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自由貿易港的戰略目標與角色

2024-04-22 13:23遲福林
中國經濟報告 2024年1期
關鍵詞:海南香港

提 要:適應大勢、抓住機遇,向東盟單邊開放,實現中國-東盟自由貿易的重大突破,是我國擴大開放的戰略選擇、務實選擇。在這個特定背景下,海南自由貿易港需要服務我國改革開放全局,在中國-東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構建、與粵港澳大灣區聯動發展、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等重大戰略中發揮重要作用。

關鍵詞:海南自貿港;東盟;單邊開放;戰略角色;戰略目標

一、打造中國-東盟全面戰略合作的重要樞紐

(一)東盟已經成為我國高水平開放布局的重點

1.大國關系變化背景下東盟在全球地緣戰略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隨著以東盟為主體的RCEP的全面生效,增強了東盟在區域合作框架中的中心地位,提升了東盟的國際影響力。

——作為亞太地區的合作中心和核心單元,東盟成為世界主要大國戰略布局亞太的關鍵支點。例如,美國印太戰略中將東盟視為“樞紐”和“支點”;歐盟將東盟視為在該地區實現對外政策目標的戰略抓手和戰略合作伙伴。

2.世界經濟增速放緩背景下東盟在全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世界銀行發布的《下行的長期增長前景:趨勢、期望和政策》提出,2022年至2030年全球潛在GDP增長率均值預計為每年2.2%,將比本世紀第一個十年的水平下降約三分之一,全球經濟可能面臨一個失去的十年①。作為勞動力豐富、發展空間巨大的經濟體,東盟預計將在2028年成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如表1所示)。

3.區域安全格局發生重大變化背景下東盟在穩定我國周邊安全形勢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例如,在美國極力推進南海軍事化進程下,安全有可能成為東盟“處理”南海問題的核心議題。在這個背景下,加強與東盟經貿合作與人文交流,擴大地區內經貿融合度與利益交匯點,不僅是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發展環境的需要,也是拓展我國戰略空間的需要。

4.加強與東盟經貿合作成為新形勢下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重大戰略任務。在百年變局加速演進的大背景下,中國要通過更深層次、更廣范圍的經貿合作進一步強化與東盟國家間的利益聯結。美國與東盟間以往“重軍事安全、輕經貿合作”的態勢正在轉變。2022年,美國與東盟貨物貿易額同比增長15%,對東盟直接投資資金增長3.1%②。東盟在加強“內部合作”的同時推行靈活務實的“大國平衡戰略”。

(二)以單邊開放形成中國-東盟自由貿易的重大突破

1.向東盟單邊開放是一項“大國策”。

——向東盟單邊開放是我國作為經濟大國的戰略選擇。從近現代經濟發展史看,英國和美國都先后實施了80余年的單邊開放政策。英國從1846年廢除《谷物法》到1932年通過《進口稅法案》為止,實施了80余年單邊開放政策;美國從1934年出臺《互惠貿易協定法》到2016年特朗普政府實施“美國優先”政策為止,也實施了80余年的單邊開放政策。通過實施單邊開放政策,英美均實現了全球優質要素的有效集聚,相繼成為全球經濟中心、貿易中心、金融中心。

——向東盟單邊開放將助力東盟釋放增長潛力與發展活力。保持經濟快速、可持續增長,是未來相當長時間內東盟多數國家的核心關切。2023年,東盟提出打造“增長中心”的設想,并正在制定《2025年后愿景》??偟目?,東盟對我國開放市場有迫切需求。為此,需要順勢而為,跳出現有“增量拓展、對等開放”的合作框架,以向東盟單邊開放盡快實現我國市場規模優勢與東盟經濟活力優勢的疊加,釋放東盟經濟增長的巨大潛力。

——向東盟單邊開放有助于打造穩定安全的區域產業鏈供應鏈網絡。一方面,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面臨的挑戰增大,不確定性明顯增大;一方面,產業鏈供應鏈區域化的趨勢增強。在這個特定背景下,構建更加穩定、更具韌性的區域產業鏈供應鏈,成為中國與東盟的共同需求。向東盟單邊開放,將增強中國市場在區域分工協作中的特殊作用,并由此構建起“中國研發+東盟組裝+中國市場”“東盟資源+中國智造+中國市場”等產業鏈價值鏈,強化中國-東盟經貿合作。

——向東盟單邊開放將為中國與世界的關系帶來積極影響。鑒于東盟經濟快速增長及其地緣戰略地位的明顯提升,世界主要大國紛紛加大對東盟的戰略投入。向東盟單邊開放,是我國與東盟全面戰略合作的重大舉措。由此,將形成以海洋經濟合作促進海洋治理合作等關鍵領域的重要突破,也將有力彰顯我國高水平開放的決心和行動,對全球區域經濟合作帶來重要影響。

2.抓住向東盟單邊開放的時間窗口期。

——未來2-3年是形成中國-東盟經貿合作新格局的關鍵時期。中國-東盟經貿合作進入產業鏈供應鏈合作的新階段,雙方合作需求增大,合作空間增大。盡快向東盟單邊開放,將成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的一個重大突破點。這既有重大的戰略性,也有相當大的迫切性。

——未來2-3年是我國向東盟單邊開放的重要機遇期。以數字經濟合作為例。目前,數字貿易規則成為全球經貿規則博弈的焦點,東盟各國已同意加快《東盟數字經濟框架協議》談判,預計將在2025年簽署。在域外勢力干擾下,這個協議有可能包含排他性條款。在此背景下,要依托我國技術與市場規模優勢向東盟單邊開放數字經濟市場,構建區域內統一的數字經濟發展合作框架,為我國參與全球數字貿易規則制定提供重要平臺。

——以向東盟單邊開放的特別之舉取得高水平開放戰略布局的重大突破。開放市場是推動構建和平、合作與發展的周邊關系的重大舉措。在突出發展導向、單邊讓利、包容共享,主動分享我國經濟發展紅利的過程中,有助于實現與周邊國家的長期利益的融合,提升東盟國家對我國崛起的正向認知與期待,在錯位發展、開放合作中強化各自功能作用,促進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

3.向東盟單邊開放的條件成熟。

——東盟對我國實施單邊開放政策有很大需求。IPEF框架下美國對東盟開放市場的可能性非常小,東盟對我國市場進一步開放有相當大的期待。比如,東盟對我國的海工裝備、漁業技術、資金、市場等有較大的需求。此外,我國企業對布局東盟的需求不斷加大,越來越多的企業將開拓東盟貿易作為重要的商業戰略。

——我國向東盟單邊開放的條件具備。從我國情況看,經過改革開放45年的發展,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擁有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和最大最有潛力的市場。同時,我國貿易結構持續高級化。目前,我國工業制成品出口占比超過95%。從趨勢看,隨著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與東盟的經貿互補性將進一步提升,經貿合作潛力與資源配置效率也將明顯增大。

——向東盟單邊開放的風險可防可控。無論是工業制成品市場、農產品市場、服務市場、金融市場還是人文交流領域,單邊開放的風險都可防可控。以大米貿易為例,按現有規模初步估算,即使東盟四個主要產稻國對華稻米出口占其稻米出口總額的比重由目前的16.24%上升到50%,也僅占我國稻米總產量的3.27%。

——向東盟單邊開放符合國際慣例。一個經濟體主動實施超過現有開放水平的相關舉措,符合國際慣例。我國對東盟單邊開放,建立在與東盟簽署自貿協議基礎上,本質上是開放水平的升級。也就是說,向東盟單邊開放不但不違反WTO規則,且有可能成為引領新一輪自由貿易的重要推動力。

(三)海南自由貿易港在中國-東盟全面戰略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1.以“兩個總部基地”建設為重點打造面向東盟經貿合作的戰略平臺。

——總部基地是指地方利用自身資源優勢實現總部企業的集群布局?!翱偛拷洕被颉翱偛炕亍钡耐怀鎏卣魇?,產業關聯度強、集聚輻射帶動作用大。目前,約有2.6萬個國際公司立足新加坡;在7000多家跨國公司中,60%在新加坡設立總部或者區域總部,區域總部數量為亞洲首位;1/3的財富500強公司選擇在新加坡設立亞洲總部①。香港總部企業數由2001年的944家增加到2022年的1411家(如圖1所示)。

——“兩個總部基地”。中國企業走向以東盟為重點的國際市場的總部基地;以東盟為主體的境外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總部基地。

——盡快實現第一個總部基地的重要突破。面對美國印太經濟框架對RCEP的沖擊,需要引導、鼓勵國內企業盡快以海南自由貿易港為總部基地,到東盟國家投資布局,建設國內企業走向東盟的總部基地,以此推進中國與東盟產業鏈供應鏈的一體化,以應對“脫鉤斷鏈”“小院高墻”的風險。

——重點是要盡快實現海南自由貿易港加工增值政策與RCEP原產地規則疊加。例如,率先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實行完全累積原則,支持企業在RCEP成員國的加工增值部分計入海南的增值部分。企業在RCEP其他成員國和海南加工增值累計超過30%,即可以“零關稅”進入內地市場。

2.海南自由貿易港要成為中國-東盟藍色經濟伙伴關系的先行區。

——構建藍色經濟伙伴關系是務實推進中國-東盟全面戰略合作的重大任務。藍色經濟伙伴關系是《中國-東盟戰略伙伴關系2030年愿景》設定的重要目標之一。2021年發布的《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紀念峰會聯合聲明》提出“鼓勵中國東盟建立藍色經濟伙伴關系”。

——構建藍色經濟伙伴關系既有需求又有條件。

發展藍色經濟是中國與東盟的共同需求。2022年中國海洋經濟規模達到9.5萬億元,但占GDP的比重僅為7.8%①。

東盟涉海國家逐步加大對海洋的重視。例如,印尼正在積極實施“全球海洋支點”戰略,以期重塑海洋秩序。

藍色經濟蘊藏著中國與東盟合作拓展的巨大空間。有研究提出,從2020年到2050年,若中國與東盟在藍色經濟的相關領域投資2萬億美元至3.7萬億美元,即可帶來8.2萬億美元至22.8萬億美元的凈收益,投資回報率為450%至615% ①。

以構建藍色經濟伙伴關系緩解南海形勢。在當前南海形勢日益嚴峻、南海區域治理難以在短期內取得實質性進展的背景下,需要跳出當前“就治理談治理”的框架思路,按著“以合作促治理”的基本思路,在南海海洋合作方面實現某些重要突破,為區域海洋治理走出一條新路。

——海南有條件成為中國-東盟藍色經濟伙伴關系先行區。海南受權管轄南海200萬平方公里海域,占我國海洋國土面積的2/3。但是,2022年,海南全省海洋生產總值規模為2100億元②,僅占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2.2%③。海南海洋資源大省與海洋經濟小省的矛盾突出。

——務實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與東盟藍色經濟合作。例如:

以海南為先導構建中國-東盟郵輪旅游合作圈。當前,以郵輪為重點的海洋旅游市場潛力巨大,且呈現較快恢復趨勢?!?023年郵輪行業現狀》顯示,2023年郵輪旅游市場預計為3150萬人次,達到2019年水平的106%④,高于國際出境旅游市場復蘇情況。更重要的是,東盟方面對郵輪旅游合作高度贊同。例如:馬來西亞國際貿工部副部長劉鎮東提出,海南與沙巴之間可以開展旅游合作,可以推動形成“海南-沙巴-巴生-檳城”郵輪旅游合作圈。建議:鼓勵中資旅游企業通過在海南設立總部基地,加大對海濱地區旅游資源開發的投資力度,與東南亞島嶼地區合作開發郵輪旅游航線。

合作共建漁業產業鏈。一方面,東盟對深化海洋漁業合作有較大需求。周邊國家開發與利用方式落后、技術鏈較短,漁業資源開發多為初級產品。例如,2021年,東盟向中國出口的海產品中,加工產品僅占4.1%⑤。另一方面,東盟是我國第一大水產品進出口市場。2022年,我國自東盟進口45.2億美元,占我國水產品進口總額近五分之一;我國對東盟出口水產品54.9億美元,占我國水產品出口總額的23.9%⑥。建議:打造海洋漁業總部基地,進口東南亞國家的海產品,在海南進行精深加工增值30%以上,再免關稅進入內地;逐步打造面向東盟的海產品加工、保鮮、中轉、交易基地。

合作建設海洋牧場。有東盟企業家提出:在海南設立100億美元規模的海洋牧場項目,吸引東南亞國家共同參與項目建設;成立100億美元規模的水產品交易中心,吸引東南亞各國水產品到海南進行交易并進入中國市場。

率先與東盟國家和地區建立港口聯盟。目前東盟部分港口正在推進數字化港口建設,對中國參與港口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與管理運營,提升東盟港口管理效率的需求強烈。為此建議:由海南發起倡議,成立中國-東盟港口聯盟,協同推進海南、廣東、香港、澳門與東南亞國家和地區在港口運營管理、國際中轉、運輸航線、物流配送等方面的密切合作;建立中國-東盟港口物流信息共享平臺,推進區域內各國物流信息平臺交換標準統一,推進物流代碼、電子運單的標準化,有效促進區域內物流產業鏈各環節信息互通與資源共享。

建立海南與東南亞國家漁民之間交流機制。適應南海區域海洋資源尤其是海洋漁業資源開發的現實,以最大限度強化人文交流紐帶作用為目標,建立海南與東南亞國家間的漁民交流機制以及漁民沖突應急處理機制。率先建立海南瓊海潭門鎮同菲律賓的漁民交流機制,共同成立跨國漁業促進協會,加強雙方民間的溝通。

3.發揮政策優勢建設熱帶農產品加工基地。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明確提出,“建設全球熱帶農業中心”。

——高水平開放背景下,海南農業面臨著高成本、低價格的雙重擠壓。例如,2020年我國大米生產價格每噸414美元,比菲律賓高22%,比泰國高34%,比越南高42%;芒果生產價格每噸2174美元,比澳大利亞高15%,是印尼、泰國、越南、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的3倍多(如表2所示)。

——以初級農產品生產銷售為主的農業發展方式難以與東南亞國家形成優勢互補與差異化競爭。目前海南主要以初級鮮活農產品交易為主,每年出島的綠色鮮活農產品達1000多萬噸①,農產品加工遠遠滯后。例如,2022年,海南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僅為0.21︰1,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52︰1②)。

——發揮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與東盟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優勢,依托內地加工能力,建設熱帶農產品加工基地。2022年,全國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72%①。建議:支持國內農業企業以技術、資金進入東盟農業產業發展,通過長期租賃等方式開展農業種植或簡單加工。支持投資東盟的國內農業企業將東盟農產品進口至海南進行精深加工,在海南建設熱帶農產品保鮮、儲藏、加工、包裝、營銷、集散中心。

二、盡快實現港灣融合發展的重要突破

《總體方案》明確提出,海南自由貿易港要“促進與粵港澳大灣區聯動發展”。

(一)港灣融合發展的重要導向:打造中國-東盟全面戰略合作的重要樞紐

1.實現中國-東盟自由貿易的重要突破是海南自由貿易港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共同需求與戰略任務。

——海南自由貿易港要打造成RCEP下中國-東盟開展全面戰略合作的重要樞紐。實現這一戰略目標,需要充分發揮海南自由貿易港的獨特地理區位優勢與最高水平開放的政策與制度優勢,加強與東盟國家深層次、多領域的務實合作。

——粵港澳大灣區要成為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大灣區不僅具有全國領先的經濟發展水平,而且具有較為完備的產業體系。例如,珠三角初步形成了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體的產業結構。②但是,由于國際環境深刻復雜變化,粵港澳大灣區迫切要在對外布局中贏得發展新空間。這就需要做好以東盟為主體的RCEP合作這篇大文章,強化大灣區對我國國際大循環的重要支撐。

2.港灣融合發展關鍵是加強與東盟的經貿合作。

——海南自由貿易港需要以“兩個總部基地”建設為抓手,以做好自由貿易港政策制度與RCEP的疊加集成為重點建立面向東盟的更加開放的政策體系,使海南自由貿易港在中國與東盟的市場聯通、產業融合、規則銜接、要素配置中發揮樞紐作用。

——粵港澳大灣區需要依托廣東產業基礎,港澳在金融、貿易、商務及航運等領域的國際影響力,促進相關產業鏈向東盟區域延伸。

3.在港灣融合發展中形成與東盟自由貿易的合力。

——釋放海南自由貿易港地緣優勢與開放政策優勢。海內外企業高度關注的“低稅率”與“加工增值貨物內銷免征關稅政策”,是海南自由貿易港服務穩定中國-東盟產業鏈供應鏈的重要政策。要充分利用廣東9市產業優勢與港澳的國際化網絡,共同開展對東盟的經貿合作交流,逐步構建起與之相適應的生產分工體系和經貿合作秩序。例如,產業方面,大灣區不僅在國際金融、物流、商貿等生產性服務業方面具有優勢,在教育、醫療、旅游等生活性服務業方面同樣優勢突出,可通過“廣東世界工廠+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合作,促進產業創新轉型,共同開展以東盟為重點的對外產業鏈供應鏈布局。

——在港灣融合發展中形成廣東高水平開放新優勢?!稄V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不斷擴大廣東與周邊國家貿易規?!薄凹涌旄哔|量‘引進來和高水平‘走出去步伐”。應適應廣東企業對東盟投資快速增長趨勢,發揮海南自由貿易港開放政策優勢,在聯動發展中助力廣東企業擴大東盟布局,從而拓展廣東對外投資貿易發展空間。

——促進港澳在服務中國-東盟經貿合作中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20年多來,在“一國兩制”框架下,內地與港澳已初步實現生產要素和生活要素的自由流動。與此同時,港澳對外開放合作面臨著不確定和難預料因素增多的全球形勢。在此背景下,需要繼續在“一國兩制”框架內,適應港澳轉型發展的新需求,在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增強自身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與基礎支撐。海南擁有3.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且以打造“重要開放門戶”為戰略目標,促進海南自由貿易港與港澳合作,將為港澳開展產業布局、向東盟、內地延伸產業鏈供應鏈提供巨大空間。

(二)以產業合作為重點實現港灣融合發展的重要突破

1.以產業協同實現港灣產業發展優勢與政策、資源優勢疊加。

——產業基礎薄弱已經成為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效應釋放的突出掣肘??偟目?,海南仍處于工業化中期,以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以及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2022年,海南旅游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為489.57億元,接待游客數量與旅游總收入規模分別僅占全國的2.35%、5.16%;現代服務業增加值為2124.7億元,僅相當于廣東(4.6萬億元)的4.6%;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1086.71億元,僅相當于北京的9.2%、浙江省的8.6%,海南高新技術企業1493家,僅相當于廣東(6.9萬家)的2%①。

——推進廣東產業發展優勢與海南政策優勢的疊加。以農業為例,2022年,海南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為0.21︰1,與廣東2021年水平(4.43︰1)存在較大差距②。推進廣東海南農業合作,不僅將明顯拓展廣東農業企業發展空間,也將帶動雷州半島與海南島農業產業化水平的整體提升。初步估計,若海南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達到廣東2021年水平,將新增5000億元的農產品加工產值。

——推進廣東創新優勢與海南資源優勢的疊加融合。以海洋經濟為例。廣東海洋經濟總量已連續28年居全國首位,2022年海洋生產總值達1.8萬億元,涉海專利數量1.9萬項,海洋專精特新企業數量超過200家③。與之相較,2022年海南海洋經濟規模僅為廣東的11.7%,海南單位海岸線海洋經濟密度僅為廣東的25%。但是,海南具有開發深海、發展藍色經濟的先天資源優勢。例如,海南海上風電中長期可開發建設容量為4000萬-5000萬千瓦①。若實現廣東創新優勢與海南海洋資源優勢疊加,使海南單位海岸線海洋經濟密度提高到廣東的50%,海南海洋生產總值將接近5000億元。

2.務實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與廣東的產業聯動發展。

——服務國內大市場,合作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依托東盟國家豐富的農業資源,發揮海南自由貿易港“零關稅”及加工增值貨物內銷免征關稅等政策優勢,支持廣東農業加工貿易企業到海南發展農產品和熱帶水果國際轉口貿易、進口原料加工和本地農產品深加工產業,設立農產品加工園區,使農產品加工增值超過30%后以“零關稅”進入廣東并向全國分銷;依托海南自由貿易港“零關稅”政策,合作建立面向東盟的農產品采購中心、保鮮基地、保稅基地;合作設立南繁種業育種技術轉化平臺、試驗基地;促進熱帶農產品產業鏈延伸,共同打造區域性、全球性熱帶農產品產業鏈、供應鏈。

——服務南海資源開發,合作發展海洋產業。以“廣東技術+海南資源”“廣東研發+海南應用”,合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海洋產業體系與服務體系。吸引廣東海洋漁業、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油氣及礦產、海洋藥物等領域的研發機構在海南設立安裝、測試、推廣中心。例如,依托海南全島與周邊海域及南海海上風能資源,與粵西沿海經濟帶合作開發海上風能資源;共建遠洋漁業資源開發和服務基地、遠洋漁業海外基地,合作打造海洋船舶、海洋工程裝備維護保養產業鏈。

——面向東盟,合作發展數字經濟?!?022年東南亞數字經濟報告》顯示,預計到2025年,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和菲律賓等六國數字經濟規模將達到3300億美元;到2030年甚至可能達到1萬億美元。與此同時,數字經濟成為東盟國家促進經濟復蘇和推動工業4.0戰略的主攻方向。建議:探索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內合作建立數字貿易試驗區,吸引廣東數字貿易與電商企業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立海外倉性質的保稅倉儲基地;吸引企業以海南為總部開展同東南亞國家在數字技術、數字基礎設施、數字服務等項下的自由貿易;合作開展跨境數據流動、數據本地化、消費者保護等敏感領域的壓力測試,并逐步建立面向東盟的數據交易場所。

——合作發展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發揮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國九條”等政策優勢,聚焦精準醫學與干細胞、新藥創制、生物安全、生物制造等關鍵核心技術,加強研發合作;吸引珠三角相關企業重點圍繞特色中藥開發、高端仿制藥生產、高端化學藥、海洋生物藥等的新藥創制等部分產業鏈環節在海南布局,并爭取將其納入特許藥械使用范圍;合作組建海洋生物資源庫,搭建南海海洋生物醫藥資源研發公共服務平臺,構建“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成果孵化-社會產業化”運行體系;瞄準國際海洋生物醫藥產業前沿,積極搭建海洋生物醫藥研發平臺。

(三)以建設瓊州海峽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為突破口

1.高標準謀劃建設瓊州海峽一體化發展示范區。以“兩地雙園”為重要平臺,盡快打通瓊州海峽兩岸經濟聯通的堵點,實現廣東與海南間資源要素聯結、產業協同聯動、市場互聯互通的重要突破。

2.明確示范區功能定位。

——瓊州海峽市場連接的重要門戶。放大地緣優勢,圍繞打造瓊州海峽半小時經濟圈建設臨港經濟區,并在拓展內地與東盟市場腹地中提升經濟輻射帶動作用。

——瓊州海峽產業協同發展的示范引領區。把握瓊粵發展所需,形成梯度銜接、分工合理、優勢互補、上下游協同的跨區域產業鏈和特色產業集群。

——瓊州海峽物資運輸的集散樞紐。圍繞“海南自由貿易港所需,徐聞所能”,在徐聞片區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重要物資供給保障基地,提供生產加工、物流倉儲和蔬菜、糧油、禽畜供應及大型冷鏈等生產生活物資供給保障。

——海南自由貿易港主導產業發展的后援基地。利用徐聞片區土地資源優勢,圍繞為海南自由貿易港主導產業作配套,按照“海南總部+徐聞基地、海南前端+徐聞后臺、海南研發+徐聞制造”的產業協同發展模式,積極引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優勢產業鏈或產業鏈重要環節,加快發展臨港經濟、現代農業、先進制造和文旅產業等,打造成為瓊州海峽經濟帶重要的產業集聚區、海南自由貿易港拓展主導產業發展的后援基地。

3.支持兩省在示范區內共建“創新飛地”。

——聚焦“南繁、深海、航空”等資源優勢,支持深圳在海南重點產業園區設立以數字產業化、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為主題的“飛地”,引進和承接深圳創新機構和高新技術企業,實現與深圳創新主體在科學研究、實驗開發、中試檢驗、推廣應用等環節的有機聯動。

——對尚不具備引入條件的創新環節,支持海南在深圳設立“創新飛地”,利用深圳人才、企業、資本、技術等創新要素,重點開展生命健康、生物育種、空天科技、深??萍嫉群诵募夹g研發,打造“深圳研發+海南應用”的產業鏈整合模式。

4.推動實現“兩地雙園”的規劃銜接、產業協同。

——統一規劃。組建廣東、海南兩省相關職能部門參與的規劃設計專班,按著有利于發揮各自優勢的要求,規劃設計“兩地雙園”各自承載的產業鏈環節、重點項目、土地布局、短中長期發展目標等。

——統一建設。由廣東、海南兩省組建特別投資開發公司、園區建設投資基金,鼓勵央企參與,撬動社會資本參與,共同推動園區開發建設,確保兩地雙園建設進度一致。

——統一運營。組建統一運營主體,打破行政區劃界限;以“園中園”形式開展雙向“飛地”建設。同時,支持港澳發揮資金、智力等優勢,參與園區招商引資、規劃設計。

三、服務“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戰略任務,努力實現雙港合作的重大突破

“十四五”規劃提出,“支持香港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功能?!?023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進一步強調,“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一)雙港合作是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重大戰略舉措之一

1.香港在我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中具有獨特地位。

——香港在內地改革開放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2/3的對內和對外直接投資以及大部分金融投資,都是通過香港進行。

——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內地對香港的需求不是弱化,而是進一步增強。例如,香港是內地與東盟貿易的重要轉口港,2020年,中國內地與東盟經香港的轉口貿易高達5051億港元①。已有逾80家總部設于東盟地區的企業在香港交易所上市②,在非東盟股票市場中居于首位。

2.重點是鞏固并強化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對內地改革發展的重要性持續提升。目前,香港擁有全球最豐富的離岸人民幣產品,是全球最大的人民幣離岸業務中心。如何利用香港金融中心地位促進人民幣國際化,成為我國金融發展面臨的重大課題(如表3所示)。

——中美競爭背景下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面臨挑戰。近年來,美國已把打擊香港金融體系作為打壓、制裁香港和遏制中國的重要手段,只是基于對自身金融體系和美元結算系統潛在危害的考慮而沒有對香港采取直接的金融制裁措施。從趨勢看,美國對香港的打壓措施只會越來越多,力度也將越來越強。

3.服務香港“兩個轉型”的戰略需求。當前,香港正面臨以下兩個轉型。

——向東盟市場的轉型。在大國關系深刻復雜變化的背景下,香港需要抓住RCEP全面生效實施的重大機遇,更加關注東盟市場,在強化與東盟間聯系的質量和廣度過程中,保持并增強自身地位。

——向內地轉型,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戰略要求下,海南3.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及其在我國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重要交匯點的戰略地位,具備承載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平臺功能,可以助力香港更便利地融入內地大市場。

(二)在合作中實現雙港優勢疊加

1.促進雙港產業優勢互補。

——截至2021年底,全球100家規模最大的銀行中,78家在香港設行,且具有全類別金融服務;香港有約120間航空公司連接全球超過150個航點;法庭裁決水平位列全球第三,且是全球5大首選仲裁地。①

——2021年,海南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有1936家,其中香港企業占43.8%,全年實際使用外資35.2億美元,其中港資占比77.2%②。

2.促進雙港資源要素互補。海南擁有3.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但2022年單位土地面積GDP產出僅為香港的0.87%。若海南土地資源利用效率達到香港的5%,將釋放數萬億元的資本需求(如表4所示)。

(三)以雙港金融合作探討“總部基地”建設的突破

1.金融市場體系建設滯后成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突出掣肘。

——跨境資金自由便利流動是總部企業的核心訴求。從海南情況看,金融發展嚴重滯后。例如,2022年,海南金融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僅為6.4%,低于全國平均水平(8.0%),與北京(19.7%)、上海(19.3%)、廣東(9.1%)等地差距更大③。

——由于缺乏自由便利的金融開放政策與金融服務支撐,目前在海南注冊的總部企業,其結算中心、信息中心等核心業務大多都不在海南。

2.雙港合作共建國際化金融市場。

——支持符合條件的港資、外資銀行在海南自由貿易港設立分支機構。

——支持在港央企、在港金融服務機構與海南合作建立服務國內和東盟企業的能源、航運、大宗商品、產權、股權、碳排放權等國際交易場所,并通過委托符合條件的香港金融機構管理運營等方式,全面引入香港交易標準。

3.穩步推動雙港金融市場對接。

——探索“海南承接+香港服務”模式。選擇海南自由貿易港優質總部企業,支持其與香港金融機構簽訂合作協議,允許在港金融機構以商業存在、跨境交付等方式為合作企業直接提供與香港相同的國際金融服務業務,實現企業項下的金融服務直通,并探索合作協議框架下的跨境金融服務直接提供模式。

——建立雙港金融管理規則差異化豁免機制。允許符合一定條件的金融機構經備案后直接在兩地開展相關金融業務。明顯擴大海南自由貿易港對香港金融人才的單向認可范圍,支持香港金融人才在海南自由貿易港更加便利地開展業務。

——深入研討海南自由貿易港使用港幣的可行性。

(四)以法律等專業服務業合作促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化專業服務體系建設

1.擴大對香港的專業服務業開放。

——支持香港律師事務所在海南自由貿易港設立代表機構,開展非訴訟業務;擴大香港律師事務所駐海南代表機構業務經營范圍,逐步實現由非訴訟領域向民商事訴訟領域拓展;允許在港律師事務所在海南自由貿易港設立分支機構,專司涉港、涉外法律服務;吸引香港國際仲裁中心在海南設立分支機構,支持其按照香港慣例和做法對國際商事糾紛案件開展仲裁服務。

——實現港澳會計人才在海南便利執業;合作建立“雙港”司法服務聯盟,開展對“走出去”企業的涉外法律、合規等服務等。

2.建立雙港跨境專業服務貿易制度。在深化落實《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的《服務貿易協定》與《海南自由貿易港跨境服務貿易特別管理措施》框架下,制定實施精簡的《雙港跨境專業服務貿易負面清單》,鼓勵支持海南企業通過跨境交付、自然人移動等方式使用香港專業服務。

3.實現雙港專業服務業領域制度對接。

——賦予港資外資企業適用法律自主選擇權。例如,參照《香港國際仲裁中心機構仲裁規則》,出臺《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商事仲裁條例》;允許港資、外資企業在商事領域自主選擇法律適用。

——促進“雙港”金融與專業服務業規則對接。以清單形式列明認可香港專業資格行業和領域,在清單內允許取得香港相關資質資格的人員在海南自由貿易港直接開業執業。例如,允許具備國際執業資格的在港金融師、會計師、審計師等,經海南主管部門備案后,直接為海南非居民企業提供記賬報稅、審計驗資、資產評估等會計服務。

(作者為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研究院院長)

① 世界銀行:《下行的長期增長前景:趨勢、期望和政策》[R].世界銀行網站,2023-03-27.

② 東盟與美國經濟合作新動向[EB/OL]. 東盟商機, 2023-08-28.

① 數據來源:新加坡經濟發展局。

① 《2022年中國自然資源統計公報》發布[EB/OL]. 自然資源部南海局, 2023-04-13.

① 中國東盟藍色經濟合作前景廣闊[EB/OL].經濟日報客戶端,2023-12-26.

② 《關于海南省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EB/OL].海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23-02-22.

③ 數據來源:根據《2022年中國自然資源統計公報》相關數據計算。

④ 《郵輪綠皮書:中國郵輪產業發展報告(2023)》指出——全球郵輪旅游市場需求旺盛[N].金融時報,2023-12-11.

⑤ 遲福林.合力建設中國與東盟全面戰略合作的重要樞紐[N].上海證券報,2023-01-12.

⑥ 陳寧陸,米加,董程.農業貿易百問|中國-東盟水產品貿易知多少?[EB/OL].農業農村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2023-06-09.

① 三農和金融專家齊聚博鰲共商“美麗海南百千工程”大計[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9-12-23.

② 常欽.做大做強農產品加工業[N].人民日報,2023-01-15(5).

① 亦工亦農,連城帶鄉[EB/OL].中國青年網,2023-05-13.

② 資料來源:《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① 數據來源:根據國家統計局以及海南、北京、廣東統計局相關數據計算。

② 數據來源:根據海南、廣東統計局相關數據計算。

③ 數據來源:《廣東海洋經濟發展報告(2023)》,2023年7月26日。

① 海南打造海上風電產業集群(經濟聚焦)[EB/OL]. 上觀新聞, 2023-01-16.

① 回歸25周年系列之三 | 搶抓新機遇,持續鞏固提升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地位[EB/OL].澎湃新聞,2022-06-30.

② 李家超率強大“香港隊”再訪東盟,力爭加入RCEP為港發展添動能[EB/OL].北京日報客戶端,2023-07-28.

① 數據來源:香港政府一站通網站,https://www.gov.hk/.

② 王勝.深化海南與香港務實合作的建議[J].今日海南,2022,(08):55-57.

③ 數據來源:根據各地區統計局公布數據計算整理。

猜你喜歡
海南香港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海南贊
繁華背后,是一個念舊的香港
海南的云
59國免簽游海南
為海南停留
香港之旅
嚴海南
展與拍
我們應該向香港學什么---參加香港工商業研討班感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