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濱州市濕地鄉土植物種類調查及配置研究

2024-04-26 14:33段代祥趙鳳娟趙自國劉俊華山東航空學院山東濱州256603
現代農村科技 2024年3期
關鍵詞:濱州市種類鄉土

段代祥 趙鳳娟 趙自國 劉俊華(山東航空學院 山東 濱州 256603)

濱州市境內人工濕地資源豐富,有湖泊與水庫濕地、河流濕地、坑塘濕地、水田濕地和溝渠濕地等類型。人工濕地生態系統具有脆弱性和不穩定的特點,再加上濕地生態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嚴重影響了人工濕地生態系統的平衡和可持續利用[1]。因此,如何更好地保護人工濕地資源、實現濕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成為亟待解決的熱點問題。而鄉土植物是濕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不僅具有美化環境和凈化水體的功能,還具有生命力強、生長量大、投資少、運轉費用低、節省能源、基本無二次污染等特點。因此,在人工濕地中大量使用本地鄉土植物,就可以用最小的資源和資金投入,實現濕地生態綠化的最大綜合效益,促進城鎮濕地綠化自身的可持續發展,獲取優良的自然生態環境[2]。為此,筆者調查了鄉土植物在本區人工濕地中的應用現狀,分析出本區濕地生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篩選出適合本地人工濕地綠化優先利用的鄉土植物種類和配置模式,以期為該區實現“節約型”濕地綠化提供理論依據。

1 調查方法

2022 年6 月~2022 年10 月對濱州市區人工濕地植物進行了實地調查,淺水區和水體采用打撈法[3];岸邊采用樣地調查法,每塊樣地,根據濕地植物生活型設置不同的樣方面積,共調查樣方256 個?,F場拍攝植物生境照和個體照片,并采集植物標本,鑒別、記錄植物種類后,對其組成和分布進行統計和分析[3]。

2 濱州市濕地植物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2.1 濕地植物多樣性不夠豐富。濕地植物棲息地的破壞,即濕地的退化及濕地環境的惡化。土地利用方式的改變是濕地面積變化最重要的因素,其他人類活動,比如油田開發、工業發展等導致的環境污染也對人工濕地造成深遠的影響。

2.2 外來入侵物種增加。隨著生態旅游的興起,濱州濕地的游人數量逐年增加,相應地也增加了外來物種入侵的風險。隨著經濟和城市的快速發展,如白車軸草(Trifolium repens)、綠穗莧(Amaranthus hybridus)、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等外來入侵物種越來越多,如不加以控制,可能會對生態系統構成威脅。

2.3 鄉土植物種類利用較少。許多學者對濕地資源調查做了大量工作,但大多局限于資源的分類分布研究,由于對植物的習性缺乏了解,影響濕地植物選擇配置的科學性[3~4]。同時,片面追求植物多樣性,引種一些異地植物種類,不利于鄉土植物的推廣。

2.4 植物的配置應用模式不當。 由于城市的人口和建筑物密集及其他一些原因會形成小氣候環境,這種環境有較好的溫度與濕度,使得特殊的濕地植物在此可以生長[3~4]。如彩虹湖中單純種植荷花略顯呆板,應配植挺水植物與之呼應,另外,結合湖岸變化,選擇適宜的植物種類,與水生植物達成相協調的植物配置格局。

2.5 濕地植物應用的生態問題研究不夠。濕地植物的生態凈化功能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如新立河上游通過水生植物凈化水質,為人們提供了一種景觀水體的新模式[5]。但部分水生植物超強的繁殖能力,會造成過度蔓延的狀況,不利于植物景觀的長久維持,破壞原先設計的景觀效果,如果不予控制,會侵占、擠壓其他植物的生長空間,形成單一優勢種,從而破壞生物多樣性。

3 濱州市濕地適宜鄉土植物的選擇與配置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人們認識到環境特別是居住環境的重要性,越來越重視濕地生態綠化。但在這個過程中片面地追求新、奇、特、異的景觀,引進大量的異地植物種類,由于環境不適應,導致這些植物生長不良,達不到設計的景觀效果。當前我國正在走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文明建設之路,因此,應推行節約型濕地綠化,廣泛應用鄉土植物種類。

3.1 濕地鄉土植物選擇及配置原則。 一是具有易管理和養護成本低等特點;二是要有較強的凈化作用;三是要具有較好的抗逆性和環境的適應能力;四是有利于創造適宜的生物棲息環境;五是具有較高的景觀美學價值;六是與周邊的環境相協調,過渡自然。

3.2 濕地鄉土植物種類的選擇和配置組合

3.2.1 適宜的濕地鄉土植物種類。根據調查結果,篩選出適應濱州人工濕地的河(湖)岸植物種類有杞柳(Salix integra)、垂柳(S. babylonica)、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等;挺水植物有蘆葦(Phragmites australis)、菖蒲(Acorus calamus)、香蒲(Typha orientalis)、蓮(Nelumbo nucifera)、黑三棱(Sparganium stoloniferum)、燈心草(Juncus effusus)、慈姑(Sagittaria sagittifolia)等;浮水植物有睡蓮(Nymphaea tetragona)、浮萍(Lemna minor)、槐葉萍(Salvinia natans);沉水植物有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金魚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等。

3.2.2 濕地植物功能組合。調查發現,蘆葦+燈心草+狐尾藻組合或燈心草+鳶尾組合除N 效果好;蘆葦+菖蒲+浮萍組合除P 效果好;蘆葦+香蒲+狐尾藻組合去除重金屬離子效果好。

3.3 群落結構。調查發現,以沉水植物為主的群落,如狐尾藻(黑藻)+菖蒲(香蒲)+睡蓮;以挺水植物為主的群落,如蘆葦(菖蒲)+狐尾藻;以浮水植物為主的群落,如睡蓮+蓮+狐尾藻,都是符合景觀美學和生態安全的鄉土植物群落組合。

猜你喜歡
濱州市種類鄉土
多中心治理視角下的濱州市水污染防治問題研究
鄉土人才選好更要用好
濱州市濱城區第八中學校園記者站成立
鄉土中國
種類豐富的酒具
消防車種類知多少
濱州市蒲園木本觀賞植物資源及配置分析
鏡頭像差的種類
濱州市一道中考題的探研
消防車有哪些種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