦,創作技術已經爐火純青。例如莫扎特創作的《小提琴與中提琴交響協奏曲》(K364)可以說是他創作大型樂曲技術和理念日趨成熟的標志。的確,在莫扎特創作《小提琴與中提琴交響協奏曲》(K364)之前的音樂作品中能夠發現莫扎特的音樂風格逐漸趨于成熟。二是莫扎特得到曼海姆王公貴族的鼎力支持,曼海姆王公貴族希望能夠借助這部作品提高曼海姆在整個德奧地區的文化藝術地位,達到提升藝術文化競爭力的目的?;诖?,這部歌劇的演出、推行并沒有像之前那樣遭到許多權貴勢力的阻礙,反之,這部歌劇在極短的時間內就登臺上演并且登臺三次。這部歌劇廣為流傳,人們稱之為天才之作,作品的創意突破其自身戲劇性的局限,讓人耳目一新。

(三)思想物化

莫扎特由于與教堂主教發生激烈的爭執而被解除雇用,這時的他已經下定決心遠離自己的家鄉薩爾斯堡,就此成為一名不受任何管制的作曲家。莫扎特的被解雇以及離開自己家鄉也成為他藝術生涯中重要的轉折點,也是他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之一。對于教堂工作,莫扎特是這樣評價的:“教堂不是我真正向往的地方,這里沒有優秀的歌手,樂隊沒有足夠全的樂器,我在這里無法感受到他們的原則與敬業精神,他們粗魯蠻橫,淫蕩邪惡,實在令我無法忍受?!比欢?,擺脫約束的莫扎特將重心放在了音樂之都維也納,在維也納,他的創作之路也是飽受挫折,并沒有像他所想的那樣如愿以償。這里的作曲家、音樂家長期統治德奧歌劇舞臺,并嫉妒即將對他們地位造成影響的莫扎特的音樂才華,不斷嘗試插手莫扎特的音樂創作,種種現象都足以說明莫扎特在維也納創作之路的艱辛,盡管如此,莫扎特依然飽含熱情與信心。就在此時,莫扎特與當地深受人們喜愛的戲劇作曲家達·蓬特相識,二人互相欣賞對方的才能,于1786年攜手創作歌劇《費加羅的婚禮》,這是一部喜歌劇,莫扎特在其中運用了非常高超的技巧,不僅使觀眾笑得合不攏嘴,而且嚴重地抨擊了當時社會的封建氣息與不良社會現狀。莫扎特巧用貴族與平民之間的故事暗示本國統治者在政治上的偽善與強權。莫扎特表達自由、博愛理念的藝術作品也成為許許多多民眾精神慰藉的依靠。

三、莫扎特音樂創作風格

(一)多樣的音樂體裁

莫扎特的音樂風格還凸顯生活化,這是由于其強大的創造性而形成的,他的音樂風格貼近生活、源于生活。莫扎特的音樂天賦賦予他強大的融匯創造力,他自兒童時期就隨著父親奔赴歐洲各地演出,而底層民眾的生活以及當地民族的風土鄉情、音樂特點、體裁風格以及質樸的民族民間音樂等為他日后的創作增添了新鮮血液。

莫扎特在聲樂作品當中所運用的語言體系十分豐富,不僅僅包括德語,還包括法語、意大利語、英語等語言。莫扎特作品就表現出極強的語言天賦,在少年時期就已經能夠將意大利語、法語等語言應用于自身的聲樂作品創作當中。另外,莫扎特聲樂作品語言、體裁的多樣性還與其所處于的時代背景之間存在著密切聯系,這也就決定了莫扎特聲樂作品的藝術表現風格以及聲樂表達方式的豐富多樣。在莫扎特的眾多聲樂作品當中,最具代表性的幾首作品是運用德語進行創造的,比如《致謙虛》《滿足》等。這些歌曲彰顯出來德國藝術歌曲的優雅性與多樣性,兼具了詩歌體裁與音樂體裁之間的藝術特性,是德國藝術歌曲當中的代表作品。除此以外,莫扎特作品的體裁多變還體現在意大利風格作品的創作當中,比如《親切的平靜》這部作品就是運用意大利語進行創作的,歌曲結構由三個部分組成,表達出莫扎特對于平凡生活的熱愛;還有表達兒童活潑爛漫性格的作品,比如《渴望春天》《兒童游戲》等;還有民歌體裁作品,例如《小紡紗女》;還有運用莊嚴、和平歌頌風格所創作的音樂作品,例如《歡樂頌》等。

(二)獨特的旋律調性

莫扎特的音樂旋律獨具一格,音樂的旋律能夠決定音樂的風格,緩慢的旋律襯托悲傷風格、節奏較強的旋律襯托喜悅的風格,等等,各種各樣的旋律襯托不一樣的風格。旋律是音樂的精髓,莫扎特的音樂的旋律色彩豐富,情感變化多樣,占據其作品的主導位置,有些旋律像平靜的湖面,而有些旋律則像狂風暴雨一般。在莫扎特的音樂旋律中,有著獨特的語言來描述不同情感,例如《A小調弦樂小夜曲》是莫扎特于1787年創作的一首弦樂作品,其中的第一樂章以明快、優美的旋律而著稱。這個旋律充滿了活力和魅力,展示了莫扎特對旋律構建和表達的獨特才華?!兜?0號交響曲》是莫扎特于1788年創作的一首交響曲,其中的第一樂章以激情四溢、充滿戲劇性的旋律而著稱。這個旋律充滿了情感和表現力,展示了莫扎特對旋律的情感表達和音樂敘事的能力?!赌У选肥悄赜?791年創作的一部歌劇,其中包含了許多優美的旋律。例如,歌劇中的女主角阿米婭的詠嘆調Queen of the Night以其高亢、華麗的旋律而著稱,展示了莫扎特對旋律的技巧和表現力。從簡單的兒童歌曲到復雜的交響樂章,都展示了他對旋律的獨特處理和創造力。莫扎特的旋律調性不僅僅是美妙和動聽,更是他音樂表達和情感表達的重要手段。

莫扎特所處的時代背景是古典主義時期,所以莫扎特所創作的聲樂作品旋律都展現出古典主義時期旋律活潑靈動的藝術特征。莫扎特聲樂作品的旋律運用極為細膩的表現方式彰顯出歌曲當中高貴典雅的內在涵養,同時將旋律以及人聲之間進行完美融合,二者之間相輔相成,繼而使得歌曲展現出和諧自然的特征。在莫扎特的聲樂作品當中,大部分起始旋律是弱音,甚至有一部分前奏直接過度到主題段落。除此以外,莫扎特聲樂作品當中的裝飾音運用方法也極為巧妙,通過裝飾音的運用,使得旋律活潑的同時,還表現出浪漫的藝術特性。在莫扎特創作的音樂作品中,較重視使用裝飾音,之所以這樣,是因為裝飾音能夠最大限度使音樂保持線性的流暢度,更加突出音樂的靈動與自然,彰顯其在古典主義時期浪漫、優雅、莊重的風格。18世紀中葉,民眾的物質生活普遍得到滿足且有著質的飛躍,在物質條件充足的時候,人們對于藝術文化的追求比較強烈,雖然沒有明確的方向與目標,卻絲毫不影響人們對精神生活的向往,大多數人更欣賞人生的純凈、溫柔。

(三)表情記號的準確性

在莫扎特的聲樂作品當中,表情記號的運用是重要的組成部分。盡管表情記號在莫扎特的聲樂作品當中運用得相對簡單,但是每一個表情記號的運用都十分準確,對于聲樂作品的演唱發揮著重要作用,所以演唱者在進行莫扎特聲樂作品演唱的過程中需要仔細分析譜例當中表情記號的含義,并結合歌曲的內涵進行分析,通過自身的藝術表達能力對于表情記號進行詮釋,繼而表達出歌曲的內在情感。

莫扎特創作的音樂具有較高的自然性與流暢性,他習慣將細膩的音樂旋律與嚴謹規范的音樂旋律交織在一起,然后融入音樂創作中,由此創造出屬于莫扎特獨有的音樂語匯。莫扎特會將呆板單調的“阿爾貝梯”低音分解,使經過分解的低音插入和弦的高聲部和低聲部,并反復出現,為使音樂能夠富有強烈的旋律美,還在其中放入許多經過音,這就使得創作的音樂看起來不失自然,從而更加流暢。然而,莫扎特不僅僅局限于此,他還吸收庫普蘭在古鋼琴音樂中的精致典雅裝飾手法,對其中經常出現的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上的短小裝飾音進行加工創作,變成十六分音符或三十二分音符的長線條的經過句,這種改造也成為莫扎特音樂創作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深深影響著后來的音樂家、作曲家。

(四)歌劇性與交響性

在莫扎特所處的時代中,人們較側重欣賞人聲,而大眾的審美也深深影響著莫扎特,在莫扎特所創作的音樂作品中,人聲占據至關重要的地位。歌劇中的角色形象不同,為表現人物性格、地位、階級的差異會使用不同的手法創作。這一點在莫扎特的鋼琴作品中較為明顯,歌劇性元素突出且重要,音樂形象對比鮮明,不同人物的塑造方式不同,塑造出的人物有著明顯區別,人物角色之間時而追逐,時而嬉戲,既相互襯托,又相互交融;由此也形成了莫扎特獨特的創作特點。此外,莫扎特也是一位交響大師,由于交響樂的豐富性使得莫扎特更加傾向將其融入自身的音樂創作中,其中快板樂章極其明亮、靈巧、典雅,表現出陽光般的明朗和樂觀的情操。

四、結語

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是奧地利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莫扎特的聲樂作品不僅能夠很好地展現出歐洲音樂體系的藝術特征,還具有鮮明的創作特征,創作題材豐富,音樂表現手法突出,是難得的音樂素質教材。莫扎特所創作的音樂內容豐富、特點鮮明、風格顯著,而且情感傳達深入人心。在聆聽莫扎特的音樂時,能夠感受到傷感、悲壯、歡樂、愉悅、抨擊、嘲諷、激情等多種多樣的情感。這極大限度地豐富了莫扎特的音樂色彩,也成為他獨特的音樂風格,人們可以在其中獲得音樂藝術的啟示與熏陶,從而提升對音樂藝術的審美。

(作者單位:延邊大學藝術學院)

參考文獻:

[1]王佳.談莫扎特的歌劇及其特點[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09,15(01):131-132.

[2]魏逸民.淺談海頓與莫扎特室內樂作品的創作[J].黃河之聲,2009(11):82-83.

[3]朱婷.海頓和莫扎特鋼琴奏鳴曲音樂風格比較[J].湖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4(04):150-152.

[4]姬祖昕.從莫扎特長笛作品淺談莫扎特音樂風格[D].北京:中央音樂學院,2010.

[5]呂力.莫扎特的音樂風格與其現實生活的對照[J].大眾文藝,2011(03):19-20.

[6]路海燕.試論莫扎特音樂創作的藝術特點[J].大舞臺,2011(06):37.

[7]羅丹陽.莫扎特的歌劇創作及其特征[J].音樂時空,2013(16):144-145.

[8]陳蕊.淺析莫扎特歌劇的創作特點[J].黃河之聲,2014(02):37.

[9]李華東.莫扎特音樂的創作特點解析[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16,31(07):101-104.

[10]曹晨旭.淺談古典主義早期與晚期音樂風格的對比——以莫扎特與貝多芬為例[J].戲劇之家,2021(12):82-83.

猜你喜歡
音樂風格莫扎特
音樂風格視覺設計的通感隱喻方法探究
淺談陜西箏曲《云裳訴》的特色音樂風格
莫扎特
拉赫瑪尼諾夫浪漫曲音樂風格研究——以《春潮》為例
你不是莫扎特
無與倫比的月光之美——兩首同詞藝術歌曲《月光》的音樂風格及演唱技巧
莫扎特“賣藝”
輕淺不是莫扎特
別具一格的“美國式”音樂風格——淺析約翰·科里亞諾《第三交響曲“大競技場“》的創作思維
旅行中的莫扎特、凡爾納以及美好百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