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大單元整體教學的實施策略研究

2024-04-26 03:22沙河市教師發展中心方向明
河北教育(綜合版) 2024年1期
關鍵詞:課型整體課文

○沙河市教師發展中心 方向明

部編版語文教材是教育部統一組織編寫的教材。部編版語文教材采用“雙線組織單元結構”,將單元導語分成兩部分陳述,其中第一部分是“單元主題”,第二部分是“語文要素”。同時,部編版語文教材有意識地改變課型混亂的狀況,加大了“精讀”和“略讀”兩種課型的區分度,改“精讀”為“教讀”,改“略讀”為“自讀”。教讀課設計比較豐富,有預習、思考探究、積累拓展、讀讀寫寫,等等。自讀課設計也較為豐富,有旁批、閱讀提示、讀讀寫寫,等等。另外,部編版語文教材還重視往課外閱讀延伸,建構了“教讀”—“自讀”—“課外閱讀”組成的“三位一體”的教學結構。具體來說,“教讀”是讓學生學會閱讀方法;“自讀”架起了課內閱讀走向課外閱讀的橋梁;“課外閱讀”是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有效途徑,體現了部編版語文教材在閱讀指導上“先扶后放”的特點。

然而,在觀課、議課的過程中,筆者發現,區域內一些教師缺乏單元整體意識,無法把握單元內課文之間的內在聯系,導致單元教學缺乏連貫性?,F實中,為了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教師應當強化對部編版語文教材內容的深入理解,注重單元教學的整體性和層次性,以便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語文大單元整體教學的價值

幫助學生提升語文閱讀能力。語文大單元整體教學要求教師在單元整體教學中重點關注課文之間的關聯,并將這些關聯作為基礎,使新舊知識有效聯系起來,構建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幫助學生形成完善的閱讀思維模式,帶動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

幫助學生塑造健全人格。部編版語文教材采用“雙線組織單元結構”,既凸顯了語文的工具性,又充分體現了語文的人文性,強調了語文與生活的關系?;诖?,教師需要仔細研究部編版語文教材內容,注重單元教學的整體性,明確單元教學的重要價值,在教授課文的過程中滲透家國情懷,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自覺接受先進文化的熏陶,從而達到幫助學生塑造健全人格的效果。

語文大單元整體教學的實施策略

20 世紀80 年代,單元整體教學在我國語文界興起?!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 年版)》發布后,單元整體教學愈發受到我國語文界的關注。單元是語文課程教學的基本單位,不同的單元教學方式和策略會導致學生思維方式和學習方式的不同。單元整體教學的前后連貫性和一致性有助于學生形成整體思維方式,進而帶動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诖?,積極探究語文大單元整體教學的實施策略,就顯得十分必要。

分課型上課,提高學生學習知識的效率。在部編版語文教材中,一個單元或一組課文的組合通常都有一個明確的教學目標。因此,教師應當關注單元的總體教學目標,引入單元整合教學模式,對單元內每篇課文的內容進行深入分析,以便安排不同的課型,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這里所提到的單元整合教學模式,又被稱為“1235”教學模式。其中,“1”指的是一個中心,即以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為中心;“2”指的是把語文課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3”指的是三個層次,即精讀類層次、活動類層次、閱讀欣賞類層次;“5”指的是五種課型,即主題探究課、讀寫聯動課、拓展應用課、整合訓練課、整本書閱讀課。教師靈活運用單元整合教學模式,從學生的需求出發,整合單元教學目標,創設學習情境,進行單元知識的整合,幫助學生搭建知識體系。

一是在主題探究課上得方法,引導學生“學中悟”。所謂“主題探究課”,是指從單元學習任務群出發,通過創設學習情境,將單元學習內容與學生的知識儲備相結合,以“任務驅動”為主線,讓學習真正發生的一種課型。以部編版語文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現代文部分為例,這一部分包括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濟南的冬天》、劉湛秋的《雨的四季》三篇文章。這些文章的一個共同特點:作家們都是通過多角度觀察景物的特征。為此,在上主題探究課時,教師可以結合《春》這篇課文的內容,介紹作家朱自清如何運用動靜結合、虛實結合的方法,有條理地抓住景物的特征進行觀察,積極引導學生掌握觀察的方法。在這一節課結束后,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運用學到的方法,自主學習《濟南的冬天》《雨的四季》這兩篇課文。

二是在拓展應用課上巧內化,引導學生“悟中學”。拓展應用課是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重要課型之一,旨在引導學生對在主題探究課上學到的方法進行遷移。在上拓展應用課時,教師可以結合某一單元中的自讀課文和課外拓展閱讀課文,對學生在主題探究課上學到的方法進行檢驗,以便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以部編版語文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現代文部分為例,通過學習《春》《濟南的冬天》這兩篇課文,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觀察的方法?;诖?,在引導學生學習《雨的四季》這篇課文前,教師可以將《窗前的樹》這篇散文補充到這節課的閱讀材料中。教師可以根據閱讀文本的特點,將《春》這篇課文中的“春風圖”同《雨的四季》《窗前的樹》等文章中描述的畫面加以組合,以便學生獲得豐富的素材。之后,教師應將賞讀《雨的四季》《窗前的樹》等文章作為學生的學習任務,督促學生從這些文章中摘錄優美的句子,讓學生實現實踐的體驗。

三是在讀寫聯動課上實踐,引導學生“學中用”。為了讓隱性知識顯性化,教師需要仔細研讀部編版語文教材,明確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關聯點,讓學生把在閱讀課上學到的寫作方法應用到寫作實踐中。以部編版語文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現代文部分為例,這一部分所選的文章都是滿貯詩意的散文。如何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寫作中呢?首先,憶讀文本廣選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這些課文選材的特點。在課文《濟南的冬天》中,作家老舍抓住了濟南的冬天“溫晴”這一特點,用生動的語言描繪出濟南特有的冬日景色。在寫命題作文《沙河的秋天》時,學生可以結合學到的課文內容,以“紅薯嶺油葵”“欒卸銀杏”“紅楓山紅葉”為素材,運用簡潔的語言描寫沙河秋天的景象。其次,精讀片段學手法。教師可以選取《春》《濟南的冬天》《雨的四季》等課文中的片段,引導學生品讀、仿寫,領會這些課文的寫作手法。最后,深思文本巧立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所學的課文內容,領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精心構思和選材,開展寫作。在讀寫聯動課上實踐,學生能夠拓寬寫作思路,培養寫作思維,收獲寫作的自信。

四是在閱讀欣賞課上提升,引導學生“深悟”。閱讀欣賞課是一種閱讀教學課型。在閱讀欣賞課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經歷品讀、領悟的學習過程,鼓勵學生有計劃地閱讀學校推薦的書目,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以帶動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將閱讀欣賞課分為新書推薦課、閱讀指導課、總結匯報課。其中,閱讀指導課又可以分為整體感知課和精講品讀課,旨在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閱讀空間。以長篇小說《紅巖》為例,它是部編版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推薦的名著閱讀篇目。這部長篇小說主要通過一些重要人物的活動,將白公館和渣滓洞集中營的斗爭、重慶地下黨領導的工人運動和學生運動,以及華鎣山革命根據地的武裝斗爭等三條線索聯系起來,并以獄中斗爭為主線,以城市地下斗爭和農村武裝斗爭為副線,編織成一個藝術的整體。教師可以在學生閱讀這部長篇小說前,先上一節新書推薦課。在課上,教師以“小蘿卜頭”這一人物為切入點,講述“小蘿卜頭”的故事,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在整體感知課上,教師可以以部編版語文教材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現代文部分為例,鼓勵學生抓住這些課文中的關鍵句,幫助學生厘清思路,引導學生掌握“思路要清楚”的方法。然后,鼓勵學生厘清長篇小說《紅巖》中的故事線索,以便學生深入閱讀。在精品講讀課上,教師可以以部編版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現代文部分為例,對這些課文是如何利用細節刻畫人物進行深入分析,以便學生能夠掌握利用細節描寫人物的方法。然后,鼓勵學生抓住長篇小說《紅巖》中的細節部分進行自主分析,總結人物的性格特點。在此基礎上,指導部分學生模擬許云峰與徐鵬飛的對話,讓他們親身體會人物的性格特征,感受人物性格的魅力。在總結匯報課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采取詩朗誦、情景劇等多種形式,表達對革命先烈的深切緬懷。

五是在整合訓練課上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用中學,學中用”。整合訓練課是對口語交際課、綜合性學習課的有效整合。在整合訓練課上,教師可以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對本單元所學的知識進行整理。

關注單元間語文要素的連貫性,幫助學生構建語文學科知識體系?,F實中,教師應站在教材的高度,充分考慮每個單元聽、說、讀、寫,詞句段篇的統整,明確整套部編版語文教材中語文要素在各個單元的分布情況,并找出它們的內在聯系。在此基礎上,教師要組成更大的單元進行整體教學,讓學生明確在各個階段的學習任務,幫助學生構建語文學科知識體系。

課堂教學沒有止境,教師只有緊扣《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 年版)》,深挖部編版語文教材內涵和育人價值,樹立大單元教學理念,才能真正實現“授人以漁”的效果。

教研員檔案:

方向明,沙河市教師發展中心初中語文教研員,正高級教師,河北省特級教師,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主持河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3項、河北省社科聯民生調研課題1項,在《中學語文教學參考》《語文教學與研究》等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曾經獲得河北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猜你喜歡
課型整體課文
細讀課文,讓思路清晰起來
合作學習法在不同課型中的有效性實踐研究
背課文的小偷
歌曲寫作的整體構思及創新路徑分析
關注整體化繁為簡
設而不求整體代換
例談在不同課型中培養史證意識
背課文
課型與教學模式的探討
改革需要整體推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