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風眠仕女畫中的“瓶花”意象探析

2024-04-25 15:49李杰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24年2期
關鍵詞:瓶花仕女畫林風眠

摘 要:林風眠是最早的一批留學畫家之一,除風格獨特的山水畫外,其代表作中還有大量的仕女畫作品。在林風眠的仕女畫中,“瓶花”是頻繁出現的審美意象。而在“瓶花”意象中,又以蓮花、紫藤、白梅意象最為典型。林風眠仕女畫中的“瓶花”意象具有“清、雅、寂”等豐富的審美意蘊。其所具有的以“花品”喻人格的比德審美觀念以及創造孤寂意境的美學功能,使林風眠仕女畫作品彌漫著如詩如夢的空靈之美。

關鍵詞:林風眠;仕女畫;“瓶花”;意象

“意象”一詞,最早出現于劉勰的《文心雕龍·神思》中:“獨照之匠,窺意象而運斤,此蓋馭文之首術,謀篇之大端?!薄耙庀蟀ā馀c‘象兩個對立統一的范疇,‘象指形象,在文學作品中一般指景或物;‘意指意蘊,指‘象中蘊涵的‘意,一般指作者‘移情于象而產生的結果?!盵1]

仕女畫是一種以女性人物為主要描繪對象的藝術表現形式。仕女畫作為中國傳統繪畫題材,長于將自然之物升華為審美意象,并賦予其傳統的審美理想與審美意蘊。在中國傳統審美意識中,“瓶花”是一種特殊的情感符號。林風眠仕女畫偏愛用“瓶花”來表達內心細膩的情思,潔凈慧心的蓮花、清雅高潔的紫藤、孑然孤寂的白梅均成為其傳情達意的意象。

一、林風眠仕女畫中“瓶花”意象的溯源

“瓶花”作為審美意象進入林風眠的仕女畫作品,并非隨意與偶然。它是在中國傳統插花藝術的影響下,融入其個人的審美理想后形成的?!捌炕ㄊ且云款惾萜鳛檩d體,在其中插貯了進行藝術化處理過的植物花枝,整體審美價值很高的裝飾物?!盵2]瓶內插花現象起源于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佛教供花儀式,作為佛事中不可缺少的一項儀式,此時的瓶花帶有明顯的宗教色彩,尚未形成具有審美意蘊的意象。

宋代隨著儒學的復興、禪宗的盛行以及文人階層“尚雅忌俗”審美趣味的興起,瓶花作為文人書齋中高雅韻致的點綴之物頻繁進入詩詞繪畫中。宋代詩人晁公溯《詠銅瓶中梅》有云:“折得寒香日暮歸,銅瓶添水養橫枝。書窗一夜月初滿,卻似小溪清淺時?!睏钊f里在詩中寫道:“膽樣銀瓶玉樣梅,北枝折得未全開。為憐落寞空山里,喚入詩人幾案來?!卑割^瓶花與琴棋書畫,詩詞歌賦一樣,深深地浸潤著這一時期文人雅士特有的審美旨趣與美學思想。除詩詞外,同時期以瓶花為題材的繪畫作品不絕,如宋代姚月華的《膽瓶花卉圖》、李嵩的《花籃圖》、蘇漢臣的《妝靚仕女圖》等。宋代之后,瓶花的審美文化在繪畫領域持續發展,以瓶花入畫成為文人畫家表達心境的一種手段。

二、林風眠仕女畫中“瓶花”意象的藝術表現

林風眠的仕女畫多以瓶花為裝飾元素,并且以瓶花所蘊含的寓意,來隱喻畫中人物的性格特點。林風眠筆下的“瓶花”意象雖延續了中國傳統繪畫“以花喻人”的用法,但在意境營造方面,“瓶花”意象的形式愈加豐富,不僅凸顯“瓶花”這一獨立的個體意象,而且在繪畫具體的語境中,與其他意象,如仕女、古琴、橫笛、琵琶、書卷等并置,營造出極富古雅韻致的審美意境,展示著林風眠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法。

首先,從畫面內容來看,林風眠眾多繪畫作品中所表現的插花瓶器,最常見的類型是長頸白瓷瓶(圖1、2)。林風眠所繪瓷瓶的外壁少有復雜的紋飾及明艷的色彩,基本上以純白色和質樸清雅的瓷色為主,造型端莊凈雅,色澤晶瑩亮麗。瓶器中所選之花多為品格高雅的蓮花、紫藤、白梅等。在中國傳統審美觀念中,這三種花卉皆有淡雅、純凈的美好寓意。

其次,林風眠仕女畫中的“瓶花”意象在造型、筆墨設色及位置經營等方面皆有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法:第一,從造型來看,仕女畫中的瓶花折枝造型大都延續了中國傳統插花藝術的“直立型(佛云型)、傾斜型(舞風型)、水平型(臥龍型)、下垂型(懸崖型或探海型)”[3]。瓶花造型雖姿態不一,但都注重追求花枝形態上的動態美。第二,林風眠的仕女畫作品充滿了對“古雅”的崇尚,因此在筆墨設色上既清雅又不失古韻。在花卉的描繪上,因追求素雅的審美韻味,所以每個瓶器內林風眠只選取同一花色、單一花材進行描繪,避免了配色的繁雜,整體十分淡雅。除此之外,在描繪瓶器內的花枝時,其所運用的筆墨技法與其他人亦有明顯的不同之處:“林風眠將中國畫傳統中的墨色作為一種色彩融入畫面,將墨色與濃艷的色彩相碰撞,加以中國傳統線條、西方形式感構圖、冷暖色對比、光影入畫,再加上自己的真實感想,探尋出了東西結合富有詩意的濃郁意境美?!盵4]第三,較之以往的文人畫,瓶花作為文人雅士的“案上林泉”,常出現于人物畫的配景內,在畫面中并不顯眼。而林風眠仕女畫中的瓶花常與古典女子一起作為畫面的視覺中心,是畫面中極為重要的元素。在林風眠仕女畫的布局中,瓶花多以近景或中景的形式呈現于畫中女子的側后方,或瓶高花矮,或瓶矮花高,其整體高度約占畫面的三分之二。在林風眠的精心布局經營下,瓶花在畫面中的意義不斷地被放大,成為寄寓其審美理想的文化符號。

三、林風眠仕女畫中“瓶花”意象的

審美意蘊及功能

林風眠仕女畫中的“瓶花”意象具有“清、雅、寂”等豐富的審美意蘊。其所具有的以“花品”喻人格的比德情懷以及創造凄美意境的詩意美學功能為林風眠仕女畫營造出如詩如夢的空靈之美。

(一)以“清”為美:蓮花寄高潔

以花喻美人,這是中國由來已久的審美趣味。自先秦文學作品《詩經》至唐宋詩詞歌賦,吟詠花木的作品數不勝數,文人雅士賞花贊花之時,也常常賦予其道德意味與人格色彩。蓮花作為自然之物,在古人的審美觀照下逐漸成為一種“有意味形式”的“意”之“象”,即作為寄托人之主觀感情的客觀物象被納入藝術作品中。先秦時期《楚辭》即有:“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盵5]詩人屈原借蓮花表達自己忠君報國、不與世間同流合污之情,他的這種不流于世俗、追求高雅的精神,被歷代文人稱贊敬仰。后有宋代周敦頤《愛蓮說》贊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6]。自此,蓮花的審美意蘊愈加豐富,成為君子追求高潔志向的象征。

林風眠傾心蓮花,除單幅蓮花作品外,他還以蓮花為題材創作了《荷花仕女》(圖1)、《蓮花仕女》等一系列作品。林風眠延續了蓮之清雅高潔的傳統審美內涵,其所繪之圖多為手持白蓮倚案靜思的古典淑女。輕柔淡雅的畫面中,席地而坐的白衣仕女手持蓮花,靜穆中彌漫著無邪的純潔之美,給人“一片冰心在玉壺”的圣潔之感。蓮花作為林風眠藝術創作中“有意味的形式”,蘊含著一種神秘的、不可名狀的審美情感,傳遞出林風眠以“清”為美、以“白”為美的審美旨趣。

值得一提的,《蓮花仕女》等作品是林風眠借鑒佛教壁畫藝術語言進行藝術創新的新嘗試。蓮花在佛教中隱喻圣潔、覺悟與解脫,敦煌壁畫所繪的供養菩薩多為手持蓮花靜坐的形象。林風眠從敦煌壁畫獨特的女性化菩薩造型中獲得靈感,將蓮花的高潔、清雅與女性的優雅、溫婉相互映襯,使其仕女畫充滿煙清云淡般的朦朧詩意。

(二)以“雅”為美:紫藤寄風雅

在林風眠的瓶花仕女畫中,除蓮花外,紫藤是他創作數量最多的題材之一。其繪畫作品《綠衣仕女》(圖2)立軸,整體色調清新淡雅,畫面主體為身著綠色長裙持書閑坐的古裝仕女,其后方長頸花瓶內一株折枝紫藤呈扇形左右倒垂,以白色、藍色勾勒出的藤花,格調清新,頗有意境。藤花線條在暗黃色的畫面上更顯得具有靈動夢幻的美感,在裝飾畫面的同時,亦襯托出仕女清秀古雅的氣質。

紫藤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意象之一,其花團錦簇、枝繁葉茂的風雅之姿成為文人雅士寄托美好寓意的物象?!痘ń洝酚醒裕骸白咸倬壞径?,條蔓纖結,與樹連理,瞻彼屈曲蜿蜒之伏,有若蛟龍出沒于波濤間?!碧拼娙死畎滓嘤性娋洌骸白咸賿煸颇?,花蔓宜陽春。密葉隱歌鳥,香風留美人?!弊咸僖蚱渫庠诘穆@曲之態以及內在的若蘭幽香之美,成為中國花鳥繪畫中的符號象征。

以紫藤入畫并非林風眠首創,在此之前的徐渭、任伯年、齊白石等名家皆以紫藤為題材創作了許多不朽之作。林風眠延續了中國傳統以“雅”為美的審美趣味,將紫藤與傳統古典女子相結合,以紫藤隱喻女子清雅的氣質、曼妙的身姿。在他的作品中,紫藤不但是畫中女子內心情感的載體,亦是女性清麗淡雅形象的化身。畫面中紫藤花簇與古雅仕女形成主要塊面,相互映襯,整體渲染出一種具有東方韻味的清雅之趣。

(三)以“寂”為美:白梅托孤寂

林風眠的仕女畫作品中總帶著一種孤寂的詩意美,這種孤寂之美既來自藝術家對審美意象的獨特感受,也來自其獨特的審美意趣。白梅作為林風眠仕女畫中常出現的“瓶花”意象,在仕女畫中承載著重要的象征意義。白梅長于高山深谷,寂寞獨自盛開,卻潔白無瑕,清香依舊,展現出傲世獨立之風骨,因而世人多贊賞其孤芳自賞的“孤寂”之美。明代王冕在《白梅》一詩中曰:“冰雪林中著此身,不與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贝蟮啬?,雪壓枝干,梅花雖獨自盛開卻傲然挺立,堅貞不屈,不愿同凡桃俗李混同。唐代張謂在《早梅》中稱其:“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币粋€“迥”字,一個“傍”字,道出了“一樹寒梅”獨自盛開的寂寞之感。

林風眠的仕女畫中常繪有瓶梅,深閨女子獨處閨房,身邊總少不了一枝梅花相伴。林風眠筆下的白梅自有一番韻味,與其仕女畫中的蓮花、紫藤相比少了一些花團錦簇的繁盛之感,瓶中的梅枝更為稀疏寂寥,符合中國傳統花鳥畫中梅之暗香疏影之美?!鞍酌肥伺畧D”系列作品繪一長頸瓷瓶插以白梅,梅枝以水墨點染,疏密有致。閨閣內女子慵懶地坐于長椅上,凝視著眼前的寒梅,眉宇間籠罩著淡淡的憂傷?;蛟S林風眠是借此來表達對母親的遙遠回憶,抑或是對亡妻的追憶,對異國妻女的思念[7]。畫面中獨自盛開的白梅,使林風眠的仕女畫充滿空寂的禪意美。

林風眠善用“瓶花”意象營造寂美的意境,韻格高雅之花與氣質古雅之女,符合儒家傳統文化中的比德審美觀念?!捌炕ā币庀笃鹬笳髋尤烁竦淖饔?,對仕女畫中女性的身份、性格也起到點綴、隱喻的詩華作用。高潔的蓮花、清雅的紫藤、孤寂的白梅與仕女的完美融合,在深化主題、營造意境、表達人物情感等方面展示出中國傳統詩意美學的審美情趣與敘事風格。

比德為儒家重要的美學命題?!叭寮以谧匀幻李I域主‘比德說,亦從倫理品格的角度去關照自然物象,將自然物象看作是人的某種倫理品格的表現或象征?!盵8]有關比德傳統,孔子在《論語·雍也》中說道:“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笨鬃右运d綿不絕隱喻君子的仁德,以高山的沉穩象征君子的堅毅。

山川草木本是自然界客觀的存在事物,它們是沒有情感、沒有思緒的物質。但是由于人們習慣將美好的夙愿寄寓其上,所以它們被染上了一層情感色彩,成為極富人格魅力的自然形象。比德觀完美地闡釋了自然界客觀事物與人的某種對應關系,審美主體將感受到的自然之美融入其主觀的情感世界,使本無生命的對象表現出人的思想與情感,最終形成情景交融、物我統一的境界。

林風眠筆下的“瓶花”意象寄寓著其傳統的儒家比德觀的美學情懷。畫家借用蓮花、紫藤、白梅等“瓶花”意象比擬中國傳統女性高雅脫俗的人格之美。高潔的蓮花、清雅的紫藤、孤寂的白梅作為隱喻畫中女子品格的特定題材,既是林風眠內心情感的具體表現,亦在無形中升華了仕女畫作的精神內涵。

四、結語

瓶花作為禮佛之物在文人雅士的審美觀照下逐漸成為一種“有意味形式”的“意”之“象”,即作為寄托人之主觀感情的客觀物象被納入繪畫作品中。林風眠延續了中國傳統繪畫中“瓶花”意象的審美內涵,將瓶花與仕女完美結合,以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法創作出別具一格的新仕女畫作品。林風眠筆下的“瓶花”意象具有多重審美價值與功能。在意境營造方面,展現了孤寂、朦朧的詩意之美;在托物言志方面,以“花品”喻人格的比德情懷,體現出中國傳統女性的高雅之美。林風眠以瓶花入畫,又將自己的情感體驗融入其中,使“瓶花”意象具有了獨特而豐富的美學價值,傳遞著其對“清、雅、寂”等審美意蘊的追求。

參考文獻:

[1]莫岸洪.詩意的凄美意境:《月牙兒》意境探析[J].名作欣賞,2018(8):83-85.

[2]吳慶燁.清代宮廷瓶花畫研究:兼談自我創作[D].南京:東南大學,2020.

[3]馬大勇.中國傳統插花藝術情境漫談[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3:117.

[4][7]盧憶.林風眠彩墨畫的孤鶩之境[D].杭州:中國美術學院,2022.

[5]林家驪.楚辭[M].北京:中華書局,2009:13.

[6]周敦頤.周敦頤集[M].長沙:岳麓書社,2002:60.

[8]韓林德.境生象外[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5:256.

作者簡介:

李杰,河北大學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藝術學理論。

猜你喜歡
瓶花仕女畫林風眠
中國傳統仕女畫與當代陶瓷仕女畫之比較研究*
林風眠《靜物·瓶花》
花開爛漫——彩墨畫瓶花課例
蘇州博物館藏仕女畫精品展
瓶花佳趣 古代花器與花事
豆登鋒作品賞析
閨閣紅粉 千秋佳人 故宮博物院藏古代仕女畫
紀念林風眠誕辰120周年系列活動剪影
美麗的瓶花
林風眠:鶩影中增添一分清寂的幻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