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閱讀活動 應用分級閱讀策略的思考

2024-04-27 15:41郭思達
新閱讀 2024年2期
關鍵詞:故事情節圖畫書小班

郭思達

“一個人的閱讀史即他的精神發育史?!?—6歲是幼兒掌握基本閱讀能力的關鍵期,《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要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和前書寫的技能?!睘榇?,幼兒教師要抓住幼兒期語言、智力發展的黃金期,根據不同年齡班幼兒的心理特點及閱讀需求,依托“分級閱讀”的閱讀方式,培養幼兒閱讀興趣、發展幼兒閱讀理解能力。本文探討幼兒園通過分級閱讀方式,引導和培育幼兒從依賴性閱讀向自主性閱讀過渡,達到兒童成為閱讀主體的目的。

● 幼兒園分級閱讀的目的

目前,在幼兒園里的閱讀活動中,很多幼兒教師提出,為幼兒提供的閱讀材料與幼兒的年齡特點、閱讀水平相匹配、挑選到合適的書是一個難題。幼兒接觸到超出其自身理解和接受范圍外的圖畫書時,往往因為無法理解而放棄閱讀,對閱讀萌生的興趣和好奇心也會逐漸消失;當幼兒教師給予幼兒低于其當前認知水平的圖畫書閱讀時,同樣會引發他們對閱讀內容的厭倦。

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聯合發布的《3—8歲兒童分級閱讀指導》團體標準(以下簡稱“團體標準”)從出版發行、閱讀推廣、教育培養各環節全面解決分級閱讀“是什么”,少年兒童“讀什么”“怎么讀”的問題。

● 幼兒園分級閱讀讀什么

分級閱讀的核心和難點就是“讀什么書”,并非所有的“圖畫書”都適用于各個年齡段的幼兒園孩子,要選擇可讀性和適讀性二者兼顧的圖畫書。筆者具體從幼兒園小班、中班、大班三個年齡段分別論述。

小班(3—4歲)的幼兒。小班幼兒正處于詞匯發展的快速階段,他們不僅可以掌握各種詞匯,且理解詞義的能力越來越強,超過半數的三歲幼兒能夠使用修飾語,能表達抽象概念,可以流暢地描述和講述故事,對文學作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小班幼兒的語言表達通常是情境化的,可以初步理解文學作品的意義。

因此,適合小班幼兒閱讀的書籍應該是故事情節簡單、人物不多,且篇幅較短,插圖較多,字體較大,有更好的視覺體驗,如《3—8歲兒童分級閱讀指導》推薦書目中的《全世界最棒的爸爸媽媽》,圖書選取起床、做早飯等日常生活情節,講述關于愛的故事。這一階段的讀物主要是為了滿足情感和認知方面的教育,可以選擇淺顯易懂、易于記憶和吟誦的經典童話、寓言、兒歌、行為啟蒙等讀物,這些圖書須短小精悍、簡潔明了,避免過于冗長和復雜。

中班(4—5歲)的幼兒。中班幼兒擁有較大的詞匯量和豐富的詞匯種類,對閱讀已經有一定程度的基本認識。他們可以通過自身的生活經驗來理解和解讀成人的話,能夠區分人物行為的是非曲直。他們喜愛不同的角色扮演活動,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會主動要求老師按照自身的喜好來講解,會在聽故事的過程中提出諸如“為什么?”“接下來會怎么樣?”之類的問題。

相較于小班,中班幼兒適合閱讀有豐富細節的故事書,其中主要是有趣的童話故事和反映日常生活的故事,比如《3—8歲兒童分級閱讀指導》推薦書目中的《九色鹿》,故事取材于敦煌莫高窟257窟的壁畫《九色鹿經圖》,該圖畫書的情節易懂,故事結尾清楚明了。

圖書的圖畫應占據主導地位,畫面的背景環境應是幼兒熟悉的家庭、社會和自然環境,變化不需太多,可以通過情節線索或重要細節來建立各個環境之間的聯系。同時應使用簡短的句子,句型、句式相對簡單且有一定的韻律,重點詞匯、短語和句子應有規律地多次出現。

大班(5—6歲)的幼兒。大班幼兒相較于中班,能掌握更多詞匯,可以熟練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情緒,能流利地講述事件或復述故事,能理解一些抽象概念如“左右”和“前后”等。大班幼兒已經可以清晰發聲并把握一段話的核心意思,有的幼兒已經開始學會使用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

大班幼兒所閱讀的圖畫書可以更為復雜,色彩更豐富,元素多樣,并配有適量的文字說明。圖書的主題可以擴展到更廣泛的領域,如團隊標準推薦書目中的《我的寶石果》,是一本關于財產規則的法律啟蒙讀物,幫助兒童明白“你的”和“我的”的區別。為幼兒園孩子挑選的圖書還需要保證印刷質量高,裝訂整潔規范,耐磨損,封面堅固耐用,開本大小合適,方便幼兒翻閱。

● 幼兒園分級閱讀怎么讀

幼兒教師除了指導幼兒“讀什么書”,還要根據不同年齡班幼兒的特點,調整和優化閱讀教育活動的指導策略,指導好幼兒“怎么讀書”,以促進不同年齡班幼兒閱讀能力的發展。

小班(3—4歲)的幼兒。對于認知水平較低的小班幼兒而言,他們的聯想能力和推理能力有限,更傾向于重復閱讀,容易代入故事情節,但他們往往處在盲目閱讀階段,無法理解和掌握閱讀材料的核心內容和背景關系,也不擅長理解圖像之間的邏輯聯系,常常偏向于反復閱讀熟悉的書籍。

幼兒教師應重點關注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以此推進小班閱讀活動。學習有序翻看圖畫書是小班幼兒首要養成的閱讀習慣,幼兒教師可以讓幼兒跟隨老師邊翻頁邊聽老師講述故事,以更好地理解畫面與故事之間的聯系。幼兒教師要注意觀察幼兒的傾聽和觀看是否同步,鼓勵他們看完整本書籍,并思考每一幅畫面的含義。幼兒教師可以向幼兒講解某個場景的內容,讓他們找到對應的畫面。

為更好地理解故事情節,幼兒教師可以創造特定的閱讀情境,讓幼兒通過扮演游戲中的角色來親身體驗故事情節,引導幼兒模仿和想象角色之間的對話,并參與到故事情節中,增強其對故事情節的感受。

中班(4—5歲)的幼兒。中班幼兒對圖畫書的興趣和分析能力有了很大提升,更愿意與同齡人交流并且重復敘述。然而,中班幼兒還無法觀察到圖像中人物和背景之間的聯系,也無法將內容關聯起來,對故事情節缺乏連貫性理解。

幼兒教師在指導中班幼兒時可以綜合使用朗讀、讀圖的方式來幫助他們提高閱讀水平。幼兒教師在為幼兒讀圖畫書時要用豐富的語氣和感情朗讀,以培養幼兒的語感,進而豐富幼兒的詞匯和語法,增強其理解能力;讀畫是一種重要的閱讀方式,幼兒教師要引導幼兒通過識別畫面的主體、背景和色彩等要素,學習聯系前后畫面進行分析和理解。

幼兒教師可以選擇將游戲和閱讀相結合,運用手工游戲、表演游戲等活動來滿足幼兒的心理需求,并借此機會提升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讓中班幼兒更喜歡閱讀。

大班(5—6歲)的幼兒。大班幼兒已經形成自我意識,從完全依賴成人轉變為具備一定的自主性,他們能夠自行觀察或感知事物并做出自我判斷、評價和調整。大班幼兒往往更喜歡邏輯性強的故事情節,喜愛通過想象力和游戲來了解世界。

幼兒教師可以采用引導式閱讀、鼓勵式閱讀及游戲式閱讀的指導策略來開展大班閱讀活動,引導幼兒自主式閱讀,讓他們探索自己喜歡的內容,充分進行交流和討論,讓他們去發掘圖書中的精彩。

幼兒教師可以改變“老師提問——學生回答”的傳統模式,充分利用大班幼兒喜歡標新立異和愛提天馬行空問題的特點,激發幼兒的求知欲,在討論、思考、交流中提升思辨能力。幼兒教師應在大班閱讀教學中滲透“游戲化”的理念,發揮大班幼兒具有表現欲及創造性的特點,通過恰當的活動形式來加深幼兒對故事本身的理解。

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少兒教育分社

猜你喜歡
故事情節圖畫書小班
第一本圖畫書
圖畫書
小班教學 有效交流
低年級寫話,不妨從圖畫書入手
如何在幼兒園小班開展區域活動
新疆電影《真愛》對當代人價值觀的影響
以《全城高考》為例淺談校園青春片的探索
花是一本圖畫書
小班幼兒語言交往能力的培養
普希金的南方敘事詩中戲劇性故事情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