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西遼河上游地區的動物巖畫形象特征與藝術價值

2024-04-25 09:42李欣欣
收藏與投資 2024年4期

摘要:西遼河流域文明的發展對中國古代歷史和文化具有深遠的影響。文章以西遼河上游地區的動物巖畫為具體研究對象,闡述了其歷史由來與發展狀況,并以其動物圖騰形象為例,從表現內容、造型特點、創作思想等方面進行詳細分析,進一步梳理動物巖畫形象特征與藝術價值,旨在為探索西遼河藝術文明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西遼河上游地區;動物巖畫;形象特征;動物圖騰

西遼河上游在古代歷史中曾誕生了紅山文化、興隆洼文化、夏家店下層文化、趙寶溝文化等[1],因而西遼河上游區域是中國古代北方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巖畫作為西遼河文明的重要承載體,是史前考古研究的重點內容之一,在某種程度上更是反映了古代人生活情景、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為此,本文集中探討西遼河上游地區的動物巖畫形象特征與藝術價值,對其進行解讀和詳細論述。

一、西遼河流域文明及動物巖畫概述

(一)西遼河流域文明

西遼河流域位于中國東北地區,是中國歷史上重要的文明發源地之一。其文明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晚期,約在公元前5000年。西遼河流域曾存在多個古代文明,其中最著名的是夏、商、周三代的文明。農業是西遼河上游地區的主要經濟活動,古人以種植粟、稻、麥等農作物和養殖牲畜為生。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對生活用具的需求,人們開始制作陶器、青銅器等手工藝品。

(二)西遼河上游地區的動物巖畫

巖畫是指在巖石表面上繪制的圖案、行彩畫、線刻或浮雕,廣泛分布于洞穴、巖壁、巖石遺跡等地方。作為一種古老的藝術表現形式,巖畫最早可追溯到幾百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巖畫的主題內容往往多種多樣,在古代西遼河上游地區,動物巖畫主題不僅包含動物、人物、植物,還有各類幾何圖案、抽象符號等,集中反映了古代人類的生活、信仰、宗教、狩獵、戰爭等方面的內容。其中,動物巖畫憑借主題豐富、造型淳樸、色彩簡易等特點一直備受學界關注,在西遼河上游西拉沐淪河的源頭白岔河川遺跡中,其巖畫內容描繪了各種野生動物,包括食草動物、鳥類和魚類等[2],反映了古代人類與動物之間的親密關系以及他們對自然世界的觀察和理解。在現代,動物巖畫不僅被視為古代藝術的杰出作品,亦是歷史、文化和人類進化的重要見證。

二、西遼河上游地區的動物巖畫形象特征

(一)外觀造型:生動活潑,寫實感強

從外觀造型層面來看,西遼河上游地區的動物巖畫通常以簡潔而生動的線條勾勒出動物的形態,在內蒙古赤峰巖畫遺址群、百岔河流域的巖畫遺址群、賀蘭山麥魯井巖畫遺址群等中均有體現,遺跡中的動物巖畫在造型上呈現相對扁平的風格,注重表現動物的基本特征,如頭部、身體、四肢等,且動物的形象通常比例協調,具有較強的立體感。同時,巖畫中的動物形象通常處于動態,動物造型常呈現出奔跑、跳躍、爭斗等不同的姿勢[3]。

以位于赤峰克什克騰旗境內綿延140多公里的百岔河兩岸石壁遺址“鹿王圖”巖畫為例(圖1),考古人員推算,巖畫距今已有8000多年歷史。整幅巖畫高達3米,寬3米。畫中的鹿王形象身長約60厘米、高30厘米,鹿角長50多厘米,鹿王造型體態健壯,昂首而立。圍在鹿王身邊大大小小的鹿有十五六只,其造型或立或奔、生動活潑且神態各異,簡潔生動的外觀造型展現出栩栩如生的動物形象,反映出鹿在古人心中的地位。鹿是一種被神化的動物,鹿巖畫重視對鹿的運動精神刻畫。

(二)表現內容:類別豐富,互動性強

從表現內容層面來看,西遼河上游地區的動物巖畫主要描繪了各類野生動物,如猛獸(虎、豹、馬、鹿等)、飛禽(鷹、鴿子、孔雀等)、水生動物(魚、龜等),而巖畫中的動物描繪多與當時的自然環境和人類生活密切相關。例如在柵子店巖畫遺址、阿旗三龍山巖畫遺址等地中,巖畫中??梢钥吹饺酸鳙C的場景,表現了人類與動物的關系。此外,西拉沐淪河上游巖畫遺址群、紅山巖畫遺址群中的部分巖畫作品,還詳細描繪了動物的生活習性和行為特征,如覓食、交配、撫養幼崽等[4],展示了動物的生態行為和日常習性。

以內蒙古烏拉特陰山巖畫遺址群的動物形象為例,在近50組畫面中,巖畫動物形象的內容包括北山羊、盤羊、駱駝、麋鹿、虎、狼、猴等,在表現手法上多采用打鑿方式,因而呈現刻痕較寬、線條笨拙、古樸生趣的特點。這些巖畫保存較好且畫面清晰,畫中動物群組相接、互動性明顯,內容多以游牧、狩獵、自然生活為主題,亦是北方游牧民族突厥、黨項部落的文化遺存內容。

(三)色彩呈現:鮮艷簡潔,表現力強

從色彩呈現方面來看,西遼河上游地區各遺址的動物巖畫通常采用較為簡單的色彩,以紅、黑、白等基本色調為主。古代巖畫的繪制方式也多種多樣,包括用天然顏料刷涂、刻畫、雕刻、噴涂等。動物巖畫的顏色通常從天然礦物質和植物染料中獲得,因而巖畫的色彩呈現鮮艷簡潔、濃厚神秘的特點。事實上,色彩只是表現動物藝術形象的方式,其呈現不會過分夸張,但是更注重色彩對動物形象表現刻畫的生動感與表現力,這一點在阿旗三龍山巖畫、柵子店巖畫、塔其溝河巖畫、巴丹吉林巖畫群像中均有體現。

以巴丹吉林的野牲巖畫駱駝形象色彩表現為例(圖3),古代駱駝往往體格粗壯結實,適應性強,具有耐饑渴、耐風沙、能負擔的特性,且善于在戈壁、沙漠中行走。晉人郭璞稱頌駱駝:“駝惟奇畜,肉鞍是被,迅騖流沙,顯功絕地,潛識泉源,微乎其智?!瘪橊勗诠糯⒗频貐^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巴丹吉林巖畫中的駱駝大都處于追逐或行走的狀態,說明當時對應的生產方式已發展到了畜牧階段。從巖畫整個畫面色彩來觀察,畫面使用了一種紅赭石礦物顏料,這種紅色系礦物顏料由辰砂(也稱朱砂)、赤鐵礦、紅色泥灰巖等制作而成,其色調呈現大氣沉穩、鮮艷明快的特點。色彩方面,追求單色、簡單對比的藝術美。由于該巖畫處于懸崖的低凹處,盡管飽受風吹日曬、歲月侵蝕,顏色已不飽滿,但其色彩痕跡仍能清晰可辨,彰顯了駱駝動物形象的生機與活潑,反映了創作者的智慧和藝術思想,展示了駱駝形象不畏艱難險阻、沖出困境的生靈特征,映射出人類與動物的密切關系。

三、西遼河上游地區的動物巖畫藝術價值

(一)美術鑒賞層面

西遼河上游地區的動物巖畫藝術具有豐富的美術鑒賞價值。巖畫藝術作為一種古老的藝術形式,以其獨特的表現手法和藝術語言吸引著大眾的目光。西遼河上游地區的動物巖畫作品以其精湛的繪畫技巧和生動的形象塑造,展現了古人對動物世界的觀察和理解。從近代以來發掘的巖畫遺址中不難總結出這些畫面的動物形象規律,即早期的野生動物形象較多,時間越晚則數量越少,而家畜動物形象在后期的巖畫創作中則越來越多。

同時,受制于西遼河上游地區地域遼闊和地形的復雜,各地區的動物野牲造型特點雖不盡相同,但其表現多與動物生存的自然環境有關[5]。例如虎石畫大都在龍首山上,草原地區則多以奔鹿形象為主,丘陵地區多為盤羊形象。在這些動物巖畫作品中,動物大多栩栩如生,線條流暢,給觀者以美的享受和藝術的感受,是現代巖畫創作、古代石雕鑒賞、巖畫圖形學研究的一手資料。

(二)文化思想層面

動物在古代游牧民族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義,代表人們對自然界的崇拜和敬畏。西遼河上游地區的動物巖畫藝術作品蘊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反映了游牧民族、少數民族的日常生活。這些動物巖畫作品中的動物形象往往與當地的神話傳說、宗教信仰和生活習俗密切相關,反映了上古時期人們對動物圖騰的崇拜和與大自然的親密關系。

同時,巖畫學作為人類學中的一部分,從西遼河上游地區的動物巖畫中不僅能了解古人對動物走獸形象的認知,還可以感受到古人對戰勝大自然的愿景力。遠古先民在進行巖畫的創作時,往往會對創作環境進行選擇,并根據實際的地勢地貌進行創作,表明古人的審美已經具有一定的藝術水平,巖畫中的動物形象在某種程度上也映射出西遼河文明的精神文化與藝術內涵。

四、結語

綜上所述,西遼河上游地區的動物巖畫藝術內容豐富多彩,反映了古代先民與神靈感應的隱秘以及人類對大自然的感知探秘需求,各類遺址中的動物形象具有豐富的美術、文化和歷史價值,并以其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和深刻的文化內涵彰顯了波瀾壯闊的歷史史詩。同時,西遼河上游地區動物巖畫中的動物形態生動有趣兼具寫實藝術特征,不僅讓觀者了解了古代自然、生態環境的變化,同時亦讓觀者看到了不同歷史時期古人對動物形象的認知與理解,值得學界不斷深入研究,進而挖掘其更多的藝術價值。

作者簡介

李欣欣,女,蒙古族,內蒙古赤峰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文物與博物館。

參考文獻

[1]周玉鵬.西遼河上游地區動物巖畫的作畫技巧與形象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10):7-10.

[2]吳甲才,吳迪,董立軍.西遼河上游彩繪巖畫的田野考察及研究[J].內蒙古藝術學院學報,2023(1):15-22.

[3]孫曉勇.西遼河流域人面巖畫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3.

[4]吳甲才.西遼河上游烏爾吉倫河流域索貝山脈古代巖畫調查[J].北方文物,2021(6):39-51,58.

[5]何佩玉.淺析多尕特15號洞穴彩繪巖畫的故事性[J].收藏與投資,2022(10):98-10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