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視角下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課程教學模式創新策略探究

2024-04-25 00:38嚴豪
新聞研究導刊 2024年6期
關鍵詞:職業規劃新媒體教學改革

摘要:大學生職業規劃和就業創業指導課程體系的構建,關系到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能力的培養,與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的全面優化存在直接關系。因此,在高校大學生綜合教育指導實踐中,把握新媒體環境的影響,應該積極探索職業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課程教學模式的創新,打造特色課程教學指導體系,培養學生的職業競爭力,夯實人才教育基礎。同時,從新媒體視角看,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中應該探索新媒體技術的開發和應用,構建特色的新媒體支撐教學體系,全面強化課程教學活動的綜合效果,使學生更加系統深入地學習課程知識。文章從新媒體視角入手,在簡要分析新媒體環境影響的基礎上,深度探究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方面的課程教學措施,從打造多元互動在線課堂教學、構建實踐導向虛擬仿真教學、應用新媒體社交化學習平臺、引入新媒體項目式教學體系等角度,系統論述教學模式的創新措施,還在探索措施的過程中,結合典型案例系統論證職業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課程教學模式的創新措施。希望能在教學實踐中凸顯新媒體特色,積極構建新媒體化的課程教學模式,帶動人才培養工作的科學創新,全面優化高校人才培養工作的整體質量和成效。

關鍵詞:新媒體;大學生;職業規劃;就業創業指導;教學模式;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7.3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4)06-0169-04

課題項目:本論文為2021年度太原學院山西省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思政教育工作視閾下高校學風建設機制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21zsszsx129

在大學生教育實踐中,職業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課程至關重要,課程教學活動的開展關系到人才培養效能的提升和人才就業創業實踐能力的高效訓練。因此在大學生就業管理實踐中,應該有意識地探索就業創業指導課程的全面創新,不斷規劃教學支撐模式和教學指導體系,有效促進大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系統優化,系統化提升人才培養工作的組織效能。

一、新媒體環境對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課程教學產生的影響

新媒體環境對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課程教學產生了巨大影響,使相關教學環境和教學載體、教學技術等出現了巨大變化,要求在有效教育指導大學生的過程中,把握新媒體環境的影響,構建全新的課程教學指導體系[1]。具體分析,新媒體環境的影響如下。

(一)教學內容更加豐富

新媒體環境下,信息的傳播速度極快,內容也日新月異。對于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課程而言,新媒體環境的形成和技術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教學內容不斷變化,其更新速度明顯加快,教學內容也更加豐富[2]。

具體分析,傳統的教材往往難以跟上時代發展步伐,而新媒體則提供了大量的最新資訊和案例,教師在開展職業規劃和就業創業指導的過程中,可以借助微博、微信公眾號、專業網站等渠道,及時獲取并整合相關信息,并將其融入課堂教學,使教學內容更加貼近現實,更具指導意義。

(二)教學方法有所創新

新媒體環境下,多種新技術融入課堂教學活動中,這也促使教師不斷改革教學指導方法和教學模式,全面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具體而言,新媒體環境下,教師能利用多媒體課件、網絡教學資源、在線互動平臺等工具,采用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等創新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強化教學效果[3]。

比如教師在基于職業生涯規劃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利用微課、慕課等在線教學資源,讓學生在課前自學相關知識,課堂上則重點進行討論、答疑和案例分析等互動,能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使課堂教學更加高效、有趣,全面激發學生深度探究課程知識的熱情,促使學生獲得積極的學習體驗。

(三)師生互動逐步優化

新媒體技術為師生互動提供了更加便捷、多樣的渠道。教師基于新媒體技術的應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能應用微信、QQ、電子郵件等與學生保持即時溝通,了解他們的學習需求和困惑,及時給予解答和指導[4]。同時,教師還能利用社交媒體建立學習共同體,鼓勵學生在平臺上分享經驗、交流想法,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具體分析,新媒體環境下師生互動并不局限于課堂內外,還可以延伸到學生的日常生活和未來職場,如教師邀請校友、企業人士等通過新媒體平臺與學生進行在線交流或直播分享,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職業規劃和就業創業建議,開闊學生視野,幫助他們建立寬廣的人脈,為未來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二、新媒體視角下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課程教學模式創新措施

在新媒體視角下,高校組織開展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課程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探索多種教學模式的融合應用,為學生深度學習課程知識提供支持,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的職業規劃學習能力和就業創業實踐能力,為學生實現全面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具體分析,教師應從以下角度促進教育教學模式的全面創新。

(一)打造多元互動在線課堂教學

新媒體環境下,基于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課程教學活動的現實需求,探索多元化互動在線課堂教學體系的構建,能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的優勢,打破傳統課堂的時空限制,促使職業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課程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教室和排定的課時,而是通過在線平臺進行[5]。

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參與課程學習,而且課程內容可以采用視頻、音頻、文字、圖表等多種形式呈現,極大地豐富教學手段。在新媒體技術環境的支持下引入多元互動在線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在線工具進行實時問答、小組討論、案例分析等,形成多維互動教學體系,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深度。同時,教師在開展在線互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為了促進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多維互動,還應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反饋,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使教學更加貼合學生的實際需求。

例如,在開展性格與職業相關課程內容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探索多元在線互動教學模式的構建,有效創設互動場景,促進學生深度探究課程知識,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體驗和感悟[6]。在具體依托新媒體技術的支持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收集并整理與性格測試、職業規劃相關的在線資源、視頻、案例研究等,并預先設計好討論話題、小組活動、實時投票等互動環節。然后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PPT、視頻或音頻講解性格理論、性格分類及其特征,并構建在線互動課堂教學體系,借助案例分析展示不同性格類型的人在職業選擇和發展上的差異,引導學生利用在線平臺的聊天功能或舉手功能進行提問和觀點分享。同時在學生參與深度探究和討論的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參與分組互動,即要求學生完成在線性格測試,并分享結果,然后分組討論性格類型與特定職業的匹配度,每組提出自己的觀點和依據。結合學生的討論結果,教師可以模擬面試或職業規劃咨詢場景,讓學生體驗不同性格在職業環境中的表現[7]。

如此就能促進在線多元互動課堂教學模式的設計和應用,全面引發學生對課程知識的思考和探究,使學生對課程知識形成比較全面系統的認識,切實優化教學指導成效,為促進學生對性格與職業方面知識的理解和認識提供助力,夯實教學改革的基礎。

(二)構建實踐導向虛擬仿真教學

實踐是職業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課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傳統的實踐教學方式往往受到資源、場地等條件的限制,新媒體環境下課程教學中新媒體技術的應用為這個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即教師在課堂上適當應用虛擬仿真技術,能在虛擬環境中模擬職業場景和創業過程,讓學生獲得沉浸式學習體驗[8]。具體分析,教師應利用虛擬仿真軟件,搭建模擬公司、模擬市場等,讓學生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職業規劃、求職面試、創業計劃等實踐活動,確保學生在風險可控的環境中進行實踐,并在反復練習中提高實戰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要發揮新媒體技術的正向影響和實施創新性實踐教學活動,教師應結合大數據分析技術,量化評估學生的實踐表現,為學生提供精準的實踐指導,并根據虛擬仿真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和案例,進行課堂講解和討論,深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保障課程實踐教學高效開展,提升教育教學活動的綜合有效性。例如,在職業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課程面試的難點與應對方法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嘗試發揮新媒體技術環境的優勢作用,重點針對虛擬仿真實踐教學進行設計和開發,全面提高教學指導有效性,促進學生對課程知識的多元化實踐探究。

在開展新媒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先要明確本節課的內容,即面試的難點在于學生在面試環節往往會出現緊張和自信心不足、忘記專業知識、面試溝通能力較差、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不足等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設置虛擬仿真教學活動。在具體的虛擬仿真實踐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先設計虛擬仿真情景,如假設學生正在應聘一家知名科技公司的產品經理職位,面試分為三個階段:自我介紹、專業技能展示和突發問題應對。其中,在自我介紹中,要求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清楚地介紹自己的教育背景、工作經驗和個人特長,突出與產品經理職位相關的能力;在專業技能展示方面,面試官會提出與產品管理相關的專業問題,如市場分析、用戶調研、產品規劃等,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回答,并展示自己的邏輯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在突發問題應對方面,面試官會故意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如“你對我們公司的產品有什么改進建議”或“如果與團隊成員發生意見分歧,你會如何處理”等,以考查學生的應變能力和溝通技巧。

在虛擬仿真實踐教學活動中,教師能對學生實施實踐技能訓練,也能使學生學習和掌握應對面試的技巧和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理解和應用能力,保障課程教學創新實施[9]。

(三)應用新媒體社交化學習平臺

新媒體環境下,改革大學生職業規劃和就業創業教育活動,探索社交化學習平臺的開發和應用,主要是利用新媒體的社交功能,將職業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課程的學習過程社交化,使學習不再是一個人的孤獨旅程,而是一群人的共同成長[10]。

在實際開發和應用社交化教學平臺的過程中,教師應建立學習社區、學習小組等,將學習目標和興趣一致的學生聚集在一起,組織學生在社區中分享學習資源、交流學習心得、互相幫助解決問題,在此基礎上教師系統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和需求,為學生提供更加及時和個性化的指導。

此外,教師基于社交化學習平臺的應用,還應積極組織舉辦線上活動、線下見面會等,在活動中對學生職業規劃素養和就業創業實踐能力實施針對性的指導,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培養他們的團隊協作能力和社交能力,為他們的未來職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例如,在職業決策的方法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探索新媒體社交化平臺的設計和開發,并引導學生綜合分析5W法、SWOT分析法、CASVE決策法幾種決策方法的綜合應用,使學生在社交化討論的基礎上,選擇適合自己的決策方法,能為自身參與職業生涯規劃奠定基礎。

在具體開展新媒體社交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利用新媒體平臺的互動性和即時性,發布與職業決策相關的案例、故事或視頻,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并且可以在社交化平臺上創建話題討論,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職業困惑或目標,為引入5W法、SWOT分析法、CASVE決策法做鋪墊[11]。

在具體開展教學講解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根據教材重點內容,深度分析5W法、SWOT分析法、CASVE決策法,然后指導學生根據5W法、SWOT分析法、CASVE決策法等幾種決策方法的應用,分析自己的職業決策規劃,并說明職業決策規劃的要點、原理等,提高學生參與職業生涯規劃的能力,為學生未來合理參與職業決策奠定基礎,保障課堂教學活動的全面創新實施。

(四)引入新媒體項目式教學體系

新媒體項目式教學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以項目為導向的教學模式。教師在對大學生職業規劃以及就業創業指導教學進行改革的過程中,促進新媒體項目式教學活動的創新設計,能形成項目化教學的積極指導作用,全面促進教學模式的科學發展和系統改革[12]。

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結合課程內容,設計具有挑戰性和實際意義的項目,如職業規劃案例分析、模擬求職面試、創業計劃書撰寫等,讓學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應用團隊合作、自主研究等方式完成項目任務,逐步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和創新思維。

例如,在基于“創業企業的管理”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探索項目式教學活動的設計,先在教學中設計典型的項目主題思想和項目任務,然后對項目任務進行細化分解,引導學生在新媒體技術的幫助下,參與項目實踐,深度系統地探究課程知識 [13]。

隨著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移動終端的普及,新媒體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并對傳統行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新媒體不僅改變了信息傳播的方式,也為企業提供了全新的市場機會和商業模式。對于創業企業而言,如何在新媒體環境下進行有效的管理,利用新媒體工具與平臺提升品牌影響力、拓展市場渠道、增強用戶黏性,已成為其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之一。

教師在明確項目背景的基礎上,應適當細化分析項目教學的子任務。

如任務一:創業企業的市場定位與品牌構建,在項目探究中先分析新媒體環境下消費者的行為特點與需求變化,并探討如何運用新媒體工具進行精準的市場定位,然后設計符合新媒體傳播規律的品牌形象與品牌故事。

任務二:新媒體營銷策略與創業企業的市場擴張,要求學生系統研究各種新媒體營銷策略,如社交媒體營銷、內容營銷、搜索引擎優化等,并指導他們分析創業企業如何利用新媒體低成本高效率地擴大市場份額,最后評估不同新媒體營銷策略對創業企業成長的貢獻度。

任務三:新媒體環境下的用戶關系管理與客戶服務創新,在項目任務中要求學生研究新媒體在用戶關系管理中的作用與應用,根據研究結果設計基于新媒體平臺的客戶服務體系與互動機制,并鼓勵學生系統探討如何利用大數據分析優化用戶體驗與提升用戶忠誠度。

此外,還可以嘗試從創業企業組織管理與團隊合作、風險管理與法律合規的角度對任務進行優化設計和系統實施,引領新媒體環境下項目化教學活動的科學發展,全方位促進人才培養提質增效,創新實施高校大學生綜合教育指導工作[14]。

三、結語

在全面系統改革大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過程中,系統探索職業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課程的優化設計,全面改革教學指導活動,促進新媒體元素在教育實踐中的融合應用,能打造特色的教育支撐體系和教育指導模塊,全面改革課程教學模式,突出課程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高效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切實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深化學生在職業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課程學習中的思想認識,提高學生的職業規劃能力和就業創業競爭力,有效支持學生在未來獲得良好的職業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亞輝.新形勢下如何更好地開展高校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工作[J].才智,2023(32):121-124.

[2] 譚成明,譚紅梅.高職學生就業途徑探討: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12):225.

[3] 朱利.大學生創業精神及創業能力反思:評《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J].林產工業,2021,58(1):117.

[4] 韓笑,饒先發.課程思政融入《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的價值理據與實踐路徑[J].決策探索,2021(1):52-53.

[5] 馮冰,周華.新商科背景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課程改革探索[J].現代職業教育,2021(3):38-39.

[6] 吳莎,孫瑋.談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J].社會科學家,2020(12):19.

[7] 楊偉華.大學生創業精神及創業能力反思:評《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J].中國高??萍?,2020(5):104.

[8] 孟超.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創業教育研究: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J].食品科技,2020,45(3):338-339.

[9] 康凌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課程實踐教學體 系構建[J].衛生職業教育,2019,37(3):11-13.

[10] 康仕林.大學生的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J].高教發展與評估,2018,34(5):127.

[11] 董金寶,易宏琤,翁婧,等.北京林業大學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課程體系建設[J].中國林業教育,2011,29(S1):94-98.

[12] 鐘雁平.高校大學生就業與創業指導工作探析[J].職業技術,2018,17(3):18-20.

[13] 祁鳴鳴.創業教育課程改革之思考:評《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J].高教發展與評估,2016,32(5):135.

[14] 張紅,朱克敵.基于PDCA的大學生就業創業通用多維模型的研究[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9(2):172-176.

作者簡介 嚴豪,助教,研究方向: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

猜你喜歡
職業規劃新媒體教學改革
論社會適應能力視角下的大學生職業規劃
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問題研究
指導大學生做好職業規劃的策略研究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微課時代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