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崗課賽證”融通的職業教育汽車專業新形態教材開發策略

2024-04-24 10:56吳燕黃河
時代汽車 2024年8期
關鍵詞:崗課賽證職業教育策略

吳燕 黃河

摘 要:職業教育汽車專業新形態教材的研究與實踐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但仍然存在著教材改革不深、開發主體意愿不強、開發標準不完善、內容不能滿足汽車行業、企業發展需求等問題?!皪徴n賽證”融通的職業教育新形態教材是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創設個性化、智能化的學習空間,將崗位能力、課程內容、競賽項目、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標準等元素進行銜接、嵌入和整合。要基于崗位能力確定教材組織邏輯、基于技能培養設計教材內容結構、基于現實需要判斷教材適用情況、基于校企“雙元”合作開發教材等進行“崗課賽證”融通的職業教育新形態教材開發。

關鍵詞:“崗課賽證” 職業教育 新形態教材開發 策略

2021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要推動“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教育部印發的《“十四五”職業教育規劃教材建設實施方案》提出要將“崗課賽證”與教材建設相融合?!皪徴n賽證”四個要素中,“課”是“崗”“賽”“證”相互連接的關鍵,而教材是職業教育課程教學的重要載體。因此,基于“崗課賽證”融通背景下,分析職業教育新形態教材開發的現實困境,闡釋“崗課賽證”融通的職業教育新形態教材內涵及開發原則,并針對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理想汽車校企合作項目《理想汽車售后服務流程》教材為例提出相應的開發策略,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1 職業教育新形態教材開發的現實困境

1.1 職業教育新形態教材尚未觸及改革深處

職業教育新形態教材的提出是對教材改革的重要舉措,其目的是為了解決教材內容與產業發展不適應、教材呈現形式難以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等問題。通過調研當前職業教育新形態教材建設情況發現,職業教育新形態教材建設改革尚未達到理想效果,主要表現為:一是思政元素與專業元素的有機融合不夠。當前,職業教育新形態教材仍然存在重知識、技能,輕視教材中的思政育人,沒有有效將道德、素養等思政元素融入專業元素之中,教材的育人作用沒有得到凸顯,不符合新時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要求[1]。二是教材內容難以適應產業發展要求。教材開發與產業對接不緊密,教材內容滯后于產業發展的問題仍然比較普遍,教材內容的職業性和實踐性沒有完全體現,同樣也會導致教材難以做到及時更新或者二次出版,不利于教育教學的開展。三是教材呈現形式未充分體現以師生為中心。職業教育教材的面向對象是職業院校師生,在教材開發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師生需求。但是,現有職業教育新形態教材項目任務設計與崗位實際有脫節現象,導致師生使用后的效果不佳;同時,現有新形態教材雖然應用了新一代信息技術,但是其資源、內容的呈現形式仍然較為單一,并且虛擬仿真、智慧教學等方面的應用較少,智能化功能較為低下,難以滿足師生在信息時代的個性化學習需求[2]。

1.2 職業教育新形態教材開發主體意愿不強

職業教育新形態教材開發主體為學校一線教師、行企業專家和技術骨干等,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導致職業教育新形態教材開發主體的教材開發意愿不強。一方面,職業院校教師參與職業教育新形態教材開發的積極性有待提高。當前,職業院校教師承擔著教學、科研、社會服務、技能競賽、課程建設等工作任務,而新形態教材開發是一項系統工程,產業調研、企業對接、團隊組建、內容設計等均需要大量時間與精力,教師難以平衡;同時,職業院校在分配制度、職稱評定等方面較少向教材建設傾斜,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教材開發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行企業專家和技術骨干參與教材開發的深度有待加深。產業、行業和企業元素是職業教育新形態教材內容設計的重要依據,因此,職業教育新形態教材的開發必然需要得到行企業專家和技術骨干的支持與深度參與[3]。但是,由于政府部門、行業機構、校企雙方等在專家和技術骨干參與教材開發方面的經費、時間等政策和激勵制度不夠健全,企業方、專家、技術骨干等深度參與教材開發仍然不夠,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有待進一步深化。

1.3 職業教育新形態教材開發標準仍需完善

職教專家和學者對職業教育新形態教材的研究與實踐進行了大量的探索,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但是,職業教育新形態教材在開發建設標準方面尚未形成統一的規范,雖然很多教材都標注為“新形態教材”,但是各自標準不一,其在內容、邏輯、設計等方面與真正意義的新形態教材差距較大[4]。職業院校教師對于教材的開發與使用已形成較為固定的習慣與模式,缺乏對于新理念、新方法等的研究與實踐,在真正進行新形態教材開發與設計上存在知識、技術等方面困難和挑戰;同時,教材出版單位對于新形態教材的研究深度不夠,導致出版單位的工作方式、工作方法等與新形態教材開發存在不相符的現象。

2 “崗課賽證”融通的職業教育新形態教材內涵與開發原則

2.1 “崗課賽證”融通的職業教育新形態教材內涵界定

職業教育教材由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資源等組成,是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工具,教材與產業的匹配程度對于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具有直接影響。職業教育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立體化等新形態教材的提出,正是為了從根本上解決教材內容滯后于產業、教材呈現形式難以滿足個性化需求等問題。同樣,“崗課賽證”綜合育人的提出是以新視野、新角度來解決教學內容與產業發展適應度的問題。因此,“崗課賽證”融通的職業教育新形態教材是基于類型教育的跨界性和職業性,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創設個性化、智能化的學習空間,將崗位能力、課程內容、競賽項目、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標準等元素進行銜接、嵌入和整合,以解決教材教學內容滯后、呈現形式單一等問題,培養大批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崗課賽證”融通的職業教育新形態教材是中國職業教育的新探索、新實踐,因此,基于“崗課賽證”融通的職業教育新形態教材開發具有理念新的特征;“崗課賽證”融通的職業教育新形態教材將崗位能力、課程內容、競賽項目、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標準等元素進行有機融合,具有教材建設內容新的特征;“崗課賽證”融通的職業教育新形態教材充分應用云、物、大、智、移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具有教材呈現形式新的特征。

2.2 “崗課賽證”融通的職業教育新形態教材開發原則

2.2.1 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崗課賽證”融通的職業教育新形態教材開發的首要原則是以培養國家需要、產業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一是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有效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工匠精神、勞動教育、職業素養等思政元素,大力踐行“大思政”教育。二是注重新形態教材與“舊”形態教材的結合,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保障新形態教材的整體性、普遍性和適應性。三是“崗課賽證”融通的職業教育新形態教材開發,需要以崗位能力為本源,從教材開發理念、教材內容、組織邏輯、呈現形式等各個方面進行設計,以期培養學生崗位核心能力、職業發展通用能力和復合型能力,實現培養高素質、復合型技術技能型人才的目標。

2.2.2 開發適應性強的教材內容

“崗課賽證”融通的職業教育新形態教材要以開發與產業發展相適應的教材內容為原則。職業教育新形態教材開發需要立足和分析崗位工作要求,提煉典型工作任務[5],提煉典型工作任務是實現教材內容與崗位能力要求相銜接的重要環節,將工作崗位所需知識、技能、素養等內容有機融入教材內容,同時要對接職業技能競賽,解構和重構職業技能競賽內容和標準,將其有機融入至教材內容,并對標職業資格證書和1+X技能等級證書中職業崗位工作要求,系統梳理相關的知識、技能和素養,將其轉化為適用教學的相關案例,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

2.2.3 適配課程教學的基本邏輯

職業教育新形態教材需要通過課程內容設計、課堂活動組織等進行客觀呈現,且應與課程體系、課程標準等相匹配。知識、技能、項目與任務是職業教育課程與教材的要素,崗位內容是課程與教材開發的邏輯起點?!皪徴n賽證”融通的職業教育新形態教材開發要遵循課程教學規律與特征,要以服務課程教學為開發原則,確保教材內容能夠適應課程教學[6],以便于發揮教師教學的最大效用,同時也能夠提升教材的適用性、使用率和有效性,以此達成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目標。理想汽車校企合作項目教學嚴格執行教學計劃,教學進程要匹配企業對訂單班學員的月考、期中、期末、結業認證考核,因此配套教材在編排需適配考核節奏。

2.2.4 適合個性化學習的新形態

新形態是相較于“舊”形態的,職業教育新形態教材主要有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立體化等新興形態,不同形態的教材各有差異和優劣,因此,“崗課賽證”融通的職業教育新形態教材應該是適合個性化學習的新形態。一是課程內容的特色與差異,決定著教材的具體呈現形式,如較為復雜的零部件等可能會選擇AR這一新形態。二是教材的形態不能過于注重表象,教材的形態選擇應該是以滿足教學便利和教學效率的提升,不能因為考慮教材的形態而淡化教材本身的教育功能。三是新形態教材的選擇需要滿足綠色、協調等,在教材開發和使用中,應該重視教材的可持續發展和綠色發展,不能一味追求形態而放棄成本的控制,需要在實用性、經濟性、可行性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

3 “崗課賽證”融通的職業教育汽車專業新形態教材開發策略

3.1 基于崗位能力確定教材組織邏輯

“崗”是職業教育新形態教材的本源和邏輯起點,決定著職業院校學生技能學習的方向和職業教育教材內容的確定[7]。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主要培養能夠從事新能源汽車制造、服務與維修企業的裝配、調試、檢測、維修等工作的技術技能人才,目前的課程體系對服務類內容涉及較少,在與客戶的服務溝通中存在明顯短板。針對新能源汽車專業理想汽車校企合作項目定向培養的維修專員崗位能力需求,定制開發了《理想汽車售后服務流程》教材,該教材對維修專員在工作中為客戶提供良好體驗、提高理想汽車售后服務滿意度具有關鍵作用。因此,職業教育新形態教材開發需要立足和分析企業實際崗位工作要求,形成崗位工作能力清單,然后依據崗位工作能力清單作為教材開發的組織邏輯編排相關知識點和技能點。崗位能力清單的形成過程為:首先,邀請行業、企業的專家和技術骨干圍繞崗位工作要求、工作標準等分析工作任務和崗位能力,形成基礎版本的崗位能力清單;然后,由一線教學骨干組成的教材開發團隊梳理、分解崗位能力清單中的典型工作任務,形成完成典型工作任務所需的知識點和技能點,然后對其進行教學處理,將工作任務、典型案例等相關產業元素轉化為能夠供教學使用的相關素材;最后,充分挖掘崗位能力對應的思政元素,對思政元素與知識、技能等專業元素進行有機融合。

3.2 基于技能培養設計教材內容結構

“崗課賽證”融通的職業教育新形態教材體現著職業教育作為類型教育的職業性、實踐性等特征,因此職業教育新形態教材內容必須是基于技能培養來進行組織和架構。技能培養和訓練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來源:一是來源于企業真實工作崗位的技能要求,理想汽車維修專員除了按照企業規范執行車輛常規保養、一般維修外,還需執行從接車制單到結算交車的全流程客戶服務,包括解答客戶對車輛保養、維修、保修等相關問題;二是來源于課程教學標準,“理想汽車售后服務流程”課程標準是基于“汽車維修業務接待”課程標準的企業定制版,是理想汽車校企合作項目個性化教學的教學成果;三是來源于職業技能競賽項目,職業技能競賽的內容與產業需求相對接、與專業標準相銜接,是新形態教材技能培養和訓練的重要來源之一,理想汽車全國技能大賽(維修專員訂單班)、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汽車技術賽項;四是來源于職業資格證書、1+X技能等級證書、企業崗位認證證書,《理想汽車售后服務流程》教材內容和標準設計開發直接對接理想汽車維修專員認證證書,體現和反映著行業、企業發展過程中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和新要求,也是職業教育新形態教材技能訓練和培養的依據[8]?!皪徴n賽證”融通的職業教育新形態教材的技能訓練和培養內容可以通過流程性的表格、圖片、可視化資源等形式進行呈現和編排,并且與知識培養進行有機結合,形成真正的理實一體化教材。

3.3 基于校企“雙元”合作開發教材

“崗課賽證”融通的新形態教材是以崗位工作內容為本源,必須要緊跟和反映產業發展需求,因此與行業、企業的深度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校企“雙元”合作才能真正開發出“崗”“課”“賽”“證”相互融合的新形態教材。首先,在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等內容時,至少要有理想汽車校企培訓項目企業負責人、理想汽車售后服務高級維修專家、本校二級學院教學院長、專業負責人及“理想汽車訂單班”授課老師組成的團隊同參與制定,確保人才培養與課程建設滿足行業、企業工作需求。其次,在組建“崗課賽證”融通的新形態教材建設團隊時,要注重團隊結構的跨界性、高效性和協同性,團隊成員應該要由教育界、行企業和研究機構人員組成,具有理論、實踐等多元互補的優勢[10]。最后,教材在進行內容設計前與應用后都應充分調研訂單班學員、企業評價的內容,這是由職業教育的職業性和實踐性特征所決定,只有企業評價才能真正具有權威性和代表性,只有學生完成課程學習后才能真正評價教材是否“好學”,同樣只有進行完崗位實踐后才能評價是否能“學好”。

4 結語

“崗課賽證”融通的職業教育汽車專業新形態教材具備開發理念新、建設內容新、呈現形式新的特點,對解決職業教育教材“脫節問題”和“周期問題”,促進學生“好學”和“學好”有價值?!皪徴n賽證”融通職業教育新形態教材的支撐體系、融通質量、應用評價理論和實踐方面需進一步深入,為切實提高教材質量做出有利探索。

基金項目:2023年度湖南省社會科學成果評審委員會課題,“崗課賽證”融通下職業教育新形態教材研究:內涵建構與開發策略(編號:XSP2023JYC110)。

參考文獻:

[1]黃河,楊明鄂,曠慶祥.職業教育“新型活頁式教材”的內涵及建設路徑[J].教育與職業,2021(02):99-103.

[2]蘇重來,劉霞.理虛實立體化融合的職業院校新商科活頁式教材開發[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11):92-96.

[3]佘陽梓,余凡.高等職業教育活頁式教材的開發流程研究[J].職教論壇,2021,37(11):75-80.

[4]丁喜綱.職業教育新形態教材的比較與建設探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2):67-71.

[5]易艷明,吉利.德國能力導向職教思想的理論、實踐與價值取向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24):55-60.

[6]李令永.論校本課程開發的邏輯分殊[J].教育發展研究,2020,40(18):27-33.

[7]曾天山.試論“崗課賽證”綜合育人[J].教育研究,2022,43(5):98-107.

[8]余愿.基于“崗課賽證”融通的“專業綜合實訓”課程改革與實踐[J].湖北開放大學學報,2023,43(02):41-46.

[9]曹元軍,李曙生,盧意.高職產業學院“崗課賽證”融通研究[J].教育與職業,2022(07):50-54.

[10]俞凱.“崗課賽證”融合促進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2(10):55-58.

猜你喜歡
崗課賽證職業教育策略
“崗課賽證”融通的工業機器人專業課程體系構建
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崗課賽證”融通育人模式探索
基于“崗課賽證”融通的計算機網絡專業人才模式研究與實踐
電子商務專業“崗課賽證”融通的課程重構實踐研究
例談未知角三角函數值的求解策略
我說你做講策略
高中數學復習的具體策略
“動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論七年一貫制體系下本科學科建設中職業教育的重要性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