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聚人才資源推動富源縣高質量發展

2024-04-27 19:02付天財
創造 2024年2期
關鍵詞:富源縣富源人才

◆付天財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备辉纯h高度重視人才工作,持續升級“培育”人才政策、搭建“用好”人才平臺、保障“獎勵”人才經費,促進富源成為“聚集”人才小高地,人才的集聚有力推動了全縣經濟社會發展。2022 年,富源縣生產總值達316.2 億元。2018 ~2020 年,富源縣連續三年入選“中國西部百強縣市”。2021 年云南省縣域經濟發展監測富源得分83.04 分,排第8 名。同時,也存在產業對高層次人才吸引力不強、人才生態不優等人才工作短板。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促進各類人才投身鄉村建設,打造人才生活工作的優良生態,集聚各類人才投身到推動富源縣高質量發展的熱潮中來,以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的有效融合支撐富源縣高質量發展。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加強組織領導,升級“培育”人才的政策

為了更好地加強黨對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富源縣成立了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縣長任第一副組長的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為人才工作提供了組織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共富源縣委、富源縣人民政府先后出臺了《關于創新人才工作機制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關于定期評選表彰名校(園)長名班主任名教師的實施意見》《“十三五”人才發展規劃》《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激勵人才創新創業的實施意見》,搭建起人才政策的初步框架??h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結合實際,出臺了《富源縣設立專家基層科研工作站實施辦法》《富源縣產業技術領軍人才培養工程實施辦法》等系列人才制度,政策的針對性、有效性持續增強。

(二)創新工作載體,搭建“用好”人才的平臺

近年來,富源縣圍繞實施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兩輪驅動戰略和打贏產業轉型、縣城建設、鄉村振興、安全穩定四大攻堅戰目標,持續創新優化人才發展平臺載體。截至目前,全縣有省委組織部、省人社廳遴選認定的“專家基層科研工作站”3 個,省科協批準的“科技專家服務站”3 個;曲靖市委組織部、市科技局、市人社局批準的“市級專家工作站”2 個;教育行業人才工作平臺發展迅速,創建了30 個“市縣級名師工作室”,其中市級3 個、縣級27 個;衛生健康行業人才工作平臺創建成果豐碩,富源縣人民醫院與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920 醫院等知名醫院合作建立8 個專家工作站,富源縣中醫院與北京航天中心醫院等知名醫院合作建立5 個專家工作站;工業園區內的企業創建市級及以上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3 個、國家級認定的實驗室2 個;富源縣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認定縣級“專家基層科研工作站”4 個。

(三)激發干事熱情,保障“獎勵”人才的經費

設立富源縣教育發展基金,重點用于獎勵教學業績顯著的學校、教師、學生、教育科研成果及引進優秀人才。從2016 年起,按年度組織評選“三名教育工作者”(名校長、名班主任、名教師),2017 年以來,累計發放“三名教育工作者”特殊津貼607.5 萬元、“教育教學質量獎”746.36 萬元。同時,鼓勵縣內人才積極申報上級各類人才獎勵和人才項目,對獲得市級及以上人才獎勵和獎項的個人,給予和市級及以上獎勵一樣標準的追加獎勵。投入2100 萬元在工業園區建設人才公寓240 套,單套面積為25 ~45 平方米,為人才提供良好的居住環境。

(四)壯大人才隊伍,成為“聚集”人才的高地

富源縣始終把人才培育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人才隊伍的量和質實現“雙提升”。截至2021 年,人才總規模達到45116人,其中,黨政人才2040 人,占4.52%;專業技術人才20326 人,占45.05%;高技能人才1445 人,占3.21%;農村實用人才11004 人,占24.39%;企業經營管理人才9978 人,占22.11%;社會工作專業人才323 人,占0.72%。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取得突破,截至2021 年,全縣共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17 人,其中國家級2 人、省級1 人、市級13 人;共有突出貢獻優秀專業技術人員38 人,其中省級3人、市級35 人;有云南省科技興鄉貢獻獎11人、拔尖鄉土人才4 人、工業發展杰出貢獻獎1 人、“萬人計劃”入選專家3 人、民族文化傳承人才2 人;有省委聯系專家1 人、市委聯系專家3 人、縣委聯系專家41 人;共有省、市、縣三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59 人,其中縣級37 人、市級17 人、省級5 人。

(五)支撐逐步凸顯,促進“發揮”人才的作用

研究與開發經費投入持續增加,2021 年研究與開發經費投入3.96 億元,投入強度為1.37%。研究與開發經費的投入和人才的持續集聚有效推動了科技創新,人才在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截至2021 年,累計創建省級農業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1 家,累計創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8 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46 戶,專利發明擁有量每萬人口為0.42 件,數字經濟核心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1.42%;農業機械化率達53%,66 家產業基地通過了“綠色食品牌”認定,33 個畜牧龍頭企業開發生產了肉制品200 余個系列產品。人才活動亮點紛呈,“社科專家富源行”深入鄉村和企業一線開展調查研究,為富源縣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人民群眾衛生健康水平大幅提升,執業(助理)醫師擁有數每千人口達1.34 人。人才的貢獻率大幅提升,《云南省人才發展報告(2018)》研究數據表明,2018 年富源縣的人才貢獻率為28.56%,富源縣人才貢獻率在云南省的129 個縣(市、區)中排名第四。

二、主要挑戰

(一)產業對高層次人才吸引力不強

高層次人才的數量與企業數量不相匹配,有各級人才項目的企業數量很少,人才數量和人才占比不高。富源縣規模以上企業大多為傳統重工業,企業的位置相對偏遠、工作環境相對艱苦、生活條件相對艱辛,這樣的綜合環境對于高層次人才缺乏足夠的吸引力,中老年員工的比例較大,在崗員工隊伍整體素質不高,缺乏優秀管理人才、創新型人才。

(二)企業人才供需結構性矛盾突出

企業技術、技能人才文化程度、技術職稱、職業技能等方面提升的空間還很大。學歷方面,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文化程度的人才基本沒有,本科、??坪椭袑#ǜ咧校┪幕潭鹊募s為2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約為75%。從企業需求人才的專業來看,采礦、機電、地質、測量等技術技能人才缺口較大。技能人才培養投入仍需加強,企業對技能人才的培養積極性不高,社會培訓機構缺乏針對性和實用性。

(三)人才持續外流的問題不容忽視

首先,人才外流表現在人口總數上,“六普”常住人口72.3 萬人,“七普”常住人口67.5 萬人,凈流出4.8 萬人;用戶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對比,流出比例更高,2020 年戶籍人口84.4 萬人,戶籍人口與常住人口之差為16.9萬人,表明16.9 萬富源籍人在富源以外發展,既然能夠到外地發展,說明他們當中人才資源的比例也不低。其次,富源籍大學生畢業后在縣外發展的越來越多,2011、2012、2013、2014、2015 年考上本科的人數分別為3173 人、2395 人、3800 人、3786 人、4020 人,這部分大學生2015、2016、2017、2018、2019 年畢業時返回富源的比例為54%、65%、53%、57%、56%,同時還存在返回富源登記后又外出發展的情況。

(四)鄉村振興人才基礎不夠牢固

富源縣第三次農業普查數據顯示,共有32.18 萬名農業生產經營人員,根據年齡進行分組,31.6% 的為35 歲及以下,47.4% 的為36 ~54 歲,21%的為55 歲及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年齡普遍偏大,青年一代農業生產經營人員的數量大幅減少;文化程度總體偏低,93.3%的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6.7%的為大專和中專(高中)文化程度。由于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導致對新技術的學習能力、采納能力不足,影響農業生產效率與農民收益的提升。青壯年農民大多外出務工,導致年輕后備力量匱乏。

三、集聚人才資源推動富源縣高質量發展的路徑

(一)圍繞新時代的目標定位,創新黨管人才的工作重點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要“堅持黨管人才原則”。人民論壇課題組的調查表明,公眾對“黨管人才”原則的認可度比較高,85%的受訪者認同黨一定要管好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84.4%的受訪者認同抓好人才工作,才能確保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順利實現。2021 年9 月中央召開人才工作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全面貫徹新時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2022 年2 月召開的云南省委人才工作會議強調,要加強黨對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并就真心愛才、悉心育才、誠心引才、精心用才等方面作出工作部署。我們要把中央和省委人才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到富源的高質量發展之中,結合富源實際貫徹落實好云南省2022 年2 月出臺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云南人才工作的實施意見》《云南省“興滇英才支持計劃”實施辦法》《關于人才服務現代產業發展的十條措施》等政策文件,建立與新時代人才工作相適應的領導和政策體系,制定推動富源縣高質量發展的人才政策,建立完善領導干部抓人才工作“一崗雙責”制度,對人才工作隊伍進行升級整合,充實人才工作力量,落實鄉(鎮、街道)、工業園區、用人單位的主體責任,督促能源、財政、農業農村、衛生健康等人才工作職責多的部門主動創新,激發部門的主觀能動性。建立完善政府、企業、社會、用人單位等多渠道參與的人才工作資金多元化投入機制,對人才資金使用進行績效評估和審計監督,切實發揮人才資金“四兩撥千斤”的撬動效應。

(二)注重區域主導產業需求,提升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的素質

企業經營管理者是企業的領軍人才,加強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對引領和支撐富源主導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必須高度重視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培育工作,圍繞“煤炭綠色發展、綠色鋁精深加工”等重點產業鏈,建立富源縣最急需的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目錄,逐步推廣“揭榜引才”“人才英雄帖”等引才模式,提升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引進的精準性、有效性,激發企業“引、培、用、留”人才的愿望,支持企業根據生產、經營、銷售狀況自主決定引進職業經理人,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企業使用”模式吸引和培育職業經理人,注重職業經理人隊伍的數量和質量,提高他們的職業化水平、專業化能力、市場化素質。加大企業家培育力度,以發揚企業家精神為重點,加強對企業家的政治引領,爭取創造更多的機會,組織企業家到先進發達企業交流學習及培訓,全面提升企業家判斷市場、捕捉機遇、創造財富、回饋社會的思想意識和能力水平。開展富源“創二代”培育行動,以富源“創二代”和自主創業的“新生代”企業家為重點對象,創新培訓方式,辦好“創二代”“新生代”企業家創新班,協調“創二代”“新生代”企業家到先進發達地區企業進行掛(兼)職鍛煉。對為產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縣內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經相關部門認定后,可享受招才引智人才同等優惠待遇。

(三)突出補好人才隊伍短板,加強技能和技術人才培育

富源縣規劃“十四五”末工業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達33%,制造業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達15%。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下功夫加大專業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引進和培育一大批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支撐工業、制造業發展。推動富源縣企業與部分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系,探索高校、科研院所與富源縣轄區企業開展交流,根據產業發展需求邀請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到富源縣的企業掛職或者兼職,并按規定獲得報酬;排查企業遇到的技術難題,積極與高校及科研院所對接,探索科技成果與企業需求及時匹配的方法,建立“產、學、研、用”合作模式,建立企業家與科學家“面對面”“實打實”的交流機制,推動轄區企業以“產、學、研、用”合作為契機,促進產業技術的突破與升級。推動技師院校與富源縣的企業合作,提升職工技能,推動企業技能人才需求與技師院校人才培養無縫對接,協調技師院校專業設置與企業用工需求緊密對接,鼓勵企業與技師院校協同組織開展基于工作需求的學習培訓活動,通過多種教育培訓有效增加技能人才供給。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路,支持企業柔性引進研發創新型等各類急需的技術、技能人才,參與建立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專家工作站等各類創新載體。

(四)打牢鄉村振興人才基礎,促進各類人才投身鄉村建設

要進一步完善鄉村人才培育體系,加大從人才中發展黨員力度,把致富能人培養成黨員,將黨員培養成致富能人,確保各類優秀人才向黨組織靠攏、為鄉村振興出力,實現人才成長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充分考慮鄉村人才在成長背景、從業經歷等方面的差異,加強對農業科技人才、技術推廣人才、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讓農村涌現出一大批鄉村工匠、致富能手、產業帶頭人。富源縣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農業生產經營人員的比例高達93.3%。中國社會科學院屈小博的研究數據表明:“技能培訓對農民工人力資本收益貢獻的凈效應顯著高于教育回報率?!币虼?,對文化程度低的農業生產經營人員進行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其人力資本是最為便捷和現實的選擇。當前農民教育培訓政策和資金分別由農業農村、人社、科協、煙草等部門分散組織實施,要整合資金、資源,根據當地的產業發展需要征求農業生產經營人員意見后設置培訓課程,培訓時間安排在農閑季節,每期培訓不少于10 天,聘請既懂理論又懂實踐的“雙懂型”專家作為授課教師,為了提高農業生產經營人員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對參加培訓的學員給予適當的務工補貼,加強培訓后的技術指導和跟蹤支撐,對學習成效明顯的人員,支持其創辦領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極承接城市人才定期服務鄉村項目,主動對接有到鄉村創業能力和意愿的事業單位科研人員前來創業,支持各類人才通過假日服務、回鄉支援、志愿支持、技術兼職等多種形式到鄉村開展服務活動,提升鄉村干部隊伍的能力水平和待遇水平,培養一支懂經營、愛農村、會管理、善創業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為實現鄉村振興打牢基礎。

(五)營造近悅遠來創業樂土,打造人才生活工作優良生態

優化人才工作“平臺圈”,到2025 年,R&D 經費支出占GDP 比重達0.75%,每萬人口專利擁有發明量達0.48 件以上,新增高技術企業10 戶、科技中小企業20 戶,新創建省級創業創新中心1 個、眾創空間1 個、科技企業孵化器1 個,新增技術轉移示范機構1 個、轉化應用科技成果5 項以上,新建市級及以上專家工作站12 個,新建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12 個,新建鋁產業研發中心1 個,力爭引進高端科技人才團隊(含柔性引進)10 個,培育云南省創新團隊1 個。加大投入,打造人才便捷“生活圈”,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大新區開發力度,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努力打造滇東美麗門戶城市,實施一批公共服務和市政設施項目,不斷提升北片新區要素聚集力、綜合承載力,完善學校、醫院、農貿市場等配套設施和服務,推進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公共服務擴面提質,采取多種方式建設人才公寓、打造人才驛站。全力提升人才服務質效,要以“人才店小二”的態度服務人才,為人才提供子女就學、配偶就業等領辦代辦、上門幫辦、輔導帶辦等保姆式服務,讓人才服務工作有溫度、精細化。以宜居宜業的綜合環境,吸引更多人才、更多創新團隊、更多企業落戶富源,從而促進高質量發展。

猜你喜歡
富源縣富源人才
人才云
數形結合方法應用于高中數學教學的實踐
富源縣總工會:組織220名一線職工(勞模)療休養
拖拉機廠來了個王醫生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爭奪戰”
觀光園藝在富源縣都市農業發展中的應用研究
會飛的大拇指
山藥“安家”富源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